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33歲女導演勇闖原始部落拍攝紀錄片,稱狩獵武士以紋身為榮

2021-01-08 譯言網

出生於印度的33歲導演及攝影師薩達納·蘇布拉馬尼亞姆(Sadhana Subramaniam),獲過紀錄片艾美獎(美國電視界的最高獎項),她16歲搬到英國倫敦定居,此後週遊世界並走訪了秘魯、肯亞、緬甸和印度等地的原始部落。

據英國《每日星報》7月10日報導,近日薩達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揭露了位於印度東北部那加蘭邦的科亞克部落生活,該部落以極其殘忍的獵頭歷史而聞名。

薩達納表示,以前的科亞克部落在解決與敵對部落的領土衝突時,會將敵人斬首後把頭顱帶回來,並放置在特製籃子裡掛在牆上和門口,作為戰利品炫耀。

1960年,印度政府頒布了獵頭禁令。如今,科亞克族已不再通過武器解決衝突,但每年獵頭日他們仍然會拿著刀槍跳「戰舞」慶祝,還會挖出被深埋在森林裡的敵人頭骨,展示部落的輝煌過去。

據悉,在與緬甸接壤的那加蘭邦偏遠部落裡,仍有一群老戰士身影,他們的紋身就是曾與敵人生死搏鬥的見證。

這些狩獵武士以臉上和胸部的獨特紋身為榮,這是作為他們英雄事跡的標記,也是科亞克部落的一種傳統。

這位導演解釋說,她深入部落尋找這些還活著的勇士,為他們拍攝紀錄片,讓他們成為部落豐富歷史的見證人。

雖然很多武士已80多歲高齡,但仍會使用尖刀並炫耀一身「戰果」,大耳環由動物角做成,帽子由野豬角、犀鳥羽毛、野熊或山羊毛製成。

薩達納稱,科亞克族有著強烈的部落歸屬感,現在的他們和前幾代人一樣會以成為武士為傲,他們繼續學習使用獵頭刀和自製槍等狩獵技能。

儘管部落傳統聽起來有點可怕,但科亞克人非常歡迎薩達納,甚至還會邀請她一起抽菸。

這位攝影師補充說:「他們整天都在吸菸,不過我當時只吸了一口。我還和這些老傢伙達成協議,只要拍完一張照片,我就給他們一個擁抱。這很有趣。」

編輯:燕子簡單說

圖源:Daily Star,Bing

相關焦點

  • 艾美獎獲獎導演拍攝VR紀錄片帶人們走進亞馬遜古老部落
    近日,艾美獎獲獎導演 Lynette Wallworth攝了一部VR紀錄片——《Awavena》,講述了部落裡第一位女性薩滿的傳奇故事,也帶我們走近這片神秘森林,探索自然奧妙。  亞馬遜雨林是全世界最大最著名的熱帶雨林,佔地700萬平方公裡。
  • 英國美女導演為拍攝紀錄片,嫁給亞馬遜土著首領為妻一年
    這個世界上不缺乏為了工作而著魔的人,但瘋狂到為了拍攝紀錄片而嫁給土著首領的,估計也只有這個英國美女導演了。薩拉·貝古姆(Sarah Begum),1988年出生於孟加拉,14歲跟隨父母移民英國,畢業於英國皇家電影學院,曾經在倫敦影視公司專門負責拍攝人文紀錄片。2013年她執導拍攝的《亞馬遜之魂》(Amazon Souls)獲得了坎城電影節的最佳短片獎。
  • 重慶導演非洲原始森林拍紀錄片 被吊上40米高樹頂
    如今一部叫《偉大的一餐》的三集美食紀錄片也火了,在優酷上的點擊量已經超過200萬次,並拿到不少國際獎項。該片深入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記錄了各地的人們如何獲取、儲存食物,為了獲得一餐要付出多少代價,最後如何利用這些食材創造出美食。其中,中非部分的總導演是重慶籍導演陳富。日前,陳富接受了商報記者專訪,回憶起自己帶隊在中非共和國拍攝的難忘經歷。
  • 原始與科技的碰撞VR紀錄片首次揭秘古老的亞馬遜部落
    目前,艾美獎獲獎導演Lynette Wallworth對神秘的亞馬遜部落進行了拍攝。影片具體講述了首位女性薩滿傳奇的故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艾美獎獲獎導演Lynette Wallworth捕捉到了亞馬遜部落首位女性薩滿,歷史性轉變的一刻。
  • 紀錄片《浩劫》導演去世,享年92歲
    《浩劫》導演克洛德·朗茲曼去世 享年92歲。據香港媒體報導,5日,曾執導經典猶太大層殺紀錄片《浩劫》(Shoah)的法國名導克洛德·朗茲曼(Claude Lanzmann)於巴黎離世,享年92歲。其公關公司工作人員表示他死世前身體非常虛弱。
  • 原始部落女性用「貝殼」當衣服,酷似「美人魚」,還喜歡紋身
    導語:原始部落女性用「貝殼」當衣服,酷似「美人魚」,還喜歡紋身現在旅遊已經變得非常普遍,很多人都喜歡到外面去走走。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個地方都有值得人去看看的美景。現在中國人的收入都增加了,很多中國人都想要到外國去旅遊,大家對於「原始部落」都是比較好奇的,原始部落居住的環境遠離文明社會,原始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他們一般都是在深山老林中,沿用著自己的生活方式。原始部落一直給人的感覺都是很神秘,今天要介紹的一個部落就是其中一支。
  • 最「開放」的原始部落,男不娶女不嫁,繁衍方式很直接
    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很多的原始部落,他們與世隔絕過著屬於自己的原始生活,而這次我們要講的就是最開放的原始部落,在這裡男不娶女不嫁繁衍方式也非常的直接,這個部落就是喜馬拉雅靠近印度北部的卓巴人。他們被人所知的原因不是生活方式而是婚嫁制度,在卓巴人的眼裡並不像我們一樣有著婚嫁觀念,他們男不娶女不嫁確定關係就是一束鮮花,到了適當的年齡一方就會戴花來吸引對方,只要雙方看對眼了就可以用一束鮮花確定雙方關係。
  • 美國傳教士硬闖與世隔絕6萬年印度原始部落 被亂箭射死
    參考消息網11月22日報導臺媒稱,一名27歲美國籍傳教士日前划船登上印度安達曼群島中最遺世獨立的北森蒂內爾島,試圖與島上原住民接觸,結果才剛踏上沙灘就被亂箭射死。印度警方11月21日表示,已經朝殺人罪方向調查,並逮捕7名涉案人士,但暫時還找不到收回男子遺體的辦法。
  • 當今世上僅存的原始人種,上萬年都未進化,堪稱人類的「活化石」
    說起現在的原始人部落,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非洲密林深處,但是大家如果曾留意過的話就會發現,當介紹這些非洲部落時所用的措辭是"保留原始風俗"。今年疫情大爆發時,曾有個信息讓網友大呼詫異:亞馬遜雨林原始部落居民確診新冠。很多人想不明白雨林中的原始部落是怎麼傳過去的,其實就是因為早已與現代社會進行了交流,被外人所感染了。
  • 挪威工程師前往印尼部落生活,靠猴子和蝙蝠為食,如今拍成紀錄片
    據英國《太陽報》4月18日報導,挪威一名工程師兼電影製片人,以自己在印尼的叢林生活經歷為原型,拍攝了一部名為《新烏託邦》(Newtopia)的紀錄片,並於近期在線上上映。影片中,他和當地部落居民一起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而日常口糧竟是野生的猴子和蝙蝠。
  • 這些快要消失的原始部落,你都聽說過嗎?最後一個部落被稱為泥人
    這些快要消失的原始部落,你都聽說過嗎?最後一個部落被稱為泥人雖然現在都是文明社會了,但是在這個世界上還是存在著很多不為人知的原始部落的,有些已經快要消失了,他們生活在人跡稀罕的地方,分布在世界各地,有英國的攝影師就讓這些原始的部落為人們所知,一共有15個,這裡小編就只介紹幾個。
  • 南非最「奔放」的部落,少女以不穿上衣為榮,當地還實行一夫多妻
    部落文明一直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話題,隨著越來越多的現代人開始深入挖掘神秘的原始部落,許多部落的文明和習俗逐漸為公眾所知,這些原始部落,大多與世隔絕在偏遠的山區和森林,一直隱藏到現在,因為他們的偏遠位置和不發達的交通,所以導致發展落後,隨著旅遊需求的擴大,原始部落居住的地方被開始開發,
  • 世上最原始的部落,幾萬年與世隔絕,對外態度令人不敢靠近!
    生活在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早就熟悉了各種電子產品的使用,地球如此之大,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還有很多原始部落存在,在我們的認知裡,非洲是擁有原始部落最多的地方,但其實除了非洲還有很多地方也有一些原始部落還延續著千百年前的生活方式。
  • 喜馬拉雅山的原始部落,男不娶女不嫁,如何繁衍後代?
    導語:喜馬拉雅山的原始部落,男不娶女不嫁,如何繁衍後代?在我國有很多的著名景點,每當到節假日的時候幾乎都是人山人海,但是除了節假日,沒有時間外出旅遊,當然很多人討厭人山人海的地方,所以都會選擇一些比較原始的地方去旅遊,感受世外桃源般的快樂,那麼接下來小編帶著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
  • 英報:印度IT精英熱衷用西方公司名字紋身
    在西方名企工作的印度IT精英熱衷將公司名字紋在身上(網頁截圖)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電訊報》5月16日報導,印度「科技之都」班加羅爾(Bangalore)的IT精英們以進入西方知名企業工作為榮,他們熱衷於將所在公司的名字或品牌標誌紋在身上,以表達自豪感。
  • 紀錄片《人類》導演:我想拍攝中國城市裡的農民工
    中新社天津10月23日電 (記者 張道正)法國著名攝影師亞恩·阿爾蒂斯·貝特朗23日晚在天津說,「我個人非常關注中國城市裡的農民工,希望能拍攝一部關於他們的電影,尤其希望能拍攝更多關於中國婦女的鏡頭。」  亞恩·阿蒂斯·貝特朗是一位以航拍世界各地地景聞名的法國攝影師、記者和環保人士,生於巴黎。
  • 海嘯全景:4萬人小鎮夷為平地 一原始部落滅絕
    在曾拍攝電影《海灘》的披披島,腫脹和腐爛的屍體不停地被衝上岸來,更多的救援人員則在瓦礫堆裡尋找屍體。「發現屍體並不難,你只要循著味走就行了。」43歲的法國搜救志願者巴羅斯說,「難的是知道屍體是哪國人,因為他們全都無法辨認了。」
  • 印度海娜手繪紋身,你了解多少呢?
    印度海娜手繪常備稱作海娜紋身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紋身。它起源於印度。,嚴格地說,Henna同紋身還不一樣,因為它不像後者是刺上去的。最大特點就是無痛。海娜紋身是用顏料在手上進行繪畫,所以絲毫不會感覺到痛。最適合又怕疼又想美的小仙女。
  • 紀錄片《浩劫》導演克勞德·朗茲曼去世,享年92歲
    法國紀錄片大師克勞德·朗茲曼。東方IC 資料法國紀錄片大師克勞德·朗茲曼(Claude Lanzmann)於7月5日在巴黎聖安託萬醫院去世,享年92歲。朗茲曼從影近半世紀,但導演的作品總計僅十部。18歲時,他加入下屬法國共產黨的共產主義青年團組織,成為法國地下抵抗組織遊擊隊的成員,活躍在法國中部城市克萊蒙費朗(Clermont-Ferrand)一帶。戰後,他回到巴黎,進入索邦大學專攻哲學,畢業論文寫的是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之後更專門去了德國圖賓根大學繼續研讀哲學,為的是想看看德國老百姓究竟是什麼樣子的。1947年,法國哲學家薩特發表了《關於猶太人問題的思考》一文,震動整個歐洲。
  • 非洲最後一個原始部落,靠打獵為生,還在鑽木取火純天然
    在全球現代化下,地球上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地方,還有一些原始部落,他們像我們幾萬年以前一樣,過著原始人的生活,靠鑽木取火和狩獵為生。我們今天要講的部落是哈扎部落,它位於非洲大陸的一個森林裡,完全靠打獵為生,他們的狩獵武器是他們自己的弓箭,箭上塗有有毒植物的汁液,用來射動物,即使原弓箭威力不大,也能有效殺死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