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杜瓦諾為什麼那麼快就退出了《時尚》雜誌?

2021-01-09 界面新聞

撰文 | 傅爾得

巴黎被公認為街頭攝影的搖籃。作為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法國攝影師之一,羅伯特·杜瓦諾被認為是尤金·阿傑和布拉塞的傳承者,他們都拍下了街頭的巴黎。而與尤金·阿傑鏡頭下世紀之交時空曠、疏離的街頭和布拉塞拍攝的1930年代的夜巴黎所不同的是,杜瓦諾以飽含著愛和幽默的視角,記錄了1940至1960年代巴黎的街頭生活。

《吻》,羅伯特·杜瓦諾;1950年

杜瓦諾在1950年拍攝的《吻》,經過時間的沉澱,已成了巴黎浪漫的象徵。這張照片不僅被做成海報,裝飾在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臥室中,也被大量複製成了明信片,在維繫著人們之間情感的同時,也維繫著浪漫巴黎的視覺象徵在代際之間的傳遞。

但是,在《時尚》雜誌的工作搭檔、畢生的摯友埃德蒙德·夏爾-魯寫於1994年,且被收入在2018年年底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新出版的《羅伯特·杜瓦諾:光影》一書的前言文章中,明確寫道,「杜瓦諾的畢生之作不能簡單地概括為《吻》。當然,它是一張好照片,但是,它不僅僅是杜瓦諾的全部」。

《羅伯特·杜瓦諾:光影》一書便展示了我們知之甚少,甚至完全不一樣的杜瓦諾。

這位大眾熟知的巴黎街頭攝影師、平民攝影師,在1949到1952年間,曾跟《時尚》雜誌籤了三年的約。在為《時尚》雜誌工作期間,我們可以看到杜瓦諾進入了巴黎最有魅力的社交圈,從奢華的名流舞會到皇權貴族的盛大婚禮,再到伯爵夫婦的私人豪宅等,他都留下了記錄。

他也得以有機會接觸到二戰後巴黎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精英們,在與其工作搭檔深入到音樂廳、劇院、舞蹈室、休息室、畫家的工作室以及文學巨擘們的鄉間小屋後,他拍攝了作家、哲學家薩特、加繆,作家紀德、杜拉斯,導演塔蒂,藝術家畢卡索、讓·杜布菲,編舞者和舞劇導演莫裡斯·貝嘉等等大量文化名人在當時的工作與生活。同時,他本職工作中最重要的一塊——拍攝時尚模特,也在該書中大量呈現,我們不曾知道的是,杜瓦諾還拍過巨星碧姬·芭鐸甫一出道時期的模特照。

羅伯特·杜瓦諾 攝
羅伯特·杜瓦諾 攝
瑪格麗特·杜拉斯;羅伯特·杜瓦諾 攝
畢卡索;羅伯特·杜瓦諾 攝
薩特; 羅伯特·杜瓦諾 攝
藤田嗣治; 羅伯特·杜瓦諾 攝

如杜瓦諾日後的回憶,「我在《時尚》的工作,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報導的巴黎文化生活——以藝術家、作家以及其他人們耳熟能詳的創作者為內容的「名人群像」;第二部分,是我拍攝的時尚模特,她們出現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或站在工作室的白布前;第三部分,是我記錄的社會生活,它們讓我至今難忘」。

這三大塊,正是支撐起《羅伯特·杜瓦諾:光影》一書的主要內容。但是,如果我們留意到該書前言中杜瓦諾寫這篇文章的時間點,便可知道是在1986年,在距離他結束曾在《時尚》工作的三十多年後,他寫道,「我曾在《時尚》待了兩三年,隨著時間的流逝,現在只留下些許模糊的記憶」,雖然這段經歷他本人大都記憶模糊,但是對其為《時尚》所拍的社會生活,卻又如此描述:「至今難忘」。

對比之下,可以看出杜瓦諾明確的立場和偏好。在《時尚》工作期間,他每個月要做一次或兩次專題報導,這可以說是他最喜歡的一塊工作,他更偏向於拍攝戰後的巴黎街頭,拍攝法國各地的平民生活,如馬賽港的魚販和工人等。

相比於拍攝那些喚起欲望的照片,他更傾心於能喚起真善美的影像。當然,在為《時尚》雜誌工作期間,其照片能同時刊登在雜誌的倫敦版、紐約版與巴黎版,雜誌強大國際影響力曾短暫地誘惑過杜瓦諾。

但是,如其當時的搭檔埃德蒙德·夏爾-魯所觀察到的,「然而,實際情況卻與夢想背道而馳。當開始工作後,杜瓦諾處於邊緣,他與事物的真相漸行漸遠」。在一次豪華舞會的拍攝中,埃德蒙德·夏爾-魯回憶到,「體形矮小的杜瓦諾從不借無尾禮服,他穿著商務裝在人群中走動。他好像未受邀請而誤入舞會的小丑。到了晚餐時,他被禮貌地告知可以和其他人一樣享用晚餐,但只是在餐廳」。

顯然,杜瓦諾未被他所拍攝的那些場合所接納,而他也自覺格格不入,最終,在誠懇地剖析自我後,他說,「經過再三思考,我發現它們並不適合我」,「終於明白,我希望可以拍下引起人們共鳴的照片,我無法抗拒這一創作欲望」。

在一個充滿了特權和奢侈的世界中,杜瓦諾並不自在。這本書中所收錄的「威尼斯的貝斯特古先生舉辦的』本世紀』最壯觀的舞會中」,杜瓦諾在回憶中對其的形容出現了「阿諛奉承」、「爭吵」、「趨炎附勢」等字眼,但是,這也恰恰是當初他被《時尚》雜誌錄取的原因,「回憶往事時,我明白了米歇爾·德·布倫霍夫聘用我的原因。我像一名園丁的兒子,他邀請我與城堡裡的孩子一起,因為我會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角」。

羅伯特·杜瓦諾 攝
羅伯特·杜瓦諾 攝
羅伯特·杜瓦諾 攝

這種全新的視角,主要在於因身份、階層上的差異,所導致的立場、視角的差異。對權貴保守階層和精英來講,杜瓦諾是一個外來者。

同樣在《時尚》雜誌工作,其搭檔埃德蒙德·夏爾-魯就出生成長在巴黎的大使館內,而杜瓦諾則出生於巴黎郊區,父親是一名管道工,因為雙親早逝,由姑姑撫養長大。上流社會的舞會、婚禮、豪宅、食物等都是杜瓦諾未曾見過的,但杜瓦諾也並不在乎這些,作為一個人文主義攝影師,他感興趣於二戰後人們如何快速地恢復正常生活,站在左翼立場的他,對那些在奢靡的晚宴上穿著豪華禮服的權貴們採取了漠然的態度。

二戰前的1939年,杜瓦諾加入了以紀實報導為主的Rapho圖片社,開始行走於法國各地,拉開了他街頭攝影生涯的序幕。工作被二戰中斷後,杜瓦諾在1946年重新加入了Rapho圖片社,並為其服務終生,即便後來布列松慫恿他加入馬格南,他也沒有動搖過。

在為《時尚》雜誌工作期間的1950年,杜瓦諾拍攝的《吻》,被刊登在《生活》雜誌上,這讓他迅速獲得了國際知名度。當時,在國際社會興起了一股報導攝影的潮流,以美國的《生活(LIFE)》、德國的《柏林畫報(Berliner Illustrierte Zeitung)》、法國的《看見(Vu)》 等雜誌為重要平臺和推手,杜瓦諾也恰逢其時成為這一潮流的重要代表之一。

1951年底至1952年初,時任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攝影部主任的愛德華·斯泰肯策劃了名為「五位法國攝影師」的展覽,以展現當時對歐洲甚至美國產生了不可忽視影響的法國人文攝影派的作品。受邀的攝影師中,除了當時年長其他四位的已52歲的布拉塞,還包括布列松、杜瓦諾、伊齊斯(Izis Bidermanas)和威利·羅尼(Willy Ronis)。杜瓦諾因被認為是「法國人道主義攝影師」的卓越代表,而得到了國際的關注。以他的拍攝立場和對拍攝內容的喜好,或許在當時加速了他離開代表著權貴精英世界的《時尚》雜誌的決心。之後的1960年,芝加哥當代藝術博物館為杜瓦諾舉辦了個展,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逐漸得到了一再的確認。

芝加哥以及其他國際展覽的內容,正是大眾所熟悉的杜瓦諾,其以幽默和愛為基底的人文主義攝影,成為了當時巴黎街頭生活的絕佳見證,同時也產生了廣泛地影響。杜瓦諾還曾深刻地影響過上海街頭攝影師陸元敏,在一次對陸元敏的採訪中,他告訴過我,「曾經,杜瓦諾來上海做過展覽(1983年)。他把生活中的巴黎,拍得非常幽默,我很感動,也想拍生活中的上海」。

當時的一股人文報導主義潮流,隨著1960年代末報導圖片雜誌的衰落逐漸平息。然而,杜瓦諾那一代紀實攝影師們的作品,卻通過海報和明信片等形式,不斷地傳遞到下一代的記憶中。今天,我們不可否認那些照片的紀實價值,即便杜瓦諾承認他有一些照片是擺拍的。而同時,那些黑白照,在穿越了年代的同時表達了一定的懷舊審美,對於現今的大眾來講,這不光使他的作品自帶了一層浪漫的光暈,也吸引了很多收藏家大掏腰包。

《羅伯特·杜瓦諾:光影》一書中收入的照片,雖然題材不同,但也與其同時代的人文主義照片一樣,共同承載了現今社會的懷舊情緒。無論是戰後城市、時尚佳麗,還是名流舞會、皇家宮殿,甚或是當時的文藝生活等,杜瓦諾都記錄下了當時的社會原形,也記錄了普通人難得一見的精英權貴們的生活,而因為時間的遙遠距離,讓那些存留至今的年代切片,拋卻了階層和類別,都顯得別具吸引力。

對於一般大眾而言,杜瓦諾的視角象徵著權力的民主,而對權貴階層來講,他的照片則代表著一個新鮮的平民視角。而由此書我們了解到,杜瓦諾以自己的角度,記錄了戰後法國各階層的生活,甚至,其中的部分影像還代表了戰後法國最具標誌性的一些時刻。

戰後馬賽漁港;羅伯特·杜瓦諾 攝
羅伯特·杜瓦諾 攝

曾經,藉助海報、明信片、攝影書等,杜瓦諾的照片獲得了無限延展的生命。在明信片逐漸離我們的生活遠去的時代,出版攝影書,更符合現今影像創作者的傳播潮流。而在書籍對攝影的意義上,蘇珊·桑塔格早在《論攝影》一書的第一篇「在柏拉圖的洞穴裡」中,就已闡述過,「數十年來,書籍一直是整理照片的最有影響力的方式,從而如果不能確保它們不朽,也確保它們長壽——照片是脆弱的物件,容易損毀或丟失——以及確保它們有更廣泛的閱覽者」。

這本《羅伯特·杜瓦諾:光影》的出現,正是由杜瓦諾的子女從康泰納仕集團的檔案庫裡找尋其歷史照片的過程中,而萌發出來的想法。絕大部分的照片,之前都從未發表過,而製作成書,則讓那些從未爬出過故紙堆的老照片,不僅得以被廣泛傳播和閱讀,更得以延長生命且重新煥發活力。不得不說,這本書為我們理解幽默、溫柔、善良的杜瓦諾的畢生攝影經歷,增添了一個重要的維度。

 

———

傅爾得,策展人,作家。著有《一個人的文藝復興》、《肌理之下》。 

相關焦點

  • 消失的巴黎 | 羅伯特·杜瓦諾
    最近,為《財智生活》雜誌撰寫了關於《羅伯特·杜瓦諾:傳世佳作500》(Robert Doisneau: Paris,中文版由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的文章,其實在這之前,我對這位上好幾輩的法國攝影大師的了解,也僅限於巴黎市政廳前那一吻……
  • 羅伯特·杜瓦諾 Robert Doisneau
    羅伯特·杜瓦諾 Robert Doisneau 2020-05-14 1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時尚小貼士:教你如何通過看時尚雜誌提升個人品味
    這周刷了幾十本時尚雜誌,有Vogue、ELLE、瑞麗,也有甜美又溫柔的米娜、昕薇。所以想跟大家談談是如何通過看時尚雜誌提升個人品味的,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紙質雜誌在傳播速度上雖然不佔優勢,但其內容還是值得細讀的,做為專業工作者,看時尚雜誌肯定是帶著目的去看的,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看雜誌的方式,在此分享方式給大家作為參考:選擇合適的時尚雜誌
  • 3年內4個日本女裝品牌退出中國,發生了什麼?
    蒼井優是典型的「森女」,她們也曾代言EME(圖:Earth Music&Ecology )在百度「森女」被搜索的次數在2016-2017年後逐漸下降了森女風現在不流行了,那麼現在流行什麼商業模式上,傳統的日系女裝品牌敗給了以快速出新、供應鏈靈活的快時尚以及電商女裝。和快時尚或者淘品牌比,日系女裝更新系列太慢,跟不上流行的速度。Zara每周上新兩次,小批量訂貨,一年推出1.2萬新款。這意味著它能敏捷地跟隨流行趨勢,減少多餘庫存。優衣庫也是快速出新著稱,它比EME等品牌價格更低。主打基礎款讓它更具有普適性。
  • 攝影大師羅伯特·杜瓦諾:我拍的是我希望的生活
    在法國攝影界,羅伯特·杜瓦諾(Robert Doisneau 1912-1994),和布列松堪稱為一對並駕齊驅的大師。這兩人的攝影都以紀實為主,但風格卻迥然不同。布列松經常雲遊四海,作品比較深沉嚴肅,關心各地民族疾苦。杜瓦諾則一生只以他所居住的巴黎為創作基地,喜歡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抓取幽默風趣的瞬間。
  • 「雜誌推薦」國內優秀時尚服飾類的雜誌有哪些?
    而衣著時尚是種品味的象徵哦!所以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國內優秀時尚雜誌。時尚潮流的服裝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擁有好的潮流觸感也會讓人對你刮目相看。時尚的世界永遠不會缺少弄潮兒,你也想要讓你的服裝緊跟著最新的潮流麼,下面小編就帶你看看有哪些值得你一看的服裝類雜誌吧。1.
  • 花更少的錢,買更好的衣,時尚雜誌不會告訴你的秘密
    關於時尚,有一句很著名的話——「時尚雜誌是一群月薪八千的編輯,告訴一群月薪三千的讀者,月收入三萬的人怎麼花錢。」真是這樣嗎?富有富買衣,窮有窮買衣。經濟實力並不能妨礙我們邁入時裝精的世界。月薪八千的時尚編輯就能用專業知識為自己買出一個月薪三萬的衣櫥。開玩笑!怎麼買?四個字——「另闢蹊徑」。眼光局限在當季新品裡,自然是買不出花花世界。
  • 維密超模戴有線耳機現身,時尚雜誌稱是潮流,網友:開玩笑吧
    如此看來,有線耳機似乎逐漸不再流行,但時尚雜誌Vogue關於有線耳機的評論卻翻了車。據外媒12月27日報導,時尚雜誌Vogue日前在社交媒體上聲稱「有線耳機重回潮流」。沒想到這條動態隨即引起網民瘋狂轉發,質疑聲頻出。
  • 你一定要知道的全球五大時尚雜誌排名
    NO.2《時尚芭莎》全球著名的時裝雜誌《HARPER』S BAZAAR》,創刊於1867年,是全美第一本時裝雜誌,迄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全球擁有多個國際版本。一本風格內斂自省,歷史年代悠久的老牌雜誌。
  • 時尚雜誌的電子刊:大神下海,流量為王,小程序的再創造
    每一個搞崩了雜誌系統的電子刊都會受到矚目。這一次是華晨宇,上一次則是朱一龍和白宇,鎮魂姐妹團在幾天內貢獻了 60 萬的銷量。到底什麼是電子刊?在這些紙刊雜誌賣上一萬都倍顯艱難的現在,為什麼電子刊總能拿到數萬的銷量?粉絲眾多的封面藝人,精心準備的畫報拍攝,多種互動的呈現形式,這就是小程序的電子刊。
  • 三品牌撤出中國線下市場 外資快時尚欲覽線上風光
    每到歲末或換季,西班牙時裝零售集團Inditex集團旗下快時尚品牌Zara、Bershka、Pull&Bear、Stradivarius門店內大大的SALE標誌和鋪天蓋地的服飾總會刺激著眾多年輕消費者的荷爾蒙,無論是蕾絲襯衫、針織衫還是牛仔褲、雪紡裙,不管是長靴、涼鞋還是包包、飾品,一件件用手觸摸,再比比身型,總能收穫滿滿,大包小包拎回家。
  • 海豚為什麼遊得那麼快?
    除了聰明,海豚還有一個很厲害的地方,就是它遊泳的速度特別快。一般情況下,海豚能每小時遊50公裡,這個速度差不多和公交車一樣快了。這還只是正常水平,當海豚遇到危險逃跑,或者在追獵物的時候,每小時能遊80公裡。這速度都能上高速公路了。那海豚為什麼能遊這麼快呢?
  • Angelababy最新時尚雜誌曝光,與昆蟲親密接觸,展現大自然的美好
    馬上就要到三月了,很多明星已經開始復工為三月的時尚雜誌拍攝封面照,前不久,我們才剛剛看到劉詩詩為某雜誌拍攝的照片,產後復出的狀態還不錯,拍出來的效果網友褒貶不一,很多人認為劉詩詩並沒有拍出自己最美的一面,而同樣是時尚界的寵兒,Angelababy也在為某雜誌拍攝三月刊。
  • 《自然》雜誌為什麼那麼牛掰?中國為啥沒有?
    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江曉原、穆蘊秋從2013年開始在《上海交通大學學報》上持續聯名發表關於《自然》雜誌的實證研究,目前已有四篇見刊,第五篇即將面世,這些論文刷新了我們對《自然》雜誌的舊有認知。近期,部分研究成果結集為《Nature雜誌與科幻百年》一書出版,藉此機會,《澎湃新聞·上海書評》邀請江曉原教授談談《自然》這本「神話」般的雜誌。
  • 明星英語詞彙:時尚雜誌的封面女郎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影視英語>影視資訊>正文明星英語詞彙:時尚雜誌的封面女郎 2012-03-27 09:57 來源:前程網 作者:
  • 《Moment》中國第一本人文時尚雜誌 講夢露奢侈品
    《Moment》中國第一本人文時尚雜誌 講夢露奢侈品 近日,中國第一本以終極人文關懷為核心價值的時尚雜誌《moment瞬》經過長達10個月的試刊正式在北京作為一本以國際視野和專業傳媒精神服務中國新財富人群和知識人群的精英話語權雜誌,其強調人文關懷的理念必然給廣大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秉承傳媒人的職業精神和所承擔的媒介責任,《Moment瞬》結合當下熱點和社會趨勢,在整個大趨勢下異軍突起,更加強調作為一份媒體的責任感和道德感。
  • 除了島國小電影,日本這些男性時尚雜誌也很精彩
    原標題:除了島國小電影,日本這些男性時尚雜誌也很精彩男 性 為 什 麼 不 能 更 懂 生 活 ?……可能是出差時候,座位前的航空購物雜誌。然而這並不是今天的主題,今天的主題是針對男性的時尚雜誌。
  • 王源登時尚雜誌封面 破五大刊銷量記錄
    nbsp&nbsp&nbsp&nbsp王源單人版封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爵跡集體封面&nbsp&nbsp&nbsp&nbsp搜狐娛樂訊 日前,TFBOYS王源參與了某時尚雜誌
  • 金晨時尚雜誌封面釋出,曬傷妝搭配飄逸長發,散發無限時尚魅力
    非科班出身的金晨,以其時尚靚麗的外形以及甜美而不失大氣的氣質,總能給人一種鄰家女孩般的感覺,出道後,她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才在娛樂圈站穩了腳跟,如今她的演藝圈也越來越好,期待著她的爆發!與此同時,金晨也是一個具有創意、超有品位的時尚女星,在最近的時尚雜誌上,金晨的各種造型也都是帶給人完美的視覺體驗感,一起來欣賞吧。穿上綠色上衣的金晨,襯託出她整個人的古靈精怪,綠與黑、綠與黑的碰撞,時尚力十足,穿上一件白色襯衫,一頭飄逸的長髮配上藍色針織棉,整個人看起來超有代入感,鏡頭下的金晨,手持工具遮住眼睛,也太過 A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