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地球上進化了數百萬年,已經完全適應地球的環境了,其實地球能夠誕生出生命,與諸多因素有關,地球不僅有著合適的空氣和溫度,而且還能夠阻擋來自宇宙的強烈輻射。所以說人類在進入宇宙後,也會因為環境的改變而發生身體變化,甚至有人會因為對環境不適而瞬間死亡。
因此有人認為從本質上來說,以人類的能力是沒有辦法離開地球的。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我們創造出那個火箭和太空衣,不僅可以帶太空人離開地球,而且厚重的太空衣還能夠阻礙大部分的輻射,這樣可以使得太空人在外太空停留,並且開展太空任務。只不過人類仍然有兩個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那就是宇宙的輻射問題和微重力環境,太空衣和太空飛行器也只能是人類在宇宙中停留短暫的時間。
這兩個問題也是目前科學家所努力的方向,如果未來人類想要實現星際移民和太空殖民,那麼這兩個問題是必須要解決的。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時候,美國NASA就曾經進行了多次的太空飛行任務,目的就是為了搞清楚宇宙環境對人體的影響,經過多次的實驗,我們能夠看出太空人身體素質還是非常好的,這麼多次的飛行任務下來,他們的身體並沒有受到特別嚴重的危害,從那之後人類才開展了登月計劃,只不過長時間停留也是不太現實的。
從那之後美國的NASA也開始建立國際空間站,這麼多年來,NASA也一直在研究宇宙環境對人類的影響。如果說起這麼多的研究事業,那麼有一項試驗不得不說,那就是雙胞胎太空人的實驗。在2015年的時候,美國NASA選取了兩名雙胞胎太空人,讓其中一位在國際空間站內停留了一年的時間,這也是美國太空人歷史上停留最長的時間紀錄,因此這兩名太空人的身體便成為了科學家的研究重點。
一名太空人進入到了國際空間站,另一名太空人則在地球上生活,這樣通過兩組數據對比,我們就能很清楚的認知到人體發生了哪些變化。一般來說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工作的時候,最長時間也不會超過6個月,因此一年的時間早已經超過了正常的時間範圍,當其中的一位太空人帶滿一年之後,回到地球上,是科學家便對他的身體進行了分析。
當然得離開地球是宇宙的微重力環境,會使人類的新陳代謝發生紊亂,由於宇宙中有強烈的輻射,這些輻射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而在地球上我們的身體都已經適應了地球的環境,所以一旦進入宇宙血液便會四處移動,甚至會影響人體的心臟血液流通。
長期的宇宙環境也會使人體的心臟健康面臨著重要風險,在以往的太空人身體中,科學家就發現它們存在心血管方面的問題,而微重力環境也會影響太空人的視力,所以說從國際空間站返回的太空人中要戴上特製的眼鏡來恢復視力。
當我們再回到這項雙胞胎實驗,會發現有一項數據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那就是這名太空人的染色體也發生了改變,隨著年齡的增長,染色體的端粒會越來越短,按照道理說,這名太空人的染色體端粒也應該是逐漸變短的趨勢,但沒想到他在太空中停留了一年後,端粒非但沒有變短,反而還變長了。
雖然科學家監測到了這一現象,但是背後的原因目前還不得而知,想要解開這個問題的答案還需要更長的時間和更多的試驗,不知道大家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