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億年前這一場的特大暴雨改變了地球

2020-08-26 BPOP


通過地質證據,科學家了解到,地球氣溫在過去數十億年裡一直在變化。在有些時候,地球非常冷,例如,6.5億年前的成冰紀,幾乎整個地球被冰凍成「大雪球」。有些時候,地球又非常熱,例如,5億年前的寒武紀,地球平均溫度達到21 ℃,比現在高了7度。

而在2.3億年前的卡尼期,地球上不但非常熱,而且還下了持續200萬年的暴雨,這就是卡尼期洪積事件[1]。那麼,這次事件的起因是什麼?持續不斷的暴雨給地球生態系統帶來了什麼後果?目前的地球與當時有何共同之處?

在卡尼期之前不久,地球經歷了一次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生物大滅絕——第三次生物大滅絕,造成96%的物種走向滅絕。經過長達幾百萬年的時間,地球生態系統才逐漸恢復過來,新的物種不斷出現,地球上又是一片生機。

那時,地球溫度比以往升高了幾度,陸地上乾旱少雨,其誘因在於地球的板塊構造活動。目前,地球上的板塊可以分為七大塊。隨著板塊的不斷運動,它們無論是在未來,還是在過去,都不會保持如今的狀態。

在距今2.5億年前的三疊紀,地球上的各大板塊合併在一起,形成了盤古超大陸。在這塊超大陸的外圍,是一個巨型的海洋——泛大洋。在廣袤的盤古超大陸中,水體很少,而且來自泛大洋的水汽無法深入陸地,所以那時陸地上高溫乾旱不斷,很多地方出現了沙漠。三疊紀留下來的紅色砂巖是很好的證明,幾乎沒有植物存在的碳痕跡。

為了適應乾旱酷熱的環境,盤古超大陸上的古生物紛紛進化出了相應的生存能力。那時,主宰陸地的動物是勞氏鱷類,其他動物還包括植食性的喙頭龍、堅蜥,植物主要是一些耐旱的沙漠植物。

地球上的高溫還在持續,到了2.3億年前的卡尼期,一起事件的出現更進一步加劇了高溫。在當時北美洲西部的蘭格利亞,曾是大型火成巖區域,那裡不斷進行火山噴發,釋放出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火山氣體,這個過程持續了長達500萬年,流出的熔巖厚達6公裡。

持續200萬年的暴雨

隨著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不斷升高,溫室效應加劇了全球變暖,同時也大幅度促進了水文循環。由於全球氣溫大幅升高,更多的水被蒸發到大氣中。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大氣中積攢了足夠的水汽。終於,開始大範圍降雨了。

根據目前世界各地的地質證據,降雨出現在幾乎整個盤古超大陸,而且持續時間長達200萬年,這就是卡尼期洪積事件。據估計,卡尼期的陸地年平均降雨量達到了1400毫米。

連綿不斷的雨水,讓陸地變得溼潤,徹底改變了生態系統。經過200萬年的洗禮,那些原來耐旱的動植物紛紛滅絕。地球上長出了高大的植物,進而出現了大型食草動物。有了豐富的食物來源,這也讓肉食性動物的體型變得更大。

在卡尼期之後,恐龍蓬勃發展,它們成為了地球上的主導物種。也是在這個時期,哺乳動物進化出來。但由於恐龍佔據著主要的生態位,哺乳動物只能小心翼翼地生存著,靜待下一次劇變的到來。

自工業化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放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過去兩百多年來,二氧化碳的濃度已經升高了43%,由此造成的溫室效應讓全球氣溫上升了1度。如果任由二氧化碳濃度繼續上升,長此以往,我們有可能重蹈2.3億年前的覆轍,人類對此應該要有所覺悟。

另外,2.5億年之後,地球上的幾大板塊將會再次合併在一起,成為終極盤古大陸。那時,地球氣候是否會像2.3億年前那樣,目前不得而知。

不管怎樣,氣候劇變不會讓地球成為不毛之地,但每次都會讓很多生物從地球上消失。此後,能夠適應新環境的新物種將會取代過去的生物,讓地球再次煥發生機。

相關焦點

  • 2.3億年前,地球環境出現巨變,一場暴雨下了200萬年!
    地球是一個非常溫和的家園,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地球孕育了各種各樣的生命,它們與大自然和諧共處,不過地球上的萬物都要遵循大自然的發展規律。大自然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只有不斷讓自己變得強大,才不會被淘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每個生命也要適應地球的生長環境,否則也會被地球淘汰。縱觀地球的發展歷史,曾經地球就發生了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導致地球上有80%-90%的生物都出現了滅絕,連當時的地球霸主恐龍都銷聲匿跡了。
  • 2.3億年前,地球環境出現巨變,一場暴雨下了200萬年
    地球是一個非常溫和的家園,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地球孕育了各種各樣的生命,它們與大自然和諧共處,不過地球上的萬物都要遵循大自然的發展規律。地球的環境還在繼續變化,在2.3億年前,地球的環境發生了巨變,由於氣候突變,引發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暴雨,並且持續下了200萬年!
  • 2.3億年前,一場下了200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或將再次出現
    但是一場在地球上下了持續近200萬年的暴雨,你又能否想像呢?想必說到這裡,應該很多朋友要對此持懷疑態度,但這確實真實發生過。這場暴雨發生在大約2.3億年前,使得地球在之後的200萬年中都飽受大雨的侵襲連綿不斷的持續降雨,使得地球的植被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曾經那些矮小,抗旱耐凍的植物徹底被那些新生的高大茂密的大型植物所取締。無論地球歷經多少次的滄桑巨變,其大自然的生物鏈依然存在,植被發生改變以後,曾經的那些以矮小植物為食的動物們也隨之數量銳減,甚至難逃被滅絕的命運。
  • 2.3億年前,地球下了200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或將重現
    傳聞在2.3億年前,地球上因為某些原因,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過多,全球下了一場時間跨度長達200多萬年的暴雨。這就是著名的卡尼期洪積事件。地球上的生物,曾經歷了5次大滅絕事件。卡尼期處於晚三疊紀的最早期。距今2.5億萬年前,地球上的火山頻頻爆發,全球氣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科學家推測卡尼期洪積事件,導致地球上物種大量滅絕。
  • 2.3億年前的那場暴雨,持續200萬年,如今人類正讓它再現?
    幾億年前的地球,有許多東西是我們所想像不到了。當時的空氣溼度很大,含氧量超70%,這導致了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在瘋狂地生長。如甲殼蟲都有巴掌大,蜻蜓也長成了現在的幾百倍。植物也不甘落後,在充足的氧氣下,所有的植物也是巨大的。但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並不是突然得來的,而是由於2.33億年前,地球下了一場特大的暴雨,這場雨連續下了200萬年。
  • 2.3億年前,地球下了200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或將再次出現
    尤其是從20世紀初以來,全球變暖愈演愈烈,目前的全球平均氣溫已經比工業化前升高了1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趨勢與全球氣溫息息相關,因為它們會造成溫室效應,讓地球上的熱量無法有效地散發到太空中。2.3億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過多,導致地球下了一場持續時間長達200萬年的暴雨,使得相當多的物種走向滅絕,這就是卡尼期洪積事件。
  • 2.3億年前下了一場持續200萬年的暴雨,科學家預測或再現
    導語:2.3億年前下了一場持續200萬年的暴雨,科學家預測或再次出現!這事發生在2.3億年前,這場大雨的強度和持久度都令人震驚。它也給地球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原有的很多生物因為無法適應這種持續暴雨帶來的改變,所以大部分都消失了。而那些留下來的是因為適應了這種環境,也可以說是生命力的確頑強。
  • 2億年前一場持續百萬年的暴雨,劉慈欣:形成原因已證實,要警惕
    2億年前一場持續百萬年的暴雨,劉慈欣:形成原因已證實,要警惕地球上有很多自然災害,這些自然災害時刻危險人類和其他生命的安全眾多自然災害中,洪水是其中危害性最大的災害之一。雖然降雨對於我們來說非常重要,但如果某個時期突然連續降雨,那麼無疑會變成地球的&34;。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地球上早在2億年前就出現過雨水泛濫成災的情況,這一場暴雨更是下了百萬年之久,直接導致了地球上一半物種因此滅絕。這就是著名的&34;。
  • 2.3億年前下了一場持續200萬年的暴雨,到底有多恐怖?
    導語:2.3億年前下了一場持續200萬年的暴雨,科學家預測或再次出現!這事發生在2.3億年前,這場大雨的強度和持久度都令人震驚。它也給地球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原有的很多生物因為無法適應這種持續暴雨帶來的改變,所以大部分都消失了。而那些留下來的是因為適應了這種環境,也可以說是生命力的確頑強。
  • 2億年前一場持續百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被找到,劉慈欣:要警惕
    2億年前一場持續百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被找到,劉慈欣:要警惕生活中有很多的自然災害,時刻危險人類和其他生命的安全,在眾多自然災害中,洪水可以說是其中危害性最大的災害之一。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其實早在2億年前地球上就出現過雨水泛濫成災的情況,這場大雨最後還持續了百萬年,直接導致了地球上一半物種因此滅絕。這就是著名的"卡尼期洪積事件"。那麼這場大暴雨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 2.年前的史前地球,一場持續年的暴雨,造就了恐龍時代
    二疊紀生物圈事實上關於大洪水的發生在地球上的傳說有很多,比如著名的史前文明亞特蘭蒂斯文明被大洪水摧毀,而無論是中國、印度、古巴比倫都有古老的大洪水傳說,比如大禹治水、印度馬努實際上,他不僅僅是神話故事和記錄,考古學家利用現代技術研究發現,地球似乎曾經發生過大洪水事件,這個大洪水事件發生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和三疊紀交替時期,在這一時期,地球長期以來經歷了第二次大滅絕,即二疊紀末的大滅絕
  • 2.33億年前的那場暴雨,持續了200萬年,如今人類正在讓它重現?
    幾億年前的地球,有許多東西是我們所想像不到了。當時的空氣溼度很大,含氧量超70%,這導致了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在瘋狂地生長。如甲殼蟲都有巴掌大,蜻蜓也長成了現在的幾百倍。植物也不甘落後,在充足的氧氣下,所有的植物也是巨大的。但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並不是突然得來的,而是由於2.33億年前,地球下了一場特大的暴雨,這場雨連續下了200萬年。
  • 2.3億年前,下了持續200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或將再次出現
    過去幾千年來,全球氣溫總體上起伏不大,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然而,隨著人類開啟工業化進程,全球氣溫在逐漸升高。尤其是從20世紀初以來,全球變暖愈演愈烈,目前的全球平均氣溫已經比工業化前升高了1 ℃。2.3億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過多,導致地球下了一場持續時間長達200萬年的暴雨,使得相當多的物種走向滅絕,這就是卡尼期洪積事件。卡尼期處於晚三疊紀的最早期,那時距離第三次物種大滅絕事件已經過去了2000萬年。在2.5億年前,時值二疊紀與三疊紀的更替,超級火山大爆發,導致全球氣候劇變,引發了地球史上最嚴重的物種大滅絕事件,多達96%的物種消失。
  • 2億年前一場暴雨致76%物種滅絕,發生原因找到,劉慈欣:要警惕
    地球存活至今已經歷了45.5億年,共歷經五次生物大滅絕:第一次,距今4.5億年的奧陶紀大滅絕,滅絕了近85%;第二次,距今3.6億年的泥盆紀晚期大滅絕,生物滅絕了近82%;第三次,距今2.5億年的二疊紀大滅絕,滅絕了超過96%的物種;第四次,距今2億年的三疊紀大滅絕,共有76%的物種消失殆盡。
  • 2.3億年前,下了200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是什麼?
    地球是一顆適合生命繁衍生息的星球,但地球的氣候並非一直保持穩定。由於板塊運動、火山爆發、地球軌道變化、甚至是一些地球生命的活動,都會造成地球氣候發生改變。過去的某些時候,地球變得非常冷。在258萬年前,地球進入了第四紀大冰期。幾萬年前,美洲和亞洲的大陸還是通過白令海陸橋連接在一起的,如今只剩白令海峽。
  • 2.3億年前,下了200萬年暴雨,形成原因或再次出現
    ​距今2.3億年前,曠日持久的空氣成分變化終於引發了氣候劇變。一場史無前例的暴雨席捲全球陸地,持續時間估計長達200萬年,這就是卡尼期洪積事件。這場大雨徹底改變了地球陸地面貌和生態系統,不少的物種無法適應新的環境,它們紛紛從地球上消失。恐龍成了最大贏家,它們才得以開啟長達1.7億年的繁盛時期。
  • 特大暴雨
    在同一地區24小時內降雨超過250.0毫米的雨稱為特大 暴雨,特大暴雨通常會引起諸多災難性問題。 概述1975年8月上旬,3號 颱風尼娜在我國東南沿海登陸後,變成低氣壓,深入 河南境內,在 駐馬店地區上空徘徊引發 特大暴雨。
  • 2.3億年前,下了持續200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或再次出現
    在有些時候,地球非常冷,例如,6.5億年前的成冰紀,幾乎整個地球被冰凍成「大雪球」。有些時候,地球又非常熱,例如,5億年前的寒武紀,地球平均溫度達到21 ℃,比現在高了7度。而在2.3億年前的卡尼期,地球上不但非常熱,而且還下了持續200萬年的暴雨,這就是卡尼期洪積事件[1]。那麼,這次事件的起因是什麼?持續不斷的暴雨給地球生態系統帶來了什麼後果?目前的地球與當時有何共同之處?
  • 一場暴雨下了200萬年,徹底改變了地球環境,創造出一種霸主生物
    我們都曾遇到過暴雨天氣,一般來說一場暴雨最多下幾個小時,如果下的時間太長,就可能會出現洪澇事件。但是在數億年前,地球曾發生過一場持續時間達到200萬年的大暴雨,你知道嗎?這就是地球歷史上著名的卡尼期洪積事件。
  • 早期地球環境巨變,一場暴雨持續200萬年,這是什麼原因?
    2.3億年前,地球環境開始惡化,暴雨一直持續了200多萬年!如今地球環境非常溫和,地球已經誕生了46億年的時間,在這時間段內出現了數以萬計的生命,可是早期地球環境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如此溫和,火山經常噴發,地球幾乎是死寂一片,連水資源都很少見,然而一場小行星撞擊地球,仿佛給地球送來了溫暖,攜帶水資源來到地球上,讓地球有誕生生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