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德國卡巴萊歌唱家伊娃-邁亞(圖)

2020-12-04 搜狐網

  專訪德國卡巴萊歌唱家伊娃.邁亞  

  「魏瑪卡巴萊」:文學性之美

  卡巴萊音樂起初是一種在夜總會演出的歌廳式音樂劇,後來發展成表現政治、經濟和民生的音樂形式,文學性極強,尤其是上世紀20 年代柏林的「魏瑪卡巴萊」,許多歌都是由布萊希特、圖霍夫斯基等德國文學大家作詞。而年逾六旬的伊娃.邁亞,被公認為「魏瑪卡巴萊」在當今的權威演繹者。 

  文/ 蔡宸亦 唐正博(實習生)  

  19 世紀80 年代,卡巴萊(Cabaret)音樂從法國的紅磨坊起步,之後,這種起初在小酒館、夜總會表演的歌廳式音樂劇逐漸遍地開花,到了20 世紀二三十年代,已廣泛流行於德國及整個歐洲。

根據曲目單上的介紹,這種融合了滑稽、歌舞和小品劇的音樂形式與上海也有著不解之緣,在張愛玲的筆下,卡巴萊曾在昔日十裡洋場的數百家夜店同時上演,是摩登上海的縮影,而在王家衛的影片《2046》中,卡巴萊的嫵媚也是緬懷老上海時不容錯過的一道風景。

  11月底,德國著名卡巴萊歌唱家伊娃.邁亞(Eva Meier)來到賀綠汀音樂廳,在名為「愛與城——來自柏林的卡巴萊」的音樂會上,她與合作了7 年之久的德國鋼琴家保羅.茨碧斯(Paul Cibis)合作,在嬉笑怒罵之間唱了近30 首歌。曲目中有源自影片《藍天使》裡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的代表作《再次墜入愛情》(Falling love again,也有專為法斯賓德電影創作音樂的皮爾.哈本(Peer Raben)的作品,更多則是由海涅、布萊希特、庫爾特.圖霍夫斯基等文學大家填詞,庫特.威爾、漢斯.艾斯勒等著名音樂家作曲的作品,這些誕生於20 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魏瑪卡巴萊」歌曲,被稱為「詩與音樂的完美結合」。  

  空前絕後的「柏林20 年代」  

  伊娃.邁亞年逾六旬,被公認為「魏瑪卡巴萊」在當今的權威演繹者。採訪中,伊娃聲音輕柔,嗓音聽上去年僅花季。她介紹說,Cabaret 一詞源於法語,本意是指「小酒館」。憑藉《玫瑰人生》一曲風靡歐洲、人稱「小鳥歌后」的埃迪特.皮亞芙(Edith Piaf)曾在巴黎麗都夜總會夜夜表演的就是「法式卡巴萊」,不過它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香頌」;美國的爵士樂也幾乎等同於「美式卡巴萊」。然而伊娃自豪地強調,當這種「酒館音樂」傳到德國時,孕育而生的「魏瑪卡巴萊」卻上升到了新的藝術高度——從1918 年一戰結束到1933 年納粹上臺,「魏瑪時期」的柏林聚集了眾多劇作家、詩人和思想家,布萊希特、庫爾特.圖霍夫斯基等文豪與庫特.威爾(Kurt Weill)、漢斯.艾斯勒(Hanns Eisler)、保羅.德紹(Paul Dessau)、弗裡德裡希.霍蘭德爾(Friedrich Hollaender)等著名德國作曲家珠聯璧合,創造出極富文學性的德式卡巴萊。在節目演出單上,伊娃當晚演唱的25 首曲目的歌詞,全都被逐行仔細地翻譯成了英語詩歌,也從一個側面體現出文本在德式卡巴萊中的重要性。

  20 世紀20 年代,德國實行「魏瑪民主」,政治上相當寬容,信仰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者筆耕不綴。卡巴萊無需精心製作的布景、服裝或特技效果,純粹以面對面歌唱與觀眾交流,這種簡單直接的載體,恰到好處地滿足了政論家們的需要。在德國,卡巴萊迅速發展成以詩歌、散文、文學短劇或者以幽默諷刺見長的小品劇為文本的形式。在與漢斯.艾斯勒的合作中,布萊希特為他的黑色幽默和左翼政治觀點找到了一個理想的出口。如今,人們可以從他的歌詞中直接感受到當時德國政治、經濟、民生的一個個「切片」。

  只可惜,好景不長。隨著希特勒上臺,卡巴萊藝術家們不得不閉上了他們的嘴。多為猶太人的作曲家和作家不是被迫流亡他鄉,就是從此銷聲匿跡。庫特.威爾和保羅.德紹等作曲家都流亡到了法國,布萊希特則不得不遠走丹麥。在德國,直至二戰結束後,卡巴萊這種藝術形式才逐漸得到恢復。

  上世紀60 年代以來,德國數家電視臺開始播放卡巴萊節目,給一大批卡巴萊表演藝術家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使得卡巴萊在德國流傳更加廣泛。德國現有4 大卡巴萊戲劇節,設立了近20項藝術獎。這種文學歌謠至今仍以強烈的政治性深得觀眾青睞,有些類似美國用笑話幹預政治的晚間脫口秀節目。在德國,每年一度的「聖灰星期三」狂歡之日,既是卡巴萊藝術家進行政治諷刺的作秀之日,也是各政黨向其政治對手「算帳」的日子。  

  「魏瑪卡巴萊」唯一的詮釋者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誕生了一位影響20 世紀音樂史的重要作曲家庫特.威爾(Kurt Weill)。他融合古典音樂與現代音樂,首創出一種獨特的混合音樂廳、劇場、酒吧風格的音樂形式,成為「德國卡巴萊」之父。1928 年,他與布萊希特合作的《三便士歌劇》(TheThree-penny Opera)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具有煽動性的歌曲風格,《馬哈哥尼》(Mahagonny)、《幸福的結局》(HappyEnd)等歌曲兼具娛樂效果與嘲諷意味,既能吸引達官貴人,也能打動販夫走卒。庫特.威爾被認為是美國音樂劇的創始者,1935 年移居美國後,他創作的音樂劇被認為奠定了百老匯音樂劇、爵士樂、美國流行音樂的未來,「Mack the Knife」等作品曾被無數爵士、民謠與流行歌手翻唱。如今,伊娃常被邀請到五大洲的各大藝術節展現「柏林20 年代」的風採,雖然已經成為歷史,但從某種程度上說,卡巴萊與如今風靡的美國舞臺娛樂形式有著千絲萬縷的親緣關係。

  在卡巴萊藝術界,人們常將伊娃的音色與庫特.威爾的妻子洛特.萊雅(Lotte Lenya)、德國歌舞劇皇后鄔蒂.蘭普(Ute Lemper)以及瑪琳.黛德麗相提並論。然而,伊娃卻表示,除了洛特.萊雅能唱早期卡巴萊音樂外,自己是唯一一個能原汁原味地唱出「柏林二十年代」風味的人。作為庫特.威爾的妻子,洛特.萊雅當然是唱紅那些歌曲的第一人,但她的主要身份是演員,曾在007系列電影中出演俄羅斯頭號女間諜,唱歌不過是副業。鄔蒂.蘭普則太年輕(生於1963 年),擅長的是「老歌新唱」。至於瑪琳.黛德麗,則從來沒唱過庫特.威爾的歌。在《藍天使》裡,她穿著內衣,露著大腿,以濃重口音和沙啞嗓音演唱弗裡德裡希.霍蘭德爾創作的影片主題曲《再次墜入愛河》,成為風靡全球的性感女神,而霍蘭德爾則成了當時重量級的電影配樂大師。

  伊娃表示, 包括偶爾唱唱卡巴萊的著名英國女歌手瑪莉安.菲絲佛(Marianne Faithful)在內,如今全球能唱卡巴萊的女歌手總共只有5-10 個,同樣一首歌,不同演繹者的版本千差萬別,這同個性和經歷都有關。描寫「柏林20年代」的那些歌需要用心和感情極其投入地歌唱,對年輕的歌手而言,沒有很強的個性,很難掌控。

  30 多年前,畢業於慕尼黑Otto-Falkenberg 戲劇學校的伊娃,在米蘭的皮可羅劇院以歌唱布萊希特的詩歌作為自己的首次登臺演出。她表示,學習過表演和導演的經歷,對演唱卡巴萊而言極為重要。卡巴萊就是「一人歌劇」,其中富有戲劇張力和情緒的輾轉起伏,要在音調中表現激動、高興或者哀傷,臉、聲音、形體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都要足夠強烈,因此表演的功力和演唱實力需要旗鼓相當,語言反而是次要的問題了。唱了30 多年,伊娃稱自己對於這門藝術仍滿懷熱情,「每次演唱都能令我興奮,因為那既是一個與觀眾互動的過程,同時,故事背後的幻想總在吸引著我」。

  在音樂會上,伊娃也歌唱了年輕作曲家為其創作的歌曲。皮爾.哈本(PeerRaben)創作了法斯賓德所有電影作品的音樂,也曾為王家衛的《愛神——手》作曲。70 年代以後,他繼承了德國文學歌謠的傳統,歌詞則是詩人漢斯.馬格努斯.恩岑斯貝格(Hans MagnusEnzensberger)、沃爾夫.萬卓薛克(WolfWondratschek)以及法斯賓德的大作。遺憾的是,哈本在去年逝世,伊娃因此更希望多唱些他的歌。

  雖是「柏林20 年代」的唯一詮釋者,但伊娃並沒有墨守陳規,反而積極地改革。一位聽過其演唱的德國人評價說:「儘管她演出的風格不能說是典型的德國風格,但我喜歡她那種表現力。」而伊娃說:「我更喜歡的是歌詞中滲透著的那種精神——艱苦的、悲慘的生活總會過去,生活是偉大的。」  

  B=《外灘畫報》E= 伊娃.邁亞(Eva Meier)  

  B:你的音樂會為什麼名為「愛與城」(Love and the City)?

  E:我想說,其實音樂會的名字翻譯上是有一些誤解的。我選曲的主題是想說,在大都市中,人們孤獨、迷失、愛、夢想、恐懼、犯罪,閃爍不定,這是人類的命運,這也是其中一首詩歌的標題:《獨自在大城市裡》。但是他們說這樣在中文中聽上去不夠好,翻譯成「愛與城」可以這樣解釋:只要有了愛,城市中的一切都得以連接,或者解釋為「城市中的愛」,也不錯,可以包含很多寓意。

  B:布萊希特、庫爾特.圖霍夫斯基的詩都包含很多政治思考,這些歌如今在德國還流行嗎?

  E:在「德國卡巴萊」歌唱的主題裡,政治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布萊希特和圖霍夫斯基都想藉此探索馬克思主義,所以他們思索經濟問題,歌詞裡會唱到米和衣服。包括皮爾.哈本的歌裡也有。我想,關於馬克思的理論,你們中國人也還在討論吧。

  B:希特勒上臺後,卡巴萊藝術就被禁止了嗎?

  E:哦,你知道這種唱反調的藝術不可能受到當局的歡迎,而且大多數音樂家都是猶太人,他們都逃到美國去了。音樂家比作家稍微「容易」一些,但也容易不到哪裡去,只是他們的「語言」更抽象一些。但你知道,之後,他們為好萊塢的電影、電影音樂做了很大的貢獻,斯波利安斯基(Mischa Spoliansky)去了英國,也在那裡寫了不少電影音樂。布萊希特後來想方設法,第一時間就從美國返回東德,因為對他來說,德語的文化背景是至關重要的,之後,他又寫下許多不朽的詩作。

  B:那二戰後,卡巴萊的發展勢頭如何?是否有很多新人重新開始創作歌曲?

  E:在我看來,真正延續著前人風格的只有皮爾.哈本一人,他是獨一無二的,其他的卡巴萊藝術家全奔別的方向去了,是完全不同的風格。皮爾.哈本對我的影響很大,是我藝術風格的指導者。

  B:現在的德國,喜歡卡巴萊的年輕人多嗎?

  E:哦,當然沒有喜歡流行音樂的人多,但總有一群固定的觀眾,也有不少年輕人想去學習,很熱衷於聆聽。你知道,有的歌很浪漫,有的則很戲劇化,如果你一起欣賞它們,就像收到了一束有趣的花。

  B:卡巴萊最早是在小酒館裡演出,歌詞的內容也很生活化,搬到舞臺上,會不會產生與觀眾的距離感?

  E:卡巴萊是有不同的風格的,我個人比較喜歡在舞臺上,更戲劇化、更精神性的溝通,我喜歡更為安靜的氛圍,觀眾更能投入到音樂中去,我的表演則更精微。

  B:你現在定居香港,是否正在進行關於卡巴萊的教育工作?

  E:目前還沒有,但我在考慮未來會教一些學生。  

(責任編輯:楊建)

相關焦點

  • 迄今所知最早古人類「圖邁」距今700萬年
    迄今所知最早古人類「圖邁」距今700萬年 2009年4月8日,幾名小學生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的國家博物館觀看人類祖先化石  根據圖邁頭骨復原的面部圖像能直觀地說明爭議,復原頭像上的毛髮、五官看起來有些像猩猩。專家認為圖邁是男性,其化石呈現出猿與人的混合特徵:顱骨形態與猿類相似,腦量與黑猩猩接近,眶間距與大猩猩相似。
  • 巴甲聖保羅確認:巴薩已預定隊內新星古斯塔沃-邁亞
    據《每日體育報》的報導,巴薩已經支付100萬歐元預定了聖保羅的19歲小將邁亞(Gustavo Maia),但他們還需在6月30日之前再支付350萬以完成轉會。邁亞司職前鋒,他進攻的多樣性使他能夠適應前場三叉戟的的任何位置,在踢邊鋒時,他得心應手。兩個賽季前,巴塞隆納就開始關注邁亞。如今他已經引起眾多歐洲豪門的關注,尤其是英超的豪門。巴薩也決定儘快達成這項總值達450萬歐元的談判。今年1月,邁亞隨隊獲得了聖保羅青年杯賽的冠軍,他在7場比賽中攻入3個進球,並成為賽事最佳球員之一。
  • 希臘神話中的女神們(16):七仙女邁亞
    邁亞(Maia)是風雨女神,宙斯的情人之一。她與宙斯生了諸神中最為靈活聰明的赫爾墨斯。
  • 藍鼎控股轉讓邁亞毛紡100%股權 徹底退出紡織行業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1日訊(記者 魏京婷) 藍鼎控股9月10日晚間公告,公司擬以雙方協商的價格,將全資子公司邁亞毛紡100%股權以及對其債權轉讓予藍鼎實業(湖北)有限公司(簡稱「藍鼎實業」)。
  • 一本關於失去「至親」,幫助孩子走出陰影的修復書《伊娃和麗薩》
    麗薩是姐姐,伊娃是妹妹,她們兩個是密不可分的親姐妹。雖然長得非常像,但是她們的個性卻又不一樣。她們分享著各自的秘密,有一個人與自己分享,秘密也顯得沒那麼的沉重了。人們說麗薩和伊娃是不可分離的,可他們怎麼能預知到變化莫測的未來呢?
  • 《天外世界》亞光速打撈海報怎麼獲得 亞光速打撈海報獲得攻略
    導 讀 《天外世界》中的亞光速打撈海報是非常好看的裝飾品,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這個海報的具體獲得方法是什麼
  • 《機器人總動員》,瓦力與伊娃終於牽手成功,觀眾看得淚目
    ,伊娃便會釋放出強大的力量將其毀滅,這讓充滿好奇的瓦力望而止步…終於看到蟑螂靠近了伊娃,就在瓦力嚇得閉上眼睛後,想像中的場面並沒有發生,瓦力睜開眼看了看,伊娃居然笑了,她還和蟑螂一起玩耍,這讓瓦力終於鼓起勇氣,伊娃也發現了瓦力的存在。
  • 機器人總動員:橫跨七百年的機器人之戀,當瓦力遇到伊娃!
    瓦力和伊娃的相遇,多虧了蟑螂的幫助,如果沒有蟑螂突然闖進伊娃的世界,可能瓦力跟伊娃,一輩子都不會相遇了。(可以說蟑螂就是伊娃跟瓦力的紅娘了)。不過當伊娃探測完瓦力之後,發現瓦力也不是自己要尋找的目標時,又匆匆離開了!
  • 一直被模仿,至今未被超越的世界歌唱家你了解幾個?
    詹姆斯·金是名噪歐洲的美國歌唱家,他的聲樂事業是在歐洲成長起來的。他的演出劇目主要是一批著名的德國歌劇。他的演唱特點是技巧穩固堅實、表情真摯感人。畢約林以其超凡脫俗的歌聲成為二戰前世界級男高音行列中最年輕的一位,並且被認為是40年代前,繼卡魯索、吉裡之後最偉大的男高音歌唱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畢約林回歸故裡,戰爭結束以後他才又重返國際歌壇。這個時期,他的歌唱藝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並灌制了大量歌劇唱片。
  • 日亞化在德國成功捍衛專利 YAG LED專利有效
    8月16日德國聯邦最高法院支持日亞化學主張,判決日亞化學持有的YAG專利EP 936 682(即德國第DE 697 02 929號專利,下稱「YAG 專利」)有效,此判決為最終結果且無法再上訴(案號X ZR 96/14)。日亞化學肯定判決結果,相信此次判決對白光LED市場是個關鍵性的判決指標。日亞化學將針對億光電子過去的侵權行為請求損害賠償,藉此展現日亞化學強力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決心。
  • 聖保羅隊確認 巴薩預訂19歲新星邁亞 訂金100萬歐
    網易體育3月20日報導:西班牙媒體《每日體育報》報導,巴薩已經為巴甲聖保羅俱樂部的19歲新星古斯塔沃-邁亞預付了
  • "絕望主婦"伊娃有27%亞洲血統 中國親戚超千萬
    面孔精緻、身材小巧的伊娃將主人公加布裡爾·索裡斯的性感和嫵媚展示得淋漓盡致。伊娃也因此劇名聲大振,成為全球最吸金的電視劇女演員之一, 成為歐萊雅百萬英鎊廣告合同的女主角。在著名男性雜誌《MAXIM》評選出的最性感的100位美女中,伊娃連續兩年名列榜首。那麼,你能想像這麼一位美豔女星會有大約1000萬中國娘家親戚嗎?
  • 《陰道獨白》作者伊娃-恩斯勒獲託尼獎特別獎
    《陰道獨白》作者:美國女劇作家伊娃美國女劇作家伊娃-恩斯勒(Eve Ensler)將獲得「伊莎貝爾-史蒂文森獎(Isabelle Stevenson Award)」;電視和娛樂業馴獸師比爾-貝羅尼(Bill Berloni)、藝術聯盟(the Alliance for Inclusion in the Arts)及其執行總監莎朗-延森(Sharon Jensen)和藝術戲劇書店(the Drama Book Shop)將獲得「卓越貢獻獎
  • 十大郎才女貌之託尼·帕克和妻子伊娃·朗格利亞
    十大郎才女貌之託尼·帕克和妻子伊娃·朗格利亞 2009-10-20
  • 帕克前妻伊娃--我曾是NBA球員妻子裡的第一美女
    兩人婚姻的破裂是因帕克出軌造成,當時帕克和一女子一個月互發簡訊百條,被伊娃發現,帕克承認出軌,伊娃心灰意冷,愛情就這樣短暫的結束了。在整個NBA聯盟,我們會發現,很多球員的妻子都有很高的顏值,但集顏值和才華於一身,綜合起來最高分的一個一定是伊娃。伊娃是一名美國影視演員,因《絕望的主婦》走紅,獲得了很多演戲的獎項,可以說是才華滿滿。
  • 專訪:日亞全光譜白光解決方案領導植物照明市場發展
    LEDinside有幸專訪到全球植物照明LED領導廠商-日亞化學香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Deputy General Manager)內藤嘉彥 (Yoshihiko Naito) 先生為我們分享日亞化學於植物照明市場進展與成果。LEDinside:從日亞化學的角度來看,您是如何看待2019至2020年全球植物照明市場發展?
  • 邁凱倫P13第二張預告圖發布 蝴蝶門設計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邁凱倫官方近日發布了其內部代號為「P13」的全新車型第二張預告圖,這張圖清晰的顯示新車將採用拉風的蝴蝶門結構。邁凱倫P13定位低於650S,在2014廣州車展中,邁凱倫高層表示P13的中國地區首發在2015上海車展,並將公布新車售價。根據之前的消息,P13可能命名為500S。
  • 歌唱家帶領唱兒歌 父母與孩子同唱一首歌
    原標題:歌唱家帶領唱兒歌 父母與孩子同唱一首歌   上周日晚在國圖音樂廳,和著滿場打開的手機燈光,臺上的歌唱家和臺下的觀眾一起輕輕地唱起溫暖的童謠《蟲兒飛》。這是由北京愛樂者打造的「童年——一場異想天開的親子音樂會」現場演唱返場曲目的一個場景。
  • 《機器人總動員》:瓦力和伊娃三次相遇代表人類想找生存的意義
    (2)地球的唯一植物生命,代表希望已經萌芽伊娃看到了瓦力拿出的植物,伊娃的機器產生了搜尋反應,立馬把植物收納到自己腹部,整個機器開始了休眠狀態,等待母船回收。其實在這裡伊娃就是承擔一個責任就是尋找地球的植物,伊娃把植物帶回飛船上,這樣飛船就可以正常返回地球了。滿是垃圾的地球能夠生長出植物證明了地球的環境正在逐漸被改善,地球充滿著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