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30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年半了,沒想到我這隻壞腳終於好了!
這是83歲鬱老伯久違了的笑容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為實現優質護理資源下沉
蘇州科技城醫院傷口護理中心專家在
西部生態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定期出診
鬱老伯也是慕名而來
初次接診鬱老伯
當護理人員打開傷口敷料時
眼前的傷口著實讓人吃驚
只見鬱老伯右下肢畸形,皮包著骨頭
周圍幾乎沒有脂肪層保護
右脛前部可見已發黃、粗糙的骨質外露
創麵皮膚發黑變硬
仔細詢問下才得知
60年前,鬱老伯因為一次意外事故
導致右下肢嚴重外傷
經過四處求醫,雖保住了腿
但右下肢嚴重感覺障礙
並伴有慢性骨髓炎,跛行至今
去年6月,又因不慎外傷
鬱老伯的患肢出現了潰瘍,骨質外露
輾轉多家醫院治療、換藥,效果不佳
長期的傷口不愈折磨著老人
也使他的情緒一度低落
傷口護理中心主任、門診部護士長湯雲說
鬱老伯的傷口屬於慢性骨髓炎
是從急性骨髓炎發展而來的骨科常見疑難疾病
由細菌感染引起的伴有骨組織破壞的炎症反應過程
其病情複雜,病程較長,治療難度大
能夠引起畸形、功能障礙、關節強直、癌變等嚴重併發症
也給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經濟帶來極大的負擔
湯雲耐心地為鬱老伯處理傷口情況
與此同時,請來了介入血管外科陸玉長醫生會診
陸玉長結合既往檢查結果
了解到鬱老伯的下肢血管存在閉塞的情況
由於血管不通,加大了治療和護理的難度
陸玉長建議優先治療血管情況
否則傷口很難癒合
就像不合理地要求石頭能長草一樣
考慮到鬱老伯年事已高、無人照料又行動不便
湯云為其制定了詳細的治療計劃
充分利用了延續護理服務的優點
通過醫院和社區的對接
根據傷口的情況不斷調整治療方法
同時,在為鬱老伯進行傷口護理時
十分重視心理疏導,讓其解除顧慮,安心接受治療
在保證護理質量的同時
又真正實現無縫的醫療和護理
在傷口護理中心與醫聯體醫生的共同努力下
經過幾個月的傷口護理
鬱老伯外露的骨質部分被新生的肉芽組織覆蓋
創面也縮小了,幾近癒合
老人家也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目前,鬱老伯仍在持續治療中
相信不久的將來
鬱老伯的傷口將會徹底癒合~
為進一步實現優質護理資源下沉
該院傷口護理中心走進對口幫扶基層醫療機構
提供技術、管理等指導,提供管理思路
醫院和社區的對接
真正實現了患者的無縫醫療和護理
既方便了患者
又實現了對患者的無縫隙護理
保證了護理質量
主要處理的範圍
壓瘡、外科術後感染/脂肪液化傷口、糖尿病足潰瘍、放射性皮炎、下肢動/靜脈潰瘍、輸液外滲性損傷、痛風性結石、膿皮病、壞死性筋膜炎等難愈傷口護理;各類瘻管及傷口引流管高流量患者的皮膚護理。造口病人的護理及健康教育以及各類併發症護理。
具體時間安排:
周一、周四上午: 西部生態旅遊度假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周三上午:通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周五上午:科技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傷口護理中心主任、門診部護士長-湯雲
副主任護師
護理特長:江蘇省傷口造口失禁專科護士,國際造口治療師,蘇州市首位開設居家造口移動互聯診所的專科護士。擅長運用溼性癒合方法進行急慢性傷口治療護理;造口術前定位、術後患者健康教育及造口及周圍併發症處理;失禁患者的皮膚管理;開展皮膚護理、壓瘡預防及疑難傷口造口護理會診及傷口/造口/失禁患者的延續性護理。
學術兼職:江蘇省傷口造口專業委員會傷口學組組長、蘇州市傷口造口失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蘇州市高新區醫學會護理學組委員。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