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流氓行星是迄今為止最小的系外行星候選者嗎?

2020-11-01 流芳科學

新發現的系外行星候選者的質量可能在火星和地球之間。天文學家發現了迄今已知的最小的「無賴行星」候選者,這個世界可能比地球小,顯然它可以通過我們未附著在恆星上的銀河系航行。潛在的系外行星的質量大約在地球和火星之間,僅重於我們世界的10%。如果得到證實,這一發現將是研究流氓行星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流氓行星被認為在整個銀河系內外都非常豐富。


  • 藝術家對自由浮動的「流氓」行星的重力微透鏡事件的印象。圖片:©Jan Skowron /華沙大學天文臺)

迄今為止,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已確認的系外行星。其中大多數是使用「過渡方法」發現的,該方法從觀察者的角度注意到當一個世界越過其主恆星的臉時引起的亮度下降,或者是「徑向速度方法」,它可以發現由行星引力引起的恆星運動。 這兩種技術都取決於宿主恆星的存在,因此不能用於尋找流氓世界。但是另一種搜尋行星的技術可以完成這項工作,即「引力微透鏡」,它涉及到觀察前景物體在遠處的背景恆星前通過。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近距離物體可以充當重力透鏡,以可以揭示前景物體的質量和其他特徵的方式彎曲和放大恆星的光線。帕薩迪納加州理工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普爾茲梅克·莫羅茲(Przemek Mroz)說:觀察微透鏡(事件)的機會非常渺茫,因為三個物體(光源,透鏡和觀察者)必須幾乎完全對準。如果我們僅觀察到一顆源恆星,我們將不得不等待近一百萬年才能看到該源是微透鏡。但是像Mroz這樣的星球獵人並沒有一次觀測到一顆星星。


在新研究中,Mroz和他的同事分析了OGLE收集的數據。該項目由波蘭華沙大學領導,在智利的拉斯坎帕納斯天文臺使用1.3米望遠鏡在每個晴朗的夜晚監視銀河系中心附近的數百萬顆恆星。研究人員從OGLE觀測中提取了一個非常有趣的信號-稱為OGLE-2016-BLG-1928的事件,該事件在42分鐘的時間內是有史以來檢測到的最短的微透鏡事件。


該團隊進一步利用了在智利,澳大利亞和南非運營望遠鏡的韓國微透鏡望遠鏡網絡收集的數據對事件進行了描述。華沙大學天文臺的合著者拉多斯勞·波列斯基(Radoslaw Poleski)說:當我們第一次發現這一事件時,很明顯它一定是由一個極小的物體引起的。研究小組的計算表明,透鏡體的質量在火星和地球之間,與紅色星球的距離可能比與我們自己世界的距離更近。OGLE-2016-BLG-1928候選者很可能憑藉其寂寞而在深空進行縮放。


如果鏡頭繞著恆星運行,我們將在事件的光曲線中檢測到它的存在,我們可以排除在大約8個天文單位內有一顆恆星的行星。一個天文單位,即AU,是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約9300萬英裡(1.5億公裡)。在我們自己的太陽系中,一個8 AU的天體將在木星和土星之間繞太陽旋轉,這是一個小小的巖石行星存在的奇怪地方。這項新研究10月29日在線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

從家裡啟動

迄今為止,天文學家只發現了少數已確認的流氓行星。科學家們說,考慮到這些異國世界的檢測難度,這一數目很小,表明人口眾多。天文學家認為,大多數流氓行星是以「正常」方式出生的,它們是圍繞著新形成的恆星旋轉的氣體和塵埃凝聚而成的。但是,這些世界最終是通過與其他物體(尤其是其氣巨兄弟姐妹)的引力相互作用而脫離了它們的本機系統。


理論上表明,以這種方式射出的大多數流氓是巖石世界,其質量為地球的30%至100%,Mroz及其同事在新研究中指出。因此,OGLE-2016-BLG-1928候選人很可能代表了充斥但難以捉摸的流氓人口。我們很快就可以開始更好地處理這一人口問題。例如,計劃於2020年代中期發射的NASA的Nancy Grace羅馬太空望遠鏡將進行大型微透鏡測量,以及其他科學任務。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該調查可能會發現大約250個流氓行星,包括60個左右的地球質量或更輕的行星。

這裡是,歡迎關注轉發收藏,每日看科學知識!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發現最小的一顆「流氓」行星OGLE-2016-BLG-1928 似乎是系外類地行星
    天文學家發現最小的一顆「流氓」行星OGLE-2016-BLG-1928 似乎是系外類地行星(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New Atlas報導,雖然我們發現的幾乎每顆行星都圍繞著某顆恆星運行
  • 天文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小的一顆「流氓」行星 似乎是系外類地行星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雖然我們發現的幾乎每顆行星都圍繞著某顆恆星運行,但也有一些孤零零的行星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在宇宙中「遊蕩」。現在,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這些 「流氓」行星中最小的一顆,它大約與地球大小相當或比地球更小。
  • 比地球個頭小!它終於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小的系外行星!
    人類在探索系外行星的道路上從來不會吝嗇,從太空望遠鏡到太空衛星,這一切都說明了系外行星對我們的重要性,它們甚至能幫助我們揭開生命的起源。因為我們急切地想要知道我們在宇宙中是否孤獨,而每一顆系外行星都有可能是解開這些問題答案的鑰匙!
  • 系外行星裡面真的有第二個地球嗎?
    我們知道,系外行星一般是指太陽系以外的行星,而且系外行星曆來受到科學家格外追捧,原因無他,在茫茫的系外行星中,很可能隱藏著第二個「地球」!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們太陽系以外發現的行星數量呈指數增長。迄今為止,共有4158顆系外行星在3081個系統中得到確認,另有5144顆候選行星等待確認。
  • 「行星獵人」來捷報:發現66顆系外行星和近2000顆候選行星
    在浩瀚的宇宙中,行星是最常見的天體之一,可以說,在50%以上的恆星周圍,都是有行星存在的,而且行星的數量很多還是多顆圍繞恆星運行的。多年來,天文學家們也一直在宇宙中尋找系外行星的身影,如今成績如何呢?在過去的2年多時間裡,TESS的首輪探測工作已經接近尾聲,據報導,目前它一共發現了66顆新系外行星,同時也發現了近2000顆處於「候選」的系外行星。
  • 天文學家用入門小望遠鏡發現系外行星
    人民網北京9月1日訊 據北京天文館消息:十五年前,天文學家靠著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首次發現了系外行星。而今日,天文學家竟然用一支到處都能買到,口徑僅十公分、最入門的小望遠鏡就探出系外行星的蹤跡。顯見搜尋新行星的門坎已大幅降低,而如地球般較小行星的發現也指日可待。
  • 怎麼發現系外行星?我們能夠移民克卜勒452b這顆行星嗎?
    截止2028年5月,人類已經發現了3767顆系外行星。其中的77%是通過凌日現象發現的。這些行星幾乎全部都在銀河系以內。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用凌日法大約發現了18000顆地外行星的候選者,其中有262顆可能存在於恆星的宜居帶之中。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確認,系外行星的數量會大幅增長。
  • 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全景圖」隱藏了74顆系外行星
    系外行星(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美國宇航局(NASA)周一發布消息稱,該航天局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一年來拍攝到的一系列208張圖片揭示了北方天空中耀眼的星海和74顆系外行星。
  • NASA行星狩獵太空望遠鏡TESS已發現第三顆系外行星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行星狩獵太空望遠鏡——「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已發現並確認了第三顆系外行星 - 這距離該望遠鏡的科學運營只有三個月。這顆新發現的系外行星相對靠近,繞著距離我們53光年的一顆小恆星運行。
  • 十大怪異系外行星,從冥府行星到鑽石構成的「地獄地球」
    系外行星的構成和軌道多種多樣,有些是氣態巨行星,有些是與地球類似的多巖行星,有些則是冰冷或者地獄般的炙熱星球。宇航局和其它航天機構對發現各種類型的行星充滿濃厚興趣,但他們最感興趣的莫過於處在恆星適居區並且允許液態水存在的系外行星。據估計,銀河系存在1萬億顆行星,當前發現的不過是冰山一角。在龐大的行星家族,很多「怪客」讓科學家吃驚不已。現在,就讓我們盤點一下迄今為止發現的十大最怪異系外行星。
  • 發現的最小的流星似乎是一個自由浮動的外星球
    現在,天文學家發現了迄今為止發現的這些「流氓行星」中最小的一個,它只有地球的大小或更小。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行星會發現自己不受恆星引力的影響而漂浮,要麼單獨形成,要麼在某些大災變事件中從母體系統中噴射出來。但直到最近幾年,這些流氓行星中的任何一個都被觀測到,而且它們仍然非常罕見,已知或疑似候選行星不到25個。 那是因為很難真正發現它們。
  • 距太陽系僅12.5光年,發現兩顆酷似地球的系外行星!
    過去幾十年,科學家發現的系外行星數量呈爆炸性增長趨勢。迄今為止得到證實的系外行星超過4000顆。現在,科學家正逐漸從搜尋系外行星過渡到確定系外行星的特徵,包括利用技術手段,確定它們是否擁有適居性。最近,一支國際科學家小組發現了兩顆酷似地球的系外行星,環繞恆星「蒂加登」運行。
  • 候選系外衛星大盤點之「流浪行星」的衛星?
    候選系外衛星大盤點之1SWASP J140747系統、候選系外衛星大盤點之「熱木星」的衛星?這集我們接著講講第三個可能有衛星存在的系外行星系統——MOA-2011-BLG-262。01流浪行星前面說的那些系外行星系統,其實和我們的太陽系是比較像的,有一顆(或者幾顆)恆星在中央,周圍有一顆或者多顆行星環繞。
  • 十大恐怖系外行星:殭屍行星「死而復生」
    原標題:十大恐怖系外行星:殭屍行星「死而復生」   十大恐怖系外行星:殭屍行星「死而復生」   來源:環球網查看評論  讓人感到恐懼的殭屍在肢體分解之後仍能死而復生,天文學家在天文觀測中也發現了一顆「殭屍行星」。
  • 什麼是系外行星,怎樣探尋及其發展前景
    太陽系外行星(系外行星)是指太陽系以外環繞其他恆星運轉的行星。 1995年10月6日科學家們在與一顆類日恆星的周圍發現了第一顆系外行星。自此以後,天文學家就以驚人的速度發現了大量的系外行星。目前已知的系外行星清單中就包含超過500個新的天體!
  • 在天文學中,系外行星指的是太陽系以外的行星
    在天文學中,系外行星指的是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之前,即使很多人都確信存在系外行星,但由於缺少依據,沒有誰敢對此打包票。這一點像極了我們當下對外星人的心情。一般來說,科學研討一旦獲得初度打破,很多新發現就會接二連三。
  •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最新觀測發現104顆系外行星
    100多顆系外行星,其中包括環繞一顆矮恆星的4顆行星,它們的體積接近於地球,科學家認為這4顆行星中可能有適宜生命存在的行星。騰訊太空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一支國際天文學家小組通過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觀測數據,發現了104顆系外行星,其中環繞一顆M矮星的4顆行星很可能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
  • 宇宙中的「流氓行星」,比銀河系的恆星還要多
    天文學家們在20世紀90年代發現了太陽系之外的行星,統稱為系外行星。系外行星類型多樣,包括極端高溫的氣態行星、巖質行星和塵埃行星等。大多數系外行星都繞著宿主恆星公轉。Johnson稱,確認這些行星將有助於科學家推斷銀河系中「流氓行星」的總數。這類自由飄浮、遊蕩的行星,既是獨立的天體,也具有類似於太陽系行星的質量。科學家尚不清楚這類天體的起源——有一種可能是,它們之前曾屬於某個宿主恆星。
  • 宇宙中「流氓行星」的數量或超過銀河系的恆星
    天文學家們在20世紀90年代發現了太陽系之外的行星,統稱為系外行星。系外行星類型多樣,包括極端高溫的氣態行星、巖質行星和塵埃行星等。大多數系外行星都繞著宿主恆星公轉。Johnson稱,確認這些行星將有助於科學家推斷銀河系中「流氓行星」的總數。這類自由飄浮、遊蕩的行星,既是獨立的天體,也具有類似於太陽系行星的質量。科學家尚不清楚這類天體的起源——有一種可能是,它們之前曾屬於某個宿主恆星。
  • 「行星獵人」再發現66顆系外行星,這裡面會有「第二地球」嗎?
    據報導,日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行星獵人」——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再次有新的好消息傳來,它又發現了66顆全新的系外行星和近2100顆「候選」的系外行星。簡單來說,就是太陽系之外的行星。當人類對於太陽系有所了解的時候,一些天文學家就相信,太陽系之外也有行星的存在,不過卻始終都沒有發現。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人類才第一次發現了第一顆系外行星。特別是自從人類進入到21世紀,太空探索領域科學技術水平突飛猛進的發展,伴隨著探測儀器越來越先進,發現的系外行星數量也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