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處的銀河系雖然只是中等規模的螺旋型星系,在星系中至少存在2500億到4000億顆恆星,而且大多數恆星都有類似太陽系這樣的行星系統,科學家一直在這些恆星中尋找合適人類生存的宜居行星,由於恆星發出的光芒太強阻礙了系外宜居行星被發現的速度,然而在這個搜尋的過程中,天文學家意外發現在星系中有大量流浪行星,目前預測流浪行星的數量可能達到了驚人的1000億顆。
流浪行星指的是宇宙中那些不圍繞恆星且行蹤漫無目的行星,這類行星通常是脫離了恆星引力或是其它原因被甩出來的,由於體積巨大與其它小型天體形成明顯的差別,天文學家直到近代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才發現這類行星,而且現在每年都會新觀測到數十個流浪行星,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斯科特·高迪教授認為流浪行星的數量比想像的還要多,而且許多行星長期處在黑暗區域極難被發現,需要藉助特殊的微引力透鏡技術才能發現這些藏在暗處的天體。
之所以認為銀河系可能存在1000億顆流浪行星,是因為現在的觀測設備主要是針對能發光的天體,卻依然每年能發現數十顆沒有母星的流浪行星,這些行蹤隱秘的天體僅僅是無數流浪行星中的冰山一角,而且科學家發現一些流浪行星雖然處在寒冷的深空,表面卻依然存在火山活動的跡象,可能這些行星正是依靠火山噴發提供了行進的動力,因此有人提出流浪行星上是否存在地外文明的可能。
關於流浪行星上是否有生命的說法最早來自20光年外的一顆巨型氣態行星,天文學家發現這顆流浪行星的兩極竟然有極光現象,這是行星磁場受到恆星高能粒子風才會出現的自然現象,然而卻在一顆隨處漂蕩的行星上出現了,科學家推測這顆比木星大12倍的氣態行星是依靠自身極強的磁場產生的極光,當然還有人認為是行星上的地外文明有意製造出來的。
通常認為智慧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完全有能力把整個星球改造成一個巨大的飛行器,並控制整個星球在宇宙中隨處飛行,在「卡爾達舍夫等級」中這類科技水平達到了「恆星級文明」,是指不僅能改造整個行星還能最大地利用恆星給自身提供能量,此前科學家根據公式推算出銀河系中至少存在36個高等地外文明,在宇宙中發現的神秘流浪天體中就有可能是地外文明的飛行器。
事實上在天文觀測中科學家也確實發現過有行星般體積的不明飛行物,NASA在觀測太陽的過程中已經多次注意到有巨型不明物體出現,其中就有巨大的球形不明物體貌似在太陽表面吸取能量,這些巨大的神秘來客如果不是出現在太陽附近是很難被發現的,難怪NASA要準備開展一項專門觀測流浪行星的項目。
目前只有南希·格雷斯·羅曼太空望遠鏡上擁有微引力透鏡技術,這枚太空望遠鏡能比其它望遠鏡提高10倍的觀測效率,將幫助科學家收集關於流浪天體的各項數據資料,或許還能在宇宙中的黑暗區域裡找到更多的發現。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