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生就要經歷「高空墜落」的長頸鹿,正在經歷無聲的滅絕

2021-01-08 瓜聊科學

1. 最早的長頸鹿可能是在歐洲進化的

雖然長頸鹿現在只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但研究表明,現代長頸鹿的祖先可能是在大約800萬年前的中歐南部進化而來的。

大約在700萬年前,它們通過衣索比亞進入非洲,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因為也有移居亞洲的,但在幾百萬年後滅絕了。

一開始的脖子也並不是這麼長,但長得高的祖先,在棲息地擁有獲取營養豐富樹葉的優勢,所以更高的個體更有可能傳遞它們的基因。在這個進化過程中,巨人們可以盡情享用其他動物吃不到的樹葉。

此外,雄性也會用它們的長脖子進行戰鬥,增加了更多的選擇壓力。

於是才有了現在脖子如此長的長頸鹿。

2. 看似不規則的皮毛圖案,就和我們的指紋一樣獨一無二

很多人認為長頸鹿只有一個種類,因為看起來都差不多,但事實上,長頸鹿有9個亞種,非洲的霍加狓和長頸鹿是長頸鹿科僅有的兩個種。

區別不同亞種之間的關鍵因素就是皮毛的花紋。

我們常常看到的長頸鹿是網紋長頸鹿,圖案呈多邊形褐色斑點,外面襯有白色網紋。

不同亞種之間花紋不同,就連同一物種,也沒有兩隻有相同花紋的長頸鹿。

研究人員甚至可以根據長頸鹿獨特的圖案來識別它們,這些斑點的進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偽裝,這對那些個子不高,容易受到捕食者攻擊的長頸鹿幼崽來說特別有用。這些斑點還可以幫助長頸鹿在社會交流中發揮作用,還能驅散身體周圍的熱量。

3.長頸鹿在晚上哼著歌

除了細微的呼嚕聲和鼻息聲,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長頸鹿不會發聲。許多科學家推斷,長頸鹿脖子這麼長,很難產生足夠的氣流來製造可聽到的聲音。

然而,在2015年的一項研究中,一組生物學家提供了三個動物園的長頸鹿在晚上互相哼唱的證據。

關於這些聲音還有很多未知的地方,研究人員將其描述為「富含和聲結構,聲音低沉而持久」,尚不清楚這些聲音是否是一種交流方式,但該研究的作者推測,它們可能是一種溝通語言,幫助這些動物在天黑後保持聯繫。

4. 一出生就要經歷「高空墜落」

剛出生的長頸鹿大約有1.8米高,40-70千克重。單是長頸鹿媽媽的腿就有1.8米長,它是站著生產的,所以小長頸鹿一出生就要經歷「高空墜落」,而且需要快速調整自己。

雖然成年長頸鹿高大魁梧,能夠抵禦大多數捕食者,但它們的幼崽卻並非如此,它們中大約有一半在頭一年都活不下去,因此他們必須在出生後不到一個小時就要學會站立和走路。

5.脖子雖長,但你的頸椎骨和長頸鹿是一樣多的

成年長頸鹿的高度有兩層樓那麼高,因此我們本能地認為它們的頸椎骨肯定比我們多,但這是錯誤的。

長頸鹿、人類和幾乎所有其他哺乳動物都有7根椎骨,只是它們的比我們的長。

長頸鹿脖子上的一根椎骨長度可達28釐米,比大多數人的整個脖子還要長。

6. 長頸鹿有長長的可纏繞的舌頭

長頸鹿的食物主要是樹頂新鮮樹葉和小樹枝,除了它們的長腿和長脖子有明顯的優勢外,它們的舌頭在獲取這種獨特的食物方面也發揮著關鍵作用。

長頸鹿的舌頭大約有45釐米長,可以抓握東西,舌頭可以纏繞在葉子上,並靈巧地從有刺的樹幹中拔出葉子。

長頸鹿每天要吃30公斤的食物,它們的舌頭是藍紫色的,可以幫助它們整天吃東西而不會被曬傷。

7. 它們很少喝水

長頸鹿的身高條件,夠高很輕鬆,但喝水就比較複雜了。為了能夠到水源,長頸鹿必須跪著或者笨拙地張開它的前腿。

長頸鹿每隔幾天才喝水一次,即使有現成的水,它們也很少喝水。

相反,長頸鹿從它們吃的植物中獲取大部分水分,它們可能比其他動物更能抵抗乾旱。

8. 它們有高血壓

由於長頸鹿的頭部離心臟很遠,它們的身體面臨著將血液輸送到大腦的獨特挑戰。

根據數據顯示,長頸鹿的血壓已經進化到了人類的2-3倍。

長頸鹿在休息時心跳通常為每分鐘40到90次,但在奔跑時心跳可能高達每分鐘170次。

科學家認為,長頸鹿的心臟可以重達11公斤,可能是陸地哺乳動物中最大的心臟。

它的心臟左心室壁異常厚,因此血壓也很高,每分鐘可以向全身泵出高達60升的血液。

9. 它們可能會遊泳

長頸鹿的體型不適合在水中移動,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長頸鹿根本不會遊泳。

然而,根據2010年的一項研究表明,長頸鹿可能會遊泳。

研究人員並沒有用真正的長頸鹿來測試這一點,而是用計算分析來檢驗。

他們發現,成年長頸鹿在水深2.8米以上的水中會有浮力,也就是說,如果真的需要,它還是會遊泳的,但與其他哺乳動物相比,它們的表現會較差,泳姿很醜。

10. 它們正在經歷無聲的滅絕

據統計,1985年,野生長頸鹿的數量約為15萬隻,但現在已不足9.7萬隻。

201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長頸鹿從「最不受關注」的瀕危物種名單上移到了「脆弱」的名單上,9個亞種中,3個為「極度瀕危」或「瀕危」,2個為「脆弱」。

長頸鹿至少已經在7個國家滅絕,它們的數量在30年內減少了40%。

數量的減少主要是由於棲息地的喪失和破碎,以及偷獵和乾旱的威脅,在某些文化中,尾巴作為一種身份象徵,常常因此而被偷獵,這些威脅由於氣候變化而變得越來越嚴重。

與大象和犀牛等非洲標誌性動物相比,對長頸鹿的公眾關注和科學研究相對較少,因此對於長頸鹿來說,這可能是一場「無聲的滅絕」。

相關焦點

  • 如果你萬米高空墜落,你都會經歷什麼?
    雖然人類徵服天空並不算很長時間,但是飛機事故已經數不勝數,令人驚訝的是, 在這些事故中,確實有人不用降落傘,從萬米高空中墜落,並存活下來。目前,這項吉尼斯世界的保持者是來自塞爾維亞的維斯娜•烏洛維奇(Vesna Vulovic),她在沒有降落傘的情況下,從一萬米的高空中掉下
  • 地球正在經歷第6次物種大滅絕?
    瀕臨滅絕的植物伏牛花在地質史上,由於地質變化和大災變,生物經歷過5次自然大滅絕在穩定期內,平均新生率遠遠大於平均滅絕率,總的平均滅絕率維持在一個低水平上,這種低水平滅絕被稱作背景滅絕;與此相對應,在劇變期,許多生物門類在短期內大量滅絕,生物演化進程突然中斷,使滅絕率突然升高,而新生率則降得很低,這種大規模的絕滅叫集群滅絕或大絕滅。據統計,自寒武紀以來,明顯的生物滅絕事件發生了15次。其中重大集群滅絕有5次。
  • 人類正在經歷一場現實版的物種大滅絕
    可是地球生命進化演化之路卻並不平坦,歷史上一共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又稱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古生物學家認為是是由於全球氣候變冷即大冰河時期造成的。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3.65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又稱泥盆紀大滅絕,導致此次滅絕事件的原因現在還不清楚。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距今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又稱二疊紀生物大滅絕,科學家認為這次生物大滅絕可能和超新星爆發產生的伽馬射線暴照射地球有關。
  • 珊瑚白化、南極西瓜雪,地球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嗎
    人類既有的地質研究表明,地球生命自進入顯生宙以來,至少經歷過五次物種大滅絕,每一次物種大滅絕都意味著地球環境的巨大改變。雖然這五次物種大滅絕都離我們很遙遠,但我們很可能將在有生之年見證這一末世的重現——更確切地說,按照科學家的最新說法,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不是迫在眉睫,而是已經來了。
  • 一隻長頸鹿的生命牽動著無數網友的心……
    一切直到2017年9月,肯亞北部的野生動物保育員在巡邏時,真的看到了這對白色長頸鹿母子!!他激動地拍下了這罕見的一幕: 視頻畫面裡,白色長頸鹿母子正在優雅地踱步,他們看起來悠閒自得,與當地的一切融合得是那樣的自然。
  • 地球正經歷第七次物種大滅絕?
    主流觀點認為,地球目前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但發表在《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地球過去可能還發生過另一起此類事件,只不過研究人員直到現在才發現。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0日報導,來自美國紐約大學的米歇爾·蘭皮諾和中國南京大學的沈樹忠(音譯)發表論文稱,目前我們正經歷的生物多樣性喪失應該被稱為「第七次」大滅絕。因為發生於約2.6億年前的「瓜德魯普統末期生物滅絕」事件的嚴重性此前一直被低估。
  • 人類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種種跡象已證明,這不是演習
    我們從小就聽說過恐龍以及它們的滅絕,也知道恐龍是由於小行星撞擊地球形成的氣候變化而滅絕的。不過,恐龍滅絕的時候已經是世界上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了,除了小行星之外,火山噴發等自然現象也會造成氣候和環境的急劇改變。和大多數生物比起來,人類的歷史可以說是非常短了,雖然按我們的曆法來看,人類發展的20萬年很長,但在地球歷史中這不也過短短一瞬。
  • 威海西霞口神鵰山動物世界新生長頸鹿,有獎徵名,快來認養它!
    這麼兇悍的出生,顛覆認知!見過出生就面臨「高空墜落」的危險挑戰嗎?得靠自己站起來才能喝到母乳的生存第一課,這個1.8米的長腿寶寶來給你講!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20年8月2日晚21點51分,山東威海西霞口神鵰山野生動物世界一長頸鹿順利生產,誕下了約1米8的長頸鹿寶寶。
  • 人類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種種跡象已經證實,這不是演習
    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已經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離我們最近的就是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而造成大滅絕的主要原因就是環境的急劇改變,比如火山噴發和行星撞擊地球等,通常會造成地球上九層以上的物種消失。但有科學家宣稱,人類正在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而且種種跡象已經發生,那麼人類能否逃出生天呢?
  • 地球曾經經歷了5次大滅絕,也許我們正經歷第六次
    關於瑪雅預言,在瑪雅文獻中記載的五個太陽紀,以及他們是如何毀滅的,無獨有偶,在地球的歷史中,世界的物種也經歷過五次大滅絕從澳大利亞大陸西部巖石中,發現的約41億年前的早期生物遺骸到現在21世紀人口大爆炸,你可曾想過地球曾經經歷過了多少次以新代舊,有過多少滄海桑田?
  • 女嬰遭高空墜落蘋果砸成重傷 二審撤訴:願悲劇不再重演
    ↑2020年11月13日,涉案雙方與東莞市風信子公益服務中心籤訂專項捐款協議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12月3日報導,近日,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高空蘋果傷人案作出二審裁定,準許上訴人撤回上訴。希望悲劇不再重演↑2018年3月9日16時許,塘廈鎮平山某小區發生一起高空墜物事件,1名3個月大的女嬰凡凡被高空墜落的蘋果砸成重傷。
  • 重慶奧陶紀景區一女子高空索道墜落後送醫,據稱是工作人員
    對於墜落女子身份,該工作人員稱「是景區工作人員,不是遊客」,墜落女子目前狀況如何「暫不清楚」。目前,對於事故原因等具體情況,相關部門正在調查中。網傳視頻顯示,一名身著白色衣服的女性倒掛在半空中的索道座椅上,不久即墜入山谷。現場一名目擊此事的遊客告訴澎湃新聞,事故發生在18日下午3時左右。「該遊戲項目為兩個索道一組,驅動裝置是串聯在一起的。
  • 肯亞珍稀白色長頸鹿慘遭獵殺,留下「孤獨的...
    遺骸被發現的時候,長頸鹿只剩一地骨架。 如今被獵殺的,是長頸鹿媽媽和7個月大的小寶寶。而剩下的那隻「孤獨的倖存者」,正是這隻長頸鹿媽媽的「大兒子」。 很難想像,求生技能滿點、沒什麼天敵的長頸鹿,居然正在經歷著「無聲的消失」。 從「無危」到「易危」,它們到底經歷了什麼?
  • 22歲空姐萬米高空墜落,奇蹟生還卻自責半生,發生了什麼?
    但由於是在高空中,飛機在發生交通事故的時,遇難的概率卻是最高的。不過,今天救生圈就反其道行之,講述一位空姐遭遇空難還奇蹟生還的事件。萬米高空墜落僥倖逃生在巨大的衝擊力下,多名乘客和機組人員遭當場炸死,其餘的一些倖存者則隨同飛機殘骸墜落到捷克境內。雖然維斯娜在被炸的同時就已經陷入昏迷,但她從1萬多米的高空中掉落到了一處厚厚的雪堆上,中間還經過了一片樹林的緩衝,這使得維斯娜僥倖逃生。
  • 女子從高空索道墜落死亡
    後經核實,墜落者並非遊客,而是景區工作人員。  據重慶市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局官方微博@萬盛文旅 通報,重慶萬盛一景區工作人員拍攝視頻時發生意外,經搶救無效身亡。  9月18日15時許,重慶奧陶紀景區一工作人員乘坐景區4號速滑線拍攝宣傳視頻,到站時發生意外,施救過程中從高處墜落。  當日16時20分,經搶救無效死亡。  目前,有關部門已責成景區停運全部速滑項目,事故原因、責任認定正在調查、分析中。  對於索道為何突然停頓,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景區方面並未予以解釋,有媒體詢問也未給出答覆。
  • 「世界長頸鹿日」 長頸鹿亟待保護
    6月21日是「世界長頸鹿日」,蘇州市動物園的兩隻長頸鹿也迎來了自己的節日。記者了解到,市動物園共有兩隻長頸鹿,一公一母。母長頸鹿今年12歲了,2008年7月出生,動物園於2009年9月引進。而公長頸鹿是2017年12月30日在市動物園裡出生的,今年還不到3歲。
  • 為什麼經歷大滅絕後,有些物種仍能東山再起?
    、蝗蟲、花草等,那些不那麼幸運的雖然也經歷了物種大滅絕,但是卻在中途離場或在其它的滅絕中消亡。反觀同樣經歷滅絕危機存活至今的獨居動物,如鯨魚、老虎、鱷魚等,這些強大卻日漸稀有的物種,它們的競爭力也隨之減弱。
  • 如果不帶降落傘,從9000米高空墜落會怎樣?有倖存可能嗎?
    想像一下,如果你正在飛機上悠閒的睡覺,突然發生意外,你從9000米高空墜落,這時你有剛好沒有帶降落傘,那會發生什麼?會不會像人從高樓墜落一樣,不是殘廢就是死亡?會不會有倖存的可能呢?1972年,一架載著23名乘客和5名機務人員的客機在飛往貝爾格勒途中發生爆炸,當時飛機的飛行高度是9144米的平流層,爆炸瞬間將飛機解體,機上27名乘客全部遇難,只有一名22歲的女空姐維納斯沃洛維奇倖存。
  • 你知道恐龍滅絕前都經歷了什麼嗎?
    1980年,科學家在65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了有可能在隕石中存在的高濃度的鈾,加上美洲發現的巨大隕石坑也印證了,曾經有超大的隕石造訪過地球,可能是一顆直徑為10公裡的小行星,小行星撞擊地球,一直以來都是被用於解釋恐龍滅絕的原因,那麼你知道恐龍在滅絕之前都經歷過什麼嗎?
  • 長頸鹿剛出生就會走,人類咋就不行?
    剛出生的長頸鹿比人類嬰兒站立行走的時間快1萬倍,儘管這種比較有些牽強,但是考慮到兩者之間的體形差異,也可以進行例證說明。人類嬰兒用很長時間學會走路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出生時頭部相對較大,人類和其它靈長類動物,初生時發育能量主要集中在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