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顆類地行星被發現,與地球極為相似,距離我們100光年

2020-12-05 黑洞先驅

在浩瀚的宇宙當中,人類略顯渺小。近400年裡,人類在科技的支撐下,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如今,人類的足跡幾乎遍布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人類盡其所能的利用地球上的有限資源,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來供人類科研、發展和消遣娛樂。然而,畢竟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地球上的環境也在遭受不斷的破壞,如果真有那麼一天,地球的環境被破壞的體無完膚,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人類又將何去何從呢?基於多種原因,人類開始衝出大氣層放眼宇宙,探索地球的起源,宇宙的奧秘和外星球生命的存在。

在遙遠的未來,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人類不得不離開地球,我們可以搬到哪呢?科學家們先是在太陽系中尋找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儘管類地行星有好幾個,但都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被科學家們所最終剔除了。依照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即使人類穿上了太空衣,在太陽系中的這些類地星球上也是無法生存的。隨後,科學家們將目光跳出太陽系,開始用超級望遠鏡觀測銀河系甚至銀河系以外的太空。探索的結果,不僅叫科學家們吃驚,甚至有些失望。

在浩瀚的宇宙當中,行星的數量可以說是數不勝數。曾有人將宇宙中行星的數量比作螞蟻,說是地球上螞蟻數量的N倍。大家都知道,原本地球上螞蟻的數量就是難以估計的,那麼宇宙中的行星到底有多少,更是難以計數了。然而,令科學家們感到失望的卻是,儘管宇宙中行星多得數不過來,卻始終沒能發現一個適合人類移民居住的星球。難道,在如此廣闊的宇宙當中,地球是唯一一個存在生命體的星球嗎?

當然,也有學者提出,早先人類在尋找地球外面其它生命體時,可能存在誤區。大家都知道,人類要想生存,必須有氧氣、有水、有大氣層和適宜的恆溫環境,許多研究人員也都是基於這個標準來評定外空星球的。然而,目前都是一無所獲,沒能找到一個帶有外空生命體的星球。為此,有學者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可能宇宙中確實有其他生命的存在,甚至有外星人的存活,但這些外星人可能不需要氧氣,或是不需要大氣層來保護。就像地球上的水熊蟲一樣,即使長時間脫離了水分,即使不穿任何防護被拋出地球,裸露在太空當中,也是能存活一段時間的。

當然了,人類在尋找外太空生命的同時,其中一點也是為了人類的自身考慮。人類在想,一旦地球不再適合人類居住了,我們可以宜居到那個類地球存在生命體的星球上去。經過不斷的探索,如今終有了一定的突破。科學家們發現,在距離地球約100光年的宇宙當中,有一顆類地行星。這顆類地行星的體積與地球十分相識,同時這顆行星的表面溫度也與地球相仿。科學家們將這顆行星命名為「TOI700d」行星。如果這顆行星上面有大氣層的保護,那麼就很有可能有液態水的存在,這也是存在生命的先決條件。不過呢,100光年的距離,想想也夠可怕的,以人類目前的飛船速度,恐怕是可望而不可及了。

相關焦點

  • 美國發現一顆宜居行星,距離地球100光年,星際移民或成為現實
    其實人類也意識到人口爆炸對地球的巨大影響,為了在地球生態崩潰之前尋找到新的家園,人類在幾十年的時間裡在宇宙中不斷的尋找類地行星,可是始終不到與地球相類似的星球,當然人類沒有放棄,為了能夠尋找新的家園,人類又向太空發射了太空望遠鏡,由於太空望遠鏡看到的距離更遠、更清晰,而且識別度更高,人類終於有了新的發現。
  • NASA宣布又發現一顆類地行星,距離地球「僅」300光年!
    隨著人類觀察宇宙的設備越來越先進,科學家一直在試圖在宇宙中找到第二顆合適人類居住的星球,在理論上大多數恆星系都存在一個適宜生命的宜居帶,如果科學家在這些恆星的宜居範圍尋找行星,不僅能夠發現適合人類生存的類地行星甚至還能發現地外生命,近幾年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多顆有液態水的宜居星球,只是大多數都在數百萬光年以外的地方
  • 距地100光年,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類地行星,或為宜居星球
    有天文學家推測,大約是地球上沙子數量的100倍。我們都知道,沙子是多到數不清的,試問大家如果去海邊,或者在平時看到了沙子堆,根本就不會想要去數沙子有多少顆,因為這顯然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由此可見,在宇宙中地球這樣的行星根本就不算稀奇,我們沒有找到地外生命,或許真的只是因為我們的科技不夠發達,當然,也有可能我們從一開始探尋的方向就錯了。為何這麼說?
  • 最接近地球的類地行星被發現,相似指數達0.83,距地球1400光年
    太陽系八大行星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幾十年來人類一直在搜尋類地行星,希望能夠找到一顆與地球差不多的地外行星,從而實施人類宏偉的星際移民計劃,但是想找到一顆這麼合適的星球哪有那麼容易,有些星球與地球大小合適,可是環境慘不忍睹;有些行星可能存在氧氣、液態水和大氣層,可是又比地球大很多,強大的引力根本不適合生命居住;儘管困難重重
  • 又一顆類地行星被發現!這次宜居可能性更大,距地僅100光年
    根據外國媒體的說法,美國宇航局已經在太空中部署了另外一顆衛星來接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班,那就是TESS。就在前幾天,美國宇航局對外宣布TESS在系外發現了一個較為特殊的恆星系統,其中有一顆行星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注意。
  • 美國發現一顆宜居行星,與地球環境極為相似,星際移民成現實?
    萬事萬物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面臨著滅亡,連我們的地球也不例外,讓地球會在什麼時候滅亡我們都還無從知曉,但是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它已經步入了中年時期,經過了幾十億年的發展,地球的發展仿佛出現了倒退的現象,畢竟地球的承載力是有限的,而世界人口數量依舊處於增長趨勢。
  • 科學家發現新超級類地行星 距離地球僅11光年
    據外媒報導,德國哥廷根大學的天文學家發表在《科學》(Science)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 他們在紅矮星Gliese 887附近發現了兩顆「超級地球」(超級類地行星),距離地球僅11光年 。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了很多巨大的類地行星,他們將之稱作超級類地行星,並推測這些行星擁有與地球相似的板塊構造。而新發現的兩個系外行星分別被命名為Gliese 887b和Gliese 887c。哥廷根大學的天文學家桑德拉·薩弗斯(Sandra Saffers)表示,新發現的行星將會為研究系外生命提供更多幫助。
  • 美國NASA發行適宜人類生存的類地球行星 距離100光年之外
    相比浩瀚的宇宙,地球不過是滄海一粟,從古到今人類都在探索一個問題——地球之外還有與人類相似的文明存在嗎?現在我們能確定太陽系是沒可能有其他生物的,人類只能向著更遠的地方探索。美國NASA今天宣布發現了一顆與地球近似的行星,距離我們也不遠,只有100光年而已。
  • 發現距離地球只有49光年,地球大小的類地行星,但沒有大氣層!
    以前在比我們地球大得多的行星上發現過大氣層,包括一些熱木星和亞海王星,它們主要由冰和氣體構成。但這是科學家第一次能夠確定太陽系外地球大小的類地行星是否有大氣層。這顆被質疑的行星,LHS 3844b,是由美國宇航局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發現的,據測量其體積約為地球的1.3倍。這顆行星圍繞它的恆星運行僅需要11個小時,這使它成為已知速度最快的系外行星之一。
  • TESS疑似在距離地球100光年處,發現宜居星球
    宇宙是浩瀚無邊的,在無垠的宇宙中存在著無數顆的恆星和行星,尤其是和地球生態環境極為相似的行星,也數不勝數。自從人類發現這一事實之後,人類開始開啟了探索外太空的旅程,人類迫切的希望在銀河系內找到更多顆的類地行星。
  • 科學家發現一顆宜居星球,距離地球42光年,網友:想去
    在我們地球的周圍,科學家們發現了許多與地球相似的宜居星球。並且有的星球所在星系還是三星系統,甚至是多星系統,也就是說這些星球所在的星系存在多顆恆星。我們都看過著名的科幻電影《阿凡達》,在《阿凡達》中,潘多拉星球就是在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組的一顆氣態行星旁邊,是一顆圍繞這顆氣態行星的衛星,類似於這種潘多拉星球的類地行星在宇宙中應該不在少數。科學家們在近些年中已經發現了不少處於宜居帶的類地行星,並且很多宜居行星都在地球附近100光年之內。在無邊無際的廣袤宇宙中,應該存在著數不清的宜居行星。
  • 浩瀚的宇宙當中存在著許多與地球相似的類地行星嗎?
    在宇宙中還有許許多多的未解之謎等待著我們,還有許許多多的艱難險阻等待著我們去解決,還有許許多多的疑惑等待我們去發現。為什麼我們要尋找類地行星為什麼人類這麼努力的想要探索宇宙,難道只是為人類尋找一個能夠事宜居住的類地行星?我們的地球已經存在了45億年之久,地球上面的資源差不多過個一兩百年就消耗殆盡。
  • 地球有了兄弟?NASA發現首個可能宜居的類地行星,距地球100光年
    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1月7日在美國天文學年會上宣布發現了一顆與地球大小類似的行星。它處在我們所熟知的宜居帶中。這個距離範圍意味著在其地面上,可能有液態水的存在。而發現它的則是專門為尋找繞附近恆星運行的地球大小的行星而設計的TESS。這顆行星所圍繞的恆星TOI 700本身只有太陽質量的40%,溫度是太陽的一半。它位於南部多拉多星座,距我們只有100光年。在TESS監測這顆行星的11個月裡,沒有發現劇烈的恆星活動,從側面也反映也許此次發現的行星真的可能宜居。
  • 科學家發現一顆「特殊又熟悉的」類地行星
    據外媒CNET報導,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 René Heller領導的一項研究對恆星Kepler-160周圍的行星進行了調查,這顆行星距離地球約3000光年。數據顯示, 可能有一顆稱為 KOI-456.04的系外行星繞著這顆恆星運行,這顆行星可能是一顆類地行星。 該團隊周四在 《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 雜誌上發表了這項研究報告。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將KOI-456.04描述為「不僅僅是另一個潛在的宜居世界」,並稱其恆星發出的光線 「很像我們在母星上看到的日光」。這顆系外行星的軌道周期也與地球相似。
  • 科學家發現π行星 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
    科學家發現π行星 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時間:2020-10-12 14: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學家發現行星 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有些時候,宇宙似乎是有意使一些事情變得如此有趣
  • 系外類地行星大氣中首次發現水汽 距離地球大約110光年
    研究人員首次在一顆太陽系外類地行星大氣中發現水汽,且這顆星球的溫度可能符合生命存在所需條件。英國期刊《自然·天文學》11日登載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一個研究小組的報告,揭示這一「激動人心」的發現。這顆行星代號K2-18b,屬於獅子座,距離地球大約110光年。它圍繞一顆紅矮星運轉,表面由巖石構成,體積和質量分別是地球的2倍和8倍。這類質量超過地球的類地行星獲稱「超級地球」。研究小組分析「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所獲光譜數據,發現它的大氣中有水汽,含量可能在0.1%至50%之間。
  • NASA在100光年外發現了一顆可能適宜生命生存的行星
    地球誕生於45億年前,是我們到目前為止唯一的家園。但是浩瀚無邊是否還存在著另外的類地行星?我們能否前往其居住呢?我們都知道,銀河系具有2000億顆恆星,直徑達到了十萬光年。其中不乏很多位於生命生存的宜居帶。這不就在今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就有了新的發現。
  • 科學家發現一顆新地球!據我們僅14光年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2月16日報導,多年來,人類一直在尋找「第二個地球」,以期未來毀滅性災難發生時可以移居新家園。日前,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個新的備選項——一顆距離地球僅14光年的潛在宜居行星。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這個「超級地球」名為「沃爾夫1061c」,它的質量是地球的4.2倍,處於一顆名為「沃爾夫1061」的紅矮星的宜居帶,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距離地球最近的太陽系外潛在宜居行星。
  • 宇宙中存在一顆與地球極為相似的星球
    地球一直以來是我們最熟悉的星球,藍色的天空,美麗的海洋。經過了約45.5億年的歷史形成的這樣一顆美麗的星球。如果我們的星球不適合人類居住了該怎麼辦?這個時候就必須要搬到其他星球了,那麼我們現在又有什麼可以適合人類移居的星球呢?如此浩瀚的宇宙當中當然有一顆適合人類居住。
  • 與太陽系極為相似,距地2545光年,這顆星球有可能存在水與大氣!
    與太陽系極為相似,距地2545光年,這顆星球有可能存在水與大氣!在數百年之前,人類就已經有了星際移民的想法,尤其是在上個世紀60~70年代,更是引發了一股月球移民的熱潮。科學家信心滿滿,人們也充滿了希望,認為在21世紀,人類就有能力飛出地球成功的,進入太陽系的其他星球成為新星球的主人,在其他星球上拎包入住,安家落戶。但是當21世紀真正到來的時候,我們才發現我們離可以到達其他的星球上生存還有非常大的距離。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依舊沒有辦法徹底地離開地球到達新的星球,實現真正的火星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