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源攜水處理領域自主創新前沿技術北京科博會上引關注

2020-11-29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5月18日電 17日,以「引領高精尖產業發展 推動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主題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在京拉開帷幕,高科技環保企業碧水源作為環保行業自主創新企業代表,在這場一年一度的科技盛宴上,分別在中關村創新創業成果展區、懷柔科學城展區集中展示了雙膜新水源廠演示模型、全系列膜產品、納濾淨水機旗艦產品等水處理領域的前沿技術和應用成果,據悉,碧水源的水處理技術樹立了水環境技術領域的「珠穆朗瑪峰」,已成為國家解決「水髒」、「水少」和「飲水不安全」問題的戰略性技術選擇。

碧水源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高新技術企業,在懷柔區建有國際一流的膜研發、製造基地,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包括微濾膜(MF)、超濾膜(UF)、超低壓選擇性納濾膜(DF)和反滲透膜(RO),以及膜生物反應器(MBR)、雙膜新水源工藝(MBR-DF)、智能一體化汙水淨化系統(CWT)等膜集成城鎮汙水深度淨化技術。

在懷柔科學城展區,碧水源的雙膜新水源廠演示模型吸引了眾多觀眾紛紛駐足觀看,該模型直觀地還原了市政汙水如何通過碧水源自主創新的「MBR-DF」雙膜新水源工藝,轉化為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的高品質新水資源的全過程。只見市政汙水經過生化池後進入MBR膜池,通過高精度微濾膜過濾後,產水水質主要指標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優於國家一級 A 排放標準,汙水變成了可以資源化利用的乾淨水,從而解決了「水髒」的問題。MBR產水再經DF膜過濾,水質主要指標可進一步提升至地表水Ⅱ類標準,既可用於溼地補水,也可用於地表、地下水源地的補水,由此解決了「水少」問題。

由於該項技術一舉實現了治理水環境和開發新水源的雙重目標,於2017年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這亦是碧水源第二次獲得這項代表著國內科技創新最高水平的榮譽,此前,該公司曾憑藉項目「低能耗膜—生物反應器汙水資源化新技術與工程應用」獲此殊榮。目前,「MBR-DF」雙膜新水源技術工程應用已遍布全國各地,包括北京翠湖新水源廠、山西陽泉市自來水水質改善工程、山東青島豆金河汙水處理廠等。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副主任劉德祥向觀眾介紹和演示不同的納濾淨水機

據悉,DF 膜技術是碧水源歷時五年、耗資三億元研究而成,為全球獨創的技術,除了應用於市政汙水領域之外,還可應用於家用淨水機上,能夠有效去除飲用水中的有害物質,同時保留人體所需礦物元素,為居民的飲水安全把好最後一道龍頭關。該技術具有運行壓力低、通量大、廢水率低、省水省電、節能環保等特點,引領淨水技術進入了4.0時代。此次參展的明星旗艦產品碧水源納濾淨水機D601、D701和納濾直飲機D668,正是DF 膜技術應用於家用淨水領域的典範之作,可全面保障老百姓的飲水安全健康。

此外,碧水源還展出了其最新研發的波紋膜產品,波紋膜產品顛覆了常規膜產品的設計理念,解決了膜裝填面積小、易積毛髮、反洗複雜和自修復等多重問題。以波紋膜為核心研製的膜生物反應器,具有佔地面積更小、運行能耗更低、抗衝擊性強,拆卸維護簡單、免離線清洗和適用於惡劣水質條件等特點,是應用於市政汙水、工業廢水、分散式汙水和黑臭水體領域的又一項「國之利器」。

相關焦點

  • 碧水源2018年度大事記已「配齊」!,雙膜法水處理,超低壓選擇性納濾...
    碧水源自主研發的「UF(超濾膜)- DF(超低壓選擇性納濾膜)雙膜法工藝」應用於「十三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水體汙染控制與治理」的飲用水安全保障示範工程——江蘇太倉市第二水廠深度處理工程,該示範工程將通過對我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納濾膜技術的集成應用,形成一套完整的飲用水納濾膜處理工藝,此舉對我國市政供水、城鎮給水領域的提標改造
  • 碧水源推出新一代智能一體化汙水淨化系統(CWT)
    作為最早進入農村水務市場的碧水源,其在該領域的革命性產品智能一體化汙水淨化系統(CWT)已悄然升級並投入應用。日前,在北京舉辦的第七屆中國國際水技術展覽會暨中國國際膜與水處理技術及裝備展覽會上,碧水源研發中心的核心專家組現場重點推介了其第二代CWT。
  • 深耕環保水處理領域 力源環保以創新技術助力建設「美麗中國」
    力源環保是一家專注於環保水處理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以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專利技術和專有技術為支撐,同時以研發創新為基礎,為客戶提供系統化、專業化的解決方案。公司目前已形成以工業水循環利用的凝結水精處理系統設備、除鹽水處理(含海水淡化)系統設備和汙水處理系統設備為核心,涉及化學加藥、水汽取樣、其他工業廢水處理、水網控制和發變組繼電保護設備等領域的多產品體系,主要從事核能發電廠、火力發電廠和冶金、化工等工業企業及市政行業的水處理系統設備研發、設計和集成業務,同時為電力企業提供智能電站設備的研發、設計和系統集成服務。
  • 第6屆昆明科博會開幕 生物多樣性展區引關注
    據介紹,本屆昆明科博會吸引了300多家來自全國各地的科技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等攜數千件科技產品及成果參展。展示內容和形式以及論壇活動都更具創新力,採用實物、樣品、模型、圖片、音像及現場展示、體驗、信息發布等形式,圍繞生物多樣性、5G應用、科普教育、科普文創、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科技助力扶貧攻堅等主要領域,展示各自特色和亮點的科技成果,積極促進了昆明與全國各地的科學傳播技術交流與合作。
  • 碧水源智能水吧D668X進駐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中轉站
    隨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這是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結果。為確保航天人喝上安全健康的飲用水,「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碧水源攜22臺碧水源智能水吧D668X進駐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中轉站(簡稱:航天文昌中轉站)。
  • 碧水源智能水吧進駐文昌航天發射場中轉站,為其提供高品質飲用水
    為確保航天人喝上安全健康的飲用水,「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碧水源攜22臺碧水源智能水吧D668X進駐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中轉站(簡稱:航天文昌中轉站)。這是繼為西昌發射中心提供納濾淨水機後,再次為航天中心提供直飲水服務。
  • 碧水源在海水淡化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9月7日,從青島市董家口經濟區官網獲悉,創業板上市公司碧水源下屬企業,青島水務碧水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預中標山東省青島市董家口經濟區10萬噸
  • [擔保]碧水源:為良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擔保
    證券代碼:300070 證券簡稱:碧水源 公告編號:2021-008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為良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擔保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的內容真實一、擔保情況概述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於2021年1月8日召開了第四屆董事會第五十五次會議,會議以9票同意,0票反對,0票棄權表決通過了《關於為良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擔保的議案》。
  • 水處理方興未艾 膜技術星火燎原
    汙水處理領域,膜法水資源技術是對傳統汙泥法的替代,主要應用於三個領域:汙水處理及回用、給水淨化、海水淡化。目前,膜法水資源技術在國內應用並不普遍,市政汙水應用佔比1.52%,工業廢水0.28%。
  • 汙水資源回用中膜技術的發展歷程及未來走向
    而中國最大的MBR供應商碧水源集團,從2001年創立之初,便牢牢把握膜技術發展趨勢,2006年投資建立亞洲最大膜基地——「碧水源膜技術創新產業園」,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實現了企業的高速發展,從創立到上市,僅用了十年時間。近幾年,隨著全球汙水資源化理念的普及,概念水廠的提出,汙水處理技術迎來了又一次革新和轉型,在這場革新中,膜技術將依然是關鍵。
  • 【誰與爭鋒】《中國水處理企業排名》出爐
    【誰與爭鋒】《中國水處理企業排名》出爐北極星水處理網訊:29日上午,唐宋大數據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唐宋大數據」)在北京發布了《中國水處理企業排名發布》。哪家企業將「榮登」水處理綜合實力排名、市政水工程排名、水處理運營排名、水處理設備排名榜首?
  • 2020北京車展前沿技術一覽
    疫情給全球汽車產業鏈狠狠踩了腳「剎車」,但9月26日北京車展的正式開幕在很大程度上給整個行業回溯了信心。與前幾屆一樣,本次車展再度吸引了一批智能網聯、自動駕駛、電氣化化等新技術領域的技術提供商積極參展,如華為、博世、海納川、博格華納、速騰聚創、地平線、黑芝麻、移遠通信等,爭相發布各自在相關領域取得的最新技術突破。
  • 中國2016年度水處理企業五十強最新出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近日,水處理行業爆出多條引人注目的信息。北控水務發行2017首期綠色資產支持票據,發行金額21億元;碧水源與萬朗管業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中標阿旗城市水系建設PPP項目;巴安水務2016年營業額突破10億;首創攜手中信證券完成全國首個PPP資產支持專項計劃設立,是第一個正式落地的PPP資產證券化項目;博天環境集團2017年第一季度成功上市等等。
  • 中國航天大會各分論壇精彩紛呈「融合」「創新」引關注
    記者 張人峰攝臺海網9月20日訊 據福州日報報導 18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州啟幕,16場活動集學術論壇、產業盛會、前沿展示、賽事路演、文創體驗於一體。除主論壇外,衛星應用論壇、航天先進材料及製造技術論壇、航天精神高端論壇等精彩紛呈的分論壇也陸續拉開帷幕,記者帶您一起解讀各分論壇的關鍵詞。
  • 深圳清泉:深耕水處理領域25年 智能模塊化水處理裝備達到國際先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2020年11月22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組織召開科技成果評估會,對深圳清泉水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清泉」)自主研發的三項科技成果進行評估。在此次科技成果評估會上,以彭永臻院士為首的8人專家組也充分肯定了清泉公司在濾池布水布氣領域做出的貢獻,對於深圳清泉模塊化裝備的創新性成果表示了高度認可。
  • 自研科技新引擎 創新發展促轉型 北京銀行自主研發「順天」技術...
    「順天」技術平臺將憑藉其低成本、高安全、強可控的特性,成為北京銀行數位化轉型的強大推進器。「順天」技術平臺是金融科技領域最新成果的綜合應用,它基於雲原生應用技術架構體系,採用業界主流的微服務、分布式架構設計,全面支持敏捷轉型,助推線上業務快速發展。
  • 多渠道發力激勵自主創新
    人民網-人民日報我國對基礎研究的投入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以社會科技獎勵的形式推動基礎研究邁向更高水平,可謂正當其時近日,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等4位科學家獲得獎勵。
  • 南大蘇富特攜前沿尖端科技產品亮相南京軟博會
    (企迪網訊 編輯/王翠 郭賦)2020年9月6日在以「數字經濟 智創未來」為主題的2020南京軟博會展館內,聚焦國內核心工業網際網路、5G、人工智慧、信創軟體、集成電路、區塊鏈、未來網絡、智能網聯汽車、物聯網等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以及疫情防控和智慧健康優秀技術產品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