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CNET報導,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 René Heller領導的一項研究對恆星Kepler-160周圍的行星進行了調查,這顆行星距離地球約3000光年。數據顯示, 可能有一顆稱為 KOI-456.04的系外行星繞著這顆恆星運行,這顆行星可能是一顆類地行星。 該團隊周四在 《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 雜誌上發表了這項研究報告。
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將KOI-456.04描述為「不僅僅是另一個潛在的宜居世界」,並稱其恆星發出的光線 「很像我們在母星上看到的日光」。這顆系外行星的軌道周期也與地球相似。KOI-456.04比地球大,但仍不到我們地球的兩倍。
科學家們發現的大部分可能類似地球的行星都是在紅矮星周圍,而紅矮星以恆星耀斑而著稱,可能會使其系統中的行星不適合居住。然而,恆星Kepler-160在大小和表面溫度上與我們的太陽相似。
研究人員已經在Kepler-160周圍發現了兩顆系外行星,它們的溫度太高,不適合居住。他們在試圖找出其中一顆行星的軌道上的一些怪異現象時,注意到了KOI-456.04。該團隊現在懷疑該系統中有四顆行星。
KOI-456.04位於該系統的宜居區,也就是它的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的地方。「與許多其他被認為可能適合居住的行星相比,KOI-456.01的體積相對較大。」Heller說。「但正是這顆不到地球兩倍大小的行星和它的太陽型宿主星的結合,才使它如此特別和熟悉。」
此外,對於這顆行星的存在也有著一些不確定性。「目前還不能完全排除KOI-456.04實際上是一個統計學上的僥倖,或者說是系統性的測量誤差,而不是真正的行星。」該研究所說,儘管研究小組估計有85%的概率確實是一顆行星。
【來源:cnBe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