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襲擊為什麼襲擊法國 巴黎襲擊事件原因分析解讀

2020-11-30 閩南網

  法國首都巴黎13日晚發生系列恐怖襲擊事件,至少已有129人死亡、352人受傷,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稱對此負責。法國總統奧朗德14日表示,這是極端組織的戰爭行徑,在國外策劃,在法國有同謀。

  11月14日,在法國巴黎共和國廣場,人們點燃蠟燭,寄託哀思,悼念恐怖襲擊遇難者。新華社記者 徐金泉攝

  襲擊事件震驚法國及國際社會,有人將其比作法國的「9·11」事件。觀察人士認為,發生這種事件是法國等歐洲國家面臨的恐怖威脅不斷積累後的一次爆發。歐美等西方國家應進行深刻反思,防止類似悲劇重演。

精心策劃 血腥殺戮

  這次巴黎恐怖襲擊事件的顯著特點是,以多處平民密集區域為目標,殺手協調配合程度高,行兇過程中冷酷無情。這些特點表明,事件是經過精心策劃的。

  法國巴黎檢察官莫林14日在記者會上宣布,大約3組恐怖分子相互協調,先後發動襲擊。他說,7名襲擊者都持有卡拉什尼科夫衝鋒鎗,攜帶相同爆炸物。根據目擊者的證詞,在巴黎第11區巴塔克蘭劇院發動襲擊的恐怖分子在受害者面前談到了敘利亞和伊拉克,認為法國應該為其敘利亞政策付出代價。

  法國媒體梳理了襲擊經過。13日21點20分,法國和德國國家足球隊正在法蘭西體育場舉行比賽時,體育場周圍發生三次爆炸,一名平民在爆炸中喪生,三名自殺式襲擊者在爆炸中身亡。當時,體育場內有8萬名觀眾,法國總統奧朗德也在現場觀賽。

  隨後,巴黎第十區和第十一區遭到襲擊。第十區一家名為「小柬埔寨」餐館外發生槍擊,14人被打死;在第十一區的巴塔克蘭劇場,一個美國樂隊正在演出,幾名手持武器的男子一邊呼喊口號,一邊闖入劇場大肆殺戮,並且劫持多位人質。據悉,7名襲擊者中至少有一人是土生土長的法國人,為國家安全部門重點監控對象。

事件原因 值得反思

  觀察人士認為,探究巴黎襲擊事件發生的原因,既與國際恐怖勢力滲透,蓄意製造事端有關,又與法國的政策及自身特點等因素有關。

  長期以來,法國移民政策較寬鬆,但引導移民融入法國社會的政策缺失,且移民接受教育及獲取工作的機會匱乏,處境依然艱辛,這導致一些移民或後代滋生反政府、反社會情緒,容易被極端勢力利用。

  另一方面,法國一些媒體認為,自前總統薩科齊時代以來,法國在外交上刻意強調「民主、反恐」,先後在利比亞、馬裡、伊拉克和敘利亞等國家動用武力,這為極端勢力提供了「報復」的藉口。近年來,法國本土和海外目標遭到激進極端分子襲擊的事件增多。

  近年來,法國議會通過《反恐怖主義法》草案,通過禁止出國等方式,防止本國公民前往中東參與恐怖活動。然而,受法國幹預外部政策和極端思想影響,不少受鼓惑的法國人已經趕赴中東地區,這些人成為威脅法國及國際社會安全的不穩定因素。

  據法國政府統計,截至2014年10月23日,共有1089名法國人去過或正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等地,其中368人正在參戰,212人返回法國,其餘一些人戰死。

如何應對 多方關注

  由於內外政策和國內積累的多重矛盾激化,法國正成為恐怖襲擊的重點目標,如何加以應對?這引發法國社會各界思考,也受到國際社會關注。

  敘利亞政治分析人士卡西姆說,法國遲早會意識到恐怖主義是全球現象,不僅出現在中東或伊斯蘭世界,其內部很快會出現要求政府集中精力消除恐怖主義的聲音。

  敘利亞反對派人士賈烏德說,巴黎恐怖襲擊事件會對地區局勢產生重大影響,會促進國際反恐聯盟勢力進一步壯大,同時也可能促使西方國家加速謀求敘利亞問題的政治解決方案。

  當前,法國除了與恐怖主義鬥爭之外,恐怕也需要思考如何緩解外部壓力,為公民創造有利於和平的條件。例如,法國改變外交政策上的幹預主義,拋棄一些高調做法,面臨恐怖襲擊的威脅可能會減小。

  此外,法國還需要考慮如何解決內部移民問題,改善其經濟社會條件,為其融入法國社會提供條件。加強與歐盟國家等反恐合作,提高防範恐怖襲擊的能力恐怕也是法國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之一。

  (新華社巴黎11月14日電)

相關焦點

  • 巴黎「斬首案」震驚法國,馬克龍稱是「伊斯蘭恐怖襲擊」
    馬克龍在襲擊現場告訴記者,這起謀殺案帶有「伊斯蘭恐怖襲擊」的印記。他說:「我們的一位同胞今天被暗殺,因為他在教書,他在教學生關於言論自由的事。」 在法國議會的國民議會中,代表們站起來對在星期五被殺的老師表示敬意,並譴責「殘酷的恐怖襲擊」。
  • 法國巴黎一老師被「斬首」,馬克龍:這是「伊斯蘭恐怖襲擊」
    法國總統馬克龍將襲擊稱之為「伊斯蘭恐怖襲擊」。但據《巴黎人報》消息,襲擊者是一名18歲並擁有車臣背景的男子,生於莫斯科。作案時,身上攜帶一把刀和一把氣槍。隨後,他逃到了附近城鎮,在與警方對峙過程中,拒絕投降,最終被擊斃。法國反恐警察正在就此案展開調查。
  • 法國巴黎一老師被「斬首」,馬克龍:這是「伊斯蘭恐怖襲擊」
    法國總統馬克龍將襲擊稱之為「伊斯蘭恐怖襲擊」。當地媒體報導稱,慘劇發生在16日下午17時左右,位於巴黎西北部的Conflans Sainte-Honorine鎮,一名歷史老師被人「斬首」殺害,據稱其曾在課堂上與學生們討論「先知穆罕穆德」的形象並向學生展示穆罕默德的漫畫,這被認為是在褻瀆神明。有消息稱,該教師大約10天前就漫畫與學生展開「辯論」後,就收到過威脅。
  • 盤點十大恐怖襲擊事件
    盤點十大恐怖襲擊事件恐怖襲擊是極端分子針對不限於民間的不人道攻擊方式,近年來不斷發生,近年的恐怖襲擊事件又有哪些呢?3·1昆明火車站暴力恐怖案蒙面暴徒砍人事件3月1日21時許,昆明火車站廣場發生蒙面暴徒砍人事件。截至2日6時,已造成29人死亡、130餘人受傷。
  • 盤點全球近年十大恐怖襲擊案
    盤點全球近年十大恐怖襲擊案恐怖襲擊是極端分子人為製造的針對但不僅限於平民及民用設施的不符合國際道義的攻擊方式。恐怖襲擊從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有在全球範圍內迅速蔓延的嚴峻趨勢。現盤點近年來十大恐怖襲擊案,內容如下:9·11事件有預謀的大型恐怖襲擊案2001年9月11日上午,兩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機分別撞向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一號樓和世界貿易中心二號樓,兩座建築在遭到攻擊後相繼倒塌,世界貿易中心其餘5座建築物也受震而坍塌損毀;9時許,另一架被劫持的客機撞向位於美國華盛頓的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五角大樓局部結構損壞並坍塌,造成超過3000人死亡。
  • 調查:恐怖襲擊事件從2011年至2013年間翻了一番
    今年世界各地也是不太太平,各地也是恐怖事件頻發,即使安全環境較好的歐洲地區也不能倖免,例如哥本哈根槍擊事件,法國一月份的恐怖襲擊,蘇斯轟炸襲擊事件(突尼西亞),布魯塞爾的猶太博物館遭遇襲擊……穆迪公司表示:恐怖襲擊事件會給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非常糟糕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是直接可預見的,平均而言,這種不利的影響率在0.5%—0.8%之間。
  • 倫敦發生恐怖襲擊事件致5死40傷 歐洲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浙江在線3月23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吳盈秋)當地時間22日中午,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恐怖襲擊事件,造成5人死亡,40多人受傷,死者中包括襲擊者本人。  22日當天,一名男子駕駛汽車從議會大廈附近的西敏寺大橋上衝撞行人,造成人員傷亡。隨後,這名襲擊者持刀衝向議會大廈,導致一名執勤警察死亡,襲擊者被警察擊斃。
  • 恐怖襲擊中的數學規律
    6月28日,發生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一家高檔酒店內的自殺性襲擊事件,致使21人死亡。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發生的無數場襲擊事件中,這21條人命只是滄海一粟,並且人們幾乎無法預測下一場襲擊會在何時到來。    兩次致命襲擊的時間間隔有時是數個星期,有時長達數月。
  • 外媒:巴黎恐襲嫌疑人或使用毒品 襲擊前似"殭屍"
    世界頭號通緝犯、26歲的薩拉赫·阿卜杜勒-薩拉姆在此次襲擊中扮演了關鍵角色。他用自己的真名在巴黎東南郊區阿爾福維爾的城市公寓酒店預訂了房間。報導稱,警方還發現,他31歲的哥哥、人肉炸彈伊卜拉欣在15公裡以外的巴黎博比尼區租下了一處藏身之所,暗示恐怖分子在發動襲擊前曾使用過兩處場所。一位見過襲擊者的目擊者告訴警方,這幾個人在發動巴塔克蘭音樂廳的襲擊前「就如同是殭屍」。
  • 西媒盤點美國9·11後世界主要恐怖襲擊事件
    參考消息網11月15日報導 西班牙《阿貝賽報》11月14日刊登文章列舉了自「基地」組織對美國實施攻擊以來,世界上發生的重大恐怖襲擊事件:——2001年9月11日:19名「基地」組織成員在美國完成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恐怖襲擊,他們劫持的多架飛機分別在紐約、華盛頓和賓夕法尼亞州墜毀。
  • 巴黎發生襲擊2人死亡 歹徒高喊真主至大
    海外網6月14日電 據@歐洲時報消息,13日晚,一名42歲法國特警(BRI)在回家時被一名男子刀刺9處身亡。歹徒後躲入公寓將受害者女友和兒子綁為人質。目前警方認為此次襲擊或屬於恐怖襲擊。法國一名警察指揮官當地時間6月13日在巴黎郊區瑪格楠維爾(Magnanville)自家門前被刺死,兇手行兇後潛入其住處,並與警方對峙長達數小時,最後遭到擊斃,行兇動機仍不明。據當地媒體《巴黎人報》報導,該名兇手為死者鄰居。英國《鏡報》稱,挾持過程中兇手曾一度宣稱效忠「伊斯蘭國」(IS)。
  • 2004年全球恐怖襲擊盛行 十大事件震驚世界
    回首即將過去的2004年,我們不難發現,儘管國際社會加大了反恐力度,但恐怖襲擊仍然是籠罩在各國人們心頭的一道揮之不去的陰霾。2001年的9·11事件就像打開了一個潘多拉盒子,恐怖襲擊在此後的3年中幾乎構成了國際新聞的「主旋律」,2004年尤其如此。以下是我們按照襲擊規模、傷亡人數以及全球影響力等因素排列的2004年全球十大恐怖襲擊事件。
  • 「獨狼式」恐怖襲擊成美國心腹大患
    闞諾聲稱將製造一起比1999年科倫拜槍擊案更為血腥的校園暴力事件。1999年4月20日,在科羅拉多州傑佛遜郡科倫拜中學,兩名學生開槍槍殺13人,傷24人,後自殺身亡。如果闞諾的計劃得逞,將成為繼上月挪威導致77人死亡的爆炸槍擊案之後,又一起震驚世界的惡性恐怖襲擊事件。  美國總統歐巴馬16日在接受CNN採訪時將這類恐怖事件稱之為「獨狼式」恐怖襲擊。
  • 李亞波 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恐怖襲擊對中國海外併購影響分析
    根據恐怖襲擊發生的頻次和造成的傷亡人數,我們繪製了伊拉克戰爭後,全球恐怖襲擊事件的分布圖,見圖2。可以發現,2003年後,全球恐怖襲擊事件頻發於「一帶一路」沿線。從襲擊次數上看(a圖),全球將近85%的恐怖襲擊發生在「一帶一路」沿線;從傷亡人數來看(b圖),伊拉克戰爭後,恐怖襲擊帶來的傷亡81.6%都發生在「一帶一路」沿線,特別是2006年,印度、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國家連續發生傷亡慘重的恐怖襲擊事件,使這一指標高達91.6%。「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前後,全球經濟政治局勢極不穩定,不確定性水平也不斷走高,恐怖襲擊事件進入多發時段。
  • ...法國尼斯聖母大教堂附近發生恐怖襲擊事件,該教堂主教稱事發前...
    2020-10-30 06:24:38來源:FX168 【法國尼斯遭恐襲教堂曾收到多次警告】10月29日,法國尼斯聖母大教堂附近發生恐怖襲擊事件,該教堂主教稱事發前曾連續多日收到警告:「我們對此有點警惕和防範,但我們沒想到事情會發生成這樣。」
  • 法國裡昂再次發生教堂襲擊案 一神父重傷 疑犯在逃
    歐聯網11月1日報導,歐聯社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0月31日,法國警方表示,法國裡昂(Lyon)一名正在關閉教堂的希臘籍東正教神父,於10月31日下午遭到一名持槍者的襲擊,導致一名神父受重傷。目前犯罪嫌疑人在逃,警方已經展開抓捕行動。
  • 非洲觀察|奈及利亞神秘恐怖襲擊:國際恐怖活動的新動向?
    1月16日晚至17日,奈及利亞中北部地區在不到24小時內發生了兩起神秘的連環恐怖襲擊事件。第一起發生在中北部偏南的卡杜納州。行家指出,這兩起(確切說是三起)恐怖襲擊事件不論手法、背景和特徵,都顯得十分特別和神秘。先說連環「人彈」襲擊。
  • 詳解俄羅斯爆炸襲擊:對付俄羅斯的恐怖分子多是車臣人
    就在幾個小時前,俄羅斯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發生了地鐵爆炸事件,警方初步調查發現,有人在車廂內引爆了IED(簡易爆炸裝置)。目前,爆炸至少造成了10人死亡,數十人受傷。俄羅斯檢察院已經確認,爆炸屬於恐怖襲擊。最近一兩年來,隨著車臣局勢的相對穩定,原本恐怖襲擊頻發的俄羅斯,恐怖襲擊的發生數量有所下降。
  • 安理會強烈譴責索馬利亞首都遭恐怖襲擊事件
    人民網聯合國2月26日電(記者 殷淼)聯合國安理會26日發表媒體聲明,強烈譴責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2月23日遭遇兩起恐怖襲擊的事件,向遇難者家屬和索馬利亞人民和政府表示深切的哀悼,同時還對索馬利亞安全部隊和非索特派團做出的反應表示了讚揚,呼籲打擊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 恐怖瘟疫為何襲擊埃及-搜狐新聞中心
    ·恐怖組織活性提高 欲尋最大恐怖影響的襲擊目標   我們可以這樣描繪一下現在這個蓋達組織,這個在於意識形態高度統一,這個要全盤否定西方,全盤戰勝西方國際結構,並且以大規模的殺傷平民作為主要戰略手段,而且他們有共同的精神領袖,他們某種意義上宗教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