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可能發現了首顆系外衛星,就在4000光年外!

2020-12-05 三體迷

在這個世界上,對於一些事物,我們明知它們必定存在,但是在沒有找到確鑿證據之前又無法承認它們的存在,以至於使其陷入一種既存在又不存在的尷尬境地。當然,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理解為是它們在為人類的無知買單。

比如,二十幾年前,系外行星就是這麼一種既存在又不存在的存在。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宇宙中必定存在行星環繞在太陽之外的其它恆星周圍。然而,苦於缺乏證據,系外行星一直都有名無分,直到1995年第一顆系外行星飛馬座51b的發現。

隨後,系外行星如雨後春筍般進入人類的視野,尤其是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升空之後。迄今為止,已經有超過3000顆系外行星被確認。

系外行星的日子是越來越好過了,可系外衛星卻仍處在水深火熱中。顧名思義,系外衛星指的是環繞在系外行星周圍的衛星。在太陽系中,目前已發現的衛星數目將近200顆,木星和土星更是妻妾成群。若要說在其它恆星系中不存在衛星,這還真是沒人信。可是由於人類目前的觀測能力有限,系外衛星至今仍然未被發現。

為了給系外衛星正名,「克卜勒系外衛星搜尋(HEK)」應運而生。現在,三位天文學家(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Alex Teachey和David Kipping以及公民科學家Allan Schmitt)宣稱,他們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幫助下可能發現了首顆系外衛星。

事情是這樣的,在距離地球約4000光年的地方存在一顆恆星Kepler-1625,它周圍環繞著一顆大小與木星相當,質量則高達木星10倍的系外行星Kepler-1625b。研究人員發現,當Kepler-1625b從Kepler-1625面前掠過而產生凌日現象時,母星的光變曲線很奇特,暗示著行星周圍很可能存在一顆衛星(被命名為Kepler-1625b I)。

不可思議的是, 這位系外衛星候選非同尋常,它的大小被認為與海王星相當,稱之為超級月亮一點都不為過。據推測,它可能是被Kepler-1625b強大的引力所捕獲的俘虜。

不過,基於目前的這些觀測數據尚且無法下定論,科學家將在10月份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進行確認。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發現6顆潛在系外衛星
    人類居住的太陽系中有200多顆衛星,然而除了太陽系,人類還未能觀測到其他星系中的衛星。但是據《新科學家》報導,現在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六顆可能有天然衛星的系外行星。加拿大西部大學的Chris Fox和Paul Wiegert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尋找凌星時刻變化,即當一顆系外行星在其恆星前面穿過或經過時,可以觀察到恆星的亮度有所下降。
  • 23光年外,天文學家發現另一個三體世界!
    你可能不知道,在宇宙中超過一半的恆星系有著兩顆或更多恆星,在天文學上它們被稱為多星系統。具體的,由兩顆恆星組成的恆星系被稱為雙合星系,由三顆恆星組成的恆星系被稱為三合星系......在小說中,4.3光年外的半人馬座α星中的三顆恆星做著混亂的三體運動,使位於其中的三體行星經歷亂紀元與恆紀元無序交替,孕育出經歷一次次毀滅與重生的三體文明。三體人飽受煎熬,以至於在得知地球的存在後,不惜長途跋涉4.3光年來與人類搶地盤。現實中的半人馬座α星並不像小說中那般混亂。
  • 40光年外發現三顆行星,這是地外生命探索的最佳目標!
    據外媒報導,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僅40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三顆類地大小的行星坐落於宜居帶。
  • 首顆「河外行星」被發現,遠在銀河系外2300萬光年,咋發現的
    不過天文學家們利用各種先進的望遠鏡,仍然在太陽系外發現了上千顆系外行星,有的甚至遠在數千光年外。這一成果出自於美國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研究中心,這裡的天體物理學家羅珊娜·迪斯蒂法諾等人最近刊文稱這顆可能存在的行星編號為
  • 中國發現首顆太陽系外的行星,在67份提案中,選出了命名!
    然而由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也能傳出了好消息。今日這顆行星的命名結果在北京天文館公布。它最終獲得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望舒。其母恆星也有了一個新的名字——羲和。據了解望舒原本的名字HD173416b是由數字和字母的構成組合,而如今的新名字寓意為,神話故事中的「為月亮駕車的女神」,頗有神話故事的意味。而其母恆星「羲和」的意思就是「太陽女神」。
  • 候選系外衛星大盤點之「流浪行星」的衛星?
    候選系外衛星大盤點之「熱木星」的衛星?這集我們接著講講第三個可能有衛星存在的系外行星系統——MOA-2011-BLG-262。不過,是因為自然的力量,而不是因為行星發動機的推力);也可能原本就從來沒有被哪顆恆星的引力綁定過。
  • 美媒:TESS發現首顆宜居系外行星
    參考消息網1月9日報導 美媒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說,負責系外行星勘察任務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發現了一顆可能宜居的系外行星,這顆行星的大小與地球相似,它在距離地球大約100光年的地方圍繞一顆恆星運轉。這是TESS發現的首顆宜居系外行星。
  • 天文學家發現24顆超級宜居行星,就在100光年外,預言要成真
    在這些系外行星中,天文學家最關注的是巖質行星,尤其是某些運行在特定軌道中的行星。雖然地球是宜居星球的參考標準,但地球很可能不是宇宙中最適合生命繁衍生息的星球,一些系外行星的條件完全有可能超越地球的標準。為此,天文學家對已知的幾千顆系外行星進行詳細甄別。
  • 31光年外發現可能有生命的星球,去那裡要多久?
    迄今為止,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超過4100顆系外行星,其中大部分是由美國宇航局(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去年,NASA又發射了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用於接替克卜勒。在這些系外行星中,最受關注的是那些巖質行星,尤其是那些與母星距離適中,也就是運行在宜居帶中的巖質行星。
  • 星空新發現!121顆可能擁有宜居衛星的系外巨行星什麼樣
    他們的研究工作將引領未來天文望遠鏡的設計,讓它們不僅可以探測到這些潛在的衛星,而且可以在它們的大氣層中尋找生命的跡象,即所謂的「生物特徵籤名」(biosignature)。自從美國航天航空局(NASA)2009年發射克卜勒望遠鏡以來,科學家們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數千顆行星,這些行星被稱為系外行星。
  • 候選系外衛星大盤點之1SWASP J140747系統
    01什麼叫系外衛星?系外衛星就是環繞著系外行星公轉的衛星。那什麼叫系外行星呢?系外行星就是環繞著太陽系外其他恆星公轉的行星。也就是說,在我們的太陽系外,其他恆星也有各自的行星系統。1992年,人們在脈衝星PSR B1257+12周圍確認發現了第一顆系外行星,1995年,人們首次在主序星周圍發現了系外行星飛馬座51b…之後隨著觀測技術的提升,目前人類已經確認發現了3000多顆系外行星,還有大量尚未被發現或確認的系外行星。這些系外行星中,有大量行星甚至位於宜居帶中,也就是說,這些行星距離中心恆星的距離不太近也不太遠,剛好可以允許液態水在表面存在。
  • 中國科學家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望舒」 命名來自廣州高中...
    中國科學家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望舒」 命名來自廣州高中學生  Winnie Lee • 2019-12-23 10:07:01 來源:前瞻網 E3605G0
  • 中國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獲名"望舒",寓意是什麼?
    (原標題:中國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獲名「望舒」 寓意是什麼?)圖片源自國家天文臺近日,我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獲得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望舒」。它原本的編號名稱由數字+字母構成,為HD173416b,如今它的新名字在中國神話中意為「為月亮駕車的女神」,將與原來的編號並行使用。12月21日,「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NameExoWorlds,簡稱NEW)活動中國(內地)命名結果媒體說明會在北京天文館舉行。
  • 人類發現首顆銀河系外的行星
    迄今為止,人類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數千顆行星「河外行星」天文編號為M51-ULS-1b,位於大熊座的渦星系M51之中,距離地球達2300萬光年,比土星略小,圍繞一對雙星運動,距離軌道中心大約10個天文單位。
  • 中國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獲名「望舒」 寓意是什麼?
    近日,我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獲得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望舒」。它原本的編號名稱由數字+字母構成,為HD173416b,如今它的新名字在中國神話中意為「為月亮駕車的女神」,將與原來的編號並行使用。12月21日,「太陽系外行星世界命名」(NameExoWorlds,簡稱NEW)活動中國(內地)命名結果媒體說明會在北京天文館舉行。
  • 太陽系裡不存在超級地球,那太陽系外會有嗎?101光年外有機會
    早期的天文學家在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天象時發現宇宙存在不同的等級結構,其中最常見的是恆星系統。在恆星系統裡,大多數恆星都處於主序階段,這使得它們能夠產生足夠的引力來束縛住恆星系裡的行星,從而使行星圍繞著恆星公裝。
  • 探測器發回數據,這顆系外行星天上有2個太陽,在1300光年外
    有科學報告指出,科學家發現了一顆行星,如果我們站在這顆行星上,就會看到兩個太陽。根據NASA的科學報告,TESS系外行星凌星搜尋衛星發回數據,發現了一顆環繞TOI 1338雙星系統運行的行星,科學家將這顆行星命名為「TOI 1338 b」,它的質量非常大,大約為地球質量的7倍,幾乎達到土星的水平,所以可能會是一顆氣態行星,因此很可能不是一顆宜居的行星。
  • 天文學家發現110光年外宜居行星上存在水,可能是宜居的大號地球
    即天文學家首次在太陽系外的一顆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上發現了水存在的證據。這一發現表明,圍繞一顆距地球110光年的紅矮星運行的行星K2-18b的大氣層中含有水蒸氣。來自倫敦大學的系外行星科學家、《自然天文學》論文的第一作者安傑洛斯·齊阿拉斯(Angelos Tsiaras)說:「這是目前我們所知道的太陽系外唯一一顆溫度適宜於支持水存在的行星,它有大氣層,也有水,這使得它成為我們目前所知最適宜居住的行星。」
  • 天文學家發現了銀河系外系外行星存在的證據
    太陽系外行星以來,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成千上萬的其他太陽系外行星。所以,銀河系外的行星就這麼成功躲過了天文學家的搜尋。M51渦狀星系位於大熊座附近,距離地球約2300萬光年。這個外星世界被命名為「M51-ULS-1b」,它可能比土星略小,繞雙星系飛行,軌道距離大約是地球與太陽之間距離的十倍。  因為一系列特殊條件,觀測是可能的。該行星所在的雙星系包含一個中子星或黑洞,這個中子星或黑洞以極大的速度吞沒附近的恆星。
  • 22光年外的奇特系外行星:圍繞多達三顆恆星運行
    北京時間9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最近在銀河系中距離非常近的區域,發現一顆奇特的系外行星,其圍繞多達三顆恆星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