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獸產於絕域,驍騰來自安西"——鎮宅神獸「石獅子」的進化之路

2020-08-28 歷史啞劇

前言

作為百獸之王,獅子一直頗受中國人的喜愛,有人為它雄偉的外表著迷,有人拜服它威猛霸氣的實力。

在中國古文化中經常能看見獅子的身影,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雕刻繪畫,獅子的形象始終都是正面積極的,尤其是在建築藝術方面,獅子簡直就是鎮宅安家的神獸,十之八九的傳統建築都留存著獅子的身影。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獅子在古代中國幾乎是絕跡狀態的,從外來猛獸進化到家喻戶曉的神獸,獅子的&34;也是異常艱辛了。

一、 石獅的來歷

中國史書中最早對於獅子的記載出現在《穆天子傳》,書中提到周穆王巡遊西域一事,裡面有這樣一句:&34;,&34;指的就是獅子。由此可推,我國在三千年前就已經認識到了獅子的存在。

但是從地理生物角度分析,獅子在千百年前普遍生存在歐洲東南部、非洲大陸和亞洲西南亞,古中國所處的亞洲東部是沒有獅子居住的。所以我國很多專家學者在獅子來歷這個問題上都產生了分歧,支持率最高的版本是認為獅子來源於外來進貢:

據傳東漢章帝時期,西域藩國大月氏曾在某次進貢天朝時呈上了一頭猛獸。

《爾雅·釋獸》提到:此獸名狻猊,如貓,食虎豹。

狻猊就是我國對獅子最初的稱呼,當時這頭猛獸的到來還在都城洛陽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百姓們夾道圍觀,爭相目睹從未見過的玄獸風採。

從此之後,獅子便走入了中國人的視野,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我國歷史文獻中,踏上了從猛獸到&34;的進化之路。

二、 崇獅文化的形成

  • 鎮宅驅邪

漢代《十洲記》上書:西海聚庫,洲在西海中,艮方之地,地方三千裡。北接崑崙,二十六萬裡,有獅子,闢邪巨齒,天鹿長牙,銅頭鐵額之獸。

先輩們在最開始接觸獅子的時候就認識到了此獸兇猛狂野,口耳相傳之下,獅子的王者威儀就在民間散播開來,漸漸地就被賦予了&34;功能。南朝畫家張僧繇曾所畫的獅子圖就被當時很多人奉為驅邪避災的&34;,在市面上一度到了千金難求的程度。

唐代時期,由於外來佛教盛行,獅子又被度上了一層禪意,象徵著佛法的威望和力量,所以唐朝信佛的王公貴族下葬時,通常都會帶著一批獅子形象的工藝品,作為除妖驅鬼、避煞納福的鎮墓獸,現在挖掘的唐代墓葬中就曾出現許多獅形雕塑。

從此以後,獅子就常常被當做守護神獸廣泛出現在民間百姓家中,其本身的猛獸性質外加上宗教賦予的神秘色彩,使得獅子成為了人們狂熱追捧的&34;神物,在建築行業瘋狂地刷了把存在感。

石獅子的形象特徵普遍都是捲髮、巨眼、張口、露齒、利爪,一副雄壯威嚴的樣子蹲坐在門口兩側,不管是廟宇、朝堂,還是府衙、宅邸,都至少有一頭石獅佇立把守,氣宇軒昂地恪守鎮宅職責。唐代閻隨侯還專門為此作了一首《鎮座石獅子賦》

&34;故宮的太和殿外至今還蹲守著兩尊雄偉的石獅。」

  • 民俗舞獅

舞獅最早是在佛教儀式中用作慶祝的。在佛教傳統文化中,佛的誕辰這天都需要舉行&34;活動,就是用鮮花寶車拉載著佛像巡遊城池,歌舞伴奏是必不可少的,舞獅也是其中一環。

北魏《洛陽伽藍記》有載:&34;

百姓們爭搶著看舞獅表演以至於發生了踩踏事故,導致有人在擁擠中喪生,足以見得當時群眾對舞獅的喜愛。到了唐代,舞獅文化又達到了新的高潮,民間表演、宮廷禮樂、軍營慶祝等等,這項活動似乎已經成為了大家喜慶日子裡必備的娛樂節目。鑼鼓喧天的熱鬧氛圍中,或威嚴或靈動的獅子眨巴著銅鈴似的大眼,激情四射地舞動著身軀,表演者將雜技、武術和舞蹈技能全都融為一體,極具張力地展現著舞獅的遒勁機敏。

如今舞獅已經被看作是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一種代表,它攜帶著鮮明的華夏特色,獨特的外觀形象讓舞獅表演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只要有華人聚集的地方就必然有這項表演。

  • 娛樂雜談

中國人對獅子的喜愛還表現在日常生活娛樂中。因為獅子百獸之王的威名,人民群眾都視獅子吼為氣勢雄厚的形容詞,還衍生出了一個趣味性的稱呼:&34;,專門指一些脾氣火爆的婦道人家。甚至武林名門少林寺都創造了一套以獅子為原型的絕學&34;,多次出現在俗家話本裡,被江湖人士贊為上乘功法。

宋代時,獅子更多是作為吉祥福瑞的代表出現的,在造型樣貌方面也有了極大突破。以繡球為例,宋代女子常在自己的招親繡球上縫製獅子花紋,期盼祥瑞喜慶的好姻緣。當時的獅子形象與唐朝前期相比,已經脫離了寶相威嚴,更偏向寵物的可愛靈動,市面上還出現了許多獅子玩偶,都是脖系鈴鐺,調皮玩樂的動態形象,尤其是母獅和幼獅綁定的雕塑造型,一度是婦女兒童追捧歡迎的掌中寶。

此外,唐代之前的獅子多為&34;,製作者通過細緻入微的觀察,掌握了獅子的舉止細節和行走變化,雕刻出來的作品展現的是獅子步履穩健、昂首挺胸的動態之姿,仿佛正在巡遊自己的領地一般,視覺上突出了它們威猛雄健、霸氣外露的高貴形象。

三、 傳統藝術中的&34;

  • 建築中的&34;文化

自從外來戶獅子被中國百姓所熟識,民間對於它的討論熱度就一直居高不下。據《元代石獅趣談》記載,唐朝都城中的居民都住在&34;裡,這是一片由政府劃分的居民區,周圍都有圍牆圈定,坊門外是商業娛樂的公共場所,門內則是安家住宅之所。而坊門作為兩個場地的分界線,自然是政府部門重點建設的對象。

長安城內每個坊門都會提上所屬地名,兩根承重的坊柱下也各放置著一尊石獅,不僅寄託著人們招吉納福保平安的景願,其石座本身的重量也能鎮壓坊柱,以防颱風大雨等惡劣天氣擊垮坊門,兼具了美觀和實用功能,是官方石獅護門傳統的典型現象。

宋代以後,住宅劃分的限定逐漸寬鬆,&34;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石獅開始成為權勢的代表,有錢有勢的高門大戶都喜歡雕刻兩尊石獅鎮宅避禍,原本的坊門被改造成門樓,坊柱下的石獅移到了柱身,成為攀附其上的吉祥花紋。這種建築風格保留至今,已經成了中國傳統建築裡不可或缺的創作形式。

元代初期,守門石獅的材料逐步從石器轉變為鐵器,一方面是因為元朝的鐵器鑄造技術已然成熟,另一方面是因為獅子形象的運用更加廣泛了。不僅是石像,連府邸門環上的銅扣都變成了獅子的造型,這也是獨屬於貴族富戶的鎮宅神獸走向民間普通家庭的標誌。

  • 宗教中的&34;形象

獅子在佛典中可謂是高頻神獸了,有關於獅子的傳說記錄比比皆是:佛剛出生的時候就有五百個雪獅相伴;佛就是人中的獅子,是人類中最具威信的人;釋迦摩尼誕生那天,發出的第一聲就是獅子吼,寓意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獅子也是文殊菩薩的坐騎,伴隨菩薩左右受佛法薰染;獅子形象的狻猊是龍的第五個兒子,佛見他有緣便收為佛香的看守者,日夜吸取香火生機。

各類神話應有盡有,獅子仿佛成為了佛家的專屬神獸,幾乎所有的佛教經典中都有它的身影。名言海外的敦煌壁畫中也曾出現過獅子的面貌,壁畫中的獅子馱著文殊菩薩,身披霞光,神態安詳,通體呈石青色,自帶寶相莊嚴。

獅子在佛教中通常都是護法者的身份,也正是這種正義威嚴的形象,讓獅子成為民眾心中的驅邪守護神,最後演變成了眾多不同的造型物件出現在家宅房屋中,歷經千年時光,造就了中國獨特的&34;文化。

總結

時過境遷,現代建築中已經很少能看到獅子的身姿了,但這並不代表中國的&34;文化已經落沒,而是科技的進步賦予了&34;文化更多的發展空間,它以更加便捷更加多元化的形式隱匿在我們的生活中,春聯、節日的手機開屏、廟會舞獅、年畫等等,&34;依舊在這些領域屹立不倒。

&34;在如今已是全新的文化形象,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國何嘗不是一頭甦醒的雄獅,昂首踏步彰顯著炎黃子孫的威猛雄風。


參考文獻:

《析津志輯佚》

《元代石獅趣談》

相關焦點

  • 非洲一猛獸是怎麼來到中國,成為人們崇拜的趨災闢邪神獸的呢?
    這個單位門前有兩個石獅子。小男孩兒問老太太,這為什麼是獅子,怎麼不是老虎或其它動物呢?是啊,中國本不產獅子,那麼石獅子是何時、怎麼來到中國並流行起來的呢?獅子本來就不是中國的物種,據說是從西域那邊傳過來的。相傳東漢漢章帝年間,西域大月氏國來朝貢中國的皇帝,禮物就是一隻金毛獅子。深受皇親國戚和大臣們的喜歡。
  • 大門口的石獅子:雌雄成雙,陰陽有別
    文/古今文博石獅子,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古代官衙廟堂、宮殿、寺廟、佛塔、府邸、園林、陵墓,以及印鈕上都能見到它,後來民間相沿成俗,時至今日,許多名勝古蹟、大型社區、銀行、酒店、乃至豪門巨宅,還有這種安放石獅子的遺風不泯。最開始獅子為帝王專屬,後來唐朝時期才慢慢走入民間,成為了鎮宅的瑞獸,寄予美好寓意。
  • 古代門口鎮宅為何放石獅子,而不是石老虎?作為炎黃子孫必須了解
    石生中之獸類,石獅尚有石馬之屬,觀則睹,電視劇中之大宅門必來鎮宅置石獅。此則頗怪矣,何不生者猶死者皆以石獅來鎮宅好?何人不用石虎?石獅在傳統文裡素蓋常也,其屬一闢邪物。然今世中雖曰往動物園可望見獅子,而中國為無獅之。產獅子之所去國近者亦即梵矣,而中國古所以見獅子還得從漢朝言。漢開了帛之路,與西國間多通,西域之眾國皆有貢於中國之俗。
  • 獅子是非洲動物,古人卻用來鎮宅,淺談古代獅子地位的改變
    但是無論是從歷史資料,還是從現在很多的影視劇當中,都能夠看出古人的門口放的是石獅子,為什麼沒有方石做的老虎呢?作為一種外來物種,在古時候早期民眾的心目當中是沒有很高的地位的,人們也並沒有將它用作鎮宅。但是在唐朝之前,民間的民俗活動有一種是舞獅,而且逐漸的流行起來了。等到南北朝時期,每當過節的時候,大街小巷都能夠看到舞獅,從此以後,獅子以娛樂的身份進入了人們的生活之中,但是這種情況在唐朝的時候出現了一定的改變。
  • 大門前鎮宅的石獅子還分雌雄公母?現在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講究!
    石獅子,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常見的闢邪物品,在宮殿園林、寺廟陵墓等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我國最早發現的石獅子出現在東漢時期,當時為皇家專用,到了唐宋之後,石獅子的形象才開始逐漸走向民間。守衛皇家的石獅子直到現代,許多建築的大門前,還特意安放著兩尊石獅子鎮宅護衛。
  • 所謂鎮宅之寶都是指哪些東西?家裡用什麼鎮宅最好
    為了消除視覺上和心理上的不安因素,從古代流傳下來一種破解方法,即堪輿(風水)學提出使用「闢邪物」或「化煞工具」應對「惡劣」環境,將其擺在最顯著位置、分量最重、作用最大的,即為鎮宅之寶。 說到鎮宅之寶,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一塊刻有「泰山石敢當」的小石碑,古人對於石頭有種崇拜感,而泰山作為黃帝登仙之處,自然泰山石是最強的鎮宅之力。
  • 6大催財鎮宅之寶,如果第6個你也有用的,那要謹慎細節了!
    在風水上,是流傳著許多催財、鎮宅的風水擺件,而這些物品,若能擺對位置,是能增加家中的風水運勢,起到鎮宅化煞,招財進寶的作用,甚至還能減少「災劫」發生。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風水中的一些催財鎮宅之寶。一,水晶可在家中放置紫水晶洞,因為水晶為運財之物,可起到聚福氣和財氣的作用;而在公司或家裡的財位上放一個白水晶簇,則可起到鎮宅擋煞的作用。並且白水晶簇可降低輻射,擺放在電視、計算機、微波爐旁可有效減低輻射的影響。在學生的書桌上擺放白水晶,可有助於課業的理解,對於增強記憶力是功不可沒。或床者在學生的床頭放紫水晶也可開發智慧作用,並可舒緩因看書造成的眼睛壓力。
  • 門口兩個石獅子的寓意你了解多少
    在古代在門口放兩個石獅子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從歷史書籍和民間傳說中可以知道,石獅子就是為了鎮宅護院,闢邪祛惡的。就是在現代也流行著這樣的習俗。最大的不同就是這兩個石獅子是一雌一雄的,這也正好符合我們中國古代的陰陽之說,而在這兩個石獅子中,雌獅子腳下一般是一個小石獅子,這樣的寓意一般是「太師」「少師」,因為「獅」和「師」是同音,所以這個寓意就是官運亨通,子嗣綿延無窮的寓意。
  • 普通人家家門口放石獅子好不好 家庭風水禁忌有哪些
    那麼普通人家家門口放石獅子好不好呢,大家都知道一般石獅子是放在一些公司或者是銀行門前的,在普通家庭到底好不好呢。家庭風水禁忌有哪些,這些問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對於了解風水學有很好的參考。普通人家家門口放石獅子好不好石獅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動物石雕,石獅子具有滅害的寓意,通常人們都把它看做是鎮宅闢邪的吉祥物,同時,石獅子也有著彰顯權貴的象徵。通常情況下,在門外擺放石獅子的住戶,都是在當地有著一定的分量及人物,石獅子的擺放與朝向也是有著很多的講究和注意事項的。
  • 石獅子可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他也是經歷了千年才成為守門將軍的
    看看原因就知道為什麼石獅子經歷了千年才走到平民家做哼哈二將的現在很多地方都有石獅子,已經屢見不鮮了,我們不能光知道它是什麼樣的,寓意有哪些,也要知道它是怎麼演變來的。再加上在當時時佛教開始傳入中國,而在佛教中有一門功法叫做"獅子吼",從這個方面延伸,人們就會認為獅子能夠震懾人的心魄,放在固定的地方能夠起到震懾的作用,像古代的帝王陵墓和皇親貴胄都會把石獅子作為鎮守之靈放在需要鎮守的地方。而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放在門前把門的石獅子則是後來演變而來的,因為在古代的時候平民百姓是沒有權利用這個的。
  • 漢代神獸︱鎮墓的天祿、闢邪如何演變成宅門前的石獅子?
    天祿、闢邪神獸創造於漢代。雖然早在先秦文獻中就已有「天祿」「闢邪」詞彙,不過當時並不用以指代神獸,而分別作為虛指的吉語、或者貶義詞。入漢以後,這兩詞既延續了先秦的語義,也逐漸指代神獸。如《續漢書·與服志》載:「皇后謁廟服,步搖,以黃金為山,一爵九華,熊、虎、赤羆、天鹿、闢邪、南山豐大特六獸,詩所謂『副筓六珈』者。」王觀國按:「《後漢與服志》又謂之天鹿,則天祿為獸不疑矣。」
  • 中國並不產獅子,為何全國流行的都是「石獅」而不是「石虎」呢?
    古代很多地方,比如衙門門口都有兩個大石獅子,有些地方的石獅子甚至成為名勝,最著名的自然是盧溝橋的石獅子了。盧溝橋的石獅子。還有著名的滄州鐵獅子。滄州鐵獅子,根據縣誌記載,鐵獅身上有銘文稱其始建於後周廣順三年(953年),其具體建造的目的至今尚存爭議。可以看到,中國各地都有豐富多彩的「獅文化」,但是有一個問題:中國有獅子嗎?
  • 大洋網十大"石獅子之最"出爐 最古老來自唐朝
    原標題:大洋網十大"石獅子之最"出爐 最古老來自唐朝 「最忠誠」朱執信墓守墓獅「最古老」光孝寺大雄寶殿石獅「最有故事」古應芬墓園守墓獅  朱執信墓守墓獅得票最高 光孝寺南宋石獅被認定最古老  由大洋網舉辦的「尋找廣州石獅子之最」活動經一個半月的海選推薦,並經上周的一周投票後得出最終結果——網友「古粵秀色」所推薦的「最忠誠石獅子
  • 人類先祖能夠圍捕猛獸,為何如今不行,人類是進化還是退化了?
    ,甚至慢慢的已經能夠反過來去圍捕猛獸了,這一點放在現在來看是非常難以想像的,那麼人類先祖能夠圍捕猛獸,為何如今不行,人類是進化還是退化了?根據專家的研究證明,人類先祖在捕獵時常常能夠跟蹤猛獸,活活將野獸給累死,在耐力上人類可謂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動物。
  • 上古十二神獸:四兇、四神、四靈,大名鼎鼎的闢邪瑞獸未上榜
    上古十二神獸,指的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十二種怪獸。這十二種怪獸可能在歷史並不存在,它們可能是十二個部落的圖騰,後被神話為怪獸。十二神獸分別為「四靈」、「四兇」、「四靈」。四兇。麟指的是麒麟,西周將它用為圈騰,後被視為瑞獸。四靈在古代建築、器皿、繪畫中最為常見,是中國較為著名的神獸,中國人最熟悉。在上古十二神獸中,竟然沒有大名鼎鼎的貔貅。
  • 古代四大猛悍皇帝:一位百戰百勝似項羽,一位能挾著石獅子飛躍牆
    下面說說四大猛悍皇帝,一位垂手過膝似劉備,一位百戰百勝似項羽,一位跑起來能追上飛馬,一位挾著石獅子飛過牆。陳頊。南北朝時期陳朝第四位皇帝,也就是陳宣帝。他是陳武帝陳霸先之侄,光大二年(568年)到太建十四年(582年)在位。這位皇帝垂手過膝,跟劉備似的,但比劉備勇猛。《南史卷十·陳本紀下第十》:「少寬容,多智略。
  • 民間傳說中的鎮宅寶物,你家有嗎?
    公司行號或居家的財位放一個白水晶簇,可鎮宅擋煞。 在學生的書桌擺放白水晶,有助於課業的理解增強記憶力,放紫水晶,可舒緩因看書造成的眼睛壓力。 在櫃檯、櫥窗放粉晶或紫水晶可增加人緣及生意緣。 生意場所、辦公室或住家放黃水晶或綠幽靈,可求財。
  • 貔貅 中國古代神獸
    從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極度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傳說貔貅除了開運、闢邪的功效之外,還有鎮宅、化太歲、促姻緣等作用。中國傳統有裝飾「貔貅」的習俗,貔貅寓意豐富,人們相信它能帶來歡樂及好運,古時候人們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