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的自轉和潮汐現象

2020-10-20 文藝科學


我們都知道天上有太陽,月亮,星星,白天能看到太陽,看不到星星,早上朝陽從東邊升起,傍晚夕陽從西邊下山,因為地球自西向東自轉的原因。晚上可以看到月亮和無數顆星星。

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地球在哪裡,我們居住的地方,有房屋,大山,河流,海洋,森林,沙漠,這個地方就是我們居住的地球,地球有多大,人站在地面上看遠方,一望無際的地平線,我們看到的地面是平的。地球其實是圓的,因為地球體積龐大,人很渺小,所以在地面看不出地球是圓的。地球不是標準的圓,而是橢圓形,北極比較凸出,南極平坦。地球表面70%面積是海洋,30%左右是大陸,島嶼。因為大部分是海洋,海水是藍色的,所以太空人在太空俯視地球,地球是蔚藍色的。







月球,就天上看到的月亮。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地球和月球組成地月系。月球圍繞地球公轉,周期是27天左右。而同時,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周期是一年。地球本身也在自轉,自轉一周是24小時左右,一個晝夜。

我們在地球上永遠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看不到月球的背面。因為月球永遠一面朝向地球。月球的自轉和月球公轉周期一樣,都是27天左右。太陽系的其他行星的衛星也是同樣的規律,比如土星的衛星,土衛一,土衛一圍繞土星公轉和土衛一自轉周期一樣。

太陽系的衛星為什麼否普遍存在一樣的周期現象,可能因為衛星距離行星比較近,地球引力對月球產生鎖定,月球有月殼,月幔,月核,月核在月球的中心位置,地球引力的牽引,導致月球的月核偏向地球。或許,月球根本不存在自轉,而是地球引力鎖定了月球永遠一面朝向地球。

地球引力牽引月球,月球圍繞地球公轉的速度產生離心力,月球離心力等於地球對月球的引力,所以月球不會快速遠離地球。而月球正在每年3.8釐米在遠離地球,遠離速度是極其緩慢的,一萬年等於遠離380米。所以我們不用擔心月球會逃離地球。

月球距離地球平均38.4萬公裡,月球圍繞地球公轉的軌道也是橢圓的,月球距離地球最近是36.33公裡,最遠40.54公裡。太陽和地球得距離是月球和地球距離的400倍,而月球直徑是太陽的1/400,所以天上的太陽和月亮看起來一樣大。其實太陽比月亮大很多,太陽直徑是地球106倍,太陽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由於太陽距離地球太遠,由於近大遠小,遠處的物體看起來比較小,近處的物體比較大。

太陽光照射到地球需要8.9秒,光速是每秒30萬公裡,已知電磁波的傳播速度也是每秒30萬公裡。電磁波就是引力磁場,電磁波的傳播方式是四面八方擴散的。光在真空的傳播方式是直線傳播,遇到水和空氣,其他物體,光會發生折射,散射,反射。月球本來不會發光,而是月球反射太陽光,晚上月光會照亮地球。

太陽屬於恆星,本身太陽會發光,太陽光會傳播亮度和熱能,距離光源(太陽)越近,亮度越大,溫度也越高。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距離太陽越遠,隨著距離的變長,亮度溫度會變小變低。引力也是同樣的道理,距離越近,引力越大,距離越遠,引力越小。我們可以做一個實驗,兩塊磁鐵比較近,互相吸引的力度比較大,兩塊磁鐵距離比較遠,引力比較小,可能不會互相吸引。

月球本身也有引力,月球引力是地球的1/6,月球直徑是地球的1/4,月球質量是地球的1/81。月球引力比較小,月球引力也會影響地球,從而有了潮汐現象,海水會潮起潮落,漲潮,海水比平常更滿,淹沒了海岸的礁石,沙灘。落潮的時候,海水退回,露出礁石。因為月球在東邊的時候,月球引力吸引太平洋的海水向東邊漲潮,月球在西邊的時候,月球引力吸引太平洋的海水向西岸漲潮,相反,太平洋東岸漲潮,同時西岸落潮。西岸落潮,同時東岸在漲潮。

太陽地球個月球也產生引力,太陽對月球的引力是地球對月球引力的2.5倍,同時,太陽也引力在吸引地球。其實,太陽引力對地球也有潮汐影響。我發現,我國的大江都是向東流入大海,長江,黃河,淮河,錢塘江。而且潮汐現象是非常有規律的,每天會有兩次潮汐,上午,長江會落潮。下午,長江會漲潮,潮汐有規定的時間。海水潮汐也是一天兩次,江河為什麼也會有潮汐,因為,長江流入東海,東海是太平洋,海水漲潮,海水就湧入長江入海口,海水漲潮的同時,長江也在漲潮,海水落潮的時候,長江也是落潮。長江的支流也會受到潮汐影響。這麼有規律的潮汐,我認為和太陽的引力有關係,而不只是月球。因為太陽每天早上6點從東邊升起,這時候是落潮,下午6點,太陽西邊下山,這時候漲潮。

而月球得引力也會產生潮汐,錢塘江大潮是比較聞名的,因為錢塘江潮水特別的洶湧,壯觀,尤其是中秋時節,月亮又大又圓,因為每年的中秋八月,月球距離地球比較近,所以產生的引力比較大。

而錢塘江的潮水比其他江河的潮水都要大,這是什麼原因,我們看地圖,錢塘江入海口是喇叭形,入海口面積比較廣闊,海水漲潮會有更多得海水湧進錢塘江入海口,當大量的海水湧進錢塘江裡面窄的江面,後浪推前浪的力,水浪越來越高,形成高達五米以上的巨浪,錢塘江大潮拍打岸邊得水浪高十米。

月球的潮汐現象,給地球的生命進化起到幫助,38億年前,地球的海洋誕生,原始單細胞生命開始在還中孕育,單細胞生命進化成多細胞生命,進化成有脊椎的魚類,海水的潮汐,幫助了水中的魚類爬向陸地生活,進化成兩棲爬行動物。進化成恐龍,在進化成更高等動物,鳥類,哺乳動物,猩猩,人類。

原創,作者,林曼曼

相關焦點

  • 月球到底有沒有自轉,這種被潮汐鎖定的星球是獨特現象嗎?
    所謂潮汐鎖定,又叫同步自轉或受俘自轉,是指發生在重力梯度下,導致天體永遠以同一個面對著另一個天體的現象。這種現象一般發生在A和B兩個由於引力相互作用組合在一起的雙星系統,比如地球和月球。就像地球和月球,月球的引力潮將地球海水吸了起來,正對著的部分海水就會很高,發生漲潮,而地球兩側的海水被漲潮吸走,就是落潮;地球背對月球的一面由於引力成為最小的時候,海水也就會漲起來,這樣地球每天自轉一圈,就有了兩次漲潮和落潮。
  • 地球海水潮汐的產生和月球總是一面朝著地球?潮汐鎖定
    1,為什麼地球海水會有潮汐現象,分為大潮和小潮!為什麼月球總一面朝向地球?直接抓重點言簡意賅的描述!當月球運行到地球的上側時,由於太陰潮和太陽潮的相互抵消,這是就是上旋小潮!望潮和下旋小潮同理!那麼這樣潮汐現象對地球有什麼影響呢?由於地球自轉的同時海底回和海水產生摩擦,造成動能損耗這樣就是導致地球自轉速度降低,地球自轉變慢的速度還是非常緩慢的,每個世紀大約才會把一天時間延長千分之1.8秒,也就是說地球即便過去2億年,地球上每天的時間才延長一小時,所以也不必擔憂!
  • 細說潮汐力產生的種種現象,探索月球和地球本身的秘密
    月球只有一面面向地球這個事實確實是引發了人們無數的遐想,那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是潮汐力的作用,這個現象就是傳說中的潮汐鎖定。為什麼叫潮汐鎖定?因為月球就好像被地球鎖定了一樣,月球的視線永遠都不能離開地球,這就是所謂的潮汐鎖定。月亮對地球有潮汐力的影響,而地球對月球也有潮汐鎖定,這一切的原因恰恰也是因為地球對月球的潮汐力導致的,這個潮汐力是相互的。
  • 如果月球沒有被潮汐鎖定地球引力對月球造成的潮汐隆起是會移動的
    所謂潮汐鎖定說的是圍繞著一個星球旋轉的天體因為重力梯度,使得天體永遠以同一個面對著另一個天體,月亮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它公轉一周是一個月,它自轉一周也是一個月,在地球上你永遠看不到月球背面的半球,這就好像有個人圍著你轉圈,他一直面向著你,今天來聊聊潮汐鎖定現象。
  • 潮汐鎖定現象普遍存在嗎?還是僅僅發生在月球和地球身上?
    潮汐鎖定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天文現象,給我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在地球上人類永遠看不到月球的背面,自從人類誕生於地球之上看到的只是月球正面。太陽系內存在很多類似的現象,例如太陽和水星、木星土星和它們的部分衛星、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卡戎。
  • 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那地球為什麼沒有被太陽「潮汐鎖定」?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地球上,任何地方和時刻,我們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月球一直朝向地球的一面),而不能看到月球的背面,這是由於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周期和月球自身自轉的周期相同而導致的現象,在天文學當中把這種由於重力梯度使天體永遠以同一面對著另一個天體的現象稱為「潮汐鎖定」。
  • 誰給月球自轉踩了剎車
    同步自轉只是表面原因  這個現象,用天文學知識解釋起來也簡單:因為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圈的時間和月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大致相同,都是28天左右。  想像一下,繞一棵大樹畫一個大圓圈,並在這個大圓圈上均勻標出360個刻度。
  • 揭秘月球自轉和公轉會給它本身帶來什麼現象?看完本文你就明白了
    月球作為我們地球的天然衛星,在太陽系中,它是人類最熟知的天體。它距離地球38.44萬千米。現有的人類航天技術從地球出發,可以在7-8天達到月球。當然,如果用光速的話,大約1.2秒左右就夠了。我們知道,地球有自轉和公轉。地球自轉需要一天時間也就是大約24小時。自轉會使地球形成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地球公轉需要一年,也就是大約365天,公轉會使地球形成四季交替輪迴。
  • 潮汐——地球和月球的相互作用(圖)
    潮汐對於沿海沿江地區人民的生產和生活影響很大。人們在長期生產鬥爭實踐,積累了利用潮汐於航運、農田灌溉漁業、鹽業等方面的豐富經驗。潮汐儲藏著很大的能量,已被利用來建造潮汐電站發電,造福人類。     海水的漲落是有規律的。
  • 月球的一面永遠朝向地球,月球真的不能自轉嗎?
    地球和月球的「潮汐鎖定」:在很久很久以前,月球剛剛成為地球的衛星,這時候的月球擁有自己的自轉,地球可以看到月球的每一個面。然而月球和地球都不是「完美」的星球,內部構造以及表面的差異,讓星球之間的引力作用存在局部變化,地球對月球正面的引力要大於對月球背面的引力。
  • 科學菌:月球的一面永遠朝向地球,月球真的不能自轉嗎?
    月球目前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在45億年前形成,雖然月球伴隨著地球經過了漫長的時間,但月球卻只向地球展示唯一的一面。 與地球和太陽的關係不同,由於地球自轉速度和公轉速度不同,地球可以360°接受太陽光的照射,從而讓全球環境處於一個平衡狀態,而月球始終只有一面向著地球,這是因為月球不能自轉?
  • 月球的自轉和公轉周期分毫不差,只是巧合,還是什麼力量在控制?
    那麼,為什麼月球的自轉和公轉周期會如此驚人的相同?這只是巧合,還是有不為人知的力量在控制?對於月球自轉和公轉同步的現象,我們其實在地球上用肉眼就能觀測出來。無論是在地球上的哪個地方,哪個時間,人們所看到的滿月都是一模一樣的,不信可以隨便找幾張滿月照片看一下。我們只能看到月球的一半,從未看到另一半。
  • 潮汐鎖定讓人類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月球為啥不能像地球一樣自轉
    文/科學新視界,百家號首發,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可自古以來我們都沒能看到月球的背面,當然,嫦娥4號登陸月背為我們帶來了清晰的月背照片。但是為什麼月球總以一面示人?是什麼原因讓月球不能轉動呢?潮汐鎖定又究竟是什麼呢?
  • 月球失去自轉,地球在中間充當著什麼樣的角色?
    但月球形成的一些現象,卻一直在吸引著科學家,也正因這樣,在人類航天史中,對於月球的探索一直都沒有停過,從前蘇聯發射的月球2號,到如今中國發射的嫦娥四號,每一次的探索,都不斷的開拓對月球的認識。但月球在運動過程中卻始終都會受到地球的離心力和引力的作用,這是影響月球自轉的一個重要點。
  • 月球失去自轉,地球在中間充當著什麼樣的角色?
    但月球形成的一些現象,卻一直在吸引著科學家,也正因這樣,在人類航天史中,對於月球的探索一直都沒有停過,從前蘇聯發射的月球2號,到如今中國發射的嫦娥四號,每一次的探索,都不斷的開拓對月球的認識。但月球在運動過程中卻始終都會受到地球的離心力和引力的作用,這是影響月球自轉的一個重要點。第二:潮汐力。
  • 自轉的月球為什麼還會有一個我們看不到的背面?月球也躲貓貓?
    這也許是很多朋友心中一個大謎團,說了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月球有一個我們看不到的背面!又說月球仍然自轉,這不是自相矛盾嘛......那麼下面就來簡單說說為什麼月球自轉卻仍然有一個我們永遠見不到的背面!潮汐鎖定:一個天體在另一個天體的引力作用下自轉與公轉同步的一種常見天體運行方式!上圖即為月球在地球衝力梯度內同步公轉的情況,為方便理解,在月球上朝向地球的方向標記樂一個小白點,在圍繞地球公轉過程中,這個點始終朝向地球!這就是潮汐鎖定下月球公轉的特徵!
  • 月球為什麼不能自轉,而其他星球卻可以自轉呢?有什麼奧秘嗎?
    月球是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衛星,月球表面布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俗稱環形山。月球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約38萬公裡,月球的直徑是地球平均直徑的四分之一,質量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月球的視大小與太陽幾乎相同,所以在地球上看起來,月球大小和太陽相當。
  • 為什麼月球總是一面朝向地球,一圖看懂潮汐鎖定!
    這種現象在天文學中稱為潮汐鎖定(或同步自轉、受俘自轉):重力梯度使天體永遠以同一面對著另一個天體例如,月球永遠以同一面朝向著地球。也許在地月系統形成的一開始月球的自轉周期不一定是和公轉周期相同的,但是經過長年累月的「潮汐鎖定」,月球的自轉周期就變得和公轉周期相同了。
  • 其他星球都會自轉,為什麼感覺不到月球的自轉?
    宇宙中幾乎沒有不自轉的天體,月球也不例外,之所以我們看不到月球自轉,是因為我們站在了地球上觀測月球。潮汐鎖定月球其實也會自轉,只不過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一致,所以我們感覺不到月球在自轉。其實,月球在過去的自轉速度比較快,但是由於地球的存在使得月球一直在減速。地球誕生於太陽系剛剛形成不久,那時候還沒有月球,但在地球軌道周圍還有一顆行星叫做忒亞,忒亞的大小和現在的火星差不多。由於軌道相近,在引力的吸引下,忒亞和地球發生了大碰撞。
  • 為什麼海洋潮汐是由月球引力而不是太陽引力引發的?
    地球上的海潮是由月球的引力和太陽的引力共同引發的。一般來說並非太陽和月球引力的總強度引發了海潮,而是當它們作用在地球上時,不同點之間大小存在著差異(即產生了引力梯度),由此引發海潮。儘管太陽的體積比月球大得多、引力總和比月球的大,但是月球離地球近,所以其引力梯度比太陽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