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顆「河外行星」被發現,遠在銀河系外2300萬光年,咋發現的
300年,其中海王星(1846年被發現)被發現的時間還不過200年,至於非太陽系行星就更難被發現了。不過天文學家們利用各種先進的望遠鏡,仍然在太陽系外發現了上千顆系外行星,有的甚至遠在數千光年外。M51-ULS-1b,它位於距離我們約2,300萬光年的M51星系,這是一個渦狀星系,和我們的銀河系很相似,本來在如此遙遠的距離上,依靠人類現有的技術,不可能發現位於那裡的行星,但是由於那裡有一個明亮的X射線源,所以天文學家們才幸運地發現了它。
-
人類首次在銀河系以外發現行星的蹤跡
首顆「河外行星」?NASA / ESA距離地球2300萬光年,位於大熊座的「渦狀星系(Whirlpool Galaxy)」M51,可能會成為人類發現的首顆「河外行星」的所在地。雖然自1992年以來人們在銀河系內發現了數千顆行星,且估計銀河系內存在的行星總數超過400億,但是要在銀河系以外的星系中發現行星難度非常大。原因很簡單,因為河外星系距離我們十分遙遠,很難把其中的恆星區分開,更不要說在它們身旁尋找行星。
-
太陽系外發現首顆密度接近地球的行星
2009年9月18日,天文學家最終獲得了確鑿證據,他們成功測得太陽系外的一顆行星的質量,發現其密度和地球接近。這是科學家證實的第一顆同地球密度接近的類地行星。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薩拉-西格爾說:「這是一個我們很長時間夢寐以求的日子。」
-
銀河系外的行星,可能首次被人類找到了
這一次,人類的視野衝出了太陽系。在2800光年外的處女座中,射電天文學家亞歷山大·沃爾茲森(Aleksander Wolszczan)和戴爾·弗萊爾(Dale Frail)發現脈衝星PSR 1257+12周圍有兩顆行星在繞行,這也是第一次在太陽系之外找到行星。
-
人類第一次在銀河系之外發現了一顆行星
迄今為止,人類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數千顆行星,並估計整個銀河系內的行星數量超過400億顆,而現在,人類第一次在銀河系之外,找到了行星的蹤跡。銀河系的直徑達到甚至超過了10萬光年,而其他星系至少也在數十位萬光年之外,分辨其中的恆星都不容易,更別說本身不發光的行星。
-
人類終於發現銀河系外的行星了?!微引力透鏡效應立功
近日,俄克拉荷馬大學(簡稱 OU)的天體物理研究小組利用微引力透鏡效應首次發現了銀河系以外的行星群。這一發現是由 OU 霍默·道奇 (Homer L.目前該方法是唯一一種能在離地球很遠的地方發現行星的已知方法,這種方法能夠找到最小的系外行星。圖 | 引力透鏡 RX J1131-1231 星系(中心)與透鏡星系(四個背景類星體)。在這個圖像的中央橢圓星系中估計有數萬億顆行星,這些行星的質量範圍大概在月球到木星質量之間。
-
銀河系至少70億顆行星上可能有生命
但人類為何依舊孤獨。克卜勒186f是首顆被發現的位於宜居帶的類地行星NASA Ames / SETI Institute / JPL-Caltech地外智慧搜尋研究所(SETI)的科學家最近表示,銀河系每一顆G級矮星周圍宜居行星的數量是
-
到底有沒有地外生命?科學家發現僅銀河系中的類地行星就有60億顆
,造就了複雜多樣的生物世界,其中最高等的生物是我們人類,也是唯一一種擁有創造科技文明能力的物種。只可以判斷較近距離上的星球是否類地行星,也就是巖質行星,因為行星中主要包括兩類,就是內地行星和氣態行星,氣態行星是像木星土星那樣的,沒有巖質表面的星球,依照地球上的生命形成標準,這樣的星球顯然是不適合生命存在的,因此科學家們在尋找地外生命的時候對類地行星更感興趣。
-
銀河系中應該有多少顆宜居行星?
Clarke)克卜勒衛星是人類首顆探測系外類地行星的探測器,於2009年發射升空,2018年結束生命,其一生對銀河系內近15萬顆恆星進行了探測,隨後一項新的NASA任務,苔絲2018年發射,接替克卜勒正在繼續尋找系外行星。今天我們回顧下克卜勒服役9年的成就,並且估計下我們銀河系內有多少顆宜居行星?
-
銀河系中有110億顆宜居行星?為何我們仍然沒有找到地外文明
編者按:為什麼我們至今沒有找到宇宙生命,原因是恆星之間的距離太遠外,還有一個潛在的因素就是其他宇宙生命可能與我們不在一個時代。但我們在探索宇宙時,它們可能還處於數十億年前的單細胞狀態,但有一點科學家是非常認同的:微生物在行星系統中應該是常見的。
-
時隔百年後,銀河系外的行星,可能首次被人類找到了
而人類再次找到一顆新行星,則要等到1992年。這一次,人類的視野衝出了太陽系。在2800光年外的處女座中,射電天文學家亞歷山大·沃爾茲森(Aleksander Wolszczan)和戴爾·弗萊爾(Dale Frail)發現脈衝星PSR 1257+12周圍有兩顆行星在繞行,這也是第一次在太陽系之外找到行星。
-
銀河系恆星數千億顆,為什麼發現的行星只有幾千顆,哪種更多?
有人問:已觀測到的恆星有數千萬顆,但行星只有數千顆,為何都說行星更多?系外行星構想圖已經發現的系外行星有數千顆,沒有發現的還有很多很多。所謂系外行星,不是指銀河系外行星,而是指太陽系外行星。在上世紀早期,由於觀測手段的限制,人類還沒有發現系外行星的存在。一直到了1990年,人類才第一次觀測到系外行星。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界對恆星系統形成的機理越來越清晰,知道了恆星和行星形成的過程,從而認為在恆星系統,行星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一般都多於1顆,這樣算來,有多少恆星,就至少會有多少行星,而且行星只會比恆星多了。
-
科學家發現銀河系有大量的流浪行星,其中有地外文明的飛行器?
我們所處的銀河系雖然只是中等規模的螺旋型星系,在星系中至少存在2500億到4000億顆恆星,而且大多數恆星都有類似太陽系這樣的行星系統,科學家一直在這些恆星中尋找合適人類生存的宜居行星,由於恆星發出的光芒太強阻礙了系外宜居行星被發現的速度,然而在這個搜尋的過程中,天文學家意外發現在星系中有大量流浪行星
-
中國發現首顆太陽系外的行星,在67份提案中,選出了命名!
然而由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也能傳出了好消息。今日這顆行星的命名結果在北京天文館公布。它最終獲得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望舒。其母恆星也有了一個新的名字——羲和。據了解望舒原本的名字HD173416b是由數字和字母的構成組合,而如今的新名字寓意為,神話故事中的「為月亮駕車的女神」,頗有神話故事的意味。而其母恆星「羲和」的意思就是「太陽女神」。
-
發現火星大小流浪行星,上面會有生命嗎?銀河系或有1億億顆流浪行星!
然而,即使是滿目所見的星辰,它們也是極為渺小的,因為它們只是銀河系10萬光年銀盤中,離我們不超過幾千光年的恆星,你能同時看到的,包括最暗弱的恆星,最多不超過1600顆,而整個銀河系可能有1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
-
行星會「流浪」!NASA研究發現,銀河系至少上千億顆流浪行星
年,科學家們通過觀測,在宇宙中發現了一些奇怪的行星,這些行星不屬於任何一個恆星系統,而且也沒有自己的固定軌道,它們在宇宙中不斷地遊蕩,沒有任何目的地。更加直觀一點來說,麒麟座之中的這個玫瑰星雲,看起來就好像是一個「行星之家」,大量的行星從中被孕育而出,不過卻從誕生伊始,就不曾圍繞著任何一顆恆星運行,它們在誕生後就立刻四散到宇宙之中。這個發現顛覆了此前科學家們有關流浪行星來源的猜想,這意味著,很多流浪行星從一開始就在太空中流浪,同時,「行星之家」的發現,也讓科學家們確信,宇宙中流浪行星的數量要遠比預想中的還要多。
-
銀河系有3億顆宜居行星,卻找不到外星文明?科學家是這麼解釋的
雖然銀河系只是宇宙中中等規模的螺旋星系,但這個星系中卻有2500億到4000億顆恆星,被人類稱為生命之源的太陽也是這數千億顆恆星中的其中一員,科學家一直在通過太空望遠鏡在銀河系裡尋找地外文明,然而在數十年的時間裡共發現了上千顆類地行星,卻沒有找到任何地外文明的痕跡,然而科學團隊從克卜勒太空望遠鏡
-
行星也會「流浪」!NASA研究發現,銀河系至少上千億顆流浪行星
但是後來,在距離地球4600光年的麒麟座之中,科學家們發現了玫瑰星雲,它是一個巨型塵埃氣體雲團,通過觀測,科學家們發現,大量的行星和褐矮星,正在不斷從玫瑰星雲中誕生。這個發現顛覆了此前科學家們有關流浪行星來源的猜想,這意味著,很多流浪行星從一開始就在太空中流浪,同時,「行星之家」的發現,也讓科學家們確信,宇宙中流浪行星的數量要遠比預想中的還要多。
-
銀河系內至少存在3億顆宜居行星,人類第二家園真的存在嗎?
在銀河系內,至少有 3 億顆宜居行星在圍繞著類日恆星公轉。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天文學雜誌》,是由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研究所和世界各地其他科學家合作完成的。搜尋宜居行星的思路是,按照地球和太陽的參數,在銀河系內尋找類似的恆星系統,找到那些位於宜居帶上的 「宜居行星」。
-
銀河系內至少存在3億顆宜居行星,人類第二家園真的存在嗎?
在銀河系內,至少有 3 億顆宜居行星在圍繞著類日恆星公轉。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天文學雜誌》,是由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研究所和世界各地其他科學家合作完成的。搜尋宜居行星的思路是,按照地球和太陽的參數,在銀河系內尋找類似的恆星系統,找到那些位於宜居帶上的 「宜居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