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行星」中最神秘的成員被發現。
藝術家筆下描繪的引發微引力透鏡事件的流浪行星。Jan Skowron /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University of Warsaw
年少時渴望浪跡天涯,中年以後開始眷戀家國故裡。行星會不會也和人一樣呢?
宇宙中有數不清的行星。有一些循規蹈矩地圍繞恆星運轉,而有一些卻在空曠寒冷的太空中獨自流浪。
和《流浪地球》中因太陽行將就木而被迫在人類操控下流浪的地球不同,這些流浪行星大多是在年幼時,因為和同一個行星系統中的其他行星發生引力糾葛而被甩出來的。
理論上宇宙中存在著大量的流浪行星。但是由於這些行星遠離恆星,基本上都很難發現。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流浪行星屈指可數,且幾乎全是巨大的氣體行星,有些因為自身質量巨大,能夠產生紅外輻射,所以才被觀測到。
最近波蘭華沙大學的天文學家通過微引力引力透鏡巡天觀測,意外地發現了一個非常小的流浪行星,其質量和地球相仿,可能還沒有地球大。
和巨大的星系能夠彎曲後方星光一樣,存在於小尺度上的行星引力場也能彎曲後方恆星發出的光線。這被天文學家稱為微引力透鏡效應。波蘭天文學家通過同時對銀河系中心方向數百萬顆恆星進行觀測,篩選可能存在的微引力透鏡現象。
研究人員發現一次名為OGLE-2016-BLG-1928的微引力透鏡事件很可能與一個極小的天體有關。計算結果表明這個天體的質量在火星和地球之間。
天文學家還發現,這個天體周邊8天文單位內不存在恆星。8天文單位相當於土星和木星與太陽的距離,一顆不如地球大的行星,在大於8天文單位的軌道上運行是不合理的,因此研究人員認定它是一顆流浪行星。
這可能是有史以來天文學家發現的第一顆質量和地球相仿的流浪行星。如果最終被確認,那將是裡程碑式的。
因為,理論上大多數被甩出行星系統的流浪行星的質量,都應該在地球的30%至100%間。所以OGLE-2016-BLG-1928可能會成為這一神秘流浪行星族群的首個實例。
參考
A terrestrial-mass rogue planet candidate detected in the shortest-timescale microlensing event
https://arxiv.org/abs/2009.1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