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億年前的黑洞爆發 留下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空洞化石」

2020-12-06 百家號

【來源:科技日報】

在距離地球約3.9億光年的深空中,坐落著一個龐然大物——蛇夫座星系團。如果以我們常用的X射線觀測,它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二亮的星系團,僅次於3億光年外的英仙座星系團。近年來,天文學家逐漸挖掘出這顆璀璨明珠背後隱藏了幾億年的秘密。

近期,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多國天文學家聯合研究發現,此前在蛇夫座星系團中觀測到的巨大、神秘的氣體空腔,系該星系團中央巨大黑洞在很久之前的爆發活動所致。也就是說,中央黑洞猛烈釋放能量,在其周圍「砸」出一個巨大空洞,直徑約為150萬光年,可以裝下15個連成一排的銀河系。該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文章第一作者、美國海軍研究所研究人員西蒙娜·吉亞辛圖奇將這一空洞比喻成「巨大的射電化石」,足見其由來已久。

迷霧重重,探究能量源頭

研究人員表示,此前也在其他星系團中發現過類似的空洞,如前文提及的英仙座星系團以及長蛇座 A星系團等。但蛇夫座星系團內出現的空洞之大卻是前所未見。他們估計,製造該空洞所需的能量可能是此前已知最大同類空洞所需能量的6倍。10億個太陽發光10億年所產生的能量也不及引起這次爆炸能量的百分之一。

該空洞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根據此前的研究推斷,應該是活動星系核導致。

活動星系核是指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系外星系核心,活躍而明亮。通常認為,活動星系核的「發動機」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黑洞吸引物質,在其周圍形成了一圈不停轉動的吸積盤。吸積盤中的物質不斷落入黑洞,物質損失的角動量,以能量的形式被黑洞「吐出」,在吸積盤的垂直方向形成高速噴流。

以往的研究中,無論是英仙座還是其他星系團,人們都能觀測到正在爆發的中央黑洞。黑洞的噴流就像黑暗中耀眼明亮的一道光束,攜帶著巨大的能量,可以加熱並「驅逐」周圍彌散的氣體,造成類似的空洞景象。

然而,蛇夫座空洞的能量源頭之謎解得卻甚是曲折。

「早在2006年,蛇夫座空洞就引起了研究人員的注意。」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陸由俊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另一組研究人員當時通過錢德拉太空望遠鏡提供的X射線數據,發現蛇夫座星系團內有一個「奇怪的曲邊」,即空洞的邊緣。但令人疑惑的是,蛇夫座星系團中央黑洞十分黯淡沉寂,並沒有正在爆發的跡象。另一方面,彼時研究人員認為,製造這一空洞需要的能量太大,因此否認了黑洞爆發導致空洞形成的可能性。

如今,為何又將以黑洞為引擎的活動星系核判為「罪魁禍首」呢?

「此次研究利用的是射電波段數據,研究人員從中發現了高能量的相對論性電子,黑洞噴流能直接地、大規模地產生這些高能量電子。」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陳學雷告訴科技日報記者,2006年的研究主要依賴於X射線數據,受限于波段區域,無法探測到相對論性電子,只能探測到能量相對較低的電子,這些電子的來源既包括星系團中央黑洞爆發,也包括星系團併合活動等其他天文事件。因此,在當年的研究數據支撐下,蛇夫座空洞形成的能量源頭還不甚明朗。

「若此次研究成果據實,謎底的天平會向『中央黑洞爆發』這一端傾斜。」陳學雷說。

沉寂寧靜,等待下一輪迴

在陳學雷看來,這也許並非是蛇夫座星系團中央黑洞一次性短暫爆發導致的結果,很可能是經過幾千萬年甚至幾億年的長時間積累,才呈現出如今所見的龐大空洞。

遺憾的是,蛇夫座星系團的星系核已經變得「懶惰」,中央黑洞也寧靜下來,中央核區釋放的信號很弱,今後的幾代人也許有生之年都無法領略到蛇夫座星系團中央核區的「焰火」之美。

是什麼原因讓活躍的活動星系核沉寂下來?陳學雷表示,據現有的數據推測,活動星系核活動的時間可能持續幾千萬到幾億年。星系核活動時需要通過黑洞吸收周圍物質產生能量,反過來,黑洞噴流會將周圍的物質吹散,久而久之,當黑洞周圍的所有物質皆被驅散到遠處,黑洞便會「餓死」,活動星系核也會沉寂下來。待經歷漫長時間的演變,四散的物質重新被黑洞吸引,便又開啟了下一個輪迴。

「由此可見,活動星系核爆發之後的沉寂實則是必然,只不過人類幾十年前才具備相應的觀測手段,在人類活動的時間尺度上難以觀測到活動星系核爆發到停止的整個過程。」陳學雷說。

雖然蛇夫座星系團內的星系核不再活躍,但它造成的巨大空洞還未消散,可以幫助我們還原幾億年前的星空歷史。而這場遠古的爆發所帶來的影響,遠比我們觀測到的空洞表象深遠得多。

「活動星系核的爆發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恆星的形成。」陸由俊指出,恆星的誕生與宇宙中高密度的冷卻氣體息息相關,而黑洞噴流會將周圍的氣體加熱,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恆星誕生的步伐。這種現象被稱為活動星系核反饋效應。

「家族」添丁,更多謎題待解

「此次對蛇夫座星系團的研究,為星系團中活動星系核所致大型空洞現象的『大家族』擴充了一個案例,對我們研究星系形成過程中的核心環節,即活動星系核反饋效應,提供了幫助。」陸由俊道。

與以往類似事件不同的是,此次研究人員觀測到蛇夫座星系團內部存在一個冷核,冷核周圍到核心的能量從10keV(千電子伏特)急劇下降到1keV以下,溫度也隨之出現斷崖式下降。而冷核往往會在黑洞爆發時被高溫噴流摧毀。

在陸由俊看來,蛇夫座星系團活動星系核爆發之後進入長時間的沉寂,星系團內的氣體少有能量注入,才導致了該冷核的形成。「由此可見,此次研究對星系團內部加熱、冷卻問題的研究也有所裨益,進而對蛇夫座早期的活動星系核反饋過程有所了解。」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

陸由俊表示,針對蛇夫座星系團空洞現象,還有一些問題需要深入的研究。比如,要進一步搞清楚蛇夫座星系團中央黑洞的具體大小,進而可估計出該黑洞能否產生足夠的能量,形成這一龐大空洞。再者,即便能量充足,被眾多星系團團「圍困」的噴流能否發射到空洞的位置並依然保存著巨大的能量,這也是需要進一步論證的。

此次研究利用了澳大利亞默奇森寬場陣列和印度的巨米波射電望遠鏡收集到的射電信息。「隨著低頻射電望遠鏡和更多新型觀測技術的發展,相信會有越來越多類似的現象被觀測到,也會有更奇特的天文景觀等待我們去挖掘探索。」陳學雷說。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能發現幾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卻找不到進化中的人類化石?
    相信大家可能有一個疑問,為何我們能夠找到幾億年前三葉蟲(生物)的化石,確實找不到進化半路中的古人類化石?這是不是說人類進化是錯誤的?其實並不是。三葉蟲在早期的海洋中繁殖的非常成功,很容易達到數十億,它們的數量如此龐大,持續了數億年。
  • 我的小宇宙在爆發了連載三,黑洞來了
    前一段時間有一個照片風靡全球,那就是黑洞。那究竟什麼是黑洞,為什麼有黑洞?帶著一串串的疑問,人們不斷的在尋找答案,有人假設黑洞是通向其他空間的通道,有人說黑洞是一種非常奇特的天體,在我看來這一切都不是,雖然我物理知識比較淺薄,但有一點是非常肯定的,黑洞不是任何物質,也就不可能是天體。之所以黑洞存在,它是超星星爆炸後形成的空間窟窿。
  • 臭氧空洞有多大危害?新研究表明:它引發了3.6億年前大滅絕事件
    不過,奇怪的是,發生於大約3.6億年前的晚泥盆紀大滅絕事件,卻始終是一個謎。因此,既然發現泥盆紀末期化石有紫外線激增的痕跡,科研人員一下子就聯想到了當時的臭氧層,可能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壞。在2018年的時候,就有一項研究表明,發生在2.52億年前的二疊紀大滅絕事件,就包含紫外線殺死植物的證據。他們在植物孢子化石中,發現其遭受過極端的紫外線輻射,導致了嚴重的畸形。這種畸形使得植物的繁殖遭到了影響,最終大量植物因此而滅絕。
  • 盤點最大的黑洞、恆星、行星、空洞、氣泡
    天體的種類很多,除了我們比較熟悉的星系、黑洞、恆星、行星之外,還有空洞、氣泡等,它們瑰麗無比,充滿了神秘感。最大的系外行星:GQ Lupi b2005年,德國天體物理學家拉爾夫·諾伊豪依澤爾及其團隊,成功拍攝到了400光年外,天狼座一顆名為GQLupi的恆星的一顆行星GQLupib的照片。
  • 如果發現幾億年前不該有的東西,人類該警惕嗎?
    最早人類的出現時間不超過250萬年,現代人類的祖先最早出現在25萬年前,人類有文字的歷史只有短短幾千年。在相對短暫的時間裡,人類創造出了燦爛的文明,發展出了現代科技。那麼,在人類出現之前的幾十億年裡,是否出現過其他史前文明呢?如果科學家發現幾億年前不該有的東西,人類要不要警惕呢?
  • 煤是幾億年前的樹木演變而成的,石油是幾億年前動物屍體演變的?
    那為啥煤層裡有樹葉形的化石?去東北,見過玻璃結冰花吧!一個道理。石油也不是動物屍體演化的。中東,一年產石油多少萬噸?採了幾十年了吧?中東一共多大個地方?一條魚看著挺大,腐爛了,就剩那一小撮,按這個密度,那得方圓幾百公裡,上下數千米,密不透風的魚群,地質變化,一次性倒扣在地底下。你見過那麼大的魚群嗎?
  • 宇宙三怪:黑洞 白洞 空洞
    黑 洞最初指出黑洞存在,並假設為一個質量很大的神秘天體,是在1798年,當時法國的拉普拉斯利利用牛頓萬有引力和光的微粒學說提出了這一見解
  • 深入剖析光的即時傳播原理:幾億年前的星星也許並未消失
    之所以說是「星體光影」,是因為,現在我們看到的大多數星星很可能早已不存在了,它們的光芒在宇宙中傳播了幾十萬年,甚至幾千萬年,或者幾億年才到達我們的眼睛。或許會有不少人反思到:光芒傳播了那麼久的時間,為什麼還能傳達到我們的眼睛?難道它們在偌大的宇宙空間中傳播,就沒有遇到過障礙物嗎?
  • 今天的人類為什麼要感謝幾億年前的森林?
    來源:科學大院幾億年前的地球上,森林出現了。在幾億年之後的人類,用電、取暖、工業發展……我們依舊要感謝遠古森林。遠古森林不僅完善了地球生態系統,還造就了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煤礦資源。那麼,森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形成?煤與遠古森林又有什麼關係呢?遠古森林長啥樣?
  • 2億年前的「墓地」,形成珍貴化石,亞利桑那州的標誌性景觀之一
    石化森林國家公園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乾燥的氣候使得這裡的樹木不得不遵守自然規律,而且非常低矮,但是幾億年前,針葉林生長在這裡,統治這片森林的主人是巨大的恐龍。兩億多年後,恐龍早已滅絕,幾百米長的巨樹也消失了,20世紀60年代,美國人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偶然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石頭,這些石頭的形狀和圖案與樹木非常相似,需要一個成年人來拿著最小的一塊,隨著科學研究的逐漸深入,推測2.25億年前這裡曾有一望無際的熱帶森林,這些奇石是高大樹木坍塌後形成的化石。
  • 距今幾億年前三葉蟲化石上發現類似人類腳印圖案,這是怎麼回事?
    科學家可以通過這些豐富的三葉蟲化石了解當時那場生物大滅絕的原因,60年代末,一個化石愛好者在美國西部發現了一個三葉蟲化石,非常高興,當他打開化石後卻發現了令人震驚的東西,原來這塊化石上面出現了類似人類腳印的圖案。這件事很快引起科學界的震動,科學家們紛紛對此發表不同的看法。
  • 5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發現「人類」鞋印,誰留下的腳印?
    史前文明一直是現代人研究的課題,無獨有偶,1968年的6月份意外發現了5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本以為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化石,沒想到在化石上竟然意外發現了人類腳印,讓很多人不了解,在5億年前已經有人類了嗎?答案肯定是沒有的,那麼這一腳印是誰留下的?眾人紛紛懷疑到了史前文明的頭上。
  • 5億年前的化石上,發現了「人類」留下的痕跡,這個「人」是誰?
    史前文明一直是現代人研究的課題,無獨有偶,1968年的6月份意外發現了5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本以為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化石,沒想到在化石上竟然意外發現了人類腳印,讓很多人不了解,在5億年前已經有人類了嗎?答案肯定是沒有的,那麼這一腳印是誰留下的?眾人紛紛懷疑到了史前文明的頭上。
  • 重慶「最奢侈」的古鎮,竟用幾億年前古化石鋪路,踩踏200年
    以前對攻略進行了調查,重慶榆陽那邊有千年的古鎮,古鎮沿河而建,有一條古老的街道,街道兩旁有一排排的商業街,商業街擴大辦事相互連接的胡同,用防火牆隔開四合院很多,還有50多個土家門廳,有鋸齒狀的屋簷,非常漂亮,此外,標準版資料中還特別提到了這座古鎮的石板街,是磨磨蹭蹭、青蔥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隱約顯現的時候
  • 2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發現人類足跡,這個穿著鞋的人究竟是誰?
    2億年前的三葉蟲,被殘忍踩死,這個穿著鞋的人究竟是誰?自從達爾文進化論提出之後就備受質疑。因為它的出現,打破了曾經人們對於神的信仰。更是因為在後世對達爾文進化論研究的過程當中,發現有越來越多的證據正在推翻進化論。
  • 宇宙三大洞穴:黑洞、白洞、空洞,宇宙中最神秘的存在!
    文/玉濁清宇宙三大洞穴:黑洞、白洞、空洞,宇宙中最神秘的存在!黑洞、白洞、空洞這些是科幻題材的熱點,也是人們看小說經常會發現的詞彙,可見人們對於這種未知的東西十分的感興趣,那麼大家知道這幾個洞穴有什麼區別嗎?最早提出黑洞存在的,是法國的拉普拉斯利,他利用牛頓的萬有引力和光的微粒學說提出了這一見解,並且將黑洞假設為一個質量很大的神秘天體。
  • 億年化石 留住生命的印記
    在這些堅硬的物質下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串珍貴的密碼。珊瑚化石的地質年代為泥盆紀石炭紀,珊瑚化石就是珊瑚蟲死後,經過多少個萬年石化作用,保存下來的石頭,比珊瑚堅硬。可分為四射、六射、床板、日射珊湖四類。絕大部分遺存在淺海沉積物裡,並與其它淺海生物伴生。
  • 此空洞十分龐大,比黑洞更加黑暗和神秘,其內部到底存在什麼?
    文/濤聲依舊此空洞十分龐大,比黑洞更加黑暗和神秘,其內部到底存在什麼?宇宙當中有很多怪異的地方,有些地方散發著一種莫名的恐懼,比如說黑洞,人們提及黑洞猶如談虎色變一般,我們人類會下意識的認為這些怪異的天體會給地球帶來威脅,不過宇宙當中存在著一處地方,它比黑洞更加的深邃,更加的可怕。
  • 穿越宇宙末日的黑洞
    宇宙中有著各式各樣的黑洞,有些是大質量恆星走到生命盡頭、經歷一場超新星爆發後留下的遺骸;有些則藏身在星系中心,擁有相當於數十億個太陽的龐大質量。理論物理學家推測,大型強子對撞機也有可能製造出微型黑洞來。還有一種黑洞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在大爆炸之時的極端高密度條件下產生的,所以被稱為原初黑洞。
  • 龐貝古城:人體化石見證兩千年前的浩劫
    遇難者的肉身已腐化分解,倒是留下了許多較為完好的骨骸。科學家用石膏填充後進行了發掘,就真實再現了其可怕的死狀。17年後的公元79年,帶給他們繁華的維蘇威火山再次爆發了。從10月24日(曾認為是8月24日)中午1時起,它就不間斷地噴出了巨大的火焰。與之相伴的是,是一陣陣比過去更加震耳欲聾的響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