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大學撤銷稅收學、財務管理等12個本科專業。那麼對財務從業人員以及財會行業意味著什麼呢?又有什麼影響呢?
不久前,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餘瀟瀟做客新華訪談,宣布清華大學2020年招生情況:會計學專業宣布停止本科招生,同時新增一個專業:計算機與金融雙學士學位。
近日,安徽大學宣布:2020年擬申請撤銷稅收學、廣告學、應用化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生物技術、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建築學、管理科學、財務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和數字媒體藝術等12個本科專業。
有網友表示:就普通會計來說,這個行業確實前景不好,AI甚至可以取代會計。近年來AI取代人工的消息不絕如縷,會計也不例外,目前,AI取代人工工作有:
財務核算:會計核算崗,比如埋頭記帳、算帳、對帳、結帳、過帳、試算平衡,都可交給電腦代勞;
財務收支:出納崗,以前跑銀行是出納的日常工作,不是在銀行就是在去銀行的路上,現在有網銀了,一個單位幾十帳戶,一個銀企直聯繫統就能搞定;
統計分析:分析崗,BI系統的出現,使得數據及時高效,完全可以代替90%以上的人工。
那麼真相真的像不少網友認為的那樣嗎?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清華會計系主任已經給出了回覆:會計暫時不會被淘汰!中央財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也紛紛力挺!
01央財、交大力挺!會計學不會減弱,只會加強!
對於取消會計學本科,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盧闖、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管理學院會計系主任夏立軍等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會計學不會減弱,只會加強!
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盧闖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清華這一做法有其自身的考慮,但目前來看並不具有普遍性。
他解釋道,人才培養是需要一定的層次區分的。「比如清華、北大,如果它們將人才培養定位為高端頂尖人才,那麼停止單獨招收會計學本科層面的學生,有利於其對學生開展通識教育,至於專業方向可在學生的研究生階段確定。」
盧闖說,事實上,對於高端經濟管理人才而言,本科階段的確沒有必要將專業劃分得過細。
清華取消會計學本科,並不代表著其他高校也可以如此,畢竟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還需要其他層次的會計或經濟學人才。
「不同學校的定位不同,目前社會對於其他層次的會計人才需求也不會減少。因此,會計人才的本科培養依然是我們需要加強的。」
對此,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管理學院會計系主任夏立軍也坦言,目前對於國內絕大部分高校而言,加強會計學本科教育其實是必要的。
他表示,以清華的會計專業為例,上世紀90年代,時任清華經管學院院長的朱鎔基在全力推進成立會計系時,已經看到了會計學對資本市場和整個市場經濟秩序所起到的重要基礎性作用。
如今,雖然我國社會經濟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會計學這種作用並沒有任何減弱,反而加強了。
對於「會計學目前是處於黃金階段,還是已至深夜」這個問題: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夏立軍直言,隨著中國資本市場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會計學正處在黃金髮展階段。
「馬克思曾經說過,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這句話在會計學領域流傳甚廣,而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和經濟發展態勢,也決定了會計專業的未來前景。
總結:
清華大學取消會計專業轉設「計算機與金融」雙學位專業是將計算機與金融兩個專業相融合,為國家培養更多高端複合型的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
安徽大學的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學專業在課程設置方面有部分相同,撤銷財務管理,有助於集中師資力量辦會計專業。
所以會計專業並不會消失,而是更好的融合在「計算機與金融」雙學位專業裡。廣大的財會從業者和會計專業在讀小夥伴們,真的不要太過於擔心!
02是「危」也是「機」,機器是替代,更是幫助!
許多從事基礎工作的財務人,聽說企業開始投入使用財務機器人後感到了危機感。但事實上,研發財務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目的,是幫助人類從基礎的重複勞動中解放出來,關注更高價值的任務上。
財務工作的種類有很多,機器替代的是基礎財務會計工作,而具備獨立思考、有前瞻能力的工作很難被機器替代。
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在技術大規模應用,哪些能力和工作是機器人做不了的?
1、分析能力
機器人處理完的一堆數據和報表,只有通過人的思考分析,解讀出數據背後的信息,才能轉化為對企業經營有用的決策,這些決策包括計劃預測、內部控制、投資分析等等。多維度、多層面的思考能力,是機器人沒有的。
2、跨領域複合知識
如今財務圈反覆強調業財融合是大勢所趨,財務人不止要懂財務知識,更要懂業務、了解行業。只有成為優秀的業務夥伴,才能有的放矢地幫助企業經營決策。同時,為了在未來能和財務機器人「並肩作戰」,IT知識、程序算法思維也成了財務的必修課。
作者:CMA考試信息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