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夜間,A股伊利股份(600887)第八屆董事會臨時會議決議公告顯示,公司擬針對五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擬募集資金總額(含發行費用)不超過9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擬投入募集資金46.06億元收購香港上市公司中國聖牧(01432)37%股權。
伊利收購行動的大背景是,公司剛被陽光保險舉牌「逼停」,此收購起碼有兩個好處:加強股權控制,避免被門外的野蠻人收購;通過收購成為中國聖牧大股東,通過聯姻港股上市公司納入優質資產。問題是有個小插曲,數據顯示,收購公布前夕,持股20%的中國聖牧主要股東邵根夥在二級市場不問價,瘋狂買貨。這簡直是在赤裸裸地挑戰證監會。
邵根夥:太太小舅子美國出事
2016年9月23日,中國聖牧董事會宣布,委任邵根夥為公司非執行董事。數據顯示,邵根夥,51歲,現任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北農集團)(一家於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的公司,股份代號:002385)董事長兼總裁。邵先生於1994年10月創立大北農集團,並自此擔任其董事長兼總經理。
邵根夥近來可謂流年不順,2016年10月5日美國司法部發布消息稱,一名46歲中國男子因涉嫌盜取美國基因改造的粟米種子,並試圖將其運回中國而被判監3年。被告莫海龍是具有美國居民身份的中國公民,也是中國大北農集團的國際業務主管。
據報導透露案情,事件可追溯至2011年,位於愛荷華州(Iowa)的美國杜邦公司(DuPont)保安在科研農場發現,幾名中國男子趴在粟米田內,正跪在地上挖土,形跡可疑。隨後,他們報告給聯邦調查局(FBI),展開監控和調查。
FBI發現,粟米田中的可疑男子名為莫海龍,是大北農集團國際業務的主管,其他同黨均為大北農或其下屬的北京金色農華種業公司的員工。此外,案件還牽涉另一名關鍵人物——莫雲,她是莫海龍的妹妹,也是大北農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邵根夥的妻子。莫雲涉嫌幫助莫海龍及其同黨盜取粟米種子,共有7名中國公民在該案中被起訴。
伊利:重新拿回主動權
說回伊利收購聖牧,9月14日,陽光保險系對伊利股份持股達到其總股本的5%,觸及舉牌紅線。儘管陽光保險表示這是出於對伊利股份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所進行的財務投資,並且承諾未來12個月內不再增持伊利股份。但面對陽光保險的主動示好,伊利股份停牌響應,畢竟萬科A的前車之鑑個個都怕。
數據顯示,伊利股份大股東呼和浩特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股僅8.79%,管理層持股合共也不到5%,難怪陽光保險一舉牌,伊利當晚就宣布緊急停牌了。如果陽光保險違背承諾繼續增持,下一次舉牌時其持股將達到10%,將會超越呼和浩特投資,獲得大股東地位。
停牌僅月餘,伊利股份就拿出應對方案。根據定增方案,伊利股份擬以15.33元/股的發行價,向包括呼市城投、內蒙交投在內的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約5.87億股,限售期為60個月,對應的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約90億元。
若定增方案得以實施,伊利股份的股權結構將發生變化,總股本將增加到66.52億股,原大股東加上新進引入的特定投資者合共持股比例為16.8%。而陽光保險的股權將被稀釋至5%舉牌線以下,為4.56%,不再構成舉牌—這一點尤為重要。這也就意味著主動權再次回到伊利股份手裡。
對於此次定增所募集資金的用途,除了投資紐西蘭乳品生產線建設項目、國內高附加值乳品提質增效項目等項目外,其最大部分,即46億元擬用於收購中國聖牧股份,收購總數為23.51億股,收購價格為2.25港元,總計52.9億港元。協議收購完成後,伊利股份將持有中國聖牧37%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聖牧:不到5年時間做到上市
根據智通財經網的報導,關於中國聖牧,首先得從其出身蒙牛的創始人姚同山說起。從2001年開始,姚同山在蒙牛任職長達10年,擔任CFO一職長達六年。2008年三氯氰胺事件爆發後,面對記者質疑,姚同山曾承諾:中國人能把太空梭送上天,就一定能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牛奶!
2010年3月,姚同山正式從蒙牛離職,投身於自己此前創立的內蒙古聖牧高科牧業有限公司。就像當年蒙牛創立時很多管理層人士都來自伊利一樣,聖牧高科初創時80%左右的管理層人士都來自蒙牛。
或許是為了履行承諾,姚同山和他的管理團隊將目標瞄準了有機奶市場。當時,丹麥的有機乳品比例超過50%,荷蘭達到20%,美國達到10%,而這個數字在中國則不到1%,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追求的不斷提高,有機奶市場潛力可謂十分巨大。但同樣的,有機奶的生產過程也是最嚴格的。
有機奶也被稱為生態奶,是最乾淨、最安全、無汙染、無殘留、最有利於健康的一種牛奶。有機奶必須符合的條件包括種植、養殖全過程遵循自然規律、生態規律,嚴禁使用化肥、農藥、無激生長調節劑、催奶劑、食品添加劑等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等。
為了生產出真正的有機奶,聖牧高科將奶牛養殖基地設在了烏蘭布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的水源和氣候及其沙漠環境對於發展有機農業均有獨特優勢。經過兩年篳路藍縷,聖牧高科草場得以成形,規模達到22萬畝,到2014年,24座現代化牧場在沙漠中迅速崛起,奶牛養殖量達到8萬多頭,並成為中國唯一一家通過世界最高的乳品行業標準—-歐盟乳業標準的沙漠有機產業鏈。
聖牧高科在早期的發展中也得到了老大哥蒙牛的「呵護」,包括2010年3月雙方訂立的一份框架合作協議,據此蒙牛向中國聖牧的牧場租賃奶牛養殖設施及設備等;同時,蒙牛還為中國聖牧的相關銀行貸款及融資提供擔保。
尤為重要的是,在聖牧高科創立初期,蒙牛採購了其生產的大部分原奶。聖牧高科2011年、2012年、2013年銷售額分別為3.89億、7.01億、11.44億,對蒙牛的銷售佔比分別達到總銷售收入的99.4%、94.6%、58.3%。但隨著聖牧高科開始自己生產液態奶,並成為伊利的原奶供貨商之一,其對蒙牛的依賴逐漸降低。聖牧高科逐步淡化了蒙牛的烙印,從最初簡單的原奶供貨商的角色,發展成為擁有自己液態奶、酸奶等品牌的綜合性的乳製品企業。
2013年12月,中國聖牧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此後,經過一系列資本運作,聖牧高科成為中國聖牧全資子公司。2014年7月15日,中國聖牧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姚同山用了不到5年的時間,就打造出了另一家上市公司,由姚同山等21人組建的一致行動人World Shining持股56.56%,蒙牛乳業持股比例為4.25%。
歡迎關注騰訊港股微信號「玩轉港股」(ihkstock),更多勁爆內容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