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目前研究,蚊蠅不具備傳播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王麗萍說...

2021-01-16 FX168財經網

文 / TIER2020-06-27 20:41:02來源:FX168

【專家回應蚊蠅是否會傳播新冠病毒】在6月27日下午舉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王麗萍介紹,根據目前研究,蚊蠅不具備傳播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王麗萍說,從目前掌握的流行病的證據來看,目前全球沒有發現因為蚊蠅等媒介生物導致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報導。新冠病毒主要還是通過直接接觸了感染者的呼吸道飛沫傳播,或者是手部接觸了被感染者汙染的物體,再由沾染病毒的手觸摸了我們的眼睛、口腔或者鼻腔黏膜而導致感染。

聲明:FX168財經報社僅提供交易相關數據及資訊參考,由此帶來的投資風險由交易者自行承擔。FX168財經報社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來源於網絡,我們尊重原作版權,但因數量龐大無法逐一核實,圖片所有方如有疑問可與我們聯繫,核實後我們將予以刪除。

相關焦點

  • 夏季蚊蠅增多是否會傳播新冠病毒?蚊蠅不具備傳播的生物學基礎
    夏季來臨,蚊蠅增多,蚊蠅是否會傳播新冠病毒?在昨天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王麗萍表示,根據目前研究,蚊蠅還不具備傳播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王麗萍指出,從目前掌握的流行病的證據來看,目前全球沒有發現因為蚊蠅等媒介生物導致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報導,新冠病毒主要還是通過直接接觸了感染者的呼吸道飛沫傳播,或者是手部接觸了被感染者汙染的物體,再由沾染病毒的手觸摸了我們的眼睛、口腔或者鼻腔黏膜而導致感染。「因此,蚊蠅還不具備傳播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王麗萍說。
  • 蚊蠅不具備傳播擴散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8月8日17時,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就目前烏魯木齊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況進行通報並答記者問。 烏魯木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文國新說,研究顯示,新冠病毒主要通過結合宿主體內ACE(血管緊張素轉換酶)受體而感染宿主細胞。而蚊蠅體內並無類似受體,因此不具備傳播擴散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 新冠病毒主要通過近距離的飛沫傳播,或手部接觸了感染者汙染的物品,再接觸自己的口、鼻、眼而感染,特殊情況下可能發生氣溶膠傳播。
  • 蚊蠅會傳播新冠病毒嗎?專家:不具備生物學條件
    新京報快訊(記者 戴軒)隨著天氣轉熱,蚊蠅增多。蚊蠅是否會傳播新冠病毒?在今天(6月27日)的北京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王麗萍介紹,蚊蠅不具備感染新冠病毒的生物學條件。
  • 2020年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蚊蠅可以傳播新冠病毒等
    網絡的快速發展加上社交平臺的便利,使得信息傳播速度日期加快。不過,便捷的網絡和平臺也成為一些謠言高發地,尤其是我們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消息。日前,微信官方對外公布了2020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大蒜水、白酒可以殺滅新型冠狀病毒以及蚊蠅可以傳播新冠病毒等。
  • ...全球目前沒有發現因蚊蠅等媒介生物致人感染新冠病毒報導,不...
    2020-06-27 17:06:00來源:FX168 【中國疾控中心:全球目前未發現因蚊蠅等媒介生物致人感染新冠病毒報導
  • ...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疾控專家:蚊蠅不具備傳播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
    27日,人社部官方微信稱,在此,想對和吳桂春一樣的勞動者說,各地人社部門將提供不斷線就業服務,在求職就業路上,助你們一臂之力。詳情>>教育部委託國家統計局有關單位近日啟動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核查工作,將於6月和8月開展兩輪專項核查。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傳播 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病毒在細胞內繁殖時,要為每個「子」病毒複製一份遺傳物質,而這些副本並不總是完美的,常會出現一些「錯誤」,即發生基因突變。有些「錯誤」造成的改變可能不利於病毒生存,有些則可能使病毒變得更易傳播,甚至致病性更強。新冠病毒屬於RNA(核糖核酸)病毒,變異相對較快。
  • 研究稱新冠病毒所屬家族已在蝙蝠中傳播了數十年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7月28日報導,病毒傳播的方式會在其基因組上留下痕跡。而這些痕跡隨後可運用譜系動力學(phylodynamics)方法進行追蹤。藉助譜系動力學方法,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得以重建新冠病毒的演化歷史模型,並發現它所屬的家族已在蝙蝠中傳播了數十年。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微生物學》期刊上。
  • 關於新冠病毒變種 目前我們知道些什麼?
    原標題:關於B.1.1.7新冠病毒變種 目前我們知道些什麼近日,英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被稱為B.1.1.7的新冠病毒變種,引起世界一片譁然。《科學》雜誌刊文稱,變種病毒傳播能力要比原始毒株高70%左右,而倫敦最近新冠感染病例超過60%都來自變種病毒。
  • 雙語|研究:新冠病毒或藉助大氣汙染物顆粒傳播
    科學家日前在空氣汙染物顆粒上發現了新冠病毒,他們正在研究,這是否能使病毒傳播得更遠,並增加感染人數。這項研究還處於初步階段,目前還不清楚新冠病毒是否能在汙染顆粒上存活,以及病毒數量是否足以致病。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的萊昂納多·塞蒂是這項研究的負責人。他說,研究新冠病毒能否通過空氣汙染更廣泛地傳播是很重要的。「I am a scientist and I am worried when I don’t know,」 he said. 「If we know, we can find a solution.
  • ...就有可能出現多次跨越物種傳播。目前還不確定新冠病毒的中間...
    【世衛:可能有不止一例「零號病人」】在23日的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上,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確認新冠「零號病人」非常重要,在一些情況下可能會有不止一例「零號病人」;如果新冠病毒存在於動物界,就有可能出現多次跨越物種傳播。目前還不確定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以及病毒是如何跨越物種傳播給人類的。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根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22日23時13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6250431例,累計死亡病例1699230例。世衛組織建議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研究,以了解變異病毒在感染性和致病性方面的變化。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根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22日23時13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6250431例,累計死亡病例1699230例。22日全球新增確診病例524065例。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 中山大學郭德銀教授-新冠病毒的生物學特徵和致病機理
    中山大學郭德銀教授受武漢大學邀請於2020年8月11日在微醫樂問教育平臺做了「 新冠病毒的生物學特徵和致病機理」的精彩報告。
  • 華農研究稱,冰鮮三文魚或是新冠病毒國際傳播源
    華南農業大學研究表明,4攝氏度條件下,冰鮮三文魚附著新冠病毒可使其傳染性維持一周以上。一份最新研究稱,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存活時間可在低溫魚類表面得到延長,在4攝氏度條件下,三文魚附著新冠病毒可使其傳染性維持一周以上,倘若新冠病毒沾染在冰鮮魚類的表面,則有可能成為疫情的國際傳播源。
  • 哈獸研研究有望阻斷新冠病毒水貂中傳播
    日前,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開展水貂新冠病毒感染性、致病性和傳播性的系統實驗研究,為防控水貂新冠病毒提供理論依據,為儘快研發安全、有效疫苗,阻斷新冠病毒在水貂中的傳播奠定基礎。12月8日,《國家科學評論》在線刊出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步志高團隊和廈門研究團隊合作完成的研究論文《新冠病毒在水貂中的複製、致病及傳播能力研究》,介紹了新冠病毒在水貂呼吸道和肺臟高效複製,通過呼吸飛沫高效傳播,引起與人類新冠肺炎重症高度相似病理損傷的研究結果。
  • 以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的視角看新冠病毒生物學
    由多個研究團隊進行的全基因組CRISPR-Cas9篩查互為補充,共同揭示了新冠病毒生物學的新見解,包括病毒進入、翻譯、複製、排出以及調節這些過程的基因等各個方面。他們將新冠病毒與其他冠狀病毒進行比較,讓我們更充分地了解了這一新型病毒家族的細胞生命周期,這對醫學的發展非常關鍵。
  • 新冠病毒可在貓或高溫高溼下傳播?看這些研究重塑我們的認知!
    新冠病毒一周進展報告 新冠病毒可在貓或高溫高溼下傳播? 看這些研究重塑我們的認知! 該論文報導了江蘇省淮安市一例超級傳播者在洗浴中心感染了其他8人的簇狀傳播案例。這一案例表明,新冠病毒在高溫高溼的條件下仍能存活,且傳播性並未出現減弱的跡象。這篇論文為新冠病毒流行病學研究提供了潛在新的線索。 6.
  • 新冠病毒又被「扒掉一層皮」!浙江省結構生物學研究重點實驗室成功...
    近日,以西湖大學為依託單位的浙江省結構生物學研究重點實驗室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此次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的全長結構。這是世界上首次解析出ACE2的全長結構。相關研究內容於北京時間2月19日凌晨3點左右在預印版平臺bioRxiv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