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經常有一些關於血型的有趣話題,比如有網友認為,人的性格是由血型決定的,這種觀點受到1927年日本一位學者層發表的血型性格論影響較大,這位學者在經過一系列調查統計後發現,人的性格其實自打出生起就已經根據血型決定了,比如A型血的人大多具有比較強的領導力,行動力較強,但容易衝動,而O型血的人則更加穩重,充滿正義感,但同時也比較容易做事猶豫不決。除了血型性格說,還有人認為血型和疾病之間也存在關聯性,O型血的人體質最好,不容易生病。這種說法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那麼,它到底有沒有科學道理呢?
血型是什麼?之所以人會有不同血型,這是由血液裡的成分所決定。根據血液表面抗原的不同類型,我們將紅細胞上只存在抗原A的血液歸為A型血,只有抗原B的血液稱為B型血,兩種抗原都沒有就是O型血,另外還有AB型血以及Rh型血。
O型血的人,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最低,體質最好不易生病?
對於不同血型與疾病的關係,人們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止,今年新冠肺炎席捲全世界至今仍在擴散,在這裡我給各位朋友分享兩項統計數據,供大家自行參考討論:我國在對兩千多名感染者進行研究後發現,O型血的人安全係數最高,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最低。相比之下,A型血對新冠肺炎比較敏感,受感染的風險較大。
第二個數據出自美國一家基因檢測公司,他們也對新冠肺炎和血型的關係做了調查,他們對至少75萬人進行研究,結果發現,O型血的人查出新冠陽性的概率比其他血型的人要低將近20%。
因此,就有人認為這個調查結果能夠進一步證實血型和疾病有關,O型血的人天生具有更強的免疫功能,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比其他血型的人要高,其實這僅供大家參考,還是沒有定論的。
然而,在同樣針對血型和疾病關係的另一項研究中顯示,科學家在對10萬人跟蹤調查多年後發現,O型血的人在某些癌症的患病率要低於其他幾種血型,然而患癌後的存活率卻不如其他血型的群體。
關於血型和疾病關係的研究不具有針對性,目前還沒有研究能夠證明血型和疾病之間具有直接關係。這種說法和討論血型與性格的關係性質是一樣的,我們可以去盡情參與討論,但不能盲目相信。人們的性格會受到基因影響,但後天環境的影響因素更大,同樣,體質和是否容易生病的影響因素更加複雜,在科學家找出更有力的證據前,我們面對疾病,依然要保持謹慎而積極的態度。
要想增強體質,少生病,我們還是要依靠保持自律、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相信醫學。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健康,通過運動鍛鍊的方式增強體質,主動遠離不良嗜好以及致癌物,這才是預防疾病的正確方法。除此以外,我們應當提高對疾病的警惕心,當身體出現不適症狀後,應當及時就醫,不要認為自己是O型血,體質好,可以抵抗一切疾病。不正確的態度也是導致小病變大病的原因之一,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