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都在繞恆星運行?並非如此!銀河系中或有近萬億顆行星在流浪

2020-11-04 一切交給時間

行星是宇宙中最常見的天體之一,關於行星的定義,基本上可以歸納為圍繞恆星運行的,已清空自己所在軌道空間的,內部還沒有發生核聚變反應的較大質量的球狀天體,那麼這樣的天體有沒有不恆星運行的呢?

像行星這麼大的天體卻沒有圍繞恆星運行,自己在星際空間漂泊的天體其實也是有的,天文學家們通常稱它們為流浪行星,甚至認為這樣的天體並不在少數,因為預估至少有三種渠道可以生成流浪行星。

第一,多星系統製造流浪行星。

比如在銀河系中,像太陽這樣的單一恆星系統並不多,大部分恆星系統都是多顆恆星在一起喔,互相圍繞著運行,這樣的恆星系統又被稱為多星系統,而在多星系統中,由於相互間的引力場互相影響,行星的運行過程中可能會同時受到2到3顆恆星引力場的影響,這樣行星就有被甩出恆星系的可能,那麼當即被甩出恆星系統的時候,它就成為一顆流浪行星了。

第二,恆星系形成早期製造流浪行星。

也有天文學家認為,在恆星與行星剛形成的恆星系初期,恆星周圍通常會形成數百個行星,這時候它們的軌道還比較混亂,所以常有行星,在其他行星的引力影響下加快速度從而被甩出恆星系。

第三,超新星爆發製造流浪行星。

還有一種形成方式則是在超新星爆發的時候,在主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發的時刻,會有猛烈的氣體向四面八方吹出,這時候距離它較遠的一些行星如果沒有被主恆星完全氣化掉的話,那麼倖存的部分就會被推出原星系成為一顆流浪行星,而在流浪的過程中,它還會吸收噴發的的氣體變得更大。

上述三種流浪行星製造方式,都是很科學合理的,所以科學家們認為流浪行星在宇宙中是大量存在的,而在天文觀測方面也有發現,如在2011年的時候,科學家們曾利用重力微透鏡和光學重力透鏡實驗法觀測到了銀河系中心的好幾顆流浪行星,首度證實了星際行星的存在,並推測認為銀河系內光木星大小的星際行星的數量應該就有恆星的兩倍之多,如果算上小質量的行星的話,流浪行星數量很可能是恆星的好幾倍。銀河系中恆星數量至少有2000億顆,那麼流浪行星的數量或達上萬億顆了。流浪行星不會發光,基本上不會發出任何信號,所以很不容易被探測到。

在2012年11月14日,加拿大天文學家又看到了一顆流浪的行星,並對它進行了認真的觀測,將其命名為CFBDSIR2149,其體積為木星的7倍,年齡約在5000萬到1.2億年之間,溫度則在400攝氏度左右,該流浪行星是劍魚座AB移動星群的組成部分,其中有約30顆年輕的恆星,這顆流浪行星很可能就是由恆星們的相互作用力甩出來的。

在距離地球約4600光年的玫瑰星雲中。天文學家們也看到了數以百計的小型圓球狀團塊,分析認為它們很可能是流浪行星或褐矮星,其流浪的速度也非常快,達到了每小時8萬公裡左右。

流浪行星不圍繞恆星運行,那麼通常它們都應該是個冰冷的世界,上面不可能有生命存在,但是如果這樣理解就錯了。天文學家們認為這樣的天體只要質量夠大,那麼它們很可能都會有濃厚的大氣層,其中的氫和氦元素都可以阻擋自身的熱量向外輻射,比地球大一些的巖質行星表面甚至有可能會有海洋存在,另外其內部的熔巖活動還會造成,海底火山和地熱等現象,所以它的上面很可能是有生命的,只是它們不以光合作用獲得能量罷了,不過目前認為這些星球上最有可能存在的生命都是一些細菌等微生物而已。

相關焦點

  • 流浪行星其實一點兒也不流浪!它繞恆星運行,只是離得有點兒遠......
    ,距離超過1萬億公裡,相當於日地距離的7000倍以上所謂「流浪行星」是指那些獨立在太空中運行的「被遺棄」的孤獨行星。然而近日天文學家們的一項發現卻表明情況可能並沒有那麼簡單:這些流浪行星實際上可能仍然是在圍繞某顆恆星運行的——只是兩者之間的距離有點遙遠。天文學家們極其驚訝地發現一顆編號為2MASS-J2126的流浪行星,實際上卻圍繞著一顆恆星在運行,只不過兩者之間的距離竟然超過了1萬億公裡!這相當於地球到太陽之間距離的7000倍以上!
  • 繞行恆星的天體叫行星?很多行星並不繞恆星運行,它們是流浪行星
    太陽系中的行星確實全都圍繞太陽運行,受到太陽這顆恆星的引力制約,而在太陽系之外,存在著很多並不受恆星制約的行星,它們就像流浪者一樣,游離在宇宙空間之中,我們給這樣的行星一個恰如其分的名字,流浪行星。這些流浪行星是如何形成的呢?大多數的行星都是恆星的附屬品,它們通常誕生於恆星誕生之後,一出生便圍繞恆星運行,永不離去。
  • 行星會「流浪」!NASA研究發現,銀河系至少上千億顆流浪行星
    我們都知道,行星無論是氣態行星還是巖石行星等,都是圍繞著所在的恆星系統中,中心的主星(恆星)運行,不過,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宇宙中並不是所有的行星都循規蹈矩,也有一些行星不按照常理出牌。一開始,科學家們認為,流浪行星原本都曾經是某一個恆星系統中的一員,這意味著,它們曾經圍繞著某一顆恆星運行,不過卻非常不幸的受到其它天體引力的影響,最終脫離了自己的軌道,被拋到所在的恆星系統之外。
  • 行星也會「流浪」!NASA研究發現,銀河系至少上千億顆流浪行星
    作為宇宙中無數行星中的一員,地球渺小又偉大,看起來不起眼的它,卻因為存在著生命,成為了宇宙中最特別的存在。我們都知道,行星無論是氣態行星還是巖石行星等,都是圍繞著所在的恆星系統中,中心的主星(恆星)運行,不過,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宇宙中並不是所有的行星都循規蹈矩,也有一些行星不按照常理出牌。
  • 發現火星大小流浪行星,上面會有生命嗎?銀河系或有1億億顆流浪行星!
    然而,即使是滿目所見的星辰,它們也是極為渺小的,因為它們只是銀河系10萬光年銀盤中,離我們不超過幾千光年的恆星,你能同時看到的,包括最暗弱的恆星,最多不超過1600顆,而整個銀河系可能有1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
  • 宇宙中有多少顆行星
    所有這些都只限於我們太陽系這個小家庭,而我們小時候熟知的九大行星,在2006年IAU重新定義了行星之後,冥王星就被貶為了矮行星,所以我們這個小家庭目前只剩下了八大行星。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我們發現原來太陽只是銀河系中2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中的一顆,仰望星空,我們不禁會想,銀河系中這麼多恆星它們會有多少顆行星啊?我們的宇宙中會有多少行星呢?
  • 流浪行星真實存在!不依附於任何恆星或者恆星系統
    如果一顆流浪行星闖入太陽系,將導致地球進入一條不具有宜居性的致命軌道。如果它的體積足夠大,距離足夠近,甚至會把地球驅逐出太陽系,讓地球也淪為一個流浪兒。此外,闖入太陽系的流浪行星還可能與地球相撞,給地球上的生命帶來滅頂之災。銀河系可能存在數十億顆尚未被發現的「流浪行星」我們往往認為恆星系統中的行星有序運行,就像我們的太陽系一樣。
  • 英媒:銀河系或有千億顆「流浪行星」
    新研究顯示,銀河系中可能飄浮著超過1000億顆「流浪行星」。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8月21日報導,這些自由飄浮的天體不依附於任何恆星,這意味著它們漫無目的地在太空中遊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計劃利用南希·格蕾斯·羅曼太空望遠鏡(原名為寬視場紅外巡天望遠鏡——本網注)計算出有多少顆這樣的行星。這項新研究預測,此類行星將在數量上超過銀河系中的恆星,並進一步揭示銀河系的進化過程。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俄亥俄州立大學天文學家斯科特·高迪教授說:「宇宙中可能充滿了『流浪行星』,我們甚至都不知道。
  • 銀河系中應該有多少顆宜居行星?
    在發現的7348顆候選行星中,只有979顆得到了確認。這是否意味著我們看到的大部分都是誤報?不是的!事實證明,確認這些行星需要大量的望遠鏡時間來進行觀測,對於我們現有的望遠鏡來說,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其中克卜勒發現了2000多顆雙星系統!我們完全相信,在4178顆未被拒絕的行星中,90%以上都是真正的行星。
  • 銀河系中有上千億顆流浪行星,這些神秘的天體曾進入過太陽系?
    在銀河系中至少有兩千億顆恆星,大多數恆星都在屬於自己的軌道上運行,一些行星由於某種原因脫離了原先的恆星系在星際間隨處流浪,由於這些流浪行星本身不發光且行蹤詭異,科學家認為在銀河系中最少有數十億顆四處遊走的
  • 衛星繞行星運行,行星繞恆星運行,整個銀河系都圍繞這個天體運行
    宇宙天體都是以質量為王,當小質量天體遇到大質量天體的時候,那就只能處於從屬地位。比如衛星的質量通常不如行星,所以衛星都圍繞行星運行,如月亮圍繞地球轉;而行星的質量不如恆星,因此行星都圍繞恆星運行,地球圍著太陽轉。
  • 天文學家首次在銀河系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科學家猜測銀河系存在數十億顆自由漂浮的流浪行星,但到目前為止,在太陽系以外發現的4000顆行星中,僅有少數是銀河系流浪行星,大多數流浪行星體積非常龐大,其質量是木星的2-40倍(一顆木星相當於300顆地球)。目前,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與眾不同的神秘星球:體積較小、自由漂浮的行星,其質量與地球相近,在銀河系內部自由漂浮。
  • 神秘流浪行星之謎 流浪行星或可孕育生命
    科學家解開了為什麼太空中存在很多不環繞恆星的流浪行星的謎題。來自瑞典和芬蘭的天文學家認為這些沒有母星的孤兒行星形成於太空中微小寒冷的塵埃雲。研究表明銀河系內至少存在2000億顆「自由漂浮」的行星。然而近日天文學家們的一項發現卻表明情況可能並沒有那麼簡單:這些流浪行星實際上可能仍然是在圍繞某顆恆星運行的——只是兩者之間的距離有點遙遠。 天文學家們極其驚訝地發現一顆編號為2MASS J2126的流浪行星,實際上卻圍繞著一顆恆星在運行,只不過兩者之間的距離竟然超過了1萬億公裡!這相當於地球到太陽之間距離的7000倍以上!
  • 英媒:銀河系或有千億顆「流浪行星」
    參考消息網8月23日報導 新研究顯示,銀河系中可能飄浮著超過1000億顆「流浪行星」。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8月21日報導,這些自由飄浮的天體不依附於任何恆星,這意味著它們漫無目的地在太空中遊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計劃利用南希·格蕾斯·羅曼太空望遠鏡(原名為寬視場紅外巡天望遠鏡——本網注)計算出有多少顆這樣的行星。這項新研究預測,此類行星將在數量上超過銀河系中的恆星,並進一步揭示銀河系的進化過程。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俄亥俄州立大學天文學家斯科特·高迪教授說:「宇宙中可能充滿了『流浪行星』,我們甚至都不知道。
  • 數千億顆流浪行星遍布在銀河系中,為什麼我們一顆都沒有發現?
    WFIRST廣域紅外勘測望遠鏡可以探測到恆星前方的天體,當流浪行星通過恆星盤面的時候,恆星的光會發生扭曲,極其微弱的變化可讓紅外探測器察覺到,這就是當前科學家搜索太陽系外流浪行星的基本思路。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521期銀河系中的流浪行星可能比恆星還多,數量達到數千億至1萬億不等。如此大量的流浪行星世界,意味著地外生命存在的概率就更大了。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的研究出一種方法,可觀測多達250顆流浪行星的存在,而且質量可低至火星大小,能夠發現所謂的類地行星。
  • 銀河系或有1億億顆流浪行星!引力透鏡發現黑暗星球,有生命嗎?
    然而,即使是滿目所見的星辰,它們也是極為渺小的,因為它們只是銀河系10萬光年銀盤中,離我們不超過幾千光年的恆星,你能同時看到的,包括最暗弱的恆星,最多不超過1600顆,而整個銀河系可能有1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
  • 科學家稱:首次在銀河系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科學家猜測銀河系存在數十億顆自由漂浮的流浪行星,但到目前為止,在太陽系以外發現的4000顆行星中,僅有少數是銀河系流浪行星,大多數流浪行星體積非常龐大,其質量是木星的2-40倍(一顆木星相當於300顆地球)。目前,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與眾不同的神秘星球:體積較小、自由漂浮的行星,其質量與地球相近,在銀河系內部自由漂浮。
  • 在銀河系中,有沒有不圍繞任何恆星公轉的行星?
    在銀河系中,存在著數千億顆閃亮的恆星,幾乎每一顆恆星都擁有屬於自己的行星,由此可見銀河系中的行星數量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那麼在銀河系中,有沒有不圍繞任何恆星公轉的行星呢?天文學家告訴我們,像這樣的行星不但有,而且可能還有很多。
  • 科學家稱:首次在銀河系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目前,科學家最新觀測發現一顆地球體積大小的流浪行星正在穿越銀河系,此前從未觀測到該現象。科學家猜測銀河系存在數十億顆自由漂浮的流浪行星,但到目前為止,在太陽系以外發現的 4000 顆行星中,僅有少數是銀河系流浪行星,大多數流浪行星體積非常龐大,其質量是木星的 2-40 倍(一顆木星相當於 300 顆地球)。
  • 神秘流浪行星之謎 流浪行星或可孕育生命
    來自瑞典和芬蘭的天文學家認為這些沒有母星的孤兒行星形成於太空中微小寒冷的塵埃雲。研究表明銀河系內至少存在2000億顆「自由漂浮」的行星。    在此之前,這種流浪行星被認為是從它們自身太陽系內彈射出來的。但最新的觀測顯示了這種自由漂浮行星自我行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