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悲催太空人,人在太空國家卻沒了,滯留太空一年沒人收

2020-12-06 趣觀歷史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隨著全球科技的不斷進步,各國探索的範圍已經從地球擴展到了太空,開始更加廣闊且冒險的新旅程。截止目前,成功進入太空並且返航的國家,只有中、美、俄三個國家憑藉著領先其他國家的強大的航天技術,率先踏上了太空探索的徵途。但是一直向前看,往往腳步走得越快,摔得也越慘。

▲克裡卡列夫與同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蘇聯的兩位高級太空人,駕駛著本國研製的航天宇宙飛船,在外太空待了半年時間,成功完成本次飛行任務,就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與本國的航天基地失去了信號聯繫,無法降落,以至於被迫在飛船上待有一年之久,順利落地的太空人,發現自己的國家已經因為政變,被合併了。

眾所周知,蘇聯一直是軍事實力很強大的國家,其科技技術也是全球遙遙領先,1957年就成功發射世界上第一顆圍繞地球公轉的人造衛星。1961年,蘇聯研製並成功發射出全球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東方紅」號,加加林航天駕駛員也是地球上首個登上太空的人。1986年,蘇聯已經把第九座和平號空間站通過火箭成功送上了地球公轉軌道內,並與之前的八座一起,成為地球表面完整的幾何空間聚載體。

▲漂浮在太空中的太空人

蘇聯因有著多次載人飛船進入太空的經歷,所以就想儘快探索,多了解外太空的奧秘。1988年,蘇聯航天太空人謝爾蓋·康斯坦丁諾維奇·克裡卡列夫被安排一次進入太空作業,幾天後,成功落地。其專業的飛行駕駛和優秀的作業表現,被蘇聯軍事政府予以重用,當時的克裡卡列夫只有四十六歲。3年後,蘇聯政府又一次派遣克裡卡列夫和一位新太空人進入太空,要求完成一次六個月之久的太空任務。

就在克裡卡列夫和新同事出發沒多久,蘇聯內部發生了軍事政變,一夜之間,除軍事管轄外,出現十五個獨立國家,均要求獨立蘇聯,自立門戶,蘇聯幾十年創建的政權被無情地摧毀了,並正式宣布解體。歷經半年,克裡卡列夫順利地完成了蘇聯政府在其出發前交代的航空任務,返航準備請求降落時,從航天飛船發出的求降信號,卻遲遲沒有回音。

▲戈巴契夫發表辭職演講

美國航天局在一次航天探索中,無意收到了克裡卡列夫發出的信號,並與之取得通話聯繫,了解到國情的克裡卡列夫,真不知道內心會怎麼想。出於同情的美國航天局,給克裡卡列夫及其同事運送了一些生活基本物資,以幫助他們在航天飛船裡面能夠正常生存下來,畢竟這兩位將是地球上最後的蘇聯人,值得珍惜。克裡卡列夫他倆這樣的生活狀態,一直持續一年之久,在這一年裡,蘇聯解體了,各地區戰亂慢慢平靜下來,後起的俄羅斯承擔了接應他倆的任務,並派出小型飛船在地球表面和其對接,克裡卡列夫終於成功落地,此時的他既是蘇聯人,也是俄羅斯人。

▲克裡卡列夫在太空艙內

2001年年初,蘇聯之前成功發射太空的和平號太空站,由於時代變遷,被迫引入地球表面的大氣層進行摧毀,其碎片飛入太平洋南部,十五年後,才被後人發現並打撈上來。2007年,累計踏入太空飛行六次的俄羅斯人克裡卡列夫,在其崗位上正式光榮退休,累計飛行時間八百零三天九小時三十九分,是世界紀錄的保持者。克裡卡列夫一生為人類對宇宙太空的探索,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但其經歷,雖然曲折崎嶇、但也豐富多彩,被後人調侃為歷史上最悲慘的宇宙航天員。

說道這我們說一下中國航空事業近些年取得的成就,當初在美國主導下的國際空間站拒絕了我們的加入,如今我們通過自己的鑽研,終於打破了美國對我們進行的技術壟斷。對於如今的這種轉變,一項驕傲的美國也不得不低下其高貴的頭顱,希望通過與中國進行談判,但結果依舊是遭到了拒絕。

如今很多歐洲的航天人員,為了能夠早日登上中國的「天宮號空間站」,更是開始發奮圖強苦學漢語。然而,中國為什麼能夠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內就能做到載人航天工程事業的快速崛起呢?事實上折這和一個國家的數學水平是息息相關的。要知道航空航天事業並不是用一個引擎把一大坨金屬送到太空軌道上就算完事兒的。每一次火箭發射時的預訂軌道都需要經過一系列精密的運算才行。

而中國,正是當今世界數學最好的國家之一。這主要得益於中國完善的基礎教育體制,培養出了大量人才。早在民國時期,中國的有識之士決定在中國培養技術型人才。其中是民國的著名數學家劉薰宇,就對如何培養數學人才有著自己的觀點,和其他人專注於傳統學習的死記硬背不同,他更傾向於開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劉薰宇在教育孩子中的最大特點就是,將複雜的數學原理,變成了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

▲楊振寧發表演講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就非常推崇劉薰宇的教學方式,楊振寧曾表示,自己在西南聯大求學的七年時間裡,是自己學習到數學知識最後的一段時間,那段時間裡,自己也明白了數學對於物理的重要性,因此在之後的學術鑽研上才能夠走得比較順利。此後,楊振寧向中學生介紹自己的學習數學過程時,就提到了劉薰宇先生。楊振寧說,我當初就是因為讀了劉薰宇先生的一篇關於智力測試的文章,自己才頭一回懂了奇偶排列等首要關鍵的數學概念。

而我國另一位數學家,前數學組成員、副理事長齊民友也特別崇拜劉薰宇先生的作品。齊民友曾經公開表示:自己在讀初中的時候也是非常厭煩數學的,但是後來在接觸到了劉薰宇先生的作品之後,才慢慢的對枯燥的數學產生了興趣。

但相比於上面兩位來講,我國著名畫家豐子愷就沒有這麼幸運了!畫家豐子愷也非常喜歡數學,不過他表示是自己的運氣不好,自己是在中年後才接觸到了劉薰宇先生的作品。他表示如果自己能夠早一些接觸到劉薰宇先生的書,自己當初也絕對不會荒廢這麼有趣的數學。

從上面這幾位科學大佬的話語中我們也不免能夠看出,劉薰宇先生作品的最大特點就是生動有趣。

現在經過後來人的整理,劉薰宇作品中的精華部分被匯總到《給孩子的數學三書》當中,看過這套書的學生都說,內容非常有意思。《給孩子的數學三書》很適合廣大中小學生自學數學,當然如果你是數學老師,也可以用來做參考,已經有很多教育工作者深受啟發,帶出諸多優秀的學生。

參考資料:

《最後一個「蘇聯人」》

相關焦點

  • 史上最悲催的太空人:被遺忘太空近1年,回來時國家已經沒了
    下文轉載自作者:趣說科學文/行走天涯史上最悲催的太空人:被遺忘太空近1年,回來時國家已經沒了太空人是一份非常神聖的工作,每一位太空人身上承擔的責任都是非常重大的。相比較任何一份工作而言,太空人的工作是最危險的,特別是上天工作的太空人們更是如此。
  • 史上最慘太空人:人還在太空國家卻沒了,怎麼回地球?
    估計當時很多人會說自己長大以後想當太空人。很多人都特別敬佩太空人,因為太空人看起來光鮮亮麗令人敬佩,但是他們背後卻要承擔很多人難以承受的重任。太空人在執行任務之前,他們都知道自己所要執行的任務是非常危險的,但是他們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在太空中為國家爭光的時候,國家卻沒有了。下面就來看看史上最慘太空人,人還在太空國家卻沒了,他怎麼回的地球呢?
  • 最「悲催」太空人,被遺忘在太空一年,接回後才發現祖國沒了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人類的目光不再僅限於地球,而是轉移到了更神秘的太空。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們已經能夠讓太空人坐著載人飛船進入太空,讓太空人在太空中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去研究。,打破了歷史記錄,這位太空人的名字就叫克裡卡廖夫,而他在太空中最久的一次便是在太空中一次呆了311天才回到地球。
  • 最悲催的太空人:被遺忘在太空近一年,回到地球才發現國家都沒了
    太空人這一職位可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勝任的,他需要強大的身體素質和專業知識,能成為太空人的人必然是萬裡挑一。而就是這樣的天驕之子也存在幾個倒黴的,就比如這位俄羅斯太空人,進入太空後無法返程,好不容易回來後發現自己的國家都沒了。
  • 史上最慘太空人!人還在太空祖國卻沒了,近一年沒人接他回家
    導語:史上最慘太空人!人還在太空祖國卻沒了,近一年沒人接他回家眾所周知,蘇聯是二戰結束以後,在軍事實力方面可以與美國媲美的國家,當時同為世界超級大國的美蘇兩國為了爭奪世界霸主地位,進行了全方位的對抗。當時美蘇都先後進行了很多的航天實驗,尤其是當時的空間站計劃,那個時代的蘇聯太空人可謂非常優秀,其中有一位據悉在回到空間站幾個月之後蘇聯就解體了,其人還在太空國家卻沒了。而更心酸的是,其居然在太空因為沒人接而遺留了一年多,不得不說也是非常心酸了。
  • 史上最悲慘太空人,人還在太空國家卻沒了,怎麼回地球
    蘇聯時期對各個方面都抓得比較緊,在和美國競爭的情況下進行了一系列的你追我趕,還在太空探索的過程中,建立了固定的太空站以供太空人進行更為長久的研究。太空人是一個國家必不可少的人才,他們的工作高危,但是他們肩上擔負著的是人類未來的希望。但是小編今天將要說的是這位太空人屬實有點慘,堪稱史上最慘太空人,人還在太空國家卻沒了,怎麼回地球?
  • 史上最悲慘太空人,被遺忘太空300多天,回到地球後國家都沒了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對太空的探索越來越深入,這個過程是非常困難的,同時也誕生了很多優秀的太空人。如果想要成為一名合格且優秀的太空人非常不容易,首先有異於常人的天分,其次對身體素質要求極高,除此之外,還要進行非常嚴格刻苦的訓練才能夠勝任。按理來說太空人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財富,但是就有這樣一個史上最悲慘太空人,被遺忘太空300多天,回到地球後國家都沒了。
  • 史上最悲慘太空人,被遺忘太空300多天,回到地球後國家都沒了
    按理來說太空人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財富,但是就有這樣一個史上最悲慘太空人,被遺忘太空300多天,回到地球後國家都沒了。他就是來自前蘇聯的克裡卡列夫,眾所周知,曾經蘇聯是世界上最厲害的國家,在太空探索領域也處於領先位置,克裡卡列夫已經進行過6次太空任務,同時也是世界上在太空累計停留時間最久的保持者。
  • 全世界最悲慘太空人,人還在太空國家卻沒了,最後怎麼回地球的?
    克裡卡列夫和他的同事正常情況下太空人在規定時間完成任務後就要返回地面,然後由下一波太空人接替空間站內工作,但是克裡卡列夫一直沒有接到返回地面的命令,原來在太空遨遊的克裡卡列夫並不知道自己的國家正在發生巨大變革
  • 史上最慘太空人,在太空飄了311天
    茫茫的太空浩渺無邊、寂靜無聲,一個人在偌大空寂的太空飄蕩會是多麼的冷清孤單。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位堪稱「史上最慘太空人」。他在太空飄的時候自己的國家沒了,他一飄就是近一年,他是怎麼在太空活了這麼久的?誰給他提供近一年的食物呢?他又是怎麼回到地球的?
  • 絕望的蘇聯太空人,人在太空祖國卻沒了,近一年無人願意接他回家
    在人類探索太空的過程中,許多太空人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甚至為之獻出了生命。根據現有的公開資料統計,迄今為止已經約有22名太空人犧牲在了探索太空的徵途之中。身處太空之中的太空人,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其中最令太空人難熬的,就是巨大的精神壓力。在1991年的5月,前蘇聯太空人克裡卡列夫乘坐飛船來到了蘇聯的空間站。和克裡卡列夫一同而來的,還有另外一名蘇聯太空人。
  • 史上最悲慘的太空人:在太空待了311天,回來後發現國家沒了
    引言‍人類是世界上最富有創造力的種族並且善於向未知事物發起挑戰,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類一直渴望徵服太空,所以航天航空技術獲得快速發展,人類終於踏上了太空並在太空建立了空間站,人類踏上太空的環節中,太空人是其中當之無愧的重要一環,今天筆者給大家講述的就是一位太空人被困太空311天的故事。
  • 世上最悲催的太空人,被遺忘在太空近一年,回地球後才知祖國沒了
    1957年,蘇聯將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號」發射上天,宣告人類太空時代的到來,1961年4月又將世界上第一個太空人尤裡·加加林送上太空。面對蘇聯在冷戰期取得的輝煌成就,美國不甘示弱,誓要在太空爭霸賽中爭個你死我活,1969年阿波羅號成功登月,「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邁出了「人類的一大步」。
  • 最倒黴航天員,人在太空國家卻沒了,苦苦等待快1年都沒人接
    如今世界各國航天技術較為成熟,依舊存在很多潛在危險,更何況很多年前,人們剛開始探索太空的時候,那個時候的航天員需要更強大的心理素質和專業技能。美蘇冷戰時期,兩個國家在許多領域都默默展開較量。當時美國不論是在經濟還是人才儲備方面,都遠勝於蘇聯,所以蘇聯下決心發展美國不擅長的領域,於是提出了蘇聯太空計劃。
  • 蘇聯頂級太空人,人在太空祖國卻沒了,300多天無人願意接他回家
    導語:蘇聯牛人太空人克裡卡列夫,蘇聯航天史上的傳奇人物,毅然前往太空執行任務,最後卻在太空停留300多天,無人願意接他回家!當今各個國家都非常注重航天事業,美蘇很早就已經開始對於太空進行探索,他們也發射了不少的火箭,把很多太空人送到了太空中。
  • 史上最慘太空人,被遺忘在太空311天,返回地球後連國家都沒了
    一、中國的太空人楊利偉每個國家都不會停止對於別的星球的探索,雖然先進的儀器可以拍攝來自與太空的實景圖片,但是只有人親自去才是最直觀的。楊利偉作為中國探索太空的先驅,2003年搭乘神舟五號飛船去到太空,成為我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
  • 被人遺忘的太空人,上天后祖國沒了,在太空飄了311天,咋回來的
    自古以來,遙遠的太空是我們無法涉足卻又渴望接觸的地方。1961年,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揭開了太空神秘的面紗。自此,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奔向星海,然而,卻有一位太空人被遺忘在了那片神秘的領域,而當他歷經311天回到祖國時,發現自己的祖國沒有了。他就是太空人謝爾蓋·康斯坦丁諾維奇·克裡卡列夫。
  • 他被稱為最倒黴太空人,人還在太空國家卻沒了,最後怎樣回來的?
    其中蘇聯的進程明顯比美國更快,該國的加加林太空人也是全球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然而蘇聯成功完成載人飛船任務的可不止加加林一人,克裡卡列夫也是其中一個,但他的經歷就比較複雜了,他被稱為最倒黴太空人,人還在太空國家卻沒了。那麼,最後他是怎樣回來的呢?
  • 最可憐的太空人,剛上太空祖國就沒了,一年來無人接他回家
    美國和蘇聯曾是世界上航天科技最先進發達的兩個國家,尤其是蘇聯誕生了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但是太空人是一個高危職業,所以在蘇聯也發生過很多次航天事故,曾經有一個太空人無比心酸,他當上太空執行任務祖國就沒了,在太空中滯留了311天。
  • 前蘇聯太空人剛上太空,碰上國家解體,太空漂泊近一年全靠美資助
    他們當即決定爭取他為太空人,而一直敢想敢做的克裡卡列夫也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自此,他開啟了他作為太空人的「傳奇」人生。滯留太空1988年的時候,經過幾年嚴格太空人培訓的克裡卡列夫被當局派出執行他的第一個任務,而這次行程的目的地是和平號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