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還是接著上次的話題,繼續和大家聊聊關於Python繪圖相關的東東哦,上次已經和大家討論完了如何給自己所繪製的圖表中添加裝飾線以及修改裝飾線密度的方法,今天呢,咱們再聊點的新的東東哦,還是和大家繼續深耕Python經典的matplotlib庫哦!
好啦,咱們就開始吧!
首先,咱們聊聊在Python中如何繪製經典的堆積折線圖哦
到這可能有朋友會問了:什麼是堆積折線圖呢?其實這個堆積折線圖在咱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哦,比如常見的股市走勢圖就是典型的堆積折線圖哦,說一下它的官方定義吧,堆積折線圖就是通過繪製不同數據集的折線圖生成的圖表,是按照垂直方向上彼此堆疊且又不相互覆蓋的排列順序,繪製若干條折線圖形成的組合圖形哦!
大家是否對於上面對於堆積折線圖的官方定義有些晦澀難懂呢,好啦沒關係哦,咱們舉個「慄子」就理解了哦:
可以看到哦,咱們要繪製堆積折線圖是要調用matplotlib庫裡面的stackplot()函數哦,這個函數中要注意上面咱們所定義的幾個參數哦,參數設置正確了,就可以隨意繪製堆積折線圖了哦。
好啦,下面咱們就運行一下看看效果吧,首先用Python解釋器運行一下這個程序哦:
執行該指令後,就會輸出咱們所繪製的堆積折線圖哦:
好啦,學會了如何繪製堆積折線圖後,下面咱們再討論一個哦,它就是如下:
其次,咱們聊聊如何在Python中繪製間斷條形圖哦
想要繪製間斷條形圖,就要調用matplotlib庫中的broken_barh()函數哦,關於這個函數的語法格式和用法咱們還是以舉個「慄子」的方式呈現哦,這樣大家就首先有直觀上的認識啦,好啦,舉個「慄子」哦:
對於上面咱們所寫的程序可能有朋友存在不清楚的地方哦,下面咱們就解釋一下吧,以第10行調用繪製間斷條形圖的函數broken_barh()為例說明吧。
第10行代碼:
plt.broken_barh([(30,100),(180,50),(260,70)],(20,8),facecolors='red')
其中參數中的第一個參數[(30,100),(180,50),(260,70)]是一個列表哦,這個列表中有3個元組哦,其中第一個元素(30,100)表示從x軸數值為30的起點,沿著x軸正向移動100個單位哦,同理,第2個元組(180,50)表示從x軸數值為180的起點,沿著x軸正向移動50個單位哦;第3個元組(260,70)則表示從x軸數值為260的起點,沿著x軸正向移動70個單位哦。
函數的第二個參數(20,8)也是一個元組哦,表示從y軸為20的起點,沿著y軸正向移動8個單位哦;函數的第3個參數facecolors則表示繪製的柱體所要填充的顏色哦!
好啦,說完了函數參數的含義,相信大家已經會使用broken_barh()函數了哦,下面咱們就運行一下看看效果吧,首先還是要調用Python解釋器運行該程序哦:
運行後,就會顯示咱們所繪製的間斷條形圖哦:
好啦,上面就是咱們所討論的如何繪製堆積折線圖和間斷條形圖的內容哦,是不是這兩個圖表也很漂亮呢,希望大家能夠學會繪製這兩類圖表的兩個函數的調用方法,然後用到自己平常的工作中去哦,今天咱們就聊到這吧,下次再見哦!
敬請關注「品位集結號」,為您帶來意外的小收穫!
做自己漂亮的圖表,一文學會如何用Python填充圖表樣式
相信你也可以,一文學會如何用Python繪製分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