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蠅不具備傳播擴散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

2021-01-19 騰訊網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8月8日17時,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就目前烏魯木齊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況進行通報並答記者問。

烏魯木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文國新說,研究顯示,新冠病毒主要通過結合宿主體內ACE(血管緊張素轉換酶)受體而感染宿主細胞。而蚊蠅體內並無類似受體,因此不具備傳播擴散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

新冠病毒主要通過近距離的飛沫傳播,或手部接觸了感染者汙染的物品,再接觸自己的口、鼻、眼而感染,特殊情況下可能發生氣溶膠傳播。

近年來,烏魯木齊市持續推進愛國衛生運動,廣泛地消除了蚊蠅滋生地,蚊蠅密度一直控制在較低水平,造成的傳染病也是非常少的。儘管現有證據不支持蚊蠅可作為媒介傳播新冠病毒,但它們具備傳播其他疾病的風險。公眾在家庭和戶外,應做好防蚊蟲叮咬的保護措施,降低各類媒介生物傳染病發生的風險。

相關焦點

  • 夏季蚊蠅增多是否會傳播新冠病毒?蚊蠅不具備傳播的生物學基礎
    夏季來臨,蚊蠅增多,蚊蠅是否會傳播新冠病毒?在昨天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王麗萍表示,根據目前研究,蚊蠅還不具備傳播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王麗萍指出,從目前掌握的流行病的證據來看,目前全球沒有發現因為蚊蠅等媒介生物導致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報導,新冠病毒主要還是通過直接接觸了感染者的呼吸道飛沫傳播,或者是手部接觸了被感染者汙染的物體,再由沾染病毒的手觸摸了我們的眼睛、口腔或者鼻腔黏膜而導致感染。「因此,蚊蠅還不具備傳播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王麗萍說。
  • ...根據目前研究,蚊蠅不具備傳播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王麗萍說...
    文 / TIER2020-06-27 20:41:02來源:FX168 【專家回應蚊蠅是否會傳播新冠病毒】在6月27日下午舉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王麗萍介紹,根據目前研究,蚊蠅不具備傳播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
  • 蚊蠅會傳播新冠病毒嗎?專家:不具備生物學條件
    新京報快訊(記者 戴軒)隨著天氣轉熱,蚊蠅增多。蚊蠅是否會傳播新冠病毒?在今天(6月27日)的北京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王麗萍介紹,蚊蠅不具備感染新冠病毒的生物學條件。
  • 2020年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蚊蠅可以傳播新冠病毒等
    網絡的快速發展加上社交平臺的便利,使得信息傳播速度日期加快。不過,便捷的網絡和平臺也成為一些謠言高發地,尤其是我們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消息。日前,微信官方對外公布了2020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大蒜水、白酒可以殺滅新型冠狀病毒以及蚊蠅可以傳播新冠病毒等。
  • ...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疾控專家:蚊蠅不具備傳播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
    此次核查將以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系統中畢業生就業數據為基礎,向畢業生本人及其就業單位進行核對,重點核查畢業生畢業去向及就業單位與所提供信息是否一致。>>昨天,針對疑似國科大學生在國外社交平臺發表不當言論一事,中國科學院大學調查組初步查明,相關言論為該校2019級碩士生季某某在國外發表。
  • ...全球目前沒有發現因蚊蠅等媒介生物致人感染新冠病毒報導,不...
    2020-06-27 17:06:00來源:FX168 【中國疾控中心:全球目前未發現因蚊蠅等媒介生物致人感染新冠病毒報導
  • 變異新冠病毒已傳播至德國!南非疫情呈指數級擴散
    近日,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影響波及多國,德國12月24日證實出現首例變異病毒感染病例。與此同時,南非出現的變異病毒也引發關注,該國衛生部稱第二波情正「以指數級別」擴散。目前,多國已宣布限制措施應對變異病毒入境,部分國家加速啟動疫苗接種工作遏制疫情擴散。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傳播 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病毒在細胞內繁殖時,要為每個「子」病毒複製一份遺傳物質,而這些副本並不總是完美的,常會出現一些「錯誤」,即發生基因突變。有些「錯誤」造成的改變可能不利於病毒生存,有些則可能使病毒變得更易傳播,甚至致病性更強。新冠病毒屬於RNA(核糖核酸)病毒,變異相對較快。
  • 與新冠病毒賽跑,免疫屏障能否跑贏疫情擴散?
    (抗擊新冠肺炎)與新冠病毒賽跑,免疫屏障能否跑贏疫情擴散?  中新社北京1月7日電 題:與新冠病毒賽跑,免疫屏障能否跑贏疫情擴散?  作者 郭超凱 李京澤  隨著1月6日河北石家莊市藁城區全域調整為高風險地區,目前全國中高風險區域已達50個。
  • 中山大學郭德銀教授-新冠病毒的生物學特徵和致病機理
    中山大學郭德銀教授受武漢大學邀請於2020年8月11日在微醫樂問教育平臺做了「 新冠病毒的生物學特徵和致病機理」的精彩報告。
  • 喝茶會導致貧血 柳絮傳播新冠病毒?這些謠言勿信!
    空氣中全是病毒、柳絮和5G能傳播新冠病毒、喝茶會導致貧血,這些是真的嗎?4月「科學」流言榜揭開真相。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 以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的視角看新冠病毒生物學
    由多個研究團隊進行的全基因組CRISPR-Cas9篩查互為補充,共同揭示了新冠病毒生物學的新見解,包括病毒進入、翻譯、複製、排出以及調節這些過程的基因等各個方面。他們將新冠病毒與其他冠狀病毒進行比較,讓我們更充分地了解了這一新型病毒家族的細胞生命周期,這對醫學的發展非常關鍵。
  • 新冠病毒蔓延速度有多快?新研究:1分鐘擴散超市通道
    新冠病毒蔓延速度有多快?能夠傳播多遠?最新一項實驗表明,新冠病毒能夠傳播很遠的距離,並在幾分鐘之內一直存留在空氣當中。近日,芬蘭阿爾託大學等4家科研機構進行了一項病毒傳播的模擬實驗。實驗顯示,如果有新冠肺炎患者在超市這樣的密閉空間裡咳嗽,那麼病毒瞬間就能沿著過道擴散開來。實驗結果表明,1分鐘之後,病毒就蔓延到整個通道,並且穿過貨架;2分鐘之後,病毒就擴散到了旁邊的過道,6分鐘之後,病毒的濃度有所下降,但並沒有完全消失。參與該項研究的機構建議,儘量不去超市,如果去的話,儘量縮短停留的時間。
  • 日本研究發現變異新冠病毒,6月從東京擴散
    據新華社援引日媒報導,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最新研究發現,6月以來在日本擴散的新冠病毒是變異後的、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
  • 日本研究:新冠病毒變異後傳染性更強 從歐洲開始擴散
    日本發布研究:新冠病毒變異後傳染性更強 從歐洲開始擴散海外網11月13日電 日本東京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河岡義裕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於13日正式發布新冠病毒變異後的有關科研結果。綜合日本共同社、《朝日新聞》13日報導,東大團隊和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拉爾夫·巴裡克教授等組成的研究小組,13日在美國權威學術期刊《科學》上發文證實,與初期相比,目前在世界上流行的新冠病毒在變異後的傳染性更強。團隊認為,這種變異病毒以歐洲為起點向世界傳播,並且不斷擴大。
  • 呼吸是新冠重要排放傳播方式
    眾所周知,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是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有專家指出,也不排除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近日,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要茂盛團隊與北京市朝陽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合作開展研究,首次證實人體呼吸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新冠病毒排放傳播的方式,且呼出氣中大部分顆粒都小於PM2.5,從而進一步揭示氣溶膠傳播擴散新冠病毒的事實,為未來更好阻斷空氣傳播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 日本發布研究:新冠病毒變異後傳染性更強,從歐洲開始擴散
    據海外網11月13日消息,日本東京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河岡義裕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於13日正式發布新冠病毒變異後的有關科研結果。綜合日本共同社、《朝日新聞》13日報導,東大團隊和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拉爾夫·巴裡克教授等組成的研究小組,13日在美國權威學術期刊《科學》上發文證實,與初期相比,目前在世界上流行的新冠病毒在變異後的傳染性更強。團隊認為,這種變異病毒以歐洲為起點向世界傳播,並且不斷擴大。
  • 新冠發現近一年,病毒傳播有哪些規律?
    新冠病毒相比SARS病毒究竟有哪些特點?這些問題從疫情暴發之初就是各國科學家所特別關注的,但解答這些問題卻並不容易。作為一種新發現且快速在全球大流行的傳染病,對病毒的特性,尤其是傳播規律的探索只能像拼拼圖一樣從不同規模的感染案例中去推測和分析,並不斷更新和修正。
  • 新冠最早鑑定者:病毒或曾隱秘傳播 不一定起源於武漢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早在2019年12月之前,新冠病毒可能已經在在人群「隱秘傳播」(cryptic spread)階段發生了一些關鍵突變。也就是說,這種新型病毒在人群中出現的時間可能比設想的更早,甚至不一定最早出現在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