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一網荷蘭」微信公眾號:
1. 長按最下方的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Extract QR code)」,來關注我們。
2. 點擊屏幕右上角「一網荷蘭」(標題下方),來關注我們。
3. 在「添加朋友」中選擇「公眾號」,搜索「hollandone」,來關注我們。
在太平洋上,蘇拉威西島的東面,紐幾內亞西面和帝汶島的北面,有一個摩鹿加群島,又譯作馬魯古群島。在荷蘭,有一個可以說對荷蘭又愛又恨的社群,就是摩鹿加社群Molukken,這個社群目前在荷蘭有數萬人,今天(3月21日)晚上,他們舉行了首批摩鹿加人抵達荷蘭65周年的紀念活動,荷蘭媒體對此作了報導。
首批摩鹿加人是1951年乘船來到荷蘭的,他們是因為什麼而來的呢?這要從荷蘭和印度尼西亞的歷史講起。印尼曾是荷蘭的殖民地,後來一直爭取獨立,1945年宣布建立脫離荷蘭獨立的印度尼西亞共和國,並繼續與荷軍作戰,直到1949年荷蘭完全撤軍,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誕生。
印尼本土的摩鹿加人,一直站在荷蘭人一邊,作為荷蘭皇家荷印兵團(KNIL)中的精銳部隊,與印尼人作戰。因此,印尼政府將摩鹿加人視為賣國賊、叛徒。1950年4月成立的摩鹿加蘇丹共和國RMS,也被印尼政府鎮壓。
儘管摩鹿加人不願意離開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園,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得不接受荷蘭政府的建議,遠赴西歐,暫時棲身。1951年的3月21日,第一批上千名莫鹿加人,乘坐遠洋運輸船KotaInten,男女老少的,抵達鹿特丹。此後,一共有12艘航船,運來了4000名摩鹿加軍人,連同他們的家屬共12500人,分別從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登陸。
當時的設想是,這批摩鹿加人只是暫時停留在荷蘭,因為國際社會還在斡旋,致力使印尼政府同意摩鹿加的自治。因此,這批摩鹿加人始終是要回到家園的。
荷蘭政府把他們安排在一些地區生活,比如在前德軍集中營所在地Westerbork 和 Vught等地的住屋中,離開荷蘭人的住宅區很遠,也按照摩鹿加的傳統方式生活。
當時荷蘭答應半年後把他們送回去,所以,很多家庭都把行李箱放在身邊,隨時準備離開。
他們中的男丁已經被宣布復員,因此,也不能繼續在荷蘭軍隊中服役,也沒有了薪金,每個星期,荷蘭政府只發些生活費。
雖然生活有吃有喝,但是非常單調,他們不被允許外出工作,男人們每天就打牌、打撞球過日子。
但是,把他們送回去的計劃由於荷印政府雙方的拉鋸戰而擱淺了。
日子就這麼一天一天過去了。返鄉的希望落空了,新的一代長大了,1960年左右,荷蘭政府決定停止對摩鹿加人的支持,這令摩鹿加人十分憤怒,感到自己被騙了,被出賣了,荷蘭政府既不支持他們建立獨立國家的要求,也不對印尼政府施壓,現在,連基本的生活也難以得到保障了。
七十年代開始,第二代摩鹿加人對荷蘭越來越不滿,先後爆發多次暴力行動,最有名的,是1975年和1977年兩次荷蘭的摩鹿加人劫持火車的行動,造成了人員的死亡。據說,他們也曾打算綁架當時的荷蘭女王Juliana。一直到2000年,荷蘭一些知名政治家也曾受到摩鹿加人的威脅。
時至今日,第三代的摩鹿加人在荷蘭出生長大,已經回不去了。雖然,在荷蘭他們還懷有摩鹿加共和國的理想,但是,也意識到,他們必須在荷蘭建立自己的事業和前途了。
但是,據說政府致力讓摩鹿加人融入社會十分困難。
目前,大部分年輕的摩鹿加人已經離開了50和60年代建立起來的摩鹿加村,有一半的年輕人跟外族結婚。
這個族群也出了些有名的人物,包括70年代著名的足球運動員SimonTahamata,他曾經入選荷蘭國家隊和比利時國家隊;更加有名的是Giovannivan Bronckhorst,曾經出任荷蘭國家隊隊長,現在正當盛年,是費耶諾德俱樂部的主教練。
關注荷蘭一網:www.hollandone.com
關注荷蘭一網微信號:hollandone
為您提供最快、最新、最有深度的荷蘭及歐洲時事新聞、經濟、科技、人物專訪及評論等,讓您了解一個不一樣的荷蘭、不一樣的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