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最小的一顆「流氓」行星OGLE-2016-BLG-1928 似乎是系外類地行星

2020-10-31 科普百分百

天文學家發現最小的一顆「流氓」行星OGLE-2016-BLG-1928 似乎是系外類地行星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New Atlas報導,雖然我們發現的幾乎每顆行星都圍繞著某顆恆星運行,但也有一些孤零零的行星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在宇宙中「遊蕩」。現在,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這些 「流氓」行星中最小的一顆,它大約與地球大小相當或比地球更小。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行星可能會發現自己不受恆星引力的影響而漂浮,要麼單獨形成,要麼在某種大災變事件中被從母系中彈出。但直到最近幾年,才有人觀測到 「流氓」行星,而且它們仍然非常罕見,已知或尚無法確定的候選行星只有不到25顆。

這是因為要真正發現它們非常困難。尋找系外行星最常見的方法是觀察它們的宿主星是否有光點,因為有行星短暫地從它面前經過--但當然, 「流氓」行星沒有宿主星可以觀察,它們自己也不會發出任何光。

所以天文學家不得不求助於其他觀測方法,比如微透鏡。來自行星等巨大天體的引力場可以強大到像放大鏡一樣實際彎曲光線,所以如果一顆背景恆星出現短暫的亮度,就表明有看不見的東西--比如一顆 「流氓行星」從前面經過。

像光學引力透鏡實驗(OGLE)這樣的天空勘測,就是為了發現這些亮光,通過同時觀察大量的恆星向銀河系中心移動。

這個歷時28年的項目此前曾發現幾顆「流氓」行星,但最新發現的一顆「流氓」行星是有史以來最小的一顆。大多數微透鏡事件都會持續幾天,而這次被命名為OGLE-2016-BLG-1928的事件只持續了42分鐘,這表明這是一個極其微小的天體。所謂微小,指的是與地球,或者可能是火星差不多大小的天體,這使得它比通常發現的木星大小或更大的「流氓行星」要小得多。

「我們的發現表明,低質量的自由漂浮行星可以使用地面望遠鏡進行探測和表徵,」OGLE項目團隊的首席研究員Andrzej Udalski說。

這項研究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上。

相關報導:天文學家發現迄今發現最小的「流氓行星」在銀河系中飛馳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流氓行星」一詞適用於不繞恆星運行的行星。這些行星在銀河系中無人陪伴地孤獨飛行,天文學家最近宣布他們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小的流氓行星候選星,這顆行星可能比地球還小,質量介於我們居住的星球和火星之間。

如果這顆「流氓行星」的身份能夠得到證實,這將標誌著此類天體研究的一個裡程碑,據信「流氓行星」在整個銀河系內外都很常見,但探測起來卻很有挑戰性。調查此現象的共同作者Andrzej Udalski表示,這一發現表明低質量自由漂浮行星可以通過地面望遠鏡進行探測和定性。迄今為止,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其中大部分是通過「過境法」發現的。

為了發現系外行星,天文學家還使用了另一種叫做引力微透鏡的技術。在該技術中,他們觀察前景物體在遙遠的背景恆星前經過。當行星彎曲並放大星光時,它可以揭示前景物體的質量以及其他特徵。該技術的挑戰在於,光源、鏡頭和觀測者的排列必須近乎完美。

由於使用引力微透鏡觀察一顆恆星是極其困難的,所以天文學家使用一種名為OGLE的儀器和智利拉斯坎帕納斯天文臺的1.3米望遠鏡觀察天空中的大片區域,以監測銀河系中心的數百萬顆恆星。利用這種技術,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名為OGLE-2016-BLG-1928的事件,持續了42分鐘。這是有史以來檢測到的最短的微透鏡事件,研究人員表示,很明顯,一定是一個微小的物體造成的。

計算表明,該物體的質量介於火星和地球之間,可能更接近火星的大小。據確定,候選者很可能是一顆流氓行星,因為如果它圍繞一顆恆星運行,研究人員將在事件的光照曲線中檢測到它的存在,因此科學家能夠排除這顆行星在8個天文單位內有一顆恆星。

研究人員還認為這種類型的流氓行星很可能很常見。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科學家們發現了最小的一顆失去了母星的流浪行星,目前正在銀河系流浪。發布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的一篇科學文章對這一成果進行了描述。

流浪行星(又叫孤兒行星或流氓行星)是不圍繞恆星運行的行星。人們認為,這些流浪者是由於其它天體的引力而被拋棄在其原生行星系統之外的。

根據專家們的說法,銀河系中應該有大約一千億個這樣的孤兒(與恆星的數量相當),不過發現它們很難。「環繞」恆星的行星反射恆星的光,天文學家們正是據此來觀測它們的。

科學家們找到了一種探測流浪行星的方法:他們跟蹤連續不斷爆發的亮光,爆發的亮光越大,放大星光的天體(編者註:在恆星前面遮擋恆星彎曲並放大恆星星光的行星)也就越大。

不久之前科學家們觀測到了只持續了42分鐘的亮光爆發,稱之為OGLE-2016-BLG-1928。根據引力微透鏡性質,科學家認定這是一顆最小的流浪行星。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小的一顆「流氓」行星 似乎是系外類地行星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雖然我們發現的幾乎每顆行星都圍繞著某顆恆星運行,但也有一些孤零零的行星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在宇宙中「遊蕩」。現在,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這些 「流氓」行星中最小的一顆,它大約與地球大小相當或比地球更小。
  • 《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可能發現迄今已知最小的「流浪行星」OGLE-2016-BLG-1928
    《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可能發現迄今已知最小的「流浪行星」OGLE-2016-BLG-1928(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技日報(劉霞):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美國和波蘭天文學家在最新一期《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在線版上撰文指出,他們藉助微引力透鏡,可能發現了迄今已知最小的「流浪行星」,其「體重」約為地球的10%,不受任何恆星約束,在銀河系內自由遊蕩。
  • 扭曲的恆星光揭示了科學界已知的最小的流浪行星
    在上周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一個由波蘭領導的天文學家小組報告了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的流浪行星一般情況下,從我們的視角看,系外行星經過一顆主恆星前時會被發現,導致亮度暫時下降(這就是所謂的凌日探測方法)。如果它在幾天、幾個月或幾年後再次發生,科學家們就知道他們所面對的是一顆系外行星,而這顆系外行星則與它的主星相連。
  • 天文學家發現「流浪行星」OGLE-2016-BLG-1928 銀河系中可能有數十億甚至數萬億個
    天文學家發現「流浪行星」OGLE-2016-BLG-1928 銀河系中可能有數十億甚至數萬億個(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快科技:《流浪地球》這部片子大家都不陌生了,而在宇宙中,天文學家還真的發現了現實版的「流浪地球」,更確切地說是「流浪行星」。
  • 科學家通過引力透鏡技術發現一顆罕見的類地行星
    紐西蘭的天文學家利用引力透鏡技術,在太空深處發現了一顆極其罕見的行星,這顆行星被命名為"ogle -2018- blg -0677",行星和它的主恆星距離地球25000光年之外。這不僅是目前人類新發現的大小和軌道都和地球接近的類地行星,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遠的行星之一。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坎特伯雷大學的埃雷拉馬丁博士(Dr.
  • 小小的流氓行星是迄今為止最小的系外行星候選者嗎?
    新發現的系外行星候選者的質量可能在火星和地球之間。天文學家發現了迄今已知的最小的「無賴行星」候選者,這個世界可能比地球小,顯然它可以通過我們未附著在恆星上的銀河系航行。潛在的系外行星的質量大約在地球和火星之間,僅重於我們世界的10%。
  • 銀河系又發現一顆「流氓行星」
    根據科學家的預測,「流氓行星」在宇宙中可能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存在,僅在我們的銀河系中,「流氓行星」的數量可能高達數百億,甚至數萬億之多。日前,科學家就發現了一顆這樣的「流氓行星」。》研究論文,科學家日前再次發現了一個「流氓行星」,並且將該天體的名稱命名為「OGLE-2016-BLG-1928」,這是科學家在一個僅持續了41.5分鐘的引力透鏡事件中發現的。
  • 在銀河系中發現了一顆奇怪的地球大小的流氓行星
    科學家們又發現了另一顆流氓星球,但這顆行星甚至讓專家們感到困惑:它比地球稍小,而且漂浮在銀河系中。研究人員在發表在arXiv.org網站存儲庫。雖然以前已經發現過流氓行星(那些沒有恆星的行星),但它們很難被發現。
  • 天文學家第一次確認,一顆地球大小的流氓行星在銀河系內飛馳
    但是現在,天文學家認為他們發現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流氓世界:一個微小的、自由漂浮的星球,大約是地球的質量,在銀河系內飛馳。該發現於10月29日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發表,它可能標誌著有史以來探測到的最小的流氓行星,並且可以幫助證明由來已久的宇宙論。
  • 發現的最小的流星似乎是一個自由浮動的外星球
    /華沙大學天文臺雖然我們所發現的幾乎每一顆行星都圍繞著某種恆星運行,但也有一些獨行俠完全靠自己在宇宙中漫遊。現在,天文學家發現了迄今為止發現的這些「流氓行星」中最小的一個,它只有地球的大小或更小。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行星會發現自己不受恆星引力的影響而漂浮,要麼單獨形成,要麼在某些大災變事件中從母體系統中噴射出來。但直到最近幾年,這些流氓行星中的任何一個都被觀測到,而且它們仍然非常罕見,已知或疑似候選行星不到25個。 那是因為很難真正發現它們。
  • Ross 128B:一顆系外類地行星,一個尋找外星人的好地方
    ▼天文學家最近新發現一顆系外類地行星,編號為Ross 128B,距離我們只有11光年遠,並且圍繞其恆星軌道運動,這顆行星可能像地球一樣具有巖石和幾乎相同的溫度
  • 流氓行星:搜尋銀河系中最神秘的世界
    最著名的行星圍繞一顆恆星運行。這些行星,包括地球,都受益於恆星的溫暖和發光。這些恆星發出的光使我們有可能看到它們。但是,也有一些「無形」的行星,從我們的視線中隱藏起來,它們通過宇宙漂浮,拋棄。這些黑暗,寂寞的世界沒有恆星進入軌道,也沒有陽光可以照耀,也沒有輻射的溫暖。它們是「無賴」行星-天文學家剛剛發現了一顆新行星 ,大小與地球大致相同。
  • 系外類地行星光譜中首次發現水分子
    有史以來第一次,天文學家在系外巖石行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水蒸氣。有趣的是,這顆行星位於其恆星所謂的宜居帶中,讓它成為銀河系中最有希望找到地外生命跡象的地方之一。由克卜勒太空天文臺發現的K2-18b行星位於110光年之外。初步掃描表明,這顆系外行星是一顆超級地球,也就是說,它是一顆比地球大的巖石行星,而且具有大氣層。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和地球相似的「流浪行星」
    「流浪行星」中最神秘的成員被發現。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流浪行星屈指可數,且幾乎全是巨大的氣體行星,有些因為自身質量巨大,能夠產生紅外輻射,所以才被觀測到。最近波蘭華沙大學的天文學家通過微引力引力透鏡巡天觀測,意外地發現了一個非常小的流浪行星,其質量和地球相仿,可能還沒有地球大。
  • 科學家發現一顆最小「流浪行星」
    這些行星在銀河系中無人陪伴地孤獨飛行,天文學家最近宣布他們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小的流浪行星候選星,這顆行星可能比地球還小,質量介於我們居住的星球和火星之間。   如果這顆「流浪行星」的身份能夠得到證實,這將標誌著此類天體研究的一個裡程碑,據信「流浪行星」在整個銀河系內外都很常見,但探測起來卻很有挑戰性。
  • 距地100光年,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類地行星,或為宜居星球
    有天文學家推測,大約是地球上沙子數量的100倍。我們都知道,沙子是多到數不清的,試問大家如果去海邊,或者在平時看到了沙子堆,根本就不會想要去數沙子有多少顆,因為這顯然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由此可見,在宇宙中地球這樣的行星根本就不算稀奇,我們沒有找到地外生命,或許真的只是因為我們的科技不夠發達,當然,也有可能我們從一開始探尋的方向就錯了。為何這麼說?
  •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相當於地球質量的「流浪行星」
    宇宙中的某些行星會脫離恆星系的引力束縛,離家出走。天文學家把這些漂流者稱為"離群流浪行星"。現在,一組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質量和火星或地球差不多的流浪行星。現在,這兩個組織的團隊宣布發現了一顆流浪行星。目前還未確認它與地球的距離。團隊表示,這證明了微透鏡技術能夠有效地發現流浪行星。天文學家認為,在恆星系初期,一些低質量的行星會從恆星的引力中彈出。幼年期恆星的情況可能很混亂,恆星和所有行星之間的引力相互作用有時會形成引力彈弓效應。"根據行星形成理論,比如核心吸積理論,離群行星的典型質量應該在0.3到1.0地球質量之間。"
  • 一顆特殊的系外行星挑戰行星形成理論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NOIRLab設施進行的新的詳細觀測顯示,一顆年輕的系外行星繞著畢(宿)星團中的一顆年輕恆星運行,其大小和年齡都異常密集。這個系外行星的重約25個地球質量,略小於海王星,與主要行星形成理論的預測相矛盾。
  • 美天文學家發現最類地行星
    【環球網綜合報導】數十年來,天文學家孜孜不倦地尋找類地行星,近日終於有了可喜的成果。據澳大利亞《時代報》4月18日報導,近日美國科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了類地行星Kepler-186f,其類地程度是目前發現的類地行星中最高的。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流浪行星」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美國和波蘭天文學家在最新一期《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在線版上撰文指出,他們藉助微引力透鏡,可能發現了迄今已知最小的「流浪行星如獲證實,這一發現將有助科學家更好地認識「流浪行星」。天文學家認為,大多數「流浪行星」的誕生方式與普通行星無異——由圍繞一顆新形成恆星旋轉的氣體和塵埃凝聚而成。但這些行星最終在其他物體(尤其是氣態巨行星)的引力作用下脫離了母體系統,成為了一顆「流浪行星」。理論表明,以這種方式逃逸的「流浪行星」大多是巖石行星,質量約為地球的30%—100%,即所謂的「流浪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