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隊昨天在斯臺普斯中心118-109戰勝了鵜鶘隊。比賽開始於美國東部時間晚上10點鐘,這意味著如果想堅持看完整場比賽,很多美國人不得不在工作日選擇熬夜看球。
不過比賽的過程和結果都證明,熬夜是值得的。勒布朗-詹姆斯與錫安-威廉姆森的這場對決可謂是NBA的過去與未來之戰。儘管考慮到湖人隊本賽季的無敵狀態,將其稱之為NBA過去,現在和短期將來與NBA中期和長期將來的對決可能更準確。如果我們夠幸運的話,希望後者意味著是下一個十年。無論你如何描繪這次對決,它都是兩個時代的對決。至少在這一刻。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殺氣。你只需要觀看上一兩段比賽的視頻就會了解他們都在試圖給對方施加怎樣的壓力。
從湖人隊開始追逐安東尼-戴維斯的那一刻起,湖人隊和鵜鶘隊就已經陷入了一個怪異的暗影較量之中。(在早期的談判細節被悉數曝光後,兩隊終於在去年完成了這宗大交易。)「較量」這個詞用在這裡可能並不正確。我不確定能為存在於重大交易中的兩支球隊之間的關係描述找到一個準確的詞語。雷霆隊和火箭隊:他們對於彼此是什麼?「競爭對手」也不完全是。兩支球隊互換了花名冊上的重要拼圖不可避免地讓彼此之間的親密關係超越了對手的程度。
一根細細的牽引杆連接起了紐奧良和洛杉磯。當我們看到曾經與湖人隊聯繫在一起的球員(布蘭登-英格拉姆,朗佐-鮑爾)在紐奧良開啟新的篇章時,以及當我們看到戴維斯,鵜鶘隊有史以來最閃亮的巨星,在洛杉磯如火山爆發般不可阻擋時它才會顯現。也就是說,湖人隊-鵜鶘隊不是湖人隊-快船隊。
首先,兩隊之間存在著難以逾越的巨大鴻溝。(鵜鶘隊在輸掉今天的比賽後,跌落到了西部第十名,距離西部第八3.5個勝場,而湖人隊的戰績高居西部第一,聯盟第二。)但是一段共同的歷史,一種背景意識不起眼但有意義地提升了兩隊之間每一次互動的風險。我們有頂級的劇情可以期待:威廉姆森vs.詹姆斯,安東尼-戴維斯vs.他的舊隊友,鵜鶘隊的前救世主vs.他們的現救世主,我們還有中間的和底層的劇情,比如朗佐-鮑爾,歸鄉的主題將會貫穿於每一場他隨隊造訪洛杉磯的比賽。
因此當鵜鶘隊成功抽中了狀元籤,並用它選擇了前杜克明星時,一切顯得特別地恰到好處,他們的賽季總是和湖人隊形成鮮明的對比。他們被詹姆斯重組聯盟的願望甩在了身後。現在他們擁有了一位被很多人看作是後詹姆斯時代的下一代定義者。一群衣衫襤褸的流浪漢,徘徊在權力的邊緣地帶,突然得到了一位天選之子。
在他年輕的NBA職業生涯打完了13場比賽後,很明顯,無論他會成為什麼樣的球員,威廉姆森都是當代職業體育中誇張描述最純粹的靈感來源。觀看威廉姆森比賽真的,真的讓人們想用二次元的語言來形容他。當他的鞋底在比賽中撕裂時,老牌體育雜誌,體育畫報用一排大寫字母發推稱他的鞋子「徹底爆炸了(LITERALLY EXPLODED)」。
相比將威廉姆森描述為狂暴的民間英雄,我們用在詹姆斯身上的語言更容易讓人聯想起18世紀的君主,又或許是一位羅馬將軍。語氣更冷靜,更關注與歷史上的比較和影響力規模的評估,而不是當下看著他時的感覺衝擊力。詹姆斯令人難以置信的扣籃很少被描述為鐳射旋風中一朵盛開的玫瑰。
他創造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時刻。它們與獎盃,紀錄和MVP一起成為了巨大遺產的一部分,後者已經大到了似乎不屬於一個真實的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球員」可比一位剛收穫了一個了不起蓋帽的新秀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得多。當威廉姆森的鞋子破了,人們會議論紛紛,但如果是詹姆斯的鞋子破了,我們會擔心耐克倒閉。
這麼說都是有道理的。詹姆斯已經打了1252場比賽,比威廉姆森多了100倍。他擁有的常規賽MVP獎盃數(4座)幾乎和威廉姆森在NBA投中的三分球數(5個)一樣多。兩位球員正處於他們職業生涯的相反的兩端。當然我們傾向於將詹姆斯描述為現象級歷史遺產,而將威廉姆森成為現象級現在。但是我認為這種對比特別生動,因為它似乎還可以捕捉到每位明星是如何接近籃球,以及如何在過去的十多年時間裡改變我們的比賽方式。
讓詹姆斯-威廉姆森之間的對比變得如此難以抗拒並不真的是因為故事性,而是球員本身。他們有如此多的共同點:球商,突破天際的運動能力,空前的場上洞察力,以及那種在籃球場上從未見過的強大力量帶來的震撼感,但觀看它們的體驗卻截然不同。
當我真正想說的是「扣籃很酷」的時候,我不得不些寫一些看上去很深刻的東西,但是威廉姆森和詹姆斯似乎代表了籃球兩種截然相反的對立面。對此我們可以有很多思考途徑,但讓我們首先來討論一下每位球員傾向產生的誇張之處。
畢竟,詹姆斯一直在談論遺產,並且自從他還是威廉姆森這個年紀時就將自己描述為歷史人物。他的許多早年採訪都顯示一個孩子沉迷於聯盟的歷史曲線以及他在其中的位置。一位冉冉升起的明星從一開始就視自己註定會在籃球的拉什莫爾山上擁有一席之地。他是神壇上的一位思想家。
在他職業生涯的現階段,他似乎很喜歡他作為一位年長政治家的角色,將自己的祝福贈與年輕球員。例如,在周日晚上,他在Instagram上發了一個帖子,稱讚傑森-塔圖姆為周日晚上的「絕對問題(ABSOLUTE PROBLEM)」。詹姆斯這一類的表述總是看起來像是一個準官方聲明,同時他似乎真的很喜歡發表這樣的聲明。
相比之下,威廉姆森就像是一個徑直走上場打籃球的人,不會將比賽的每一秒鐘都視為歷史事實。這並不是說他對歷史沒意識。作為30年來僅有的三位在前10場比賽中得到200分的狀元秀之一,他已經聽到了他的名字與歷史聯繫在了一起。(另兩人是阿倫-艾弗森和沙奎爾-奧尼爾。)但是他似乎並沒有像詹姆斯在他這個年紀時對比賽的那種高壓感。這種感覺是讓詹姆斯總是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之一,缺少這種壓力則是讓隨後的威廉姆森如此有趣的原因之一。
這也是說得通的。詹姆斯的職業生涯恰逢後喬丹時代的巔峰時期,人們傾向於以組織好的宏觀故事線和歷史總排名以及頂級球員為製作最一致和完美的簡歷發生的爭鬥來代表聯盟。而威廉姆森出現的時間點正是我們的籃球經歷又回到了當下一個充滿趣味的時刻:高光瞬間,精彩視頻,病毒傳播。
這兩位球員似乎以一種輕鬆自然的方式化身為轉型時代的統治趨勢。這可能會稍微掩蓋了詹姆斯仍然在製作一些極其野獸級的高光時刻的事實,以及威廉姆森正在努力成為,並在很多方面已經是一位出色的全能球員的事實,而不僅僅是一臺扣籃鏡頭的生產機器。但是它也讓他們之間的對比顯得特別意味深長,因為事實確實如此。
因此與其說是NBA過去vs.未來,或者我在本文開始時的其他說法,今天的對決更像是完全沉浸在NBA的當下vs.時空外NBA歷史的總體構想。無論哪種方式,它都很精彩。此時此刻vs每時每刻,一場短暫的較量是如此引人注目,即使像我這樣不用熬夜看球的中國球迷也會忘了吃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