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科技新引擎 創新發展促轉型 北京銀行自主研發「順天」技術...

2021-01-13 和訊銀行

  2021年是北京銀行(601169,股吧)成立二十五周年。一直以來,北京銀行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戰略決策部署,將「強化科技力量」擺在首要位置,持續加大對基礎技術研究的投入。1月11日,北京銀行正式發布分布式研發運營一體化平臺——「順天」技術平臺。

  「順天」技術平臺將憑藉其低成本、高安全、強可控的特性,成為北京銀行數位化轉型的強大推進器。「順天」技術平臺是金融科技領域最新成果的綜合應用,它基於雲原生應用技術架構體系,採用業界主流的微服務、分布式架構設計,全面支持敏捷轉型,助推線上業務快速發展。

  


  「順天」技術平臺通過對300餘項開源方案進行改進和擴展,有效地延伸了分布式技術的使用場景,實現了技術標準的統一、應用架構的統一和研發過程的統一,具體業務領域和基礎開發平臺的分層解耦和分布式技術能力的資源共享。

  


  相比傳統開發平臺和系統建設模式,集多項專利技術於一身的「順天」技術平臺使應用交付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系統擴展成本降低60%,對高並發、高流量、高可用的業務場景提供更全面的系統級支持,同時能夠為核心系統及其他關鍵銀行業務系統平穩重構和敏捷轉型提供一站式技術解決方案。

  北京銀行科技團隊在「順天」技術平臺的自主研發過程中,關注先進框架和成熟工具的使用,重點聚焦大數據、微服務、雲計算等理念的平穩落地,聚焦敏捷精益、CI/CD、DevOps等交付技術的合理使用,聚焦一體化監控、容器雲、智能部署等運維能力的不斷提升,聚焦技術治理、服務治理、數據治理等企業架構工作的閉環流程,以開發平臺等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實現了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

  「順天」技術平臺以「通過技術敏捷實現業務敏捷」為目標,讓信息技術更好為業務拓展服務。該平臺不僅具備構建更複雜、更靈活業務場景的能力,其與生俱來的技術開放性,更有利於北京銀行同科技企業和網際網路公司共建基於金融科技創新的長期合作機制,形成獨具特色的自主創新、合作共贏的技術生態,在未來的金融科技應用場景建設中搶佔有利身位。「順天」技術平臺的發布,成為北京銀行持續強化科技創新能力、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能力、金融科技生態構建能力的重要成果。

  


  北京銀行是一家立足首都、服務首都的城市商業銀行,25年來,北京銀行緊跟時代潮流,向改革要動力、以創新謀發展,持續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為實體經濟注入金融活水。截至2020年9月末,北京銀行總資產達2.87萬億元,在全國134家城市商業銀行名列第一,品牌價值597億元,全球千家大銀行排名第62位,連續七年躋身全球銀行業百強。

  「順」時而生,智創明「天」。「順天」技術平臺豐富的技術生態,正在北京銀行「京匠工程」十大項目群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平臺的持續推廣使用,北京銀行將有效提升科技供給能力,賦能業務創新發展,切實落實數位化轉型戰略,打造推動北京銀行高質量發展的科技新引擎。

  北京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東寧指出,要把科技創新貫穿始終,強化統籌協作,下好數位化轉型的「一盤棋」。北京銀行將通過「順天」技術平臺的投產,推動技術路線的收斂,助力數據、業務「雙中臺」建設,提升人員平臺掌控能力,為打造數字銀行、迎接未來挑戰奠定堅實的技術支撐。

(責任編輯:曹言言 HA008)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焦點

  • 以科技創新驅動 促產業轉型升級 做好北京工業和軟體信息服務業...
    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啟動儀式  厚植創新底色   夯實產業轉型基礎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五年來,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通過抓創新來促發展,借力謀創新來謀未來,為北京市工業和軟體信息服務業點綴上動人的創新「底色」。
  • 一文讀懂資管科技:90%中小機構自研能力不足,轉型之路如何走?
    通過資管科技,資管企業可以幫助行業更好的評估資產價值,規避風險,提升資產有效管理效率。科技成為資管機構在數位化改革中的重要工具,轉型、升級,大力發展資管科技成為當下趨勢。縱觀資管科技發展,轉型之路如何走?自己走?還是借力飛?資管機構在自研與合作間該如何選擇?
  • 依靠創新打造發展新引擎 培育增長新動能
    依靠創新打造發展新引擎 培育增長新動能——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權威解讀《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 餘曉潔、吳晶晶)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 寧夏部分民營企業創新之路:「創新驅動」促轉型
    為了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寧夏實施創新驅動戰略,2017年9月,出臺「創新驅動30條」,從產業創新、科技創新、開放創新、人才創新、機制創新等5個方面部署創新驅動,打造風生水起的創新生態。「2017年開始,寧夏啟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專項,聚焦重點產業、重點領域,支持企業實施重大技術突破。」
  • 關於中小商業銀行金融科技轉型的幾點思考
    在信息技術的驅動下,商業銀行經歷了網點時代、網銀時代、移動互聯時代,智慧化、隱形、泛在的銀行時代正在開啟。而金融科技將成為推動商業銀行此輪轉型變革的新引擎。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使得商業銀行角逐金融科技轉型的格局日漸清晰,有的銀行已經完成「跑馬圈地」,進入到「精耕細作」階段;也有的銀行仍然「缺兵少馬」,沒有尋得方向。為此,中小商業銀行應以變革之姿、轉型之態、敏捷之速,樹牢「五個觀念」,破解「三個瓶頸」,打造有機協作的科技生態銀行。
  • 雲棲大會 | 螞蟻自研資料庫OceanBase發布2.2版本核心特性和全新...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傳統金融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由於線下服務受到限制,金融科技、線上服務都被各家金融機構提升到了戰略高度,機構和用戶對無接觸式金融服務的認可度進一步提高,推動了金融行業數位化轉型進程的進一步加快。
  • 農行謝凱:解析農行開放銀行技術架構
    開放銀行本質是在優化銀行自身技術架構、交互方式、運營風控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無感、無縫、無界的金融服務。科技創新和市場變革驅動開放銀行飛速發展。以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促進了銀行產品和服務模式的創新,催生了金融新業態。隨著社會運作、企業生產、百姓生活的變革,銀行業內外部競爭壓力加劇,均在倒逼傳統金融轉型升級。
  • 安泰天龍:自主研發技術突破助力我國半導體行業轉型升級
    央廣網天津8月27日消息(記者陳慶濱 蘇平)新材料技術是一個國家科研實力的重要指標。在新材料中的難熔金屬領域,安泰天龍鎢鉬科技有限公司立足自主創新,打破外國技術壟斷,成功引領了國內行業發展。日前記者走訪安泰天龍公司,了解企業的發展歷程。
  • 從新藥研發到守護健康,生命科技將成AI巨頭新賽道
    文/楊劍勇科技技術日新月異,以人工智慧、雲計算等科技技術為各行各業帶來創新活力,金融業繼而向金融科技轉變,製造業邁向先進位造轉型。
  • 科技自立自強 錨定未來中國發展新航標——從十九屆五中全會看創新...
    新華社北京11月17日電題:科技自立自強 錨定未來中國發展新航標——從十九屆五中全會看創新前景新華社記者董瑞豐、溫競華人工智慧、量子信息、腦科學、深地深海……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正在布局。
  • 對外貿易創新發展的四大著力點
    近年來,「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了貿易區域結構的重大轉型,我國對新興市場出口佔比持續提升,目前東協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和新的外貿增長極;隨著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模式和業態創新不斷強化,新業態新模式日益成為外貿增長新動能。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1873.9億元,增長52.8%,市場採購出口5098.6億元,增長35.5%,新業態發展已成為穩外貿的重要力量。
  • 商業引擎比自研引擎專業?從遊戲開發角度看引擎的選擇
    如果說商業引擎的優勢在於通用性,那麼自研引擎的優勢則在於專屬性,它們都能通向優質遊戲,需要基於製作的遊戲類型、項目資金投入量、團隊技術水準等多方面因素來判斷具體使用哪種引擎。圖:卡普空的Re自研引擎讓《生化危機7》的畫面嘆為觀止雖然在整體遊戲開發上,商業引擎一直佔領非常大的使用份額,但無論國際知名廠商還是國內頭部廠商,都始終在自研引擎的道路上開拓創新,許多經典續作和優秀新作中都能看到這些引擎技術的發展。
  • 搶抓數字經濟發展和數位化轉型機遇,加快推進信息通信科技創新
    ——從2020年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看信息通信科技發展趨勢  2020年「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評選出35個獲獎成果。結合當前信息通信領域科技發展情況,中國通信學會梳理了本領域科技創新的九項趨勢。
  • 我省研發的翻譯引擎將服務2022北京冬奧會
    日前,瀋陽雅譯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的國家科技部「科技冬奧科研項目」成功獲批。雅譯網絡憑藉自主研發的小牛翻譯引擎承擔該項目中的「具有冬奧特徵的多語種機器翻譯關鍵技術研究」子課題。截至目前,小牛翻譯引擎支持語種數量增至187種,成為世界上支持語種數量最多的機器翻譯引擎。該引擎是以小牛翻譯團隊自研的深度深層網絡技術為基礎,採用海量語料訓練,實現以中文為核心的187種語言間任意兩種語言互譯,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全部65種官方語言以及「維蒙藏哈朝彝壯」國內七大少數民族語言。
  • 數位化觀察之三十四:把握數字奇點 賦能銀行轉型——訪神州信息...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走訪了有30多年金融信息化建設經歷的神州數碼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州信息」),專訪董事長郭為,分享其在金融科技領域自主創新、產業融合、構建生態等助力銀行轉型的理念及實踐。 謀奇點 戰略聚焦金融科技 「技術奇點引爆數字服務經濟。當雲、5G、AI成為這個時代的主題,各行各業將進入數字服務經濟的時代。
  • 華雲科技:「黨建+科技」驅動創新引擎
    華雲科技:「黨建+科技」驅動創新引擎 來源:​中國電力報 2020-11-17
  • 蘇州工業園區:人才「引擎」造就創新發展硬核
    康寧傑瑞董事長兼總裁徐霆博士榮獲第六屆「蘇州傑出人才獎」,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蘇州藥物創新研究院蔣華良院士團隊、蘇州漢天下電子有限公司楊清華博士團隊獲評蘇州市頂尖人才(團隊),邁博斯、信諾維、思必馳等入選姑蘇重大創新團隊。當下的蘇州工業園區,正以人才「引擎」驅動科技創新和產業聚變,吹響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衝鋒號」。
  • 華米的「兩面」:黃汪點燃三大核心創新引擎
    +算法+傳感器三大核心創新引擎,華米科技正在運動健康領域建立「最寬的護城河」。6月15日,華米科技在合肥舉辦首屆AI創新大會。與華米過去的發布會不同,這次並沒有發布硬體產品,而是重構了華米麵向未來的三大創新引擎。
  • 探秘自貿區之北京實踐丨科技創新片區:雙輪驅動的科創「大腦」
    同時,聆聽來自北京自貿區三大片區頂層設計者和親歷者的權威聲音、來自區內企業的一線聲音,搭建政策制定者與企業間的信息橋梁,為北京自貿區的遠航出謀劃策。北京創新發展將邁上新臺階。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健康、科技服務等產業的北京自貿區科技創新片區,已形成海澱、昌平兩大組團「雙輪」驅動的建設格局。
  • 2020北京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分論壇成功舉辦
    11月27日,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主辦、北京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協會承辦的2020通明湖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論壇之「2020北京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分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賽智產業研究院院長趙剛主持,多位來自數字經濟領域的政府部門領導、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以「打造數字生態優勢 激發信創發展活力」為主題,共議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技術、新場景、新要素和新業態。