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俗稱天公生,傳說是天界最高神只玉皇大帝的誕辰

2020-12-05 窺乾坤

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主宰天界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這一天的傳統民俗,婦女多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在中國民俗信俗中,正月初九為玉皇聖誕,俗稱"玉皇會",傳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這一天都要隆重慶賀。[1]玉皇大帝在臘月廿五會親自降臨下界,巡視察看各方情況。依據眾生道俗的善惡良莠來賞善罰惡。玉皇在其誕辰日的下午回鸞返回天廷。是時道教宮觀內均要舉行隆重的慶賀齋蘸科儀。玉皇的生日,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自午夜零時起一直到當天凌晨四時,都可以聽到不停地鞭炮聲。

祭拜儀式

祭拜公的儀式,相當隆重,在正廳天公爐下擺設祭壇,一般都是用長板凳或矮凳先置金紙再迭高八仙桌為「頂桌」,桌前並系上吉祥圖案的桌圍,後面另設"下桌"。"頂桌"供奉用彩色紙製成的神座(象徵天公的寶座),前面中央為香爐,爐前有扎紅紙面線三束及清茶三杯,爐旁為燭臺;其後排列五果(柑、橘、蘋果、香蕉、甘蔗等水果)、六齋(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綠豆等)祭祀玉皇大帝;下桌供奉五牲(雞、鴨、魚、卵、豬肉或豬肚、豬肝)、甜料(生仁、米棗、糕仔等)、紅龜粿(像龜形,外染紅色,打龜甲印,以象徵人之長壽)等祭玉皇大帝的從神。

在祭拜天公之前,全家大小都得齋戒沐浴,初九當天,更禁止家人曬衣服,尤其是女褲、內衣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對玉皇大帝的尊敬;祭品如果要用牲畜的,一定要用公雞、不能用母雞。若是要還願時,必須用全豬或全羊。有些虔誠的家庭以為在家裡祭拜還嫌不足,會連夜趕往各地的天公廟禮敬,像臺南終義路的天壇、高雄的天公壇、木柵指南宮等,每年的農曆大年初八便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天公生當日也有"安太歲"的儀式,當年生肖衝犯太歲的人便可以到廟中,寫上自己的姓名、年歲,再添一點香油錢,委由廟方負責供奉即可。另有一個安太歲的方法:年初時在家裡用平日盛米的米筒圍上紅色片作爐,寫上"太歲星君到此",再每日供奉即可。

福建和臺灣民眾稱玉皇大帝為'天公'正月初九要'拜天公'一家老小,齋戒沐浴,上香行禮,祭拜誦經,有的地方還唱戲娛神。中國北方過去還有舉行玉皇祭,抬玉皇神像遊村巡街的習俗。十二月二十五日傳稱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間的日子,舊時道觀和中國民間都要燒香念經,迎送玉皇大帝。

摺疊民間傳說: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

古代中國人民認為九在數目中表示多數,最多,最大,因此為上。又稱這天是"天日",傳說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必須隆重慶祝。九與酒諧音,九不能離酒,各家各戶都準備豐盛的酒宴,盡興喝個痛快,給玉皇大帝祝壽。

舊時的這天晚上,男女相聚在大樹下(最好是桂花樹)唱歌,請玉皇大帝最寵愛的小女兒七仙女下凡,所唱歌曲必須歡樂吉祥,讓七仙女高興,她一高興,父皇玉帝就會保佑人間一切順利。

恩施土家人還認為上九日辦事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故有"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一大堆"的說法。"七不出",是說初七不要出門做生意和辦事情,做不好,辦不成。"八不歸",是說出門在外的人,不要在這天回家,"歸"有完成之意,"八"寓意"發",應該"發"的就不應該有"完成"之意。"上九辦事一大堆",是說上九日這天辦事,會受到玉皇大帝的福庇,辦事不僅能辦成,還會辦得又多又利索。時至今日,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還會將難辦的事情放到這天來辦。這天辦事效果好,實際是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俗信,人們在辦事的交際中,認為有皇天在上,不敢虛偽刁難,互相通情達理,事情容易辦成。

摺疊七不出,八不歸正解

七不出。說的是出門前,有七件事沒辦好不要出門。這七件事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即平常我們說的開門七件事。以前出門的人往往是當家人,是一家的主心骨,因此,必須安排好家裡的生活才能出門。

八不歸。說的是出門後,有八件事沒做好不要回家。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古人的八條做人基本道德準則,違犯了任何一條,都是對不起祖宗,都無臉面對家人。[2]

摺疊民間傳說

閩南與臺灣民間的神明許多是屬於想像神,人類為要探究宇宙萬物的奧秘,便由離奇的思想形成了神話。神話便是由於實在的事物而產生之幻想故事。所以閩南與臺灣民間的想像神許多來自神話。所以古代人很容易想像神明界也有最高神,神格至尊 玉皇大帝,簡稱玉帝,俗稱天公。宇宙中一切的神明,都是在他的統轄下,沒有天地以前,就先有了他,天地萬物由他而創造,他本身永住天上,但委派諸神到世間來觀察人間的善惡,因此,他可以說是統一神,神格至尊,一般人信奉他為至高無上之神。閩南與臺灣民眾奉祀"玉皇大帝"是神中的至尊,或稱"玉天大帝"、"玉皇上帝"、"昊天上帝"、"天租公"、"天帝"、"玉皇",俗稱"上帝"、"天公"等。"玉皇大帝"居住在天上的玉京,故名之"玉皇"。不但授命人界的天子管轄民眾、還統攝天、地諸神,諸教仙佛都受其令,可謂神中之神。

摺疊編輯本段玉皇大帝

道教稱天界最高主宰之神為玉皇大帝,猶如人間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一切神、佛、仙、聖和人間、地府之事。亦稱為天公、天公祖、玉帝、玉天大帝、玉皇、玉皇上帝。據《玉皇本行集》記載:光明妙樂國王子捨棄王位,在晉明香嚴山中學道修真,輔國救民,渡化眾生,歷億萬劫,終為玉帝。有說玉皇大帝就是道教的'元始天尊'(即玉清元始天尊的簡稱。道教所供奉最高的神。)敬天畏命古人認為"天"是宇宙萬物的主宰,也是萬物生長化育的本源,所以不可不敬天畏命,順天行道。於是"天"命令天子來人間執政治民,天子必須順應天意,這樣才能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否則天子違反了天道,天就會降下各種災害懲罰。天子既然是奉"天"之命治理人世,所以天子不得不崇拜"天",定期的"祭天",就不但是天子必行的職責,也是國家的大典。天子敬畏"天",庶民百官自然而然的也敬畏"天",可是"天"是無形的、渺茫的,人又怎麼能祭祀他呢?為此便把"天"具體神化,稱之"玉皇大帝"。因玉皇大帝是由人想像而來的神,所以原無神像,到宋真宗時,才為他塑像,視其自家祖先,封其為玉皇。統領天、地、人三界據閩南與臺灣民間傳說,"玉皇上帝"不但授命於天子,統轄人間,而且也統轄儒、道、釋三教和其他諸神仙,以及自然神和人格神--即古來所謂的天神、地只、人鬼都歸其管轄,天神就是屬於天上所有自然物的神化者,包涵日、月、星辰、風伯、雨師、司命、三官大帝、五顯大帝等,而玉皇大帝也屬天神之一,地只就是屬於地面上所有自然物的神化者,包涵土地神、社稷神、山嶽、河海、五祀神,以及百物之神,人鬼就是歷史上的人物死後神化的,包涵先生、先公、先租、先師、功臣,以及其他歷文人物。抑且,玉皇上帝統領天、地、人三界神靈之外,對於天地,宇宙萬物的興衰隆替、吉兇禍福都得管,因此便有像人間那種政治組織,所以通俗又認為玉皇上帝之下,在中央行政方面,有管理學務的文昌帝君,有管理商務的關聖帝君,有管理工務的巧聖先師,有管理農務的神農先帝;在地方行政方面,有城隍爺、境主公、土地公、地基主、東嶽大帝、青山王,在司法方面,有鄂都大帝和十殿閻王;總之,玉皇上帝為神中之神,所以人人都以玉皇上帝為神中的至尊。元始天尊玉皇大帝是道教中最高級的神明之一,他是萬物元始的至尊,故又敬稱"元始天尊"。地位僅在三清尊神之下。但在世俗的心目中,玉皇大帝卻是中國最大的神只,是眾神之王。

在《西遊記》中,玉皇上帝管轄著一切天神、地只、人鬼。他住在天上宮闕裡,辦公衙門是金碧輝煌的靈霄寶殿,手下的武神有託塔天王、哪叱太子、巨靈神、四大天王、二十八宿、九曜星、五方揭諦等,文神有李老君、太白金星、文曲星、丘真人、許真人等。他還管轄著四海龍王、雷部諸神,以及地藏菩薩、十殿閻君等。

玉帝源於上古的天帝崇拜。殷商時期,人們稱最高神為帝,或天帝、上帝,這是一位支配天上、地下、文武仙卿的大神。周朝及後世統治者利用天帝崇拜,鼓吹"君權神授",極力宣稱自己是天帝的兒子,故稱"天子"。東漢後期,道教產生,道徒們便把天帝請了進來,讓他當了神仙界的皇帝,並總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玉皇大帝成為全民(以漢族為主)崇拜的最高神。神格化的形象原來比較抽象、概念化的天帝,被進一步神化和人格化,道教理論家們特意編了一部《玉皇經》,記述了五帝的一生"神跡"。說他本是極其遙遠年代的光嚴妙樂國的王子,後來捨棄了王位,在山中學道修真、輔國救民、度化群生。經過了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當上了"清淨自然覺王如來",又經遇劫難,才當上了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的塑像或畫像,一般是身穿九章法服,頭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有的手持玉笏,旁侍金童玉女,完全是秦漢帝王的打扮。道士們只能用世間最高貴的形象去塑造諸神之王,人間帝王也很樂於看到仙國主宰的身上有自己的影子。由於先民的繪聲繪影,無怪閩南與臺灣地區以往的一些善男信女,都認為玉皇大帝是操縱人間禍福吉兇的主宰,更確信他也掌握人間萬物生長、保育和賞罰的大權,是一位極具威嚴的神,所以玉皇上帝的聖誕祀,更個問於一般諸神的祭典了。

因為玉皇大帝是由人們所想像而來的神,視其為自然祖先,封其玉皇。因帝玉皇大帝是如此的崇高偉大,所以中國民間無法為他塑造神像,而以"天公爐"象徵。如果信徒要祭拜玉皇大帝,就每天對"天公爐"焚香膜拜;另有一說:玉皇大帝是三官大帝中的"天官",故而供奉"三界爐"上香致意。有些鄉下民家僅在庭院門前豎立一根插香竹竿,表示玉皇大帝的無影無形,每天早晚燒香祭拜。

摺疊編輯本段禮拜儀式

中國民間認為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謂的"玉皇誕",閩南與臺灣俗稱"天公生"。是日道觀要舉行盛大的祝壽儀式,誦經禮拜。家家戶戶於此日都要望空叩拜,舉行最隆重的祭儀。此日待人處事皆講求和氣,不可冒犯天神。許多道教觀都有慶祝以對天公的感恩,尤其是福建人更重視天公誕這個日子,為了紀念其先人為避追殺,在新春期間躲進甘蔗園裡避難,而脫離險境。故後人在天公誕時還特別用甘蔗來拜天公;有的還請法師來做法事以祈求天官賜福。

拜天公的祭典,自初九的凌晨開始,一直到天亮為止。在這一天前夕,全家人必須齋戒沐浴,以莊嚴敬畏的心情舉行祭拜,家家戶戶都在正廳前面,放置八仙桌,搭起祭壇,供桌上備神燈、五果(柑、桔、蘋果、香蕉、甘蔗)、六齋(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豌豆、豆腐等),並面線塔,另設清茶三懷,還有甜粿、社龜,到了時辰,全家整肅衣冠,按尊卑挨次上香,行三跪九叩禮拜,然後燒天公金。農曆正月初九為玉皇上帝誕辰,那麼難道正月初一至初八就沒有天地嗎?傳說各住家的灶神監視其家人的善惡,於農曆二十四日夜晚,上天向玉皇報告,而玉皇上帝於二十五日隨著諸神巡視諸天,並決定人民來年的福禍。因此,一般人就齋戒沐浴並焚香崇拜他。閩南與臺灣地區不少民眾,尤其是鄉村十分崇拜玉皇大帝,對玉皇大帝的普遍敬奉,反映了人們對未知世界的神往和對現實的不滿,以及對神權的敬畏和對不死的追求。

相關焦點

  • 中國神話體系當中知名率最高的五位神仙!猜得全對算我輸!
    二、玉皇大帝常用語句「玉皇大帝拜財神——有錢大三輩」。玉帝玉皇大帝為我國道教神話體系當中天界的最高執政上神。為五御之首。是天地的主宰。有時俗稱為「老天爺」。玉皇大帝的真身以及由來在我前面文章有很詳細的講解,想要了解更多的讀者可以去翻閱查看。通常情況下的玉皇大帝是天地之間所有人、神、仙的主宰,也是萬物生靈之主。其誕辰是正月初九。
  • 有三個從未露面的神仙,地位在三清之上,跟玉皇大帝平起平坐
    看過書籍《西遊記》的讀者都知道,在書中有很多家喻戶曉的神仙,也有很多讀者一直在思考哪一個神仙的地位最高。有的讀者認為玉皇大帝的地位最高,也有很多讀者認為是三清尊神。仔細看完這本書,我們會發現書中還有很多從未露面的上古天神,他們的地位也非常高,比如鍊石補天的女媧娘娘。
  • 玉皇大帝跟王母娘娘到底是什麼關係?難道真的是夫妻?
    我們先看一下玉皇大帝與王母娘娘的由來。玉皇大帝的由來在我國民間文化中玉皇大帝是天界最高的神。玉皇大帝是歷經磨難才成為天界最高的神,我們在《西遊記》第七回中可以看出一點端倪。孫悟空大鬧天宮之時,想要奪取玉皇大帝的皇位,被如來訓斥。
  • 傳說中的六界究儘是哪六界,玉皇大帝為何只統領了其中三界?
    傳說中的六界究儘是哪六界,玉皇大帝為何只統領了其中三界?在我們的神話體系中,常常會聽到六界和三界這兩個詞彙。第一:神界先來說說神界吧,在道教的設定中神界應該是等級最高的一個境界,神界是又盤古身份崩解之後形成的,位於最高層,更是被分為了聖域四天,四梵天,無色界四天以及色界十八天,欲界六天這樣一共三十六層。而神則是生活在這個三十六層天中,生活在這三十六重天中的神生命悠長,卻也無欲無求,無情無愛。
  • 玉皇大帝和三清是什麼關係?道經記載跟大家想的完全不一樣
    所以說,其實大家對玉皇大帝的出身來歷,以及道教中的地位,了解的並不多,那麼道教記載中,玉皇大帝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開天之後,玉帝投胎為光嚴妙樂國的太子,這個光嚴妙樂國細算起來,比恐龍的年代還古老,神話嘛,這個不必深究,總之這個光嚴妙樂國的太子於正月初九出生,所以玉皇大帝的誕辰就是正月初九。
  • 天地間共有六界,玉皇大帝只是三界之主,另外三界主人是誰?
    在中國很多人的心目中,玉皇大帝一直都是天地間最高的主宰。其實不然,在很多神話小說中都明確的指出,玉皇大帝只是三界眾生的主宰。但盤古開天闢地,共演化出了六界,那另外三界的主人是誰呢?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一聊。
  • 天地之間共有六界,玉皇大帝是三界之主,那另外三界呢?
    古代的神話傳說分為不同的體系和派別,其中不管是在佛教神話體系,還是道教神話體系中都有「六界」這一說法,那六界是哪六界?它們分別是神界、仙界、人界、妖界、魔界和冥界,這六界之間關係如何呢?下面就為你具體的介紹一下吧。人界之主到底是女媧還是伏羲:在這個問題上,一直有很大的爭議。
  • 上古傳說中的6大上仙,如來佛祖只能排在末位,他排第一無爭議!
    其實,神和仙是兩個級別。神的級別比仙的級別要高出很多。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來盤點一下上古神話中的六位大上仙。其中如來佛祖在這六位上仙中只能排名第六,那麼其他的五位大仙又是誰呢?讓我們來一同認識一下他們。西遊記中就有玉皇大帝面對潑猴孫悟空也表現得無可奈何,還向如來佛祖求助。但這只是一種虛構的故事情節。真實的玉皇大帝是一個大神的存在,他的本體就是三清的祖氣,自幼就開始修行,共經歷了一千七百五十劫,而且每劫都是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算起來玉皇大帝活了兩億多年,也是道行相當的高深了。
  • 初一到十五的年俗以及四大春節來歷傳說
    【正月初九】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稱」天公生「,傳說此日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正月初十】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河南風俗這一日家家向石頭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饃餅,認為吃餅一年之內便會財運亨通。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之舉。
  • 農曆三月初三,真武大帝誕辰:被宋元明三代皇室「捧紅」的尊神!
    #中華神秘文化#農曆三月初三,是真武大帝的誕辰在道教神系中,有那麼一批帶「帝君」或「大帝」頭銜的尊神,如玉皇大帝、文昌帝君、東嶽大帝、關聖帝君、真武大帝、東華帝君等等。顯然,這是一批極受尊崇、神格地位很高的神。
  • 有一個上古女神,跟女媧娘娘是同一時期,是玉皇大帝的老婆!
    天地未分之時,盤古和女媧娘娘算是最早的神仙,屬於洪荒時期的上古正神,他們也是創世神,在天地間的地位極高。在洪荒時期只有盤古和女媧娘娘嗎?其實並不是,還有一個女神仙,她的地位更高,是玉皇大帝的老婆,號稱大地之母。天地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宇宙就是一團元氣,人們把它叫做混沌宇宙,由陰陽二氣組成。
  • 西遊記中三清的師父是玉皇大帝,也是太上先天無極大道
    看過《西遊記》的很多讀者都會認為,在書中乃是三清的地位最高,這三清分別就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在道教中認為,三清乃是代表著「道」,代表著開天闢地、歷劫度人、傳道授法的先天尊神。也有老子一氣化三清之說,在道教的典籍中記載:「老子者,道也。
  • 天地間有六界,為何玉帝只掌管三界?其它三界是誰的地盤?
    (蝸牛看西遊第2860期)文/蝸牛很多人認為,玉皇大帝是天地間最高主宰,所有人必須聽他的。其實並非如此 。後來天帝死了,遠古的很多眾神也在那場戰爭中凋零了有很多,剩下的一些大神就推舉玉皇大帝成為了新界的主人。不過大戰之後,剩下的神仙不多了,於是在玉帝的旨意下,神仙下界考察一些凡人,指點他們成為神仙。
  • DNF:正史天界各地方區域分布
    1、天界(世界)天界是如何形成的不為人知。然而,天界在古代曾擁有過非常發達的魔法文明,遠在龍王巴克爾支配天界傳說的1000年之前,天界與阿拉德大陸之間就通過天城相連,進行著交流,而文明傳遞至今。巴克爾封閉了天城,為了扼殺欲與自己對抗之人而實行了禁止魔法的政策。之後,天界人為了生存發展了先進的科學文明。
  • 神話中的六界神祖,蚩尤是魔界的神祖,而佛界的神祖卻不是如來
    每一界都有各自的主宰大神,比較出名的是魔界的神祖蚩尤,而佛界的神祖卻不是大家熟知的如來佛祖而是另有其人。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來一同認識他們吧。人界:人界是六界中地位最低的一級。因為他們和其他的五界相比,生命是有限的,這一點就限制了他們的實力。但是,人界卻又是最不普通的種族。人界中有著其他種族沒有的文明和豐富的精神世界。
  • 玉皇大帝是怎麼坐上眾神領袖之位?他到底有著怎樣神奇的出身?
    玉帝,天庭的掌權者,乃是眾神的領袖,是仙尊之主,乃是三界之中的最高神。他地位極高,擁有很大的權力,能夠任命仙人,徵召眾神為其所用,在天庭其他的仙人都要作為隨從服侍左右,相互之間的關係就像是人間的君主和大臣。既然玉帝地位如此之高,那麼他究竟是通過什麼方式坐上這個職位的呢?
  • 西遊五大尊神實力成謎,如來佛名列其中?玉帝三清或聯手牽制他們
    一般而言,人們常說的三界,我認為是指天界、人界、冥界,這是從空間劃分的。絕不是天界、佛界、人界這種劃分,這種劃分把冥界取消,是因為冥界裡面都是鬼魂和鬼差,而鬼差是天界任命的正式官員,所以冥界是天界的一部分,因為書中刻意突出靈山一脈,所以單獨把佛界獨立出來。我覺得這種劃分實在是難以接受,因為《西遊記》故事中的佛教系統是天庭下屬的一級管理機構,是隸屬於天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