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2億年前,地球上發生了一場持續百萬年的暴雨,這場空前絕後的大災難直接導致了地球上的第三次物種大滅絕,我們將它稱作「卡尼期洪積事件」。
現在南方連續降雨幾天,就導致商鋪關門,高考延期等等問題,更何況是一場持續百萬年的暴雨,對地球生物來說,那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在這場災難中,幾乎所有陸地都被淹沒,難以適應水中環境的生物,都在這場災難中滅絕了。結果就是,恐龍趁此機會崛起,成為了新一任地球霸主。
經過研究,這場暴雨形成的原因,主要原因是美洲的火山爆發。
早在三疊紀時期,地球上就已經存在了大量煤炭,火山爆發後,巖漿湧出,地下的煤炭被巖漿點燃。
由於煤炭大量燃燒,地球短時間內產生巨量的二氧化碳,地球由此迎來了高溫期。
進而海水蒸發,火山恢復平靜,溫度漸漸下降,水蒸氣遇冷形成降雨,於是就形成了那場持續百萬年的災難!
許多人認為,那是百萬年前的事情,跟現在沒多大關係,可是就在幾個世紀後的今年,地球又一次不平靜了。
近期的衛星攝像機返回的圖像中顯示,一團煙霧籠罩著北極地區。要是提到北極我們首先會想到什麼?
寒冷跟冰塊。
但是由衛星顯現的圖像可以看出,北極圈著火了!
北極植被四周被火焰包圍,人類派出直升機去滅火,可也是杯水車薪!
而且,這僅僅是我們能看到的地表的火光,在我們看不到的地下,也許泥炭層已經被高溫點燃,正在燃燒。
好在地下空氣稀薄,再加上北極地區冰層厚實,再加上地下水位的影響,地下火應該並不能燒的太深。
其實這種現象在北極每年都會發生,研究北極的科學家們以往並不在意,但是今年,北極的升溫速度至少的世界其他地區的兩倍!遠遠大於往年,而且最高氣溫也比往年整整高出了16℃。
而且在北極圈內的西伯利亞地區,一直是以寒冷著稱了,最冷時溫度曾達-71.2℃。可是今年,西伯利亞地區的平均溫度卻比往年高了9℃,有的小鎮溫度甚至達到了38℃!
要知道,這可是北極圈內!科學家說,這種反常現象,對人類來說,並不是什麼好的信號。
保護環境刻不容緩,如果我們再放任地球生態這樣被破壞下去,全球氣溫繼續升高,很難保2億年前,那場持續百萬年的暴雨不會再現!
其實最近幾年,環保問題一度成為熱門話題,許多影視劇,電影題材,也都是跟環保有關的。
比如說前兩年票房口碑雙豐收的《流浪地球》,展現的就是人類一再破壞地球環境,就等於自取滅亡這一事實。
這部電影是根據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在《流浪地球》的最後,劉慈欣告誡我們說:
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這句臺詞給許多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劉慈欣的這句話也值得我們每個人去警醒。
其實不僅僅是在《流浪地球》中,在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中,他也通過對三體人的遭遇的描述,一再強調地球環境對於人類的重要性。
小說中,三體星球不適合三體人生存,為了延續文明,他們決定向外太空移民,最終選擇了地球這個適合的生存環境。於是他們試圖對人類進行侵略爭奪,最終受到「黑暗森林法則」的威懾,而不得不調轉航向,在宇宙中流浪......
這部科幻小說,也因為它對整個人類的的教育意義與精彩深刻的故事情節,而獲得了素有「科幻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成為了近十年來,中國最成功的文化輸出案例!
這本書,一度被人們稱作「中國科幻小說巔峰之作」,迄今為止,已經被譯為10多種語言的版本,累積銷量達到了2100萬冊,作者劉慈欣的粉絲更是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不乏一些政治,商業的精英人士。
拍攝《阿凡達》的著名導演卡梅隆曾與劉慈欣面談,並表達了自己拍攝《三體》電影的請求;
美國的前總統歐巴馬在讀完《三體》的前兩部之後,甚至發動白宮,催稿劉慈欣,希望儘快看到第三部。
小米總裁雷軍說,《三體》對他們公司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黑暗森林、降維打擊等概念,都值得他們警醒。
除此之外,還有FaceBook總裁扎克伯格、360周鴻禕、騰訊馬化騰等,都是妥妥的「三體迷」。
《三體》共3本,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可以說,一部比一部精彩。
翻開這本書,書中緊湊的劇情,超乎尋常的想像力,一下就能將你吸引住,裡面提到的許多法則與維度問題,絕對會顛覆你對宇宙的認知。
在網絡小說,快餐式小說流行的當下,這種具有警醒意味的作品越來越少了。
因此我強烈建議還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看一下,它不僅能帶給我們閱讀的震撼,更會引發對人性,對地球,對整個人類文明的深層次思考,有助於完善我們的世界觀。
原價209元的精裝版全3冊《三體》+《流浪地球》,一套四本書,現在只需要79元,一頓飯錢,就可以讓我們收穫這套巨作。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4套巨作79元,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價格了,喜歡的朋友可別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