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空間站漏氣一年,最後靠茶葉找到了問題所在
但是到了今年 8 月,漏氣加快,迫使在軌實驗室中的太空人們開始努力定位漏氣的源頭。10 月 15 日,俄羅斯太空機構 Roscosmos 宣布,空間站上的搭乘人員通過一項不尋常的測試確認了漏氣的位置:太空人 Anatoly Ivanishin 在國際空間站俄羅斯部分的核心區域——星辰號服務艙(Zvezda Service Module)的中轉隔艙裡用一個茶包解決了問題。
-
漏氣的國際空間站早已「超期服役」,可「退休」仍遙遙無期
:「國際空間站」)之所以讓這3名航天員集中在星辰號服務艙內隔離,是因為事先已對俄羅斯艙段進行了閉艙壓力檢查,結果表明那裡沒有漏氣。最近,「國際空間站」在24小時內損失了大約220克空氣,相當於美國某個艙段外殼上有一個大小約0.1毫米的孔。漏氣的可能原因或是閥門破裂、密封條脫落或太空垃圾造成的微孔,但這未必是人為造成的孔。待在星辰號服務艙內,航天員有機會關閉空間站的艙門進而對空間站每個艙段的氣壓進行檢測。
-
國際空間站漏氣一年 最終靠幾片茶葉找出問題所在
據外媒報導,自2019年9月開始,國際空間站成員首次發現了漏氣略高於正常標準,不過當時並未帶來什麼影響。直到今年8月份,漏氣進一步增加,但一直沒有找到漏氣源頭。據悉,國際空間站項目由16個國家共同建造、運行和使用,共有十幾個加壓艙段。也正是如此,尋找漏氣的源頭十分困難。
-
地面人員緊急喚醒國際空間站上太空人,終於查出漏氣位置
NASA發現,國際空間站上已經持續一年的漏氣有擴大的趨勢,為了避免事件突然惡化,NASA叫醒了太空人,希望他們能儘快找到漏氣位置。但是在2019年9月,國際空間站的地面人員發現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損失率有所增加,但變化還不算特別大。但到了今年夏天,空氣的洩漏速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太空人被隔離
IT之家8月22日消息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今日報導,為了尋找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的源頭,空間站內太空人須全體集中在俄羅斯艙段三天以隔離檢查。8 月 20 日,國際空間站疑似失密,而俄羅斯航天集團當日晚些時候宣布,漏氣」不對國際空間站和太空人安全構成威脅,站上太空人 8 月 21 日將集中到俄羅斯艙段三天。
-
國際空間站這次漏氣 後果不嚴重,想修卻不易
近日,國際空間站上的3名太空人結束了在俄羅斯艙段的隔離生活。由於此前發現的美國艙段漏氣現象,他們於8月21日集中進入俄羅斯艙段,以配合飛行管理中心開展閉艙壓力檢查,尋找漏氣源頭。雖然最後隔離期被延長了一天,但截至記者發稿時,有關方面並未宣布找到漏氣點。
-
國際空間站這次漏氣後果不嚴重,想修卻不易
如今,氮氧混合大氣已成各國載人航天的標配。因此,環控生保系統在大氣控制方面主要包括氮氣分壓、氧分壓和二氧化碳分壓。這三者都是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此外,艙內還會產生各種有害物,例如電子設備會分解產生有害氣體,太空人放的屁中也含有硫化氫。這些有害氣體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堆積,因而適當的空氣洩漏率對於減少汙染物堆積很有幫助。據測算,此次國際空間站大約每天洩漏220克空氣。
-
國際空間站這次漏氣 後果不嚴重,想修卻不易
原標題:國際空間站這次漏氣 後果不嚴重,想修卻不易 近日,國際空間站上的3名太空人結束了在俄羅斯艙段的隔離生活。由於此前發現的美國艙段漏氣現象,他們於8月21日集中進入俄羅斯艙段,以配合飛行管理中心開展閉艙壓力檢查,尋找漏氣源頭。雖然最後隔離期被延長了一天,但截至記者發稿時,有關方面並未宣布找到漏氣點。
-
報告,國際空間站「漏氣」了
美國宇航局補充說:「目前,洩漏仍在航空部門規定的可接受範圍之內,不會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如果需要緊急逃脫,駐站人員將擁有一架聯盟號飛船,儘管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在此期間,他們需要開展科研活動並對空間站進行維護。作為國際空間站的第63批科考組的成員,三人將在國際空間站裡進行為期196天的駐守。如今,這次駐守進入下半程,卻意外發生了漏氣事件。
-
美早就知道空間站在漏氣?美航天局:2019年就已發現,一直未處理
作為人類航空航天領域一次非常成功的技術合作典範,國際空間站自1998年建成以來,為人類開展太空物理研究、生物技術探索、空間技術開發與驗證、地球科學教育與普及等活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今服役超過20年之後,國際空間站也開始老態初顯,出現了一系列問題。近日,國際空間站部分艙段出現「漏氣」,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 全部太空人赴俄羅斯艙段隔離
示意圖(國際空間站推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21日發布消息稱,為了尋找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源頭,站上太空人從當天起,全體集中在俄羅斯艙段三天。目前國際空間站有三名太空人駐守,分別是兩名俄羅斯人和一名美國人。
-
國際空間站漏氣了?
美國宇航局補充說:「目前,洩漏仍在航空部門規定的可接受範圍之內,不會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如果需要緊急逃脫,駐站人員將擁有一架聯盟號飛船,儘管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在此期間,他們需要開展科研活動並對空間站進行維護。作為國際空間站的第63批科考組的成員,三人將在國際空間站裡進行為期196天的駐守。如今,這次駐守進入下半程,卻意外發生了漏氣事件。
-
國際空間站再度漏氣,已鎖定位置
視頻截圖最近,國際空間站再度出現漏氣問題。據俄媒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發言人表示,9月30日太空人將國際空間站俄羅斯「星辰」號服務艙的漏氣位置鎖定在中轉隔艙,目前正用超聲波測漏儀尋找準確漏氣位置。2018年,國際空間站就發生過氣體洩漏,在對接的「聯盟」飛船上發現了裂縫。
-
國際空間站(ISS)持續一年多的氣體洩漏現象 原因或與溫度短暫改變有關
國際空間站(ISS)持續一年多的氣體洩漏現象 原因或與溫度短暫改變有關(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美國太空總署(NASA)9月29日表示,國際空間站(ISS)上的太空人通宵檢查後,終證實空間站內持續已一年多的氣體洩漏現象,源於俄羅斯的太空艙星辰號(Zvezda),原因或與溫度短暫改變有關。
-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 全體太空人赴俄羅斯艙段隔離
示意圖(國際空間站推特)海外網8月22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21日發布消息稱,為了尋找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源頭目前國際空間站有三名太空人駐守,分別是兩名俄羅斯人和一名美國人。國際空間站資料圖(路透社)8月20日,消息人士透露,發現國際空間站失密。
-
國際空間站傳來壞消息,美國艙段已漏氣,關鍵時刻要向俄羅斯低頭
最近國際空間站傳來了壞消息,根據美國NASA的消息,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已經發現了嚴重的漏氣現象,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最近階段國際空間站的漏氣現象加劇,這是最近要實施艙段封閉檢查的重要的原因,雖然美國NASA表示目前的洩露對於國際空間站的安全不構成威脅
-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關鍵時刻向俄羅斯低頭了
在此之後,美國更是將目標主要放在了太空梭的研發,但是就如今的情況來看,該太空梭在2011年退役之後,美國自身就已經不再具備載人航天飛行的能力,這樣的情況對於美國無疑是無法接受的。空間站出現漏氣,美國再度向俄羅斯低頭只是最近
-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美太空人請求二號強國幫助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美太空人請求俄羅斯幫助8月23日據俄通訊社消息,就在本周末時間,國際空間站的美國艙段突然失密,俄航天集團代表對外透露,從21日時間,美國艙段太空人全部進入俄羅斯艙段為期3日。而在國際空間站上,一共有2名俄羅斯太空人和1名美國太空人。
-
國際空間站漏氣已超1年,太空人仍未找到漏氣源頭
國際空間站簡稱ISS,有6個主要太空機構,美國、俄羅斯、歐洲、日本、加拿大和巴西。主要還是以美國和俄羅斯為首!太空人離開地球,到達太空進行長期任務探測,他們就是生活在空間站內的,要告訴大家的是,空間站沒有很大,總長不過51米,內部空間只有388立方米。
-
國際空間站上空氣洩漏點終於被找到
一個小的漏氣點似乎迅速增大,地面控制人員想快點找到它。美國宇航局和俄羅斯航天局已經將洩漏的可能位置縮小到了空間站俄羅斯一側的幾個模塊區域。於是,太空人克裡斯·卡西迪和阿納託利·伊萬尼辛和伊萬·華格納對這些模塊進行了測試,他們關閉了每個模塊之間的艙門,並利用超聲波檢漏儀在夜間收集數據。該工具可以測量細微聲音的氣流造成的噪音,人類無法聽到這種程度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