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經過近一年的緊張建設,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由水電九局EPC總承包的四川涼山小高山47.5兆瓦風電工程併網發電,將涼山鹽源豐富的風力資源轉化為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照亮當地千家萬戶。
小高山風電場位於四川省涼山州鹽源縣衛城鎮北面白山—小高山—嘎洛一帶山脊部位,主要為北東向山脊,場址區沿山脊走向呈長條形分布,長約19公裡,寬1600米-3500米,海拔高程在3150米-3860米,距鹽源縣城直線距離約26千米。該項目裝機容量15萬千瓦,安裝2.5兆瓦風機60臺,配套建設220千伏升壓站一座。
風電場建成投產後,年上網電量約4億千瓦時,能有效平電價、保用電,並解決鹽源35.6萬人的用電問題,可為當地提供新的電源送出通道,有效緩解涼山鹽源地區風電併網及送出壓力,提高涼山州負荷中心的供電能力、供電可靠性、運行靈活性和電能質量。藉助清潔能源的快速發展能夠帶動當地高新技術產業和人民脫貧增收,為當地提供上百個扶貧就業崗位。
目前,水電九局在涼山州除已經併網發電的小高山風電場,還有犛牛山、觀塔坡風電場也已全面進入吊裝階段,將於12月正式投產發電,正全力衝刺年度目標任務,以「奮戰60天,決勝收官年」的工作成效為涼山州脫貧攻堅貢獻央企力量。
近年來,鹽源緊緊圍繞「農業立縣、工業強縣、旅遊興縣」戰略,立足資源優勢,聚焦聚力脫貧攻堅,穩步推進工業發展,不斷優化一二三產布局,僅小高山風電場投產就能實現年上繳利稅5500萬元,為縣財政輸入源源不斷的「血液」,助力脫貧攻堅和縣域經濟社會發展。
鹽源縣的脫穎而出,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鹽源像一個「聚寶盆」——四周高山峽谷,中部丘陵盆地,大部分地區海拔在2300米至2800米之間。
特殊的地理和氣候條件,賦予了鹽源優越的風能、太陽能資源,這是鹽源發展和騰飛的重要憑藉。讓優勢資源化為優勢資本,鹽源縣委、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產業發展,不斷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的綠色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