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追象」現場

2020-11-26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昆明8月12日電(記者姚兵 嚴勇 孫敏)8月8日晚上9點20分,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勐阿鎮嘎賽村的一條水泥路上,「老大」突然現身。

  普宗信一個人拿著手電筒往前走,快到拐彎處時發現了它,直線距離僅20米。他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往回撤。腳步聲不大,目的是為了不驚動這頭成年亞洲象。撤到安全距離後,老普鬆了口氣。

  「目前縣裡有兩頭野象在活動。『老大』就是其中之一。找到它了,我們心裡才踏實。」普宗信掏出手機,在無人機拍到的照片下附上一段大象活動位置的文字信息,將其一併上傳至亞洲象預警平臺。隨後,他複製好文字,粘貼到朋友圈和周邊村寨微信群,讓他們及時做好防範。

  普宗信名字不好記,外人都喊他「老普」。

  老普動作很熟練,整個過程不到3分鐘。作為當地的一名亞洲象監測員,類似於這樣的預警信息,他每天至少要發布一到兩條。遇到亞洲象活動頻繁時,老普在野外待的時間更長,發布的次數更多。

  野生亞洲象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境內主要分布在西雙版納州、普洱市等地,數量在300頭左右。8月12日「世界大象日」前夕,記者與老普等亞洲象監測員一路同行,直擊「追象」現場。

  「我們及時發出一條預警,就有可能避免一次人與象的正面衝突。」老普說。

  話音剛落,「老大」身後閃過一道亮光,緊接著發出一個急剎車的聲音。隨行的無人機飛手向志傑說,幸虧司機發現及時,沒有往前繼續開,要不然會驚擾到野象。晚上最擔心的就是發生人象衝突,需要鎖定大象活動區域,並及時通知村民不要外出。

  結束監測,老普看了下表,已是晚上11點半。四處無人,只剩下蟲鳴和蛙叫。確定沒人再過來,他和同事才著手收拾設備回去休息。「有象活動的地方,就得守著。談不上有多苦多累,慢慢已經習慣了。」

  第二天早上6點鐘,他們又準時出現在「老大」的活動區域。

  「天一亮就有農戶外出勞作,我們得趕在他們下地前找到大象。」老普邊說邊往前走,順手撿起路邊散落的甘蔗和玉米。「這傢伙聰明得很,只吃中間嫩的部分,鼻子動起來比我們吃東西還靈活。」

  這時,向志傑升起了無人機,配合著老普繼續搜索「目標」。

  老普個高,走起路來很快。發現幾個大象腳印後,他順手找來一截樹枝。「直徑快30釐米了,就是『老大』!」說完,老普繼續往前走,發現了大象糞便。他往上面踩了幾腳,蹲下身,直接拿手扒開找線索。

  「看上去有些新鮮,說明它離開時間並不長。你們看,這些殘渣裡有包穀和甘蔗,都是昨晚吃的。」老普說,幹這份工作首先就得把腳練好,遇到野象攻擊隨時準備逃跑;其次就是不怕髒不怕苦,還得耐得住寂寞。

  正準備起身,向志傑打來電話:「老普,無人機拍到象了,你們撤回來!」

  在無人機拍攝的畫面上,記者看到一頭亞洲象正在茶地裡「晃悠」,時不時還拿鼻子卷土往後背上甩。老普第一時間拍圖發了預警信息,轉身扛起一塊寫著「野象出沒,禁止通行」的標牌豎在路口。

  這天,村民王光新騎著摩託正準備外出幹活,剛到路口就被老普攔了下來。「多虧了這些監測員,要不然上山就遇著象了。我們現在防範意識也好了。」他說。

  做完這些工作,老普和同事才開始吃早飯。「若是監測象群,我們就會一天忙到晚,直到它們上山。這還得看它們心情。」老普說,上個月,他花兩個多月工資買了臺新手機,想拿它拍出更好的照片。

  那臺舊手機裡,除了幾張家人照片,全部都是關於亞洲象的「日常」,多達上千張。

相關焦點

  • 世界大象日|直擊雲南「追象」現場
    8月12日「世界大象日」前夕,記者與老普等亞洲象監測員一路同行,直擊「追象」現場。 「我們及時發出一條預警,就有可能避免一次人與象的正面衝突。」老普說。 話音剛落,「老大」身後閃過一道亮光,緊接著發出一個急剎車的聲音。隨行的無人機飛手向志傑說,幸虧司機發現及時,沒有往前繼續開,要不然會驚擾到野象。
  • 「追象人」
    「世界大象日」(8月12日)前夕,記者與老普等亞洲象監測員一路同行,感受他們追象的艱辛。(小標題)直擊「追象」現場8月8日晚上9點20分,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勐阿鎮嘎賽村的一條水泥路上,「老大」突然現身,與前去尋它的老普差點撞個正著,直線距離不到20米。「老大」是一頭3米多高的成年亞洲象,當時正在路邊吃東西。
  • 【高清大圖】直擊東方日升2020SNEC展現場
    【高清大圖】直擊東方日升2020SNEC展現場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8月8日-10日,第十四屆(2020)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展覽會暨論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原標題:【高清大圖】直擊東方日升2020 SNEC展現場郵箱:chenchen#bjxmail.com(請將#換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直擊清華大學2014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現場
    直擊清華大學2014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現場  清華新聞網11月3日電(研通社記者 崔粟晉 張照雨)11月2日,在清華大學主樓後廳,進行了令人矚目的2014年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各位「學神」、「學霸」,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各顯神通。
  • 直擊《仙俠世界》仙俠最強者爭霸賽現場
    直擊《仙俠世界》仙俠最強者爭霸賽現場 本文來源:網易遊戲頻道
  • 直擊探洋作業第一現場,萬米海底畫面來了!
    今天(13日),「奮鬥者」號再次深潛到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滄海」號聯合下潛傳回萬米海底實時畫面,直擊探洋作業第一現場,每一秒都珍貴!萬米海底的「奮鬥者」號到底是什麼樣?快來見證歷史一刻!可以進行全海深4K超高清視頻的拍攝採集、傳輸處理不僅可以搭載全海深高清相機將萬米洋底的實時畫面直播回傳而且能記錄深海中「奮鬥者"號的一舉一動它的小助理「凌雲」號在海底可以自由活動提供更多角度的照明通過它們提供的信號我們可以直擊探洋作業第一現場
  • 現場直擊!全國最大規模高鐵營業線換軌施工進行中
    現場直擊!此次高鐵施工,除了更換新鋼軌以外,還需要對新換的鋼軌進行現場焊接。據了解,這次現場焊接鋼軌改變了以往既有線採用鋁熱焊焊接的方式,引用先進的閃光焊工藝。
  • 2019東京改裝車展:現場直擊鈴木吉姆尼超人氣魅力
    在2019東京改裝車展上,鈴木展出了熱門話題新車Jimny,並提供了Jimny Survive和Jimny Sierra Pick-up Style兩款原廠改裝模板,實拍現場直擊,Jimny Survive全金屬材質,粗獷的外觀和實用的設計,完全是越野性格!
  • 現場直擊|石家莊第二輪核酸檢測:車庫採樣暖和多了
    直擊石家莊市第二輪核酸檢測「在地下車庫採樣,暖和多了」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任學光)1月11日下午,石家莊市室外溫度-4℃。在新華區都市陽光小區,排隊等候核酸檢測的居民卻絲毫感覺不到寒冷。同時,社區志願者10人一組現場執勤,規範現場秩序,按樓宇、單元分批排隊,避免了群眾長時間等待。當天15時許,都市陽光小區的地下車庫裡,居民們正在排隊等候採樣,大家前後間隔1米,現場秩序井然。輪到居民王雪芬時,她出示身份證後,社區志願者通過「樣本採集」APP拍照就將信息錄入了系統,醫護人員很快對她進行了採樣。「整個過程不到20秒,真是方便快捷,而且在地下車庫採樣,暖和多了!」王雪芬說。
  • 直擊台州汽車運動文化節現場 瘋狂賽車手激情漂移
    直擊台州汽車運動文化節現場   2013中國汽車飄移明星賽暨台州汽車運動文化節11月10日在溫嶺會展中心圓滿落幕,此次汽車運動文化節的參展汽車品牌主要有奔馳、凱迪拉克、沃爾沃、雪佛蘭、榮威、一汽馬自達、雷諾等30餘家中高檔汽車廠商,還有車之家、速度公園、旋樂輪轂等汽車後產品及改裝商家參展。
  • 現場直擊:印尼被海嘯摧毀的蘇拉威西島,25萬人的廢墟
    下面是現場直擊:印尼被海嘯摧毀的蘇拉威西島,25萬人的廢墟,讓我們感受一下大自然憤怒的力量(最後幾張圖片,心理忍受能力差者慎看)。印度尼西亞巴魯伊斯蘭大學,被颱風和海嘯襲擊過後的殘骸和碎片。一座被地震和海嘯摧毀的鋼鐵大橋。巴魯的一個百貨大樓在地震和海嘯的襲擊下變得四分五裂。
  • 直擊南海可燃冰試採現場:31天日均產氣6800立方米
    中新社珠海6月12日電 題:直擊南海可燃冰試採現場:31天日均產氣6800立方米  中新社記者 龐無忌  隨著中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試採滿月,可燃冰這種過去「可望而不可及」的非常規能源逐漸揭開神秘面紗。中新社記者日前登上「藍鯨Ι號」海上鑽井平臺,探秘這種「另類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前沿。
  • 直擊木木美術館大展開幕現場
    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在此很榮幸地宣布,作為木木美術館的首席權威合作夥伴,本周日將帶領各位觀眾現場直擊這位著名義大利藝術家喬治·莫蘭迪在國內的首次美術館個展的開幕儀式,我們將在12月06日下午本次直播百科博物館計劃將與各位觀眾一起,直擊木木美術館展覽「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直播期間還有機會獲得由木木美術館為大家準備的展覽門票!掃碼預約直播!讓我們在莫蘭迪的世界裡相見吧!
  • 百餘個井蓋全部被揭開,記者現場全程直擊江夏一漬水點退水
    今天中午,楚天都市報記者趕到現場,直擊了排水工人現場處置,這裡逐步退水、恢復交通的全過程。漬水最深時已達到半米九全嘉國際廣場位於江夏區江夏大道與北華街十字路口處,而這個路口正是江夏紙坊城區最繁忙的交通要道之一。今天中午近12點半,楚天都市報記者驅車來到這裡,雨勢漸小。路口中央已沒有見到大面積漬水,路面上殘留著少數雜物和泥沙,呈現出漬水退去後的面貌。
  • 直擊| 記者走訪地震現場:「工友打開手機燈光時...
    本文原標題:《直擊 | 記者走訪地震現場:「工友打開手機燈光時,我覺得全世界都亮了」》王偉偉6月19日,宜賓建國酒廠的職工們正在展開自救。本報記者王偉偉攝「地震了!地震了!大家快醒醒!」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地震。
  • 獨家直擊神話上海公演: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更多現場圖片請查看>>>組圖:直擊神話上海公演  全國各地過萬名「橙子」湧入虹口  神話亞洲巡迴演唱會上海站的舉辦,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超萬名的神話歌迷「橙子」湧入現場更多現場圖片請查看>>>組圖:直擊神話上海公演  出現官方應援物品銷售點  對於頻繁在亞洲各國舉行巡迴演唱會的韓國組合來說,一直國歌迷頗為不滿的一個地方是,在中國舉辦的演唱會,和在韓國、日本甚至泰國等地舉辦的演唱會相比
  • 直擊現場:華南地區第一家!華南農業大學教學動物醫院升級完畢!
    活動現場直擊山西農業大學副校長李宏全教授、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小動物醫學分會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林德貴教授、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小動物醫學分會副理事長侯加法教授、中國農業大學教學動物醫院院長夏兆飛教授、四川農業大學教學動物醫院院長彭廣能教授等專家和領導出席了本次交流會並參觀了新啟用的動物醫院。
  • 黃岡廣播電視臺直播黃岡直擊2019年最後一次日偏食
    黃岡廣播電視臺直播黃岡聯手黃岡市科技館通過慢直播,直擊2019年最後一次天文奇觀。在直播現場,黃岡市科技館組織了學生現場觀看並講解科普知識,央視移動網對本次直播進行了同步轉播並首頁推薦。據悉,本次日環食發生期間,我國全境都可以觀測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
  • 直擊「大型藥品殺價」現場
    25日,在山東省首批藥品集中帶量採購開標現場,上演了一場被各大媒體稱為「靈魂砍價」的藥品價格談判。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現場了解到,這是我省歷史上第一批藥品集中帶量採購,本次採購40個藥品,涉及市場份額達50億元。目前,山東也是全國各省份單次組織帶量採購藥品品種最多、涉及金額最大的省份。這也意味著,等本次採購完畢,我省患者將用上更多質優價廉的降價藥。
  • 直擊晝夜堅守的防疫一線「守門員」
    新華社哈爾濱1月14日電題:直擊晝夜堅守的防疫一線「守門員」新華社記者強勇、何山、張濤「抬頭,張嘴。」「好了!」穿著白色防護服的張雯動作一氣呵成,幾秒鐘就完成了咽拭子採樣。她麻利地把長棉籤封存好,緊接著喊道:「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