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與設計|大中型高效電機後傾式離心風扇的優化設計

2021-01-19 電機與控制應用

優化設計高效、高性能的電機外風扇是提高大中型高效電機效率的關鍵措施之一。通過分析離心風扇風壓風量特性,提出後傾式離心風扇的優化設計方法。對比分析了某項目YXKK710-4高效電機優化前後離心風扇的性能,並對優化前後離心風扇對電機效率、噪聲和溫升的影響進行了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優化後的風扇更接近工作點,效率、噪聲等性能指標更優,驗證了所提後傾式離心風扇優化設計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可為提高電機效率和性能及研製系列高效電機提供思路和指導。


《電機與控制應用》歡迎廣大科研技術人員及團隊向本刊投稿!《電機與控制應用》歡迎廣大科研技術人員及團隊向本刊投稿!《電機與控制應用》歡迎廣大科研技術人員及團隊向本刊投稿!《電機與控制應用》歡迎廣大科研技術人員及團隊向本刊投稿!


  劉慶,王超, 田德見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四川 德陽  618000)



0  引  言

隨著國家能源結構轉型升級,電力行業節能減排需求不斷提高,高效電機的應用已成為提升用電側設備效率的主要節能方式。電機損耗主要包括電氣損耗和機械損耗。電氣損耗以銅耗、鐵耗為主,一般通過有效利用材料、優化電磁設計等方法來降低。機械損耗主要包括風摩損耗和軸承損耗。研究表明[1],離心風扇的風摩損耗約佔電機總損耗的30%~40%,轉速越高風摩損耗佔比越大。因此,優化電機離心風扇結構設計是開發高效電機的重要途徑。

電機的通風冷卻通常主要研究的是冷卻風量與損耗的合理分配,而高效電機的開發則需要通過合理的通風冷卻結構設計,包括離心風扇的合理化設計和針對性改進優化,進一步降低風摩損耗,提高通風效率,從而提高電機效率。文獻[1-2]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對比了不同型式的離心風扇的性能;文獻[3]將常用在中小型異步電機中的高效後傾式離心風扇應用到YKK355-630系列高壓三相異步電機中。後傾式離心風扇風量大、渦流損耗小、效率比其他型式的風扇高,已被廣泛應用於電機冷卻系統設計。文獻[4-6]總結了離心風扇的傳統設計方法。文獻[7]應用流體動力學對離心風扇進行優化設計,對比分析了流體動力學計算方法和傳統計算方法的結果。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利用傳統的經驗公式計算誤差大,無法滿足高效電機精細化設計和效率提升的要求,有限元分析軟體已成為高效電機離心風扇設計的必備工具。本文以YXKK710-4空空冷高效電機為研究對象,簡述了電機常用離心風扇結構,在分析離心風扇設計要點及其特徵參數的基礎上,首先利用計算流體動力學(CFD)技術模擬冷卻器管內流阻力特性,然後利用數值分析方法對後傾式離心風扇幾何參數進行優化設計,最後對優化前後的後傾式離心風扇進行了試驗對比分析。風扇是電機通風系統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產生足夠的風壓,驅動冷卻氣體順暢地流過電機部件,帶走電機運行時產生的熱量,達到冷卻電機的效果。大中型電機通常採用離心風扇,主要是因為其風壓比軸流風扇大。離心風扇由前盤、後盤、葉片和風扇座組成,結構如圖1所示。根據葉片出口角度的不同,離心風扇結構可分為徑向、前傾和後傾3種類型[4-5,8]。不同葉片出口角度的離心風扇類型對比如表1所示。按照前盤成型工藝的不同,離心風扇可分為平前盤、錐形前盤和弧形前盤3種類型,如圖2所示。研究表明[8]:平前盤結構簡單,但氣體在葉片流道內速度差異大,易形成渦流,流動損失大,效率低,不適用於高效電機開發;弧形前盤可將葉片流道設計成等截面,氣體流速均勻,效率高,但製造工藝較複雜;錐形前盤氣流效率和工藝性介於平前盤和弧形前盤之間。綜合考慮電機性能指標、風扇工藝性等因素,本文所研究的空空冷高效電機選用前盤為錐形的後傾式離心風扇,同時將葉片設計成斜切進口,可減少氣流進口衝擊損失,進一步提高風扇效率、降低噪聲。離心風扇設計優化的關鍵是先確定風扇合適的工作點,再結合電機結構參數設計風扇幾何尺寸。
離心風扇的工作點是指冷卻系統滿足電機高效使用性能所需的風壓和風量。風量決定離心風扇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熱傳遞帶走電機損耗形成的熱量的多少。風量對電機性能的影響至關重要,其大小與電機溫升、電機效率成反比,與電機噪聲增加成正比。離心風扇的工作點由風扇的外特性曲線和風路的風阻特性曲線確定,其中風扇風壓流量特性為[9]聯立式(1)和式(2)可得風扇工作點。但實際工程項目中因風路結構複雜,很難計算獲得準確的風阻。一般可通過如下方法確定。
(1) 利用CFD技術模擬獲得空氣冷卻器內流阻力特性ΔH=f(Q)。式中:∑P為電機總損耗,kW;Cα為風路平均溫度下空氣比熱,一般取1.1 kJ/(m3·K);θα為空氣過流溫升,根據經驗可取20~25 K。(3) 根據由式(3)確定的Qrev,在空氣冷卻器阻力特性ΔH=f(Q)曲線上查詢對應風量時的空氣阻力ΔHrev,則風扇的預設工作點為(ΔHrev,Qrev)。離心風扇結構參數主要包含離心風扇結構的幾何尺寸和葉片型線,其中幾何尺寸主要包括風扇葉片內徑D1f、葉片外徑D2f、葉片進口寬度b1、葉片出口寬度b2、葉片寬度b、葉片進口安裝角β1A、葉片出口安裝角β2A和葉片數量N。離心風扇結構的幾何尺寸F=[D1f   D2f   b   β1A   β2A   N]共同決定風扇的性能指標。同時,風扇幾何尺寸的選取需綜合考慮電機結構尺寸、電機效率和噪聲的影響[1]。離心風扇結構的幾何尺寸F確定步驟如下[3,5]。(1) 結合電機結構尺寸對風扇主要尺寸[D1f   D2f   b]進行初選。為了保證離心風扇有較好的性能,應滿足約束條件:式中:為葉片相對長度。(2) 根據初步選定的風扇尺寸,按照文獻[10]提供的公式核算風量Q和風壓H:
式中:n為電機轉速,r/min;λ為考慮葉片厚度對風扇出口有效截面影響的係數;ρ為空氣密度,一般取40 ℃時的值,即1.18 kg/m3;η0為風扇空載氣動效率;δ0為風量修正係數;為實際風壓與空載風壓之比,且滿足,其中Qmax為風扇短路時,風壓H=0時的最大風量。對於高效電機選用的後傾式離心風扇,相關參數建議取值見表2。     (3) 對初步選取的風扇主要參數,根據式(5)求取對應結構尺寸下工作點參數(H,Q),並與預設工作點(ΔHrev,Qrev)比較,使其滿足如下條件:若(H,Q)滿足式(6),則作為選擇方案;否則,需返回步驟(1)重新調整參數進行驗算,直到滿足要求為止。對後傾式風扇採用錐形前盤、進口斜切方式的風扇結構,風扇結構的幾何尺寸需滿足:(4) 確定安裝角。離心風扇葉片進出口安裝角[β1A   β2A]決定了氣體在升壓過程中因衝擊、分離導致的損失大小。一般進出口安裝角按式(8)計算[11]:(5) 確定葉片數。離心風扇葉片的數目N與風扇內外徑相關,主要影響風扇的效率和剛度。葉片數目N過少則導致葉片之間的氣體紊亂,效率低,風扇剛度差;反之則會減小有效進風面積,增加摩擦損耗,同樣也會導致效率下降。一般葉片數N為實際工程項目中,綜合考慮葉片氣動性能和工藝性,常採用單圓弧葉片形狀。經推導,可利用式(10)確定葉片圓弧半徑R和圓弧所在中心半徑R0:電機離心風扇應用中一般是將離心風扇產生的徑向風量直接送入冷卻器入風口,不用蝸殼導流,會增加氣體流動損失並造成紊流。高效電機離心風扇出口處增加蝸殼可為風路提供較好的流道系統,改善風路流道流阻,降低流動損失,提升通風效率,並降低風扇噪聲。為了降低成本和簡化結構,離心風扇導流蝸殼採用焊接結構,矩形截面,其計算可採用近似的工程畫法——四段圓弧代替螺旋線的等邊基元法。本文以某項目YXKK710-4/3 150 kW/10 kV高效電機為研究對象,對電機離心風扇進行優化設計。對比分析離心風扇優化前後試驗結果,驗證所提後傾離心風扇設計方法的可靠性和合理性。YXKK710-4高效電機樣機採用空空冷卻器,經CFD模擬獲得其阻力-流量特性,結合式(2)確定工作點為(750 Pa, 6.0 m3/s)。外部風扇選用雙吸風扇,帶導流蝸殼,其結構尺寸如表3所示。表3  YXKK710-4高效電機原型風扇設計幾何尺寸單吸風扇含1個前盤和1個後盤,有1個進風口和1個出風口;雙吸風扇含2個前盤和1個中盤,有2個進風口和1個出風口,進風面積較單吸風扇大,支撐剛度相比單吸風扇好。因離心風扇氣動特性數值模擬必須針對整機開展,該雙吸風扇可等效成2臺單吸風扇並聯,即風壓不變、風量疊加。單吸風扇計算模型如圖3所示。葉輪區域網格剖分如圖4所示。利用CFD軟體模擬計算得到原型風扇中的速度和壓力分布,如圖5和圖6所示。計算結果表明,該原型風扇葉片設計不合理,主要表現為葉片進口攻角過大,使得氣流在葉片前緣附近發生嚴重的附面層分離。分離的氣流使得葉輪入口的衝擊損失明顯增加,並導致相鄰2個葉片空間內發生明顯的「渦流」現象,即在葉片低壓面附近區域出現明顯的逆流,葉片高壓面速度明顯增加。根據上述分析,通過減小風扇進口安裝角並適當調整其他參數進行優化。對新的風扇結構進行數值模擬和計算校核,基於計算結果繼續調整,如此反覆即獲得較優的風扇設計方案。強度校核結果表明,可以用1個單吸風扇代替原雙吸風扇。優化後的風扇結構尺寸如表4所示。優化後風扇中的速度和壓力分布如圖7和圖8所示。比較優化前後葉輪間速度分布和壓力分布可知,優化後的風扇葉輪入口流動衝擊明顯變小,渦流現象基本消失,進口區域壓力變化梯度減小。進一步計算分析獲得優化前後離心風扇的風壓-風量特性及外風路阻力-風量特性,可得到原型風扇和優化後風扇的工作點,如圖9、圖10和表5所示。由以上分析可見,優化後的離心風扇風壓-風量特性曲線變化更為理想,工作點風量更符合需求,且軸功耗下降,進一步表明優化後的離心風扇結構合理、性能優越。為了研究離心風扇優化前後對電機效率和溫升的影響,在相同試驗條件下,對不同外風扇分別進行試驗。試驗結果如表6所示。   對比分析原型風扇和優化後風扇的試驗結果可知,優化後風扇機械損耗降低1.9 kW,繞組溫升升高2.8 K(仍在允許範圍之內),噪聲降低約1.7 dB,說明優化後風扇更接近工作點,效率、噪聲等性能指標更優。對比分析優化後風扇中有無蝸殼的試驗結果可知,導流蝸殼對外風扇風量影響較小,無導流蝸殼時風壓略有上升,電機機械損耗增加2.3 kW,繞組溫升升高3.1 K,噪聲增加約1.5 dB,說明導流蝸殼可提高通風效率,並降低風扇損耗和噪聲。無論原型風扇還是優化後風扇,試驗值均與計算值接近,說明本文提供的後傾式離心風扇設計方法是可行可靠的。離心風扇是電機冷卻系統的關鍵部件,優化離心風扇是提高電機效率和性能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首先介紹了離心風扇結構,在分析研究了後傾式離心風扇設計方法的基礎上,結合CFD技術和數值分析方法對某項目YXKK710-4高效電機的離心風扇進行了優化。通過試驗對比分析,驗證了大中型電機採用優化後的後傾式離心風扇可以有效減小電機損耗、提高電機效率和性能。本研究可為系列高效電機的研製提供思路和指導。


Electric Machines & Control Application




廣  告


無錫市雙超風機有限公司

網址:www.shuangchao.net







原刊名——《中小型電機》

《電機與控制應用》官網:http://www.motor-abc.cn

聯繫方式:021-62574990-574/462(編輯部)

021-62574990-416(廣告部)



相關焦點

  • 風扇電機的設計方案_判斷風扇電機好壞的方法
    風扇電機的設計方案_判斷風扇電機好壞的方法 佚名 發表於 2017-08-14 19:15:34   電機風扇是一種具有風扇轂和葉片的電機,沿風扇轂外圓周並有均勻分布的槽,葉片插在槽中,經焊接、粘接等永久性聯接方法使葉片與風扇轂成為一體
  • 渦輪式與蝸殼式離心風機有什麼區別?
    渦輪式離心風機:特點:渦輪式離心風機葉輪採用國際標準後傾設計,完美的流線結構,大開口葉輪中心口進風,
  • 「集微拆評」紅魔5G拆解:揭秘手機內置離心風扇散熱設計
    除了高刷新屏幕,紅魔5G還加入了全新升級的高效能離心風扇。這顆離心風扇是如何放入手機的呢?我們通過拆解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獨特的離心風扇散熱系統。紅魔5G的風扇位於內支撐左側,轉速高達15000轉/分,風從右邊通風口吹入從左邊通風口排出。這款離心風扇的風道支架採用高導熱係數的航天納米級材料,提高了整體的導熱係數。紅魔5G電池的固定方式是通過雙面膠固定在內支撐上。
  • 紅魔5G遊戲手機配備高效能離心風扇,15000轉/分
    真機照片展示的機身設計與證件照基本一致,配色上採用了紅藍兩種,但要比證件照看起來顏色更深一些。機身中間設置了黑色的條狀紋路,其中還包括了三顆後置攝像頭以及一個紅色的REDMAGIC標誌,黑色條狀紋路兩側是對稱分布藍色及紅色紋路。除了外觀設計,其他方面最近也在持續曝光。
  • 超靜音設計 渦輪風扇散熱原理全面解析
    加之夏日已至,高溫考驗著每個本本的散熱設計。為了幫助用戶加強散熱,確保筆記本電腦的穩定運行,九州風神特推出N15/N16兩款新型筆記本散熱器,分別用來滿足14英寸或16/17英寸筆記本電腦的散熱需求。  在論述雙渦輪風扇優勢之前,讓我們先對軸流風扇、徑流風扇及其優缺點有個簡單的了解:●何謂軸流與徑流風扇?傳統軸流風扇有何弊端?  風扇有軸流和徑流式兩種,是以風扇工作時空氣的流動方向而進行劃分。軸流式風扇工作時,葉片推動空氣以軸向流動,所以稱為軸流風扇。
  • 紅魔5G散熱新升級 南北通透風道+15000轉/分離心風扇
    來源:快科技2018努比亞創始人、總裁倪飛帶來了紅魔5G手機的最新爆料,新機散熱進一步升級:南北通透的全新風道設計+15000轉/分的高效能離心風扇+高性能導熱凝膠!散熱技術一直是紅魔的拿手絕活,倪飛表示:「只導熱不散熱都是耍流氓,而且這次紅魔5G的風扇+液冷散熱又有了大幅度增強及提升。據了解,紅魔5G擁有一顆內置的高效能離心風扇,這一代做到了15000轉/分(上一代是14000轉/分),通過CAE仿真技術,優化設計風扇葉片形狀及入口角,進一步提升風扇散熱效率。
  • 歐工有話說:玩轉軸流風扇
    、外殼和電機組成,扇葉有分金屬扇葉或者塑膠扇葉,外殼有金屬外殼和塑膠外殼兩種。軸流風扇的葉片直徑局限於外殼的直徑,電機一般在風機內。金屬扇葉的軸流風扇一般都是外轉子結構,轉速高、慣性大,能耐高、低溫,能防潮和在灰塵較大的惡劣環境下長期工作。而塑膠葉的則為內轉子結構,一般都是在室內環境下工作。
  • 取代傳統風扇設計的全新替代方案
    這項關鍵組件使風扇轉子能夠轉動,而且是決定風扇運行壽命的關鍵,因此正確選擇用於冷卻應用的風扇軸承,對設計人員和工程師而言非常重要。 傳統上,只有滑動軸承式和滾珠軸承式兩種風扇可供選擇。這兩種類型各有所長,但若要選擇其一,通常必須進行某種程度的權衡。這就是 CUI 為何會採用新的軸承設計方法來彌補滾珠版與滑動版軸承之間差距的原因。
  • 紅魔5S將配冰風散熱魔盒 內置15000轉/分高效能離心風扇
    官方表示,紅魔5S的金屬銀工藝(ICE Ag)與機身內部層層堆疊的一系列導熱部件組合連接,成為除內置風扇+南北通透的風道外,另一個將機身內部熱量高效向外傳導的窗口   倪飛還表示,紅魔5S內部採用目前世界上導熱係數最高的金屬工藝——銀(ICE Ag),與4843mm²超大面積散熱銅箔組合、高效向外導熱,並結合內置
  • 用於混合動力車的複合結構永磁電機電磁優化設計
    為解決磁場耦合問題,各國學者主要研究包括:①研究複合結構永磁同步電機的工作原理,基於有限元方法計算電機的電感參數,並依據所得電感參數的變化規律進一步分析電磁場耦合特性,改善系統控制精度;②利用磁路數學模型與有限元仿真研究複合勵磁源下的電磁耦合規律,分析電機結構參數對耦合程度的影響,優化設計電磁結構。
  • 減速電機讓我們對噪音say no!
    主要是電機旋轉時風扇葉片及轉子風葉等突出部分周期性撞擊空氣產生的噪聲。電機噪音應該怎麼消除?解決噪聲的辦法是:對於控制電磁噪聲,在設計時合理設計定子鐵芯系統的結構,選擇好槽配合,轉子採用斜槽,加大定轉子間氣隙、提高氣隙均勻度,同時加強產品過程控制,防止製造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 家用風扇電機的設計方案
    由於沒有勵磁鐵耗和銅耗,功率在300W以下時,其效率比同規格的用電流勵磁的電機高10%~20%;和感應電動機相比,效率更高。  二、 硬體結構  本方案的核心是一顆集成PWM發生器的8位單片機SH79F168,採用優化的單機器周期8051內核,內置16k Flash存儲器,兼容傳統8051所有硬體資源,採用JTAG仿真方式,內置16.6MHz振蕩器,同時擴展了如下功能:   雙DPTR指針. 16位 x 8乘法器和16位/8除法器.
  • 學術簡報:旋轉式鬆耦合變壓器的繞組優化設計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楊玉崗、吳瑤、黃偉義,在2019年第13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指出,旋轉式無線勵磁系統的核心部件鬆耦合變壓器因存在大氣隙,導致其漏感較大,無法有效地提高耦合係數,從而限制了系統效率的提升。
  • TI引領高效電機控制晶片技術
    譚博士擁有超過十年電機控制研發和技術支持經驗,並且與國內外眾多的電機控制學術和應用研究機構保持緊密聯繫,所以他在技術演講中探討的主流和新興高效電機控制技術及TI參與的一些尚處於研究階段的尖端課題案例引發了與會者的強烈關注。
  • 永磁直流(PMDC)齒輪電機和電機的優點和設計注意事項
    永磁直流電機區別於其他直流電機的一個設計特點是用永磁體代替繞組磁場,它消除了在磁場繞組中單獨勵磁以及伴隨的電氣損耗。永磁直流優點永磁電機最重要的優點是通過用鐵氧體永磁體代替繞組磁場,使整體尺寸更小成為可能。
  • 台州市潛水離心曝氣機安裝方法-汙水處理框式攪拌機
    台州市潛水離心曝氣機安裝方法-汙水處理框式攪拌機 ,「pm4s」 台州市潛水離心曝氣機安裝方法-汙水處理框式攪拌機。中藍環保專業生產銷售潛水離心曝氣機安裝方法-汙水處理框式攪拌機、潛水離心曝氣機安裝方法-汙水處理框式攪拌機。歡迎來電諮詢。
  • 德國EBM-PAPST高壓變頻器專用風機直流風扇3412NG_海晏新聞資訊
    離心風機所需電機功率是指在一定工況下,對離心風機和風機箱,進風口全開時所需功率較大。若進風口全開進行運轉,則電機有損壞的危險。風機試車時好將風機進口或出口管道上的閥門關閉,運轉後將閥門漸漸開啟,達到所需工況為止,並注意風機的運轉電流是否超過額定電流。
  • 小米風扇都沒這技術,造夢者智能風扇這項設計,網友都說香
    對於落地扇來說,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從產品的設計來看,越來越偏向「輕量」化,從外觀上設計非常的簡約,不像傳統的電風扇那麼笨重。就拿造夢者智能體感落地扇來說,包裝內附:電機主支柱、延長支柱、風扇底座、扇葉旋鈕、風罩組件、藍牙遙控器、充電底座等等。雖說需要用戶自行組裝一下風扇,可模塊化的設計,安裝起來非常的方便,不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安裝完成。
  • 吸頂風扇燈電機解決方案,風扇燈電機廠家直銷,萬至達電機
    智能風扇燈,集成吊燈與風扇的功能,可以安裝在客廳、臥室、書房、餐廳等諸多家居場景之中。風扇燈在現代家庭裝修中越來越流行,集照明與風扇於一體,既實用又美觀。智能風扇燈不僅顏值超高、功能強大,其人性化設計更是深受消費者青睞。
  • 永磁同步電動機設計過程所涉及的一些基本考慮因素
    電機設計過程涉及一些基本考慮因素,對於啟動器,應用環境的要求,什麼時候需要什麼扭矩和速度,多久需要一次?什麼是工作循環?溫度和壓力等環境條件是什麼?即使是最高效的電機,如果電機應用錯誤的領域,其不會發揮最大的效率。許多電動機都用於齒輪電動機、齒輪減速器和電動機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