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進步推動行業的發展,這句話適用於很多地方,對於門檻相對較高的數碼影像行業來說,更是如此。在這個被日系廠商壟斷的圈子裡,近幾年並沒有傳出太多令人振奮的「科技進步」,一塊傳感器都能用成「祖傳」,相信這一現象在競爭激烈的手機行業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不過隨著市場格局的變化,相機行業的技術進步正在加快步伐,在新年之初,我們就先來聊聊中畫幅相機的一些變化。
·CCD或徹底退出 中畫幅或越來越便宜
歷史總是不斷的在重複,正如發明數位相機的柯達,被自己的成果弄掛掉一樣,把影像歷史帶入數碼時代的CCD傳感器,也即將被CMOS徹底幹掉。其實從很多年之前,小型相機以及單眼相機已經開始棄用CCD,這並不是說CCD畫質不好,更多的原因在於CCD的成本比CMOS高,對於出貨量巨大的小型卡片或者長焦相機來說,使用CMOS意味著價格競爭力更強。
首款採用CMOS傳感器的中畫幅後背飛思IQ250
雖然在高感畫質以及功耗等其他方面,CMOS有著突出的表現,不過在售價動輒數十萬的中畫幅相機上,CCD傳感器依然是標配,人家不差錢,畫質什麼的才是重點,要啥高感啊,要啥高速啊,低感畫質才是王道。不過,這一情況現在也已經開始轉變,飛思(以及馬上的哈蘇)推出的新款中畫幅相機,使用的是CMOS傳感器,這或許已經為CCD徹底退出民用影像市場敲響了喪鐘。
中畫幅與全畫幅的傳感器尺寸對比
這一改變會來帶什麼影響呢?首先筆者覺得應該會體現在價格上,主流中畫幅相機的價格,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能從二十多萬跌入十萬以內(純屬YY,如有雷同,記得點讚)。如果這部分市場反響良好,或許還能勾引如佳能尼康索尼之流推出同樣的機型,競爭加劇,價格自然繼續下跌,相信也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好消息。或許幾年後,攝友的見面問候會從「你上全畫幅了嗎?」變成「你入中畫幅了嗎?」。
你可能會感興趣:
·營造節日浪漫氣氛 夜景燈光拍攝技巧分享
·14mm紐約人文 尼康14-24曼哈頓拍攝手記
·小手一抖畸變沒有 年終合影拍攝技巧揭秘
·大C拍世界 旅行攝影如何玩轉精巧構圖
·小白直接變大師 教你高端攝影5大奇招
·光繪還能這麼玩 編輯教你拍超酷靜物照
·CCD變CMOS 優缺點各是什麼
另外,換個角度看問題,長久以來,為什麼代表極致畫質的中畫幅相機會使用CCD傳感器呢——即使售價再貴,即便CMOS已經非常成熟和普及?筆者覺得,歸根結底是CCD在低感光度時的畫質一定是要優於CMOS的(不然這事兒怎麼想得通呢?),這裡就不往技術上深挖了,這個簡單的邏輯相信大家應該會贊同。那麼,換了CMOS之後,中畫幅相機的畫質會下降嗎?
我要是花20萬,絕不希望獲得的是這樣的畫質
至少從目前網絡上IQ250的樣片來看,低感畫質並非這款相機宣傳的重點,樣片的重點放在了戶外的運動瞬間以及高感畫質方面,真正能看出低感畫質的室內影視人像,一張也沒有。從這一點來看,如果你想要低感下的極致影像,飛思IQ250這機器吧,大概拼不過其他的兄弟們。
飛思官網的技術說明,IQ250擁有14檔動態範圍
從官網的IQ2系列技術介紹來看,IQ250的動態範圍的確要比使用CCD的大哥們要多一檔(13變14),這應該是CMOS相對於CCD的優勢了,在光比較大以及曝光情況複雜的時候,會給後期帶來更多的空間(高光以及暗部的細節更加豐富)。然而相對的,在動態範圍提升一檔的同時,在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參數色彩深度上,IQ250是明顯降級的(16位變14位,差別其實是巨大的),變得跟目前大多數單眼相機一樣。
IQ250是14位色深,與普通單反相同
色彩深度和動態範圍哪個更重要呢?簡單的說,動態範圍夠寬廣的話,曝光稍微欠點兒或者過曝點兒都沒關係,後期都能修復,而且在諸如逆光等超大光比的情況下,亮部和暗部會記錄更多細節。色彩深度呢,簡單的說,是指能夠記錄的顏色/灰階的多少,比如A相機能識別5種紅色,B相機能識別50種紅色,那麼用這兩款相機去拍攝紅色的花兒,必定是B的更生動鮮豔,這就是色彩深度多少的區別了(可腦補GIF和JPG的顏色區別)。照這樣的分析,筆者個人覺得色彩深度對畫質的影響或許更加重要一些。
GIF示意:不同色彩深度對畫面的影響
當然,換用CMOS之後,高感畫質必定會馬上變好,中畫幅相機的可用範圍變得更加寬廣,之前全畫幅能幹中畫幅不能幹的事情,現在中畫幅也能幹了,用戶的創意空間也大大拓寬了,比如拍個星空啥的,夜裡拍點暗光人像啥的,將會有越來越多中畫幅的身影出現。另外,如果你喜歡玩閃光燈,那麼1/1600秒的閃光同步速度或許也相當具有吸引力。
·全畫幅到中畫幅 有必要升級嗎?
據傳,飛思IQ250使用的CMOS傳感器出自索尼。看到這個消息,相信很多人都會比較開心,因為長久以來,作為傳感器供貨商的索尼,有了新貨絕不會藏著掖著,各品牌下一波新機型,大多都會用到他家的新傳感器。這塊中畫幅CMOS雖然只是「中畫幅的APS-C版本」,但估計依然會有更多的廠商跟近,推出自家的中畫幅數位相機。至於價格麼,當然會越來越低,在這個卡片相機都做到全畫幅的時代,中畫幅普及或許已不遙遠。
全畫幅單反已經3600萬像素很久了
微單也開始3600萬像素了...
但是,在全畫幅相機已經提升到3600萬像素的今天,5000萬像素的截幅中畫幅CMOS相機,有必要上嗎?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在筆者看來,中畫幅最大的優勢——低感畫質,IQ250對D800E沒辦法做到秒殺,而高感畫質,估計還趕不上後者,其他諸如機械性能、對焦性能、鏡頭群、擴展性、體積重量等等等等,都還差了點,那麼,誰會花費34990美金(折合人民幣21萬出頭)去買它呢?請大家在評論中暢所欲言。
如果你手裡有D800E和一大堆牛X鏡頭,而且不差錢,你會升級到飛思IQ250嗎?為什麼?
你可能會感興趣:
·營造節日浪漫氣氛 夜景燈光拍攝技巧分享
·14mm紐約人文 尼康14-24曼哈頓拍攝手記
·小手一抖畸變沒有 年終合影拍攝技巧揭秘
·大C拍世界 旅行攝影如何玩轉精巧構圖
·小白直接變大師 教你高端攝影5大奇招
·光繪還能這麼玩 編輯教你拍超酷靜物照
不過隨著市場格局的變化,相機行業的技術進步正在加快步伐,在新年之初,我們就先來聊聊中畫幅相機的一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