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洋有一個島國,至今,這座島上還有許多人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部落生活,不僅如此,許多部落之間還保留著「食人」的傳統,不光是吃掉敵對部落的人,凡是意外死亡的人,就算是自己部落的人都要被吃掉。
這個國家就是巴布亞紐幾內亞,儘管被生拉硬拽進入到了現代文明,但還是殘留著原始部落的野蠻,華人在此地也過得水深火熱,這裡的治安混亂,尤其是針對華人的暴力襲擊事件,層出不窮,最為嚴重的一起是2013年有4位華人在他們經營的食品店內被人用刀刺死, 其中1人被斬首,3人被解肢。
在二戰時期,巴布亞紐幾內亞就是華人的傷心地。這裡曾經被日軍佔領,建設了戰俘營和慰安所,許多當地華人婦女慘遭日本兵的暴行,還有1600名中國戰俘被押送到這裡,成為日本人的奴工。
儘管危險重重,巴布亞紐幾內亞仍成為了華人的冒險樂園,2萬華人在這裡賭明天。
今年4月,巴新政府宣布將中資參與投資的項目收回國有,這意味著紫金礦業不能再在此地開採,2015年投的2.98億美元打了水漂,但是也無可奈何只能吃個啞巴虧。巴布亞紐幾內亞豐富的礦產資源是華人不顧危險也要留在此地的原因。
巴布亞紐幾內亞擁有大約150多處金礦床,儲量約為1300噸,同時還是世界上重要的銅礦生產國之一,除了礦,巴布亞紐幾內亞還有著豐富的木材資源,尤其是唐木,國際上的唐木原木基本都來自於此。
而巴布亞紐幾內亞人沒有能力開發這麼多資源,所幸就拉上外國投資者一起合作。在這樣的合作下,大量工人聚集於此,又帶動了餐飲和服務業,在巴布紐幾內亞開店非常暴利,幾乎是「開一年超市,賺一套房子」的程度,98年一位福清龍田大哥靠在此開超市,一年就賺千萬人民幣。
不過隨著「黑市批發」等惡性競爭越來越多,此地營商環境也越來越差,收益程度遠不如從前,但是也不乏一些華人不願放棄這裡的龐大市場,仍留在此地賭明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