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ScienceAlert」網站14日消息稱,一組國際天文學家利用引力微透鏡技術,發現了一顆極其罕見的「超級地球」。團隊在一份聲明中指出,這是一顆人類目前發現的極少數的、大小和軌道都接近地球的太陽系外行星。相關研究近日發表在《天文期刊》上。
「超級地球」一詞蘊含著諸多希望,迄今為止,在發現後得到確認的4000多顆系外行星中,只有大約三分之一是巖石行星,多數都距離地球在數千光年內。
這顆新發現的系外行星不但是迄今為止人們所發現的最遙遠的銀河系「超級地球」,還被天文學家描述為深空中的「百萬分之一」。它被命名為OGLE-2018-BLG-0677,現正圍繞著一顆昏暗、質量遠小於太陽(質量僅為太陽十分之一)的恆星運行,距離太陽系約25000光年,位置正處於銀河系中心「稠密」區附近。而該行星尺寸和軌道都與地球相似,質量約為地球質量4倍,公轉周期約617天。
主要研究人員、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天文學家安東尼奧·赫連納·馬丁與麥可·阿爾伯一直與國際團隊進行「超級地球」相關研究。此次,研究團隊利用來自智利、澳大利亞和南非的3臺望遠鏡,一起憑藉引力微透鏡技術發現了這顆行星。
研究人員表示,馬丁首先注意到該天文事件的光輸出具有極其不尋常的形狀,隨後進行了數月的數據分析,得出的結論是該事件是由於一顆行星的恆星引起的。馬丁解釋稱,這顆行星和它的主恆星的引力結合在一起,引力共同作用使得來自更遙遠背景恆星的光線,以一種特殊方式被放大,於是研究團隊使用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望遠鏡來測量光的彎曲效果。
現階段,科學家還不知道該系外行星是否允許人類未來將其作為移居對象——首先要更明確它的性質,才能根據天文學定義去判斷行星的溫度和活動水平是否符合宜居性。
來源: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
責任編輯:彭金美
支持我們請點讚或使用評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