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葉南洋杉枝葉茂盛,小枝自然下垂,柔韌性好,可用來修剪與攀扎相結合的方式造型,其根系發達,蒼古多姿,造型時應給於突出。
異葉南洋杉別名細葉南洋杉澳洲杉、鑽葉杉。為南洋杉科南洋杉屬常綠喬木,在原產地株高可達60米左右,主幹通直,樹皮暗灰色,裂成薄片狀脫落。大枝輪生而平伸,小枝平展或下垂,側枝常呈羽狀排列,下垂。葉二型,幼樹及小枝上的葉排列疏鬆,錐形,向上彎曲,3~4稜,大樹及花果枝的葉排列緊密,微開展,寬卵形或角狀卵形。雄球花生於枝頂,圓柱形,球果近圓球形或橢圓狀球形。南洋杉約19種,分布於南美洲、大洋洲及太平洋群島。
異葉南洋杉常用扦插、壓條或播種的方法繁殖。可製成斜乾式、直乾式、曲乾式、雙乾式、臥乾式等不同形式的盆景,樹冠多採用瀟酒的自然式,也可利用其小枝自然下垂的特點,製作成垂枝式盆景,加工時應剪去造型不需要的枝條,有時其主幹直而無姿,可截去,另外培養形態較好的側枝作主幹,以使其曲折有致,具有較高的觀賞性。 異葉南洋杉枝條柔軟,若枝幹形態不佳或位置不合適,可用金屬給進行蟠扎或牽拉,小枝的造型則以修剪為主,異葉南洋杉的根部古樸多姿,可提出土面或附在石上,使兒懸根露爪,以提高盆景的藝術價值。
異葉南洋杉喜溫暖溼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稍耐半陰,春、夏、秋季的生長季節,可放在室外通風良好、陽光充足處養護,澆水做到「不幹不澆,澆則澆透」。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為使葉色濃綠,可噴施葉面寶等葉面肥。冬季移至冷室內越冬,控制澆水,保持盆上0度以上不結冰即可。異葉南洋杉頂端優勢較強,當植株長到一定的高度後,可將頂部截去,以控制植株高度,對於側枝也要疏剪,以使其高低錯落、疏密有致,合平造型要求,但對於輪生枝則要有選擇地保留,以突出品種特色、保持其特有風貌。每1-2年的各香翻盆一次,盆土宜用疏鬆肥沃、含腐殖質制富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
香榧樹姿瀟灑,枝葉層次分明,根系發達,可製作多種造型的盆景。
香榧別名羊角榧、細榧。為紅豆杉科榧樹屬常綠喬木,小枝下垂,1-2年生小枝綠色,3年生枝紫色或綠紫色:葉條形,排成兩列,綠色,質地軟。樹雌雄異株,有性繁殖全周期需29個月,一代果實從花芽原基形成到果實成熟,需經歷3個年頭,每年的5~9月,同時有兩代果實在樹上生長發育,還有新一代果實的花芽原基在分化發育。
香榧在一些地區經常當作紅豆杉出售, 應注意辨別者最明顯的區別是果實的差異其中紅豆杉的果實在未成熟時,是綠色小圓球,當年成熟後呈鮮紅色,並且頂部中空。 而香榧果實很大,比紅豆杉的果實大五倍左右。
香榧通常用播種、嫁接的方法繁殖。也可採挖生長多年的老樹,經鋸截後,先在大盆或地栽「養坯」,等活穩後再進行造型。其根系發達樹姿瀟酒,可製作成多種形式的盆景。
香榧喜溫暖溼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半陰。生長期宜保持土壤空氣溼潤,夏季高溫時注意遮陰,以避免烈日暴曬。每20天左右施一次薄肥。隨時剪除影響美觀的枝條。春季發芽前進行整型,剪除細弱枝及病蟲枝,將長枝短截,以促發側枝,形成緊湊的樹形。冬季移人冷室內,保持盆土不結冰即可。
每3年翻盆一次,一般在春季進行,盆上宜用肥沃疏鬆、透氣、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不經允許不得轉載,請您多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