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原來看了一段西方畫家的介紹,具體是哪位畫家忘了。就說他有一天他從外邊回畫室,一開門,借著微弱的光看到一個神秘奇妙的畫。他從沒畫過的,他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等打開燈再看知道了,就是自己畫過的一張畫不知怎麼就給倒著放那了,加上光線原因,就造成了那種奇幻的色彩效果,藉此也啟發了他,有了新的畫法。大致就是這麼個事,實在也是極偶然又很巧合的事,加上畫家當時心境,很難說在複製一下那場景的那種感覺了。為什麼難複製,還是那場景您換一急脾氣的,忙著開燈呢,他什麼也看不出來。
有時候看一個畫面,您要有好奇心,還真可以倒過來或者側著頭看一看呢,尤其那些本來就比較抽象的畫面,會有不同感覺的。畫畫的人也可以嘗試,尤其考慮構圖時。你正著按你知道的一些構圖原則,四平八穩的勾出一個稿,總覺得平淡的時候,就不妨顛倒一下畫面,換個角度重新審視一下,真沒準幫到你找到一個更好些的構圖。但這終究只是偶然的東西,靠它終不如依靠自己良好的藝術素養。我也相信沒那個畫家畫了一幅畫,展出時要人倒著掛。但是我總能看到有評畫的告訴你,倒過來看看,然後就發現了什麼奇妙的事情,要不然讓你拿起放大鏡去看。拿放大鏡看本來也沒什麼稀奇。一般學畫的、鑑賞家拿著放大鏡仔仔細細的看每一小塊兒,生怕錯過什麼。說打開一尺就鑑定出真假的大師,世上還是不多的。另外我說的學畫的,那麼認真的看,純粹是為了學習,看的是人家的用筆用墨,體會畫家創作時的狀態,每一個運筆用墨的動作,這些就是最奇妙的了。
那讓你拿著放大鏡放大十倍再看的,反正不是我說的學畫者要看的那些。他總是要帶著你發現一些原畫作者都意識不到的『神奇景象』或者『玄機』,於是就了不得。其實要是個人自己偶然感覺到些什麼,就像開頭說的那個畫家的發現也挺好的。不過把偶然推定出刻意而為就不好了。一個畫家像間諜似地在自己的畫上做些難以發現的『暗號』有必要麼。憑他們的才能不用說影射,就是明著表現了什麼,還讓人誤會為美意呢。不過這麼做的詩人較常見。唐宋時畫家只是把自己的名字隱藏在石縫間枝幹裡,有時不拿放大鏡還真不容易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