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區,無論是名氣還是影響力,在國內都非常低。但是他們有一種現象是全國獨有的,那就是民族通婚。
塔城地區民族眾多,這是歷史造成的。早的就不多說了,對現有民族分布有影響的,在這裡簡單說一下。
明朝時候,這裡是蒙古族土爾扈特的遊牧地。同屬於蒙古衛拉特的準噶爾部落欺壓土爾扈特,要吞併他們,土爾扈特無奈東遷到阿爾泰山下,今天的富蘊、清河一帶遊牧。這裡主要是準噶爾人。
清朝乾隆年間,準噶爾覆滅,哈薩克族牧民進入塔城(當時叫塔爾巴哈臺,塔城是簡稱)。不久,西遷到伏爾加河流域的土爾扈特東歸回國,其中一部分被清政府安置在塔城境內的和布克賽爾。
準噶爾覆滅,邊境空虛,清政府從東北徵集了達斡爾族戰士拖家帶口來到新疆戍守邊防,他們被安置在塔城。另外,西遷的錫伯族戰士也有一部分被安置在了塔城。
塔城和俄羅斯離得不遠,和蘇聯交界。歷史上俄羅斯入侵中國,部分俄羅斯人遷居到了中國,其中有的住在了塔城。蘇聯時期,因為國內饑荒,有一部分俄羅斯人來到中國求生存,逐漸發展成為了中國籍的俄羅斯族人。
維吾爾族精於做生意,疆內只要有城市的地方,都有做生意、打饢、賣葡萄乾等的維吾爾族人,給居民帶來方便。塔城及其下屬縣市當然也不例外。
蒙古進軍歐洲,在歐洲建立了許多蒙古系的國家,其中有一個國家叫韃靼。從清朝一直到建國後,都有韃靼族人西遷,來到中國新疆定居。他們在國內被稱為塔塔爾族。塔城是塔塔爾族遷來後定居的主要區域,後來部分遷居到了新疆奇臺縣。
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徵,經過甘肅臨潭,一些東鄉族青年跟著到了延安,之後黨在東鄉族區域發展黨員,建立組織,培養了一些覺悟很高的革命人士。建國後,部分東鄉族人民響應黨支援建設新疆的號召,遷居到了新疆,其中一部分居住在塔城。
除此之外,塔城還有回族、柯爾克孜族、烏孜別克族等,當然還有漢族。其中人數比較多的民族至少有15個。塔城屬於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管轄,所以哈薩克族是主體民族。
民族豐富,是塔城地區的一大特色。但是更主要的特色是,各民族之間具有互相通婚的傳統。只要你情我願,民族根本不是障礙,家長也不考慮民族因素。而且這種狀況並非政府特意引導,而是長期以來就自動形成的。這也導致了塔城的很多家庭有多種民族成分。這是一種普遍現象,而不是個別現象。這種現象在國內都是少有的。
我曾經見過塔城地區某縣的旅遊局長,這是一位漂亮的女局長,她告訴我們,她爺爺是漢族,奶奶是哈薩克族,母親是烏孜別克族,她的老公是蒙古族和哈薩克族的孩子。她家有四種民族血統。
在額敏縣城一家列印店,我們看到一位女店員長相特別,眼睛非常大,問她是什麼民族,她說:「我什麼民族都不是,是二轉子。」我的同伴是河南人,一下子忍不住,出門笑去了。原來二轉子這個詞在河南是罵人的,而在塔城,這個詞指的是兩種民族的血統,不但絲毫不帶貶義,反而是他們所自豪的。
塔城人普遍為他們民族之間互相通婚而自豪,聊天的時候,他們也樂意談起自己的血統。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知道有一些民族信仰不一樣,維吾爾族、回族、哈薩克族、塔塔爾族、東鄉族、柯爾克孜族等信仰伊斯蘭教,而錫伯族、蒙古族等信仰藏傳佛教,伊斯蘭教教義建議不吃豬肉。如果這些民族之間通婚,飲食問題會有衝突嗎?答案是沒有,塔城飲食基本是清餐,吃肉以牛羊馬雞魚肉為主,很少吃豬肉。
塔城地區空氣毫無汙染,也沒有什麼汙染企業。牛羊喝天然的水、吃自然生長的草長大,味道鮮美。這得天獨厚的條件下,塔城人創造了一種遠近聞名的風乾羊肉,解決了羊肉在夏天不能存儲的問題。風乾羊肉可以像鮮羊肉一樣煮熟,味道和鮮羊肉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可以長時間存儲,可以快遞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