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更迭,冷暖交替,日曬雨淋,是自然界最常見的現象,我們對此早已司空見慣,不以為然。但是一場在地球上下了持續近200萬年的暴雨,你又能否想像呢?想必說到這裡,應該很多朋友要對此持懷疑態度,但這確實真實發生過。
這場暴雨發生在大約2.3億年前,使得地球在之後的200萬年中都飽受大雨的侵襲,對當時地球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連綿不斷的持續降雨,使得地球的植被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曾經那些矮小,抗旱耐凍的植物徹底被那些新生的高大茂密的大型植物所取締。無論地球歷經多少次的滄桑巨變,其大自然的生物鏈依然存在,植被發生改變以後,曾經的那些以矮小植物為食的動物們也隨之數量銳減,甚至難逃被滅絕的命運。
但也正是因為這場曠日持久的暴雨,為恐龍帶來了崛起的最好時機,使得恐龍在這一時期得以大量繁殖,並迅速將自己的蹤跡遍布了世界的大部分角落,恐龍這一巨型史前生物迎來了真正屬於自己的時代,一個恐龍統治地球的時代。
但是為何地球會突然下起這樣的一場暴雨呢?主要還是要從一場火山噴發說起。其實在發生大暴雨之前,地球就已經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火山噴發階段,這個火山的噴發過程緩慢且持續時間長達500萬年,長年累月下來,其火山熔巖就堆積了高達6公裡厚,後人也將這一時期稱為蘭格利亞火山爆發。
而這一漫長的火山噴發所帶來的進一步影響則是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不斷增高,我們都知道二氧化碳濃度過多導致的一個後果就是全球氣溫的快速升高,這也是我們現代人所一直重視的一個環境問題,關於這一點我們應該也深有體會了。而被那一時期地球大氣的平均氣溫足足升高了3-10攝氏度左右。於是也就產生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大氣溫度的升高,使得陸地,海洋的水分得到快速蒸發,整個地球也隨即開啟了一種「蒸桑拿」的模式,悶熱且潮溼。大雨不斷,關鍵是這一下就下了200萬年。
而後來這場大雨又是怎麼停下的呢?這依然也跟火山的活動息息相關。火山活動開始逐漸趨於平靜,曾經空氣中高濃度的二氧化碳逐漸被植物所吸收,而被帶到海洋中的雨水也逐漸被巖石所吸收。於是這場大雨才終於就此停歇。
雖然這場大雨對於大部分生物而言,幾乎是災難性的,但是也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舊事物的滅亡,也隨之帶動了新事物的誕生和崛起,至少它帶來了恐龍這位曾經的地球霸主,與之賴以生存的還有大部分的哺乳動物,而恐龍滅絕以後,地球也才能因此正式邁入了一個哺乳動物的時代。
當時間回到現代,回到此時此刻,我們人類成為了這地球的新主宰,但是人類近些年的所作所為似乎在於自然規律背道而馳,樹木的砍伐,對海洋的汙染,森林的破壞等等,都使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再次增多。自從人類迎來了工業時代以後,地球的平均溫度就直接被拉高了一度。試想如果按照這樣的一個發展速度下去,如果不遏制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多,很難說曾經的史前悲劇不會再次重現。保護環境不是說說而已,而是真的要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愛護好這個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