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袋裡全是標準答案的人,是沒法溝通事情的,更談不上和他討論事情真相的。
非黑即白,非對即錯,他們能在聽事情經過一半的時候,就能做出總結性的發言定論:
「這人該槍斃」。「這人該死」。「活該」。「這個不對」。諸如此類的。
隨著社交媒體的蓬勃發展,人與人的線下交流越來越少,線下面對面交流的時候,人群還會或多或少顧及下對方面子,說話相對還沒有那麼尖酸刻薄,但一到網絡上,這些人真實一面就露出來了,或者說,真實水平就露出來了。
網絡,將天南地北的人匯聚在一起,大家可以足不出戶,也能了解各地的最新動態和諮詢,以及各色人等的思想觀念,如此便捷的溝通,讓很多人嚴重撕裂的價值觀暴露無遺,在一些交流過程中你會發現:最難溝通的,就是那些沒什麼思想,滿腦子都是標準答案的人。
你跟他講道理,他認為你在否定他,否定他的觀點,換來的只是他企圖用情緒來對攻你的情緒,而假如你情緒不為所動,他就惱羞成怒了。
叔本華說:沒有真正值得我們羨慕的人,然而,值得我們同情的人不在少數。
這些人,就是值得同情的人,無論你跟他講道理,說理論,還是談常識,談邏輯,分析具體事情,他都能調出自己腦海裡的標準答案來應付。
而這些標準答案,聽起來是那麼熟悉,往往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仔細想想,這些答案原來都是來自那些書本,媒體(廣播,影視,報刊雜誌)上面說的那些話。
他們本身,是沒有自己思考能力的。
讀書的時候,很多東西課本上只說了一次,不像這些媒體雜誌,可以給你每天狂轟濫炸,很多忽悠人的東西,就那麼深深的印在他們腦海裡了。
大腦空間是有限的,一旦這些東西被植入大腦,從此他的大腦便不再屬於他,而是屬於那些掌控著課本和媒體的某些人了。
循環播放的次數多了,人們也就當真了。
這個最成功案例,「腦白金」廣告應該算一個,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當年,很多人去送禮,根本不知道這個腦白金是個啥玩意,不知道他是調理腸胃的還是治療大腦的,不知道裡面是液體還是固體,總之,人家都送這個,我送這個應該沒錯。
因為某些原因,我們或輕或重曾經是無知的,或者說當下也是無知的,不同的是,有些人能對自己的人生經驗,閱歷,對常識的認知以及對真相的了解,對自己已知的一些東西進行不斷的解剖,反問,追究,進而得出屬於自己的認識和結論,先於他人覺醒過來。
而有些懶得思考的,或者說恐懼思考的人群,害怕知道事情真相所帶來的痛苦與孤獨,而選擇了繼續沉睡,保持現狀就好。
覺醒的確是痛苦的,孤獨的,因為要不斷的推翻昨天的自己已經成型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再培養出一個新的價值體系。
而往往是,你新的價值體系形成之後,發現自己身處鐵屋,而身邊的人還在沉睡,倘若你聲音大點而打擾了他們的清夢,肯定會遭受謾罵與圍攻的。
因為這,我退出了同學群幾年了,因為這,我很少在親人們組建的家族群裡說話了,因為這,我慢慢疏遠了很多朋友。
認知有缺陷的人,是因為受了太多外界的影響,導致頭腦(在某一方面)喪失了正常的邏輯思維與推理能力,或者陷入某種偏執狀態,這,其實就是洗腦的可怕,不同的是,有的人是自己洗自己,有的人是被別人洗。
事實上,通過對事情真相的了解,以及理性的學習與思考,是可以自我發現問題所在,和逐漸進行自我修復的。
人這一生,沒有思想不可怕,怕的是,滿腦子都是標準答案。
我們窮其一生修行,不過是為了追尋:終極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