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D投影 技術簡述
[中關村在線投影機頻道原創]在顯示界,最火的技術當屬3D,然而不少朋友卻發現買回家的3D投影機卻很難實現3D,很是鬱悶。究竟如何實現投影3D顯示,就是我們此次討論的話題。
投影3D顯示
簡單而言,3D顯示技術是一個視覺錯覺,與我們的人眼有視角產生的視覺誤差,進而形成了3D成像。要實現3D投影顯示需要4個因素,3D投影機和配套的3D信號發送器、3D片源、3D片源播放器和3D播放軟體,4項缺一不可。也有例外,現今有不少中高端的投影機支持2D轉3D技術,即使是2D的片源也可以顯示為3D,但最終輸出的只是偽3D,和效果出眾的真3D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3D成像原理
在投影顯示領域主要有兩大主流的3D顯示技術,被動式3D和主動式3D。對於家用領域,主動式成本相對較低,由於採用了分時法,需要佩戴相對應的快門式3D眼鏡,我們一般將這種方式稱之為快門3D顯示技術。
3D技術比較
另一種為被動式,包括分色法、分光法和反光法。其中分色法即紅藍偏振,也就是俗稱的紅藍或紅綠3D技術,由於色彩失真較嚴重,現在已經瀕臨淘汰,只有極其偏遠的三線城市偶爾能見到。在三種偏振技術中,主流的是線性偏振技術,反光法的圓形偏振技術一般不在民用顯示領域出現。
3D顯示畫面
由於投影機的工作原理與平板顯示設備完全不同,必須有一定的投影距離,所以任意兩臺投影機加裝偏振片後,經過融合調試,都可以組建成偏振3D顯示系統。現階段至少極少數售價超過25萬元人民幣的豪華影院支持單機偏振技術,其秘密就是內部集成了兩套顯示系統,相當於雙核的投影機。
2偏振or快門 如何區分
啥是快門3D,啥是偏振3D?看見這諸多名詞,很多非技術流的朋友會頓感頭大,其實沒啥,有竅門,可以簡單識別。
主動分時快門式3D眼鏡
快門式3D投影技術,對顯示設備有特定的要求,投影機必須要支持快門式3D顯示技術,必須使用指定品牌或相兼容的快門式3D眼鏡。
主動式快門3D技術
3D快門式眼鏡的工作原理,就是左眼一幀,右眼一幀,只是速度非常快,加之我們的肉眼有視覺延遲,我們很難察覺到這種變化。
被動分色偏振 被動分光偏振
快門式3D和偏振式3D,如何區分?最簡單的最直接的方法即使看3D眼鏡,眼鏡上有開關、有電池、相對重量較重的就是快門式3D眼鏡,反之就是偏振式。從售價看,快門式3D眼鏡最低300元,貴的要在千元以上;偏振3D眼鏡,便宜的僅需10元,適合多人一起欣賞。
鏡頭前加裝偏振片
ZOL點評:
1,隨著技術的提高,很多快門式眼鏡做的也很輕巧,採用了內置鋰電池的方式,但是仔細看還是有充電接口和接收器的。
2,偏振與快門相比,還有一個明顯的區別,就是快門式有3D信號發送器。3D信號發送器,有集成在投影機內部的,因此不是很好分辨。
3,由於偏振式投影,多數是雙機,且鏡頭前有偏振鏡,相對還是很易辨認。
3解讀標識 簡述片源格式
在投影機身上,我們會發現有3D、3Dready、NV3D、藍光3D、HD3D等多種標識,這些有啥區別?如何實現?為啥我買的投影機無法正常播放3D影片?
機身上的3D標識
單機偏振機型,售價超過25萬元;雙機偏振,投影機便宜,但是融合器很貴,操作起來也很麻煩。由於偏振方案較貴,對於多數朋友而言難以承受,我們這裡就一概而過;偏振3D,大致可以理解啥都支持。對於大眾而言,還是快門式3D投影機最常見,大致可分為三種:藍光3D、NV3Dvision和3Dready,後面將正對這3種方式逐一分析。HD3D,FULL HD ready表示支持藍光3D。這些標識,都是代表投影機支持的3D標準,與3D片源封轉格式也有一定的關係。
上下格式
看到影片格式,再看3D投影機支持的格式,瞬間迷茫了。其實我們不必關心這些,這個繁多的3D影片標註、格式是次要的,只要我們的投影能播放出來就行。
左右格式
或許有些朋友說,我的投影機上不支持方格圖案的格式,咋辦?其實,上面列出的3D視頻格式多但意義不大,多數場合都不會出現。
ZOL點評:
我們最常見的就是四種,幀連續、幀封裝、上下格式和左右格式。其中幀封裝,就是現在最流行的藍光3D。
4幀連續 or幀封裝
現在有兩個重要的概念,也是大家比較模糊的概念,啥是幀連續,何謂幀封裝?
更多3D片源格式
幀連續,英文為Frame sequential。幀連續的實質就是連續發送畫面,比如60Hz的影片,就以120Hz的速度發送每幀圖像,每幀交替顯示出來,依次針對左/右眼接收。簡而言之,幀連續要以最低支持120Hz的高刷新率的顯示設備為前提。換個角度說,NV的3Dvision技術的關鍵點就是支持幀連續。
幀封裝技術
幀封裝,英文為Frame packing。幀封裝是3D藍光的標準輸出格式,從表面看與幀連續有相似之處,但兩者完全不兼容。它的圖像輸出並沒有加快幀率,依然是24Hz或60Hz,但是每幀圖像中實際上包含了兩幅畫面,以按照上下順序排列,圖像信號傳送到顯示設備後,由顯示設備負責識別畫面並進行處理並播放。簡而言之,幀封裝要以支持插幀技術的顯示設備為前提。換個角度說,幀封裝就是藍光3D技術的特點。由於編碼、插幀都有一定的專利技術,現階段只有3D+1080p的影院機型支持。
5藍光3D 輕鬆上手
以下介紹的方案可行性,主要指安裝操作,便捷性,操作難易程度;設備要求,涉及硬體所需的數量、整體售價、綜合成本;軟體方面,暫不涉及成本。
方案一,藍光3D
可行性:★★★★★
設備要求:★★★★
實現藍光3D的硬體為3D+1080p的影院投影機、快門式3D眼鏡和3D藍光播放器等,當然3D碟片是必不可少的。
藍光3D碟機+藍光3D碟片
現階段,所有的3D+1080p的影院機型,都支持藍光3D技術;而3D+720p機型,只有少數機型支持藍光3D,多數低解析度的3D機型都不支持藍光3D。
藍光3D
這正好解釋了,很多朋友說,買了藍光3D碟機,但是自己買的1024×768的機器明明寫著支持3D,咋無法正常顯示的原因。藍光3D實現起來很容易,前提是你必須購買3D+1080p的影院投影機,3D碟片放進碟機就會自動提示,選擇播放3D視頻即可。從操作上,與播放DVD光碟的工作方式接近,沒有繁瑣的硬體設置,更沒有繁瑣的軟體調節。
部分藍光3D的碟片
ZOL點評:
1,藍光3D方案,操作難度很低,可行性最高,但是綜合成本最高。適合多數家庭用戶,即使沒有動手操作能力的朋友也是很easy。
2,對於低端的、非1080p的3D機型,也有解決方案,但是我們不建議。這是個比較「土」的辦法,購買一個售價不菲的、比普通3D藍光碟機還貴的一個3D轉換器,通過內部的晶片將藍光3D進行解碼轉換。
3,雖然有幾個家電巨頭提出了要統一快門式3D眼鏡標準,但是截至兼容還是很不完善。我們建議,還是購買原廠的快門式3D眼鏡。
6NV3D 硬體最重要
方案二,NV 3Dvision
可行性:★★★
設備要求:★★★★
實現NV 3D的硬體為3D投影機、NV的顯卡、PC和NV的快門式3D眼鏡,除了3D電影還支持3D遊戲。
支持NV3D的標識
從標識而言,支持NV 3Dvision的投影機在物理上是可以支持120Hz刷新率的。由於部分廠商標識不規範,也出現了有NV 3D標識但是不支持NV 3D的問題。提前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簡單的辦法就是手動去調節一下投影機的刷新率,看看是否支持120Hz。
NV的技術說明
組建NV3D方案,所需硬體設備都有指定的要求。投影機必須支持NV 3D技術,明顯的特點就是機身頂蓋上有NV 3D的標識。NV的顯卡,最低需要NV的GT240,還要有相應軟體的配合。眼鏡方面,需要使用NV指定的支持3Dvision技術的快門式3D眼鏡。
NV的顯卡
NV的專用3D眼鏡
ZOL點評:
1,NV 3Dvision綜合而言是快門式3D技術中表現最完善的,支持電影、支持遊戲。
2,不僅對投影要求高,至少少數機型支持120Hz的刷新率,而且支持NV的3D技術還要有特定的3D認證收費。
3,NV 3Dvision適合有一定DIY基礎的朋友選購,貌似現在骨灰級的DIY發燒友主要用著個方案來玩遊戲為主。
4,為了實現遊戲畫面的高幀數、高畫質,發燒友在顯卡方面的投入也都不少。配置高端顯卡的PC售價不菲,比千元的藍光3D碟機要貴很多。但是有不少非1080p機型也支持NV 3D,在投影機方面售價要略低。綜合而言,這套方案的投入僅比藍光3D便宜一些。
7DLPlink3D 最煩的技術
方案三,DLP 3Dready
可行性:★
設備要求:★★
實現NV 3D的硬體為3D投影機、NV的顯卡、PC和NV的快門式3D眼鏡,除了3D電影還支持3D遊戲。
相對於3LCD產品,DLP機型增加3D的成本比較低,自2011年起,幾乎80%以上的DLP機型都支持3D ready顯示技術。過去在DLP機身頂蓋上都有明顯的標識,如今在DLP機型上已經很少看見了。
機身標識
實際從字面上分析,3D ready不是一個標準的3D技術,只是一個兼容標準。標識有3D Ready的投影機,可以接收處理至少一種3D傳輸方式或一個3D信號格式。
3D菜單設置
由於德州儀器對此的關注熱情不高,幾年來DLP 3Dready的兼容格式依然少的可憐,尤其在低解析度機型上,3D功能有點雞肋的意味。
3D播放軟體
至今為止,經過多次測試,低解析度的3D DLP機型,在3D實現方式上還是比較繁瑣。只能在PC上,加裝3D播放軟體後才可實現3D顯示。不僅效果差強人意,而且3D軟體的兼容性也很一般。加上支持3D的低解析度的低端機型,都不標配快門式3D眼鏡,實用性再次降低。
ZOL點評:
1,DLP 3Dready方案,是三種方案中最廉價的,硬體要求最低,投影機也很便宜。
2,兼容性、可操作性較差,就算DIY玩家一般也不屑於此。從可行性上分析,這是一套不值得推薦的低端方案。
83D片源 淺析真偽3D
真3D效果,我們稱之為出屏,效果如下圖。在魚缸外的小魚稱之為出屏,在魚缸內等同於非3D顯示效果,在魚缸後的小魚即所謂的景深。由於景深不易察覺,而且效果不佳,是可以忽視或無視的3D效果。
3D出屏示意圖
顯著的出屏效果,例如:《阿凡達》中划過臉的樹枝,指向面門的槍口;《生化危機4》中迎面而來的飛鏢,滑向眼睛的東洋刀;《塔拉星球之戰》漫天的飛雪。
哈勃望遠鏡
ZOL建議:
喜歡看電影的朋友,可以毫不猶豫的購買3D+1080p影院機型+3D碟機的組合方案,看2D、3D都很給力。喜歡玩遊戲的朋友,最好選NV 3Dvision方案,偶爾可以玩玩3D遊戲也很happy。至於DIY發燒友,可以選擇3D全高清影院投影機+NV 3Dvision顯卡+3D碟機的組合方案,看電影玩遊戲兩不耽誤。
ZOL解惑:
1,3D片源很有限。現實是殘酷的,在電影商業化的巨潮下,費錢費時費力的真3D影片,只是稀罕物。3D影片不少,但是真3D影片較少,真正能吸引觀眾的3D影片更是少之又少。在這種狀況下,買3D顯示設備往往只能用作2D顯示設備使用。
2,一定要買3D投影機嗎?或許有人會說買3D+1080p影院投影機是不是很虧啊?我們的正確理解應為一般支持3D顯示的機型,都要比相應的非3D機型擁有更佳的顯示效果或更多的調節功能,3D只是一個有益的補充。
3,遠離偽3D。由於3D顯示中會減損約50%的亮度,顯示效果會有一定損失,看偽3D不如直接看2D。偽3D傷不起,不如直接看2D更加豁亮。
一起來吐槽這些年讓我們愛恨交織的電影and影院
歡迎進入相關論壇進行討論:(點擊進入)
家用投影機區 商務教育投影區 LED微型投影區
投影周邊耗材區 二手投影機交易區 影音交流區
在顯示領域,最火的技術當屬3D,然而不少朋友卻發現買回家的3D投影機卻很難實現3D,很是鬱悶。究竟如何實現投影3D顯示?需要進行哪些操作?看完本文相信大家會掌握3D投影要領。
彭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