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不空,為什麼不存在絕對真空呢?

2020-11-29 小許愛學習

說到真空,大部分人可能覺得,「真空」就是什麼都沒有,連空氣都沒有那還不是什麼都沒有嗎?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真空的理解也是在不斷的變化。

廣袤的宇宙不存在絕對真空

19世紀中期的時候,當時的物理學家對波動的理解主要來自於聲波和水波,因此認為波動是需要依賴於某種介質的;就像聲波是震動空氣來傳播,水波是振動水來傳播,電磁波能在空間傳播,是不是空間中也存在一種介質?當時給這種介質起了個名,就叫「以太」,認為電磁波就是以太的振動形成的。這可以看作是當時物理學界,對於真空這個概念比較流行的看法。認為真空中充滿著「以太」。

水波

到了19世紀末,「麥可遜·莫雷實驗」直接把「以太說」判了「死刑」。原本明朗的物理學天空,被遮上了一朵烏雲;不少人都知道其實當時一共有兩朵烏雲,可當時誰能料到,這兩朵烏雲後來竟演變成了狂風暴雨。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朵帶來了「相對論」,另一朵帶來了「量子力學」。當時量子力學的基本運動方程式是薛丁格方程,它是一個無法滿足「相對論協變性」的方程,所以叫非相對論性方程。

薛丁格

後來,狄拉克提了一個滿足協變性的方程,就是狄拉克方程。這個方程可以說是把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協調起來的第一次成功的嘗試。

但是,狄拉克方程有一個非常詭異的解,就是可能存在「負能量」的電子(可不是電荷為負的電子)。如何理解負能量的電子呢?結合「泡利不相容」原理,狄拉克認為:真空可以看成是一片填滿了負能量狀態電子的大海,這就是狄拉克之海。

狄拉克之海

但是這些帶負能量的電子無法用任何方式測量,它們是作為潛在的物質存在於真空之中,只有當某種能量介入時,比如γ射線照射,這時候「海」中的負能量電子才被激發到「海面」上,同時海中會出現一個「空洞」,但是這個空洞是相對於原來的負能量的電子海來說,所以這個「空洞」其實並不「空」,它其實是一個帶正電荷的電子,這就是所謂的「正電子」,也叫「反電子」,後來實驗也證實了正電子確實是存在的。

狄拉克

到這裡,「真空」的概念就升華了,甚至可以說「太以」以「電子海」的形式又回來了。

但是狄拉克這個解釋,後來也遇到了問題。因為隨著人們發現各種正反玻色子,人們發現「泡利不相容原理」只對費米子有用。所以現在的物理學家們,又慢慢的冷淡了狄拉克之海的概念。

泡利不相容

這次人們把目光投向了量子電動力學,也叫QED。它是量子場論的一個最成熟的分支,主要研究的是帶電粒子和電磁場的相互作用,並將4種基本力中的弱力和電磁力進行了統一,也就是建立了弱電統一理論。

這個理論認為,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看作是電子發射出的虛光子,變成了一對虛的正負電子,這對正負電子又相互湮滅,重新變成了一個虛光子,這個過程被稱作為真空極化。

量子動力學

所以這個時候,科學家又認為,真空中應該存在著大量的虛光子和正負電子對;真空極化現象通常是伴隨著量子漲落出現的,也叫「漲落」;與這種現象伴生的能量稱為「真空零點能」。

「真空零點能」就是說,即使在絕對零度,真空仍然是有活力的。這個觀點來自於量子力學著名的「不確定性原理」,這個原理簡單的說,就是不可能同時獲得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動量;當溫度降到絕對零度時,如果粒子完全停下來,它的動量和位置不就可以同時得到了, 這就違反了不確定性原理。

虛光子

根據這個觀點,荷蘭物理學家卡西米爾在1948年提出了「卡西米爾效應」,並於1996年得到了實驗的驗證。所以說「量子漲落」可以認為是目前科學界對「真空不空」這個概念的主流觀點,同時也是目前對萬物起源和宇宙誕生的一種解釋。

還有個主流觀念,認為真空中同時充滿了「希格斯場」。 2013年,歐洲核子中心宣布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宇宙中的「質量」就是它帶來的,所以它也被稱為「上帝粒子」。

上帝粒子

關於真空的概念,後來還出現了一些其它的概念和觀點。比如隨著「量子色動力學」的發展,提出了「夸克禁閉」;甚至有華人物理學家提出了「量子以太」的概念。不過這些理論目前都還沒有被實驗證實或仍處於理論猜想階段,隨著科學的發展,相信對真空的了解應該也會變得越來越清楚和深刻。

相關焦點

  • 絕對真空不存在!科學家首次證明真空波動
    真空是絕對虛無的嗎?目前物理學家已經成功證明了真空波動的存在,通過高精度的光學測量技術直接觀測到所謂的真空波動。從物理學的角度看,真空波動被認為是量子光場的閃爍,即使在完全黑暗的宇宙之中,真空波動也能夠被物理學家們發現。
  • 真空不空,真空裡到底有什麼?
    1930年,狄拉克提出真空是充滿了負能態的電子海。最後現代量子場論的觀點認為:真空是沒有任何場量子被激發的狀態,或者說真空是量子場系統的基態。是不是有點像佛所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現在物理學界認為真空有以下特性:1,真空可以「空」,不能「無」;在真空中,粒子不停地以虛粒子、虛反粒子對的形式憑空產生,而又互相湮滅,在這個過程中,總的能量保持不變。
  • 為什麼太空是真空?
    真空是一個空的地方,空間幾乎可以做到這一點。太空幾乎是一個完美的真空,充滿了宇宙的空洞。但我們生活的空間卻並不空,地球引力是罪魁禍首。要真正理解我們宇宙的真空,我們必須花點時間來理解真空到底是什麼--它不是什麼。那麼,什麼是真空,為什麼太空不是真正的真空呢?家用吸塵器可以有效地將地毯上的汙垢和灰塵吸出來。吸塵器使用差壓產生吸力。但太空的真空正好相反。
  • 為什麼太空是真空的?
    太空幾乎是一個完美的真空,充滿了宇宙的空洞。簡而言之,地心引力是罪魁禍首。但是要真正理解我們宇宙的真空,我們必須花點時間來理解真空到底是什麼。那麼,什麼是真空,為什麼太空不是真正的真空呢?根據定義,真空是沒有物質的。太空幾乎是絕對的真空,不是因為引力,而是因為它幾乎是空的,這種空導致了極低的壓力。
  • 在原子裡面,原子核和電子之間是絕對真空嗎?為什麼?
    從字面上理解,絕對真空就是絕對的什麼也沒有的空間,有點類似於閔可夫斯基的純粹空間,下面從空間的概念實質上先來闡明「什麼也沒有並不是空間」的科學認識,排除絕對真空中純粹空間自身的存在;然後再從科學實踐中的「真空不空」來證明不存在絕對真空(物理意義上的)。最後再結合原子來回答原子空間不存在絕對真空的原因。
  • 太空為什麼是真空的?
    太空是幾乎完美的真空,布滿了一個個宇宙空洞。簡單來說,這要怪引力。但要真的了解我們宇宙的真空,就需要花些時間來了解什麼是真空——以及什麼不是真空的。那麼,什麼是真空?為什麼太空不是完全真空的呢?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天體物理學部門的高級科學家Jackie Faherty告訴Live Science說,首先不能把真空吸塵器比作太空的真空。
  • 太空為什麼是真空的?
    太空是幾乎完美的真空,布滿了一個個宇宙空洞。簡單來說,這要怪引力。
  • 真空並不存在,暗能量的本質或許就是真空力
    ,這就不符合嚴格意義上的真空定義,所以我們只能將其定義為近似真空,那麼宇宙中真的不存在一塊不存在任何物質的區域嗎?或許有,但可能性基本為零,即使我們能夠找到一塊不存在物質的區域,但是我們也無法找到一個不存在能量的區域,因為能量分為很多種,機械能、內能、太陽能等等,在宇宙大爆炸發生後,由奇點釋放的巨額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快速擴散到整個宇宙,如今在宇宙的各個角落,都可以檢測到137億年前那次猛烈大爆炸的餘溫,即宇宙微波輻射,所以從宇宙大爆炸的角度來說,也不存在一塊絕對真空的領域
  • 什麼是真空?
    那麼存不存在真空度0帕的真空呢?純粹的空間,即絕對真空是不存在的>十七世紀的笛卡爾認為「一無所有的空間是不存在的」,他是這樣論證的:空間和廣延性是同一的,而廣延性是與物體相聯繫的,因此沒有物體的空間是不存在的。
  • 真空真的是空的嗎?
    也就是說,多數人想像的「真空」應該是不存在任何物質、空無一物的空間狀態。因為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生活在被大氣層包圍著的環境中,所以一般公眾理解的「真空」,或者說接近「真空」的程度,是與容器中大氣的多少、氣壓的高低有關的。那麼,如果我們突破了大氣層的限制,去到宇宙空間中,那是不是就身處「真空」中了呢?
  • 宇宙是否存在沒有物質和暗物質的絕對真空?宇宙外是絕對真空嗎?
    因為沒有物質也沒有暗物質的空間是不存在的,即一無所有的絕對空間是不存在的。關於這一點,十七世紀的笛卡爾已經闡釋的很明白了。笛卡爾他是這樣論證的:空間和廣延性是同一的,但廣延性是與物體相聯繫的,因此沒有物體的絕對空間是不存在的,亦即一無所有的空間是不存在的
  • 費曼圖帶來物理革命:真空不「空」
    費曼一開始以為自己解決了真空的問題,卻發現簡潔明了的費曼圖無法代替場方法。那麼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對真空有什麼新的理解呢?撰文 弗蘭克·維爾切克(Frank Wilczek)翻譯 金莊維審校 寒冬當理察·費曼晃進我的辦公室時,他看起來有些疲憊。
  • 神秘的宇宙太空為什麼是真空?
    真空概念何謂真空?普通人的理解,真空的意思就是沒有一點空氣的空間,是真正空了;理論上真空的意思就是沒有任何實物質的空間,並不是沒有空間和什麼也不是的意思,是真正的空間的意思;而在現代科學研究上認為真空並不空,真空裡面充滿了虛粒子和能量,也不是什麼也沒有的意思。
  • 真空不導熱,太陽光為什麼能將熱量傳到地球?假如真空能導熱呢?
    熱量傳遞模式我們知道有三種,分別是傳導、對流和輻射,在地球上大多數時候這幾種狀況會同時發生,因為存在熱量傳遞的介質,比如空氣、實體物質和,而輻射卻不需要介質,只要不檔著輻射源即可!所謂導熱的理解,我們一般是理解為傳導和對流,因為只有這兩種傳遞的才是熱量,也就是分子運動的傳遞,假如真空是一種可以用傳導的方式來傳遞熱量的話,也許會發生很多有趣的結果!
  • 宇宙真空是什麼狀態?為什麼引力會讓宇宙更空曠?
    真空從我們正面的意思來理解就是一個空間裡什麼東西都不存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真空包裝、真空吸塵器,我們同時也知道我們太空是處於真空的。以前也有人告訴我們因為太空中沒有空氣,因此它是真空的。那麼真空究竟是一種什麼狀態呢?
  • 真空裡面是空的嗎?這個探測器飛了185億公裡,找到真空內物質
    人類第一次發現真空現象的時間,可以追溯到1641年,來自義大利的科學家託裡拆利在一次偶然的實驗中發現了真空現象。如果我們在一個盆中裝滿水,然後在一隻試管中也裝滿水,這時候,我們用水將試管口捂住,將其倒放插入水中,我們會發現試管中的水是滿的。但是,如果我們將水換成水銀呢?水銀作為一種常溫下呈液態的金屬元素,擁有特殊的性質。
  • 如何區分「中空玻璃」和「真空玻璃」呢?哪種隔熱隔音效果最佳?
    那麼我們家中的雙層玻璃是屬於中空玻璃還是真空玻璃呢?中空玻璃和真空玻璃有什麼區別?哪種玻璃隔熱、隔音最佳呢?首先我們來看看中空玻璃,中空玻璃大體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中間為乾燥的空氣,這樣能防止在天氣寒冷的時候玻璃中間結霜,影響玻璃的透明度,能夠起到較理想的隔熱、隔音的作用(起碼比單層的效果強幾倍)。
  • 門窗玻璃:中空玻璃VS真空玻璃,別再傻傻分不清楚了,它們不一樣
    中空玻璃的兩塊玻璃夾層之間裝有吸收水氣的乾燥劑,因此形成了一種類似中空的狀態,無水氣、無汙點,也沒有灰塵的存在。中空玻璃的中間並不是真空的,是有空氣層的,要麼中間為乾燥的空氣,其保溫或者說隔熱隔冷性能充其量就是雙層玻璃,要麼是充滿惰性氣體,如:氮氣(普通)或(高級)。後者成本比前者高,但能起到很好的隔音密封,隔熱的效果。
  • 在原子裡面電子和原子核之間是絕對真空嗎?為什麼?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要先把「真空」的定義講清楚。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所謂的「真空」是指不存在任何物質的空間狀態。我們也可以理解成是一定區域內的氣壓遠遠小於大氣壓。關於這種定義,我要簡單說一下,在這種頂一下的「真空」,實際上,絕對真空是不可能存在的,即使是外太空都不是絕對的真空,而認為抽真空也沒辦法實現絕對的真空。那接下來,我們說一說原子內電子和原子核之間的是不是存在絕對的真空。
  • 外太空的真空是由什麼引起的呢?
    外太空的真空不是由宇宙膨脹引起的,而是由引力引起的。首先,當我們說外太空(行星和恆星大氣層外的空間)是「真空」或「空」時,我們是指外太空幾乎是空的或幾乎是一個完美的真空。實際上,即使是最遙遠的外太空也有氣體、灰塵、輻射、引力以及其他物質。沒有真正的真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