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藥學(一)是自考的一門公共課,小編整理了一些模擬試題及答案,供大家參考。
點擊進入: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2020年自考《中藥學(一)》真題練習題
一、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1分,共2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1.我國現存最早的本草專著是______,該書是______時期最有代表性的本草。
2.麻黃主歸______經、______經,除發汗解表外,又能______,利水消腫。
3.射幹為______藥,主治證為______、______。
4.牡蠣的功效是______、______、軟堅散結,煅用還能______。
5.收澀藥根據其藥性及臨床應用的不同,可分為______藥、______藥和______藥三類。
6.影響藥性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與______、______有密切關係,並受到炮製和______的影響。
7.大黃用於攻下入湯劑宜______,酒制大黃用於______證,大黃炭則多用於______證。
二、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藥材的採集原則是( )
A.果實成熟時採
B.生長最旺盛時採
C.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時採
D.任何時候都可採
2.治肝鬱化火、嘔吐吞酸、脅痛口苦,吳茱萸最宜配( )
A.黃芩
B.黃柏
C.黃連
D.黃芪
3.白芷善冶( )
A.陽明頭痛
B.太陽頭痛
C.厥陰頭痛
D.少陽頭痛
4.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有「瘡家聖藥」之稱的是( )
A.金銀花
B.蒲公英
C.連翹
D.紫花地丁
5.膠類藥入湯劑應( )
A.先煎
B.久煎
C.後下
D.烊化
6.蘄蛇的功效是( )
A.祛風、通絡、除溼
B.祛風、通絡、止痙
C.祛風、解毒、利水
D.祛風、解毒、通絡
7.茵陳最常用於( )
A.淋證
B.水腫
C.黃疸
D.痰飲
8.不屬於百部主治病證的是( )
A.百日咳
B.痰熱咳喘
C.新久咳嗽
D.肺癆咳嗽
9.薄荷的性味是( )
A.苦寒
B.辛涼
C.苦溫
D.甘寒
10.胎熱、胎動不安當首選( )
A.紫蘇
B.黃芩
C.砂仁
D.白朮
11.鎮驚安神,平肝潛陽,聰耳明目,納氣平喘的藥是( )
A.龍骨
B.磁石
C.琥珀
D.硃砂
12.具有燥溼利尿之功,被譽為「脾臟補氣健脾第一要藥」的是( )
A.甘草
B.黃芪
C.白朮
D.杜仲
13.可涼血消癰、除煩安神的是( )
A.當歸
B.丹參
C.赤芍
D.五味子
14.兩藥合用能產生或增強毒副反應,在「七情」中稱為( )
A.相殺
B.相使
C.相惡
D.相反
15.功能清熱瀉火,除煩止渴,斂瘡生肌的藥物是( )
A.石膏
B.知母
C.梔子
D.天花粉
16.肝鬱氣滯,月經不調首選( )
A.烏藥
B.木香
C.香附
D.枳實
17.附子治亡陽兼氣脫者,常配( )
A.人參
B.太子參
C.小茴香
D.澤瀉
18.「能洩、能燥、能堅」的藥味多為( )
A.酸
B.辛
C.苦
D.鹹
19.驅蟲藥歸( )
A.腎、脾、小腸經
B.脾、胃、大腸經
C.脾、肝、小腸經
D.肺、脾、大腸經
20.陳皮的性味是( )
A.辛、苦,溫
B.辛、酸,溫
C.苦、酸,平
D.酸、澀,寒
三、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1.風寒、風熱表證均可使用的藥物有( )
A.麻黃
B.荊芥
C.防風
D.細辛
E.白芷
2.清熱解毒藥中,常用治熱毒血痢的藥有( )
A.牡丹皮
B.金銀花
C.白頭翁
D.蒲公英
E.魚腥草
3.既祛風溼,又通經絡的藥有( )
A.防己
B.秦艽
C.桑寄生
D.獨活
E.威靈仙
4.活血兼能行氣的藥有( )
A.鬱金
B.延胡索
C.川芎
D.益母草
E.莪朮
5.功能健脾的藥有( )
A.豬苓
B.茯苓
C.薏苡仁
D.金錢草
E.車前子
6.瓜萎的功效有( )
A.降逆止嘔
B.寬胸散結
C.潤腸通便
D.清熱化痰
E.祛風解痙
7.下列藥中屬於養心安神藥的有( )
A.琥珀
B.酸棗仁
C.柏子仁
D.天麻
E.遠志
8.紅花的適應證有( )
A.血滯經閉、痛經
B.腸燥便秘
C.血瘀腹痛
D.斑疹色暗
E.胎動不安
9.理氣藥的功效有( )
A.疏肝解鬱
B.祛風除痺
C.理氣寬胸
D.行氣止痛
E.理氣健脾
10.可用治蛔蟲病的藥物有( )
A.麥芽
B.苦楝皮
C.檳榔
D.使君子
E.萊菔子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簡述黃連的藥性、功效及使用注意。
2.川貝母與浙貝母均能清熱化痰,如何區別使用?
3.山茱萸臨床上用作何藥?用治哪些病證?
4.熟地黃與生地黃的功效主治有何異同?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清熱燥溼、祛風溼、化溼和利水滲溼四類藥均以除溼為主,試比較它們的性味與功效。
2.地榆、三七、白及、艾葉均可止血,其功效如何表述?各用於何種出血?
更多的自考真題、模擬試題、筆記串講、自考策略,請關注中國教育在線。
推薦閱讀: 2020年10月各省自考報名時間及入口| 2020年自考備考指導及考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