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學家發現最小的一顆「流氓」行星OGLE-2016-BLG-1928 似乎是系外類地行星
天文學家發現最小的一顆「流氓」行星OGLE-2016-BLG-1928 似乎是系外類地行星(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New Atlas報導,雖然我們發現的幾乎每顆行星都圍繞著某顆恆星運行
-
藉助「微引力透鏡」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流浪行星」
藉助「微引力透鏡」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流浪行星」 2020-11-06 06:50:41」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流浪行星」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美國和波蘭天文學家在最新一期《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在線版上撰文指出,他們藉助微引力透鏡,可能發現了迄今已知最小的「流浪行星」,其「體重」約為地球的10%,不受任何恆星約束,在銀河系內自由遊蕩。
-
...這項新技術被稱為微引力透鏡技術,科學家估計銀河系中就存在...
科學家改進微引力透鏡技術,未來發現的類地行星數量或高達1000億顆,銀河系中擁有170億顆類地行星。 據國外媒體報導,來自奧克蘭大學的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新的技術來尋找類地行星,預計我們將發現1000億顆與地球非常相似的星球。
-
藉助「微引力透鏡」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流浪行星」
如獲證實,這一發現將有助科學家更好地認識「流浪行星」。天文學家認為,大多數「流浪行星」的誕生方式與普通行星無異——由圍繞一顆新形成恆星旋轉的氣體和塵埃凝聚而成。但這些行星最終在其他物體(尤其是氣態巨行星)的引力作用下脫離了母體系統,成為了一顆「流浪行星」。理論表明,以這種方式逃逸的「流浪行星」大多是巖石行星,質量約為地球的30%—100%,即所謂的「流浪行星」。
-
科學家利用引力透鏡發現系外行星
目前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使用了微引力透鏡的方法尋找系外行星,他們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夏威夷W.M.凱克天文臺對恆星OGLE-2005-BLG-169進行了觀測,發現其周圍存在一顆天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這是微引力透鏡技術的又一個發現案例。這一發現打開了一個新的時空,即在恆星周圍更大的軌道半徑上發現行星。
-
天文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小的一顆「流氓」行星 似乎是系外類地行星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雖然我們發現的幾乎每顆行星都圍繞著某顆恆星運行,但也有一些孤零零的行星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在宇宙中「遊蕩」。現在,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這些 「流氓」行星中最小的一顆,它大約與地球大小相當或比地球更小。
-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中發現一顆飄蕩的「流浪行星」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0月29日報導,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在我們銀河系飄蕩的「流浪行星」,它不受任何恆星約束。報導稱,這個「自由飄蕩」的星球略小於地球,是已經發現的此類行星中最小的。報導還稱,銀河系中可能有很多這樣的流浪行星,科學家表示其數量甚至會多於我們銀河系中的恆星。報導指出,科學家利用名為「微引力透鏡」的天文現象發現了這顆行星。它因為扭曲了更遙遠恆星的光線而暴露了自己。報導還指出,由此產生的效果非常像一個巨型放大鏡,強化了背景中「源」恆星的光,從而暴露出大型物體的存在。
-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中發現一顆自由飄蕩的「流浪行星」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新媒體專電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0月29日報導,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在我們銀河系飄蕩的「流浪行星」,它不受任何恆星約束。報導稱,這個「自由飄蕩」的星球略小於地球,是已經發現的此類行星中最小的。
-
科學家們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正在不受約束地穿過銀河系
如果沒有任何恆星或太陽系的束縛,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它會孤獨地,漫無目標地穿越星際空間嗎?科學家們懷疑銀河系中可能存在數十億顆自由漂浮的遊蕩行星,但迄今為止,在太陽系以外發現的約4000個行星中,只有少數候選行星出現。這些潛在的遊蕩行星中的大多數看起來都是巨大的,其質量是木星的2到40倍(一個木星相當於大約300個地球)。
-
它端坐在類地球軌道上:這是微引力透鏡的功勞!
然而發現這顆行星的科學家團隊並沒有直接觀測到這顆行星。他們也不是通過識別它與恆星的相互作用發現它的。相反,天文學家是由它和它的恆星扭曲和放大光線的方式發現這顆行星的,就像透鏡一樣——這種現象被稱為微引力透鏡。微引力透鏡是大質量物體扭曲周圍空間的表現。
-
科學家發現一顆「特殊又熟悉的」類地行星
據外媒CNET報導,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 René Heller領導的一項研究對恆星Kepler-160周圍的行星進行了調查,這顆行星距離地球約3000光年。數據顯示, 可能有一顆稱為 KOI-456.04的系外行星繞著這顆恆星運行,這顆行星可能是一顆類地行星。 該團隊周四在 《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 雜誌上發表了這項研究報告。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將KOI-456.04描述為「不僅僅是另一個潛在的宜居世界」,並稱其恆星發出的光線 「很像我們在母星上看到的日光」。這顆系外行星的軌道周期也與地球相似。
-
科學家最新觀測發現一顆地球體積大小的流浪行星正在穿越銀河系
一顆體積較小、脫離任何恆星束縛的行星,穿過星際空間會發生什麼?當一顆行星 「四處漂流」會發生什麼?目前,科學家最新觀測發現一顆地球體積大小的流浪行星正在穿越銀河系,此前從未觀測到該現象。科學家猜測銀河系存在數十億顆自由漂浮的流浪行星,但到目前為止,在太陽系以外發現的 4000 顆行星中,僅有少數是銀河系流浪行星,大多數流浪行星體積非常龐大,其質量是木星的 2-40 倍(一顆木星相當於 300 顆地球)。目前,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與眾不同的神秘星球:體積較小、自由漂浮的行星,其質量與地球相近,在銀河系內部自由漂浮。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在銀河系飄蕩的「流浪行星」 不受任何恆星約束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在銀河系飄蕩的「流浪行星」 不受任何恆星約束 來源:新華社 • 2020-11-03 09:46:28
-
科學家在銀河系發現一顆「流浪地球」
只不過,由於流浪行星遠離恆星,而且自身不發光,它們如幽靈一般潛行於黑暗太空,探測起來極其困難。對於人類現有技術水平而言,微引力透鏡法是搜尋流浪行星的最佳方式。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論,天體會對周圍時空造成彎曲,如透鏡一般對背景星光起到扭曲增強作用,這就是所謂的引力透鏡效應。流浪行星質量相對較小,但也會產生微弱的引力透鏡效應。
-
科學家用引力透鏡效應發現了一個「大哥大」版地球
想像一下,我們配合使用望遠鏡,再藉助宇宙中大質量天體對時空的扭曲效應製造出的引力透鏡,我們就可以觀察到更加遙遠的星系、恆星甚至小到行星。這不,這次科學家結合了波蘭的光學引力透鏡實驗基地以及韓國的微引力透鏡望遠鏡網絡,通過觀測一顆行星和它的宿主恆星對背景恆星的星光的扭曲和放大作用,成功找到了這顆疑似與地球極其相似的行星。
-
NASA宣布又發現一顆類地行星,距離地球「僅」300光年!
隨著人類觀察宇宙的設備越來越先進,科學家一直在試圖在宇宙中找到第二顆合適人類居住的星球,在理論上大多數恆星系都存在一個適宜生命的宜居帶,如果科學家在這些恆星的宜居範圍尋找行星,不僅能夠發現適合人類生存的類地行星甚至還能發現地外生命,近幾年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多顆有液態水的宜居星球,只是大多數都在數百萬光年以外的地方
-
藉助「微引力透鏡」,這顆質量僅有地球10%的流浪行星,終於現身
2011年,在通過光學重力透鏡實驗的幫助下,科學家們在銀河系中發現了多顆星際行星,這個發現也印證了上世紀末的一個猜想:宇宙中存在著一些不受恆星束縛的行星。
-
天文學家利用「微引力透鏡」效應發現褐矮星
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一次史無前例的合作中,NASA的斯必澤(Spitzer)太空望遠鏡和雨燕(Swift)太空望遠鏡協力觀測到了一起微引力透鏡現象,也就是一顆遙遠的恆星受到其前方天體的引力場作用而發光的現象。微引力透鏡現象有助於發現圍繞恆星運轉的小質量天體,例如行星。在本次觀測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顆褐矮星。
-
見證愛因斯坦「引力透鏡」的奇蹟
在克卜勒觀測沒有核聚變動力的紅矮星KOI—256時,找到了「過境」的信號,由加州理工大學的科學家菲爾·繆爾海德領導的科學小組不僅找到了行星「經過」的痕跡,而且發現了一個大質量的星體在轉動,這個星體的「過境」具有一些特別的性質,經過了多次確認之後,科學家的結論是這個奇怪「經過」的星體原來是一顆白矮星,屬於恆星的家族,結果就是:為了搜索一個行星,發現的卻是一個由兩個恆星構成的紅白「雙星系」。
-
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正在銀河系中自由流浪
脫離任何恆星或太陽系,一個無助、漫不經心地在星際空間飛行的小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科學家們懷疑銀河系中可能存在數十億顆自由漂浮或自由的行星,但到目前為止,在太陽系外發現的4000個左右的星球中,只有少數候選行星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