冥王星為何降低為矮行星?它不滿足行星的兩個特點

2020-12-06 環球科學貓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在太陽系中,最初我們一直認為有九大行星的存在,不過在2005年的時候,由於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顆鬩神星質量比冥王星質量多出27%,最後九大行星就變成了八大行星,將冥王星重新定義為了矮行星(類冥天體)。而對於這個定義,科學家們也是一直爭議不斷,而根據最新的《伊卡洛斯》(Icarus)雜誌上報告稱,一組天文學家們再次發出聲明稱,冥王星應該是行星,而不應該「拋出」行星的行列,到底應不應該呢?我們從下面幾個方面了解下

最初冥王星為何被定義行星了?

冥王星的發現並不陌生,是1930年克萊德·湯博發現的,它是位於柯伊伯帶(Kuiper Belt)附近,在這個位置上,通常會被認為是太陽系其中的一個邊界區域,而該區域是一些小行星與小行星環的發展區域,整個柯伊伯帶(Kuiper Belt)是延伸到了海王星的軌跡,所以就在冥王星被定義為九大行星之一的時候,雖然具有長達76年的行星歷史,但是大家對它的存在都表示很有疑慮,因為冥王星是處於行星帶之中,並且被成千上萬的其他天體和大塊碎片包圍,任何一個物體都可能超過它的大小,只是人類未發現到。

到底柯伊伯帶是有什麼樣的特點?

柯伊伯帶的存在也有一個大概的預估數據,根據天文學家的預估數據顯示,柯伊伯帶起始於距太陽30至50天文單位(AU)之間的某個地方,最大範圍不會超多70AU或100 AU,而它的整個範圍大約是比小行星帶寬20倍,其質量可能約為小行星帶的200倍,整個太陽系內的行星幾乎都被它全部所環繞,所以柯伊伯帶也是具有太陽系起源的理論基礎,從柯伊伯帶可以找到關於太陽系行星的起源,而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就是處於該位置附近。

為什麼冥王星不是行星?

1、首先我們需要看下定義行星規則問題

第一、首先該行星是繞太陽公轉,並且是具有一個完整的軌道運行過程。

第二、該行星必要要具有足夠的質量,肯定是要比其他衛星等天體要大很多,保持具有圓形或接近圓形的外行特點

第三、不是另一個天體的衛星,也就是說這是一顆獨立的天體,如果是地球的衛星——月球的狀態,這肯定不能單獨的作為行星出現。

第四,在自己的運行軌道上,從其軌道周圍的區域沒有碎片和小物體、小天體的幹擾,這裡當然要除去衛星的存在。

這就是行星的是個基本定義要求。

2、冥王星不滿足行星的兩個特點

而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在九大行星之中,其中只有冥王星是沒有滿足第四點的要求,也就是在軌道的附近保持許多其他物體的存在,也就是上面我們說的,冥王星不具有一個「潔淨」的運行軌道,它是存在與柯伊伯帶的區域,是小行星和小行星帶的區域上,這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其次就是第二點不滿足,就是還有個質量的問題,通過研究Charon的報告指出,天文學家最初對冥王星的判定並沒有那麼精確,而在採用新技術之後,可以準確地確定冥王星的質量,令人驚訝地發現它比水星甚至我們自己的衛星小得多,所以這又是使得冥王星不滿足第二個條件了。

而在在20世紀後期,科學家們隨著科學技術的提升,開始發現更多的物體比我們以前預知的要大很多,它們的位置與冥王星的軌道相當,甚至更遠。其中之一埃裡斯(Eris)甚至被認為比我們太陽系中的第九顆行星還要大。埃裡斯(Eris)是在2005年由邁克·布朗(Mike Brown)和他的帕洛瑪天文臺團隊發現,再一次證明了冥王星的質量太小,所以國際天文學會最後不得不宣布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因為它已經達到了兩個不滿足行星的規則了,所以就此冥王星就被重現定義了。

冥王星被降低為矮行星,重新塑造矮行星的新形象

冥王星雖然被重現定義了,但是冥王星還是具有行星(不是矮行星)一樣的特點,並且天文學家們通過新的模擬數據顯示,證明可冥王星存在水的跡象,在2015年7月,「新視野」號飛越冥王星的時候,進行了對冥王星的全方位拍攝,並且將其觀測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傳回到了地球,在科學家們接收到照片之後,發現了一個重要的證據,那就是冥王星在某個時間點有水,也就是矮行星也是具有存在水的可能性。但是,這個數據不能說明的是冥王星是否已經存在海洋。根據科學報告指出,如果存在的話,或者隨著時間的推移,冥王星的水可能已經凍結成了固體,只是在某個時段才可能出現。科學家們也從單個的預估角度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地球海洋最深處約7英裡(約11公裡)深,地球約是冥王星大小的150倍,這也說明了,冥王星存在水並且大片的水域完全是可能的。謝謝大家閱讀

相關焦點

  • 不滿足行星的兩個特點 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
    冥王星十幾年前就被「開除」行星「星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Jim Bridenstine)近日卻發表驚人言論——「冥王星是一顆行星,」竟然還獲得不少網友的支持。
  • 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降級為矮行星?還能恢復行星嗎?
    ,歸入了矮行星,番號為134340號小行星。行星的標準是什麼?既然把冥王星開除,肯定是冥王星沒有達到行星的標準,那麼,行星的標準是什麼?行星是指自身不發光,環繞恆星進行公轉的天體。恆星的自傳往往和行星的公轉相一致。
  • 為什麼冥王星被降為矮行星?
    如果您將冥王星稱為行星,那麼在掌握當前知識的情況下,您將無法理解其所有含義。圖解:來自新視野號的球面馬賽克圖像 (2015年9月10日發布)冥王星應該被歸類為柯伊伯帶天體。在我看來,稱冥王星為行星,甚至稱它為「小行星」,都是一種誤解。
  • 為什麼冥王星會從行星降格為矮行星?
    【每日科技網】  大多數人在小時候學習天文知識時都知道,我們的太陽系有九大行星,而冥王星是距離太陽最遙遠的行星,並且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不過,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2006年的一次會議上做出決定,導致已被發現76年的冥王星不再隸屬於九大行星行列,而被降級為矮行星。
  • 為什麼冥王星不再被視為行星了,反而被降級為了矮行星?
    但是,最鄰近它的行星卻是氣體類木行星(如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因為這個原因,很多科學家認為冥王星是被太陽系捕獲的天外來客。而另外一些天文學家曾經建立了冥王星為海王星衛星的理論。圖解:來自新視野號的球面馬賽克圖像 (2015年9月10日發布)冥王星相對的球形且繞太陽公轉。但是它不滿足上述標準,因為它的軌道穿越過了海王星的軌道。
  • 太陽系九大行星為何變成八大行星 冥王星哪去了 專家:變「矮」了
    人們為了方便研究宇宙,把它劃分成許多區域,比如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等。我們人類的地球是屬於銀河系中的太陽系的。長期以來,在太陽系這個大家庭中,一直被認為有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教科書上也是這麼寫的。但到2006年,太陽系九大行星被改為八大行星,沒有冥王星了。那么九個行星為何變成八個了?冥王星哪去了?
  • 冥王星為什麼會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行星的定義又是什麼呢?
    從1930年冥王星被發現到1978年冥衛—卡戎(冥王星的唯一已知衛星)被發現,冥王星一直被認為比水星甚至火星都要大(事實上,它在質量上比水星和火星都要小得多)。如果天文學家們在1930年知道冥王星到底有多小,他們還會把冥王星認定為行星嗎?我想答案是依然是肯定的, 但沒有任何辦法來證實這一點。
  • 冥王星為何被太陽系九大行星除名?是變了心還是矮行星才是真愛?
    根據這個定義,穀神星、灶神星和帕拉斯星是矮行星,但不是類冥天體。大多數矮行星位於柯伊伯帶,這是圍繞太陽系的一個環狀或殼狀巖石體,位於海王星軌道上。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的穀神星、灶神星和帕拉斯星是這條規則唯一的例外。矮行星可以有自己的衛星,例如卡戎圍繞冥王星運行。然而,衛星不可能是矮行星。因此,土星的衛星之一泰坦雖然比矮行星大,但不可能是矮行星。
  • 水星也很小為啥可做大行星 冥王星卻只能歸類為矮行星?
    有人對冥王星開除出行星隊伍憤憤不平,檢舉水星也很小,怎麼就依然在行星隊伍呢?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小的一顆行星,但再怎麼說也比冥王星大很多,是不可比的兩個天體。水星的直徑為4878公裡,而冥王星直徑才2370公裡,大了一倍多;水星質量是冥王星的20多倍。
  • 為什麼冥王星被取消行星身份?行星定義是怎樣的?矮行星又是什麼
    一顆行星必須已經清除了軌道上的雜物。這意味著當一個行星運動時,它的引力會掃蕩並清除它周圍的其他物體。有些物體可能會撞上行星,另一些可能會變成衛星。冥王星遵循前兩條規則:它是圓的,它繞太陽運行。然而,它並不遵循第三條規則。它還沒有清除鄰近的太空軌道。正因如此,它才不再被認為是一顆行星。
  • 冥王星迎來小夥伴|太陽系又發現一顆矮行星
    最近,科學家發現了太陽系的另外一顆矮行星。太陽系矮星族增添了一位新成員,冥王星又迎來一位新夥伴。
  • 為什麼原本是行星的冥王星,被取消行星身份,變成了一顆矮行星?
    除了地球之外,還有五顆行星是肉眼可見的,他們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在17世紀末,天王星被發現了,這次當時是革命性的,因為沒有人認為在可見的五顆行星之外,還可能有更多的行星,自從它被發現後,越來越多的候選行星被發現,比如穀神星,灶神星和帕拉斯,他們都被發現在我們現在所知的小行星帶裡。
  • 行星?矮行星?還在傻傻分不清楚?太陽系的五大矮行星了解一下
    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為此創建了一個新的天體類別:矮行星。對於有資格稱為矮行星的天體,它只需要滿足兩個標準:一、它必須圍繞太陽運行。二、它的質量必須足夠大,足以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也就是近似於圓球的形狀。
  • 冥王星有伴了:太陽系又發現一顆矮行星
    科學家發現了太陽系的另外一顆矮行星。它的名字是2014 UZ224,距離太陽136億千米,每繞太陽一圈要花1100年。
  • 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還能回來嗎?
    但是在2006年的時候,冥王星從九大行星中除名,被降為「矮行星」,930年美國天文學家湯博發現冥王星,冥王星由於距離太遙遠。冥王星數據            在發現初期,所以人們對它幾乎是一無所知。即使是在最大型的天文望遠鏡中,它也僅僅是一個光點。
  • 曾經的9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降級(除名),它做錯了什麼?
    冥王星向我們比心心,而我們卻把它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從此9大行星變成8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降級,天文學家到底掌握了什麼證據貶了它?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天上的星因為望遠鏡的出現,被我們看得越發清楚,在我們有了更高級的天文望遠鏡、太空望遠鏡甚至太空飛行器後,我們對天上星的了解有質的飛躍。
  • 什麼是矮行星,它和行星的區別在哪裡?
    基本上,真正重要的是太陽和九個行星。但事情在12年前變得複雜了,當時冥王星被重新歸類為矮行星。現在有兩種行星,一些科學家還在爭論「行星」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什麼是矮行星?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建立的空間物品的正式名稱和術語,天體只有在符合三個特定標準時才被視為行星。它必須繞太陽運行。它必須足夠大--並產生足夠的重力--才能把自己拉成球形。
  • 九大行星變八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除名?
    冥王星於2006年被移出九大行星行列,降級成為矮行星,自此太陽系只剩八大行星。冥代表著死亡,但冥王星的可怕之處與它的名字無關。冥王星遠離太陽,相對於地球而言,冥王星上的環境十分惡劣,這才是它的可怕之處。
  • 科學家在冥王星之外發現新的矮行星
    在冥王星之外,科學家發現了一顆新的矮行星。根據NPR的報導,這顆矮行星叫作「2014UZ224」,直徑約有530千米,距離太陽約有85億千米遠。相較而言,冥王星最大的衛星卡戎直徑1200千米,遠日點離太陽有73億千米。對於2014UZ224,其上的「一年」(這顆矮行星繞日一圈所需的時間)大約是1100年。作為對比,冥王星上的一「年」只有大約248年。小行星中心也確認了這個新發現的天體。
  • 科技日曆丨「紛爭女神」厄裡斯被發現 連累冥王星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
    (Eris),它位於海王星軌道之外,最初被歸類為行星,但引發了一場科學爭論,最後導致它和冥王星都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厄裡斯是行星還是矮行星?當厄裡斯在2005年首次被發現時,天文學家認為它比冥王星大得多,甚至考慮厄裡斯是否可能是我們太陽系的第10顆行星。然而,最終,科學家發現厄裡斯是一顆如此小的行星,從而在2006年將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的原因。這一決定至今仍有爭議,因此厄裡斯的名字恰如其分。「厄裡斯是希臘的紛爭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